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机制思考
2024-03-15武丹峰申得济
武丹峰,申得济,石 帅
(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0 引言
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是近年来蓬勃发展并在石油石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在设备全生命周期内,运用基于风险与可靠性的方法,对设备进行系统、动态的管理并持续改进,进而达到设备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的最优平衡。通过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重要事项的分析,为企业开展完整性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提供参考。
1 运行机制关键事项
1.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完整性管理是设备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设备管理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这一原则应成为企业全体人员的共识。完整性管理体系的发布虽然会增加部分工作量,但是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体系化要求的适应性改进,将会持续提升设备管理效率,带来设备本质安全经济效益。企业设备管理人员应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提升对完整性管理体系内涵的理解,从思想上重视体系要求的执行。
完整性管理应是企业“一把手”工程,企业应明确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主管领导,宣贯完整性管理理念,关注管理动态,指导、部署及协调相关部门推进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层应组织建立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体系,提供人力、财力及物力资源,推动落实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工作,持续提高设备设施管理水平。
另外一方面,体系建立核心要义是“写所做、做所写”,企业设备管理人员在日常设备管理工作中要将完整性体系的要求作为指导文件,对于文件中的要求贯彻执行,对于其中不适合的要求也要及时提出,以便为企业体系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1.2 组织人员配备
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工作是一件系统工作,想要有效实施,离不开生产、工程、安全、环保、企管、人力资源、技术、信息、采购等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企业领导应从资源和工作内容上给与协调和支持。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涉及完整性技术方法的应用,企业应建立由工艺技术、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组成的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技术团队,为完整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设备专业化管理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条件,只有赋予专业职能,加强专业标准的学习培训,逐步提升专业水平,才会更精更专,为完整性管理的实施创建良好基础。
某油气田企业在完整性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针对油气田的管理现状,创新性的提出“设置专业岗位,提升专业水平”“组建区域化可靠性工程师团队”的专业思路。
在专业化管理提升方面,提出优化岗位设置和工作内容,建议设置注、采、输、动设备管理岗,负责压缩机组、机泵、抽油机等动设备专业管理和油水润滑管理。建议设置注、采、输、静设备管理岗,负责特种设备(含机电类特种设备)、加热炉、常压储罐、分馏塔、分离器、换热器等静设备管理和防腐管理。建议设置仪控管理岗,负责仪表设备、工控系统、视信设备和计量设备管理。建议设置设备安全岗,负责消防设备、环保设备、耗能设备专业管理,统筹完整性体系运行、设备风险、设备缺陷、设备变更和泄漏等工作。建议设置综合管理岗,负责办公设备、车辆设备和试验设备专业管理,统筹需求计划、维修计划、报表、资产处置(调拨、转让、报废等)工作。由于电力设备管理权限在生产管理部门,建议生产管理部门设置电力设备管理岗,负责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接地装置、发动机、电机、封闭母线等发、供、输、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管理。相关岗位人员数量应结合企业现有设备数量进行合理确定。
在组建区域化可靠性团队方面,借助设备厂家对故障模式、故障原因、故障部位、故障后果等故障数据的优势,由企业设备管理人员和厂家人员共同组建压缩机可靠性工程师团队,并根据经济效益对厂家进行激励。可靠性工作开展初期选择压缩机组作为试点,并逐步推广至其他机泵、电气设备。在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层面设置可靠性主管,统筹总体可靠性工作,并负责组织专家对基层单位的可靠性相关决策进行审批。在基层单位层级设置动设备可靠性工程师团队,优选1~2名设备管理员或设备主管和厂家技术人员组建团队,对全厂的压缩机组基础数据、故障数据、维护数据、维修数据等建立字段进行统计,结合压缩机组状态监测数据和历次检修数据,对压缩机的维保检修周期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周期后,进行检修周期的决策优化。企业的组织机构优化建议如图1 所示。
图1 企业的组织机构优化建议
该企业的实践为完整性管理体系要求的落地提供了参照。只有组织与人员配备到位,体系良好运行的机制才能进一步落实。
1.3 信息系统建设
“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是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如果没有完整性管理系统的支撑,其中的检验、检测和预防性维修工作计划、缺陷管理等要求就难以贯彻实施,而且容易造成现场设备管理人员陷入文山会海。因此,按照完整性体系要求开展完整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将制度中要求落实到信息系统中,将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与完整性相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效能。在完整性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现有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建立对外系统接口,整合现有的管理、在线监测等系统,保证数据来源唯一,避免信息孤岛,减少系统重复工作,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某企业在完整性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提出统一建设一套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系统,开发“管理完整性”“技术完整性”“经济完整性”“全生命周期系统管理”模块,实现设备运行风险管控、异常预警、维修管理等业务需求,为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运行提供支持,并实现与总部系统的功能对接。
在管理完整性方面,设置组织机构、体系文件、标准规范、技术资料知识库、通知公告、设备例会、报文报表等模块功能,实现管理信息电子化,指导企业各层级开展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工作,实现设备设施完整性的管理要求。
在技术完整性方面,设计动设备管理、静设备管理、电气设备管理、仪表设备管理、设施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和专项管理,从数据采集与分析、风险评估、检测监测、完整性评估及维修维护形成技术完整性的PDCA循环。
在经济完整性方面,设计修理费管理、资产价值管理、全生命周期费用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等模块,实现设备设施经济的统筹。在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实现对任一台套设备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文档的检索,包括从前期的规划、设计、选型、采购、安装、调试、验收、转固,运行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检修、改造、变更、调拨、移装、封存、闲置、租赁、转让、更新、报废,分别对应到资产管理或每台套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企业的完整性系统设计如图2 所示。
图2 某企业完整性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1.4 运行机制创新
完整性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应遵循分步重点实施的原则。体系要求可以全面发布,但作为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在每年的年度工作中,明确部分重点事项。通过重点事项的跟踪落实,推广部分管理要求的深化落实。通过2~3 年重点工作的推动实施,配合组织人员调整、信息系统的建设,使企业设备管理人员逐步逐级适应完整性管理体系中的各项要求,推动完整性管理体系要求的落实。
1.5 审核与改进
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审核是监督检查完整性管理体系落实的有效渠道,也是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PDCA循环的重要环节。通过审核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监督、检查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改进。另外,在开展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工作中,也要重视设备设施管理良好作业实践、故障案例的学习、总结工作,通过针对性的改进,提升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水平。
某技术服务单位从2018 年体系发布后,启动完整性管理评级审核工作,并且持续开展年度评级审核工作,以问题为导向,抓短板、促提升,通过问题发现、整改和持续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完整性评级审核同比2022 年对比2018 年提升49%(图3)。持续的体系审核工作,将会进一步提升企业对自身体系执行情况的认识,从而促进持续改进。
图3 某企业体系审核提升情况
1.6 文化宣传
保障完整性管理体系的有效落地,加强培训宣传、营造文化氛围也必不可少。企业通过编制印发完整性管理体系核心内容、印发体系文件宣传小手册、粘贴现场宣传挂图、开发微视频课程、搭建完整性体系题库及线上答题等多种方式,推动完整性管理相关理念及体系要求深入人心。
某油田在完整性管理文化宣传过程中,开展2000 余人次培训工作,印发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132 套、印发体系宣传小手册9600 余册、印发完整性管理体系宣传挂图1971 张、开发6 个解决方案微视频共计300 min、形成2004 道题库并定期组织答题,有效推动完整性管理相关要求在基层单位的实施。
2 结束语
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组织人员配备、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机制创新、审核改进、文化宣传等6 个方面,系统阐述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核心要义和重点内容。企业在开展设备设施完整性体系运行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此6 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将其作为参照,推动体系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