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布局“领先行动”,下好基础研究“先手棋”

2024-03-15勒川

中关村 2024年2期
关键词:北京市基础科技

勒川

坚持全球视野、引培并重,构建多层次基础研究人才梯队,建设天下英才交汇的基础研究高水平人才高地。

1月21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市长殷勇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工作报告在总结2023年工作的指出: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创新,2023年,北京市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从多方面加强基础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重大原始创新和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基础研究为主攻方向,下好“先手棋”,强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育机制,深化多元投入的体制机制改革,构筑基础研究开放合作高地,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基础研究领先发展。

重点投入,成绩斐然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基础研究投入逐年增加,2022年,北京基础研究经费470.7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全国基础研究总经费的23.3%,占北京R&D经费的比重为16.6%,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居全国第一。2023年,北京共有高被引论文1292篇,占全国22.9%,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23年6月底,北京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6.74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22.41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国排名第一。1—11月,全市发明授权量近10万件,同比增长21.5%;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8536.9亿元,同比增长7.4%。北京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榜单中位列全球第3,自2017年以来连续多年位居“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首。

在人才培养方面,2022年,北京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8.45万人年,占全国的16.6%。2023年,两院院士835人,占全国的45.4%,位居全国第一。北京地区有411人次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占全球的5.7%,首次超越波士顿,位居全球首位。在全国各省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推动实现超过50%的项目由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承担,率先设立本科生“启研”计划,首批资助193位本科生,项目选题聚焦基础学科与前沿领域,97.4%经历过实验室培训,73.6%发表过研究论文,科研潜力较大。

在成果产出方面,2023年,北京涌现出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3.0”、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新一代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首个精通3D任务的具身通才智能体“狮子座”,“朱雀二号”全球首款成功入轨飞行液氧甲烷火箭,国际首个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ACCEL,国际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的二维晶体管,探测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等重大创新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其他团队共同揭示了火星气候转变等由北京团队牵头或重点参与的5项项目成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占比50%。

在體制机制改革方面,印发实施《北京市支持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制定出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聚焦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城市建设发展等重点领域布局。修订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管理办法,坚持放管结合,突出科技项目绩效导向。完善科技评估评价体系,形成科技评估评价实务操作指引。深入推进“揭榜挂帅”攻关机制,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等联合攻关,充分发挥政策的牵引作用。持续强化多元投入机制,探索“国—市—区—企业”等多方力量投入基础研究路径,依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构建“财政+外部”双向发力的多元投入机制,2023年外部经费投入达到3.42亿元,首次实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财政投入与外部投入1:1。率先在全国各省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全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制度,覆盖全市800余家,取消管理费比例限制,优化结余资金使用,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极大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在学科发展方面,《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报告中学科策源地分析显示,北京、粤港澳大湾区、上海等6个中国城市评估为全球学科策源地,在科学、技术、工程与医学(STEM)领域的11个学科中,北京在化学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农业兽医和食品科学、工程等6个学科中排名全球第一。《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3》报告显示,北京在自然指数中的贡献份额占到中国整体产出的19.3%,在自然指数关注的地球与环境、生物、化学、物理4个学科类别中,北京是各类贡献份额上升最快的城市。

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举办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举行了五百余场学术报告、十余场专题活动,吸引八百余名中外科学家和四百余名学生参与,为国内外学者交流与共享学术成果搭建桥梁。高规格举办2023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邀请来自12个国家40余位顶级专家学者参会。连续举办中关村论坛—基础科学、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展示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在全国各省市自然科学基金中率先设立外籍学者“汇智”项目,持续吸引更多外籍人员来京联合开展基础研究,首批资助129位项目负责人中80位博士毕业于获得哈佛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等QS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鼓励外资研发中心注册成为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进一步扩大北京市基础研究国际化程度,促进外资研发中心在北京地区开展国际科研合作。

在承接任务方面,2023年,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068项,占资助总项目数的15.29%;资助经费64.82亿元,占资助总经费的20.33%。其中北京地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7项,约占全国的40%。注重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引领作用,北京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推进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77个,约占全国28%;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和机构加快集聚发展,目前北京布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21个,总计投资超过100亿元,覆盖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数量占全国30%以上。

领先行动,勇攀高峰

2024年,北京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的六方面部署,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通过引领科学研究范式变革,探索前沿创新和制度创新,围绕基础研究布局、骨干网络、人才、改革、国际合作和科学精神等方面,推动基础研究发展,助力早日实现“突破关键卡点,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领先目标。

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和首都高质量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稳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聚焦“数理化生”四大领域开展前瞻性研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目标导向型研究;鼓励打破学科边界和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实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认定首批30家左右市级重点实验室。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推动教育领域改革在京先试。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共建机制。贯彻落实《北京市支持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持续支持量子院、脑科学所、北生所等新型研发机构产出重大原创科研成果。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与重点实验室、研究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建立基础研究创新协作机制。

构建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进一步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优势,共同促进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融通,形成高效联动体系。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智能与交叉研究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及高效利用为重点,持续夯实科研物质技术基础保障。推动与中央单位共同支持怀柔科学城设施平台开放合作,依托大科学设施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持续推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建立健全数据产权制度、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数据要素治理制度。

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坚持全球视野、引培并重,构建多层次基础研究人才梯队,建设天下英才交汇的基础研究高水平人才高地。便利基础研究领域引进人才签证办理,持续优化外国人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两证联办”工作模式。依托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资助计划,支持青年挑大梁当主角,培养一批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潜力青年科技人才。持续加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力度。扩大本科生“启研”计划项目试点范围,将资助端口前移。打造“北京英才计划”品牌,推动高校、中学联合开设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前置培养课程。实施外籍学者“汇智”项目,吸引各国优秀人才来京开展基础研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2024年度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数量由40项计划提升至60项,增长50%;2024年度北京市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数量由130项提升至500项,增长280%,将女性申请年龄放宽至38周岁,加大对女性科学家的支持力度。

构筑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完善国际化科研环境,拓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网络,构筑基础研究开放合作高地。启动中关村综合保税区运营,支持集成电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保税研发业务。推动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建设,办好2024中关村论坛基础研究平行论坛和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持续推动科研机构访问国际学术网站安全保障服务。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基础研究跨区域合作协同。支持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衔接国家政策、统筹全市资源,力争未来五年内培育3—5种学科排名前10%的重点期刊。

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更大力度发挥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推动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有机结合,探索分类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总结科研经费“包干制”成效。注重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作用,强化财政引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基金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础研究。建立市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约束机制。支持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建设。鼓励概念验证平台对接高校院所,助力基础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

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强化科学精神宣传教育,以科学精神引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宣传报道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入挖掘典型案例,传播科学思想,助力科技工作者的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精心打造“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成立“北京市中小学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联盟,不断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场馆、进企业、上网络”。加强学风道德和科研诚信建设,维护科学公正的评审环境,宣讲科学道德典型经验做法。

创新源泉,自立自强

基础研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也是高科技产业的核心推动力。在当前国际科技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因此,亟需政府加大对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莉表示,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出题人”“阅卷人”作用。比如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通过联合基金的方式,吸引小米、纳通、百济神州、智芯微等20余家企业参与,在引导企业参与基础研究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这些举措带来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享受企业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出资参与联合基金的支出,可视同研发费用,享受100%税前加计扣除;二是可以享受区级政府、市自然科学基金给予的配套资金支持,分担和降低了企业风险;三是能够借助市自然科学基金品牌优势、渠道优势,高效遴选出符合自身需求的优势科研团队,完成前沿技术布局和人才团队储备,弥补自身原始创新能力的不足。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北京聚集了我国最顶尖的高校资源和众多科研院所,以及央属研究院,拥有全国最强的科研力量和最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认为,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从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努力,但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和规模仍需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加强对具有风向标和未来引领性产业的集中支持,避免资金过于分散,同时要注意调动央属研究院的积极性,带头联合学界和业界对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进行攻关。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经过近20年来的积累,北京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全国最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我国科技已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迫切需要产出更多真正原创性、颠覆性的科研成果,對顶尖人才仍有大量的需求,这些也是基础研究长久以来面临的突出共性问题。基础研究领先行动的推行和实施,可谓恰逢其时,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说:“要解决上述基础研究面临的难题,需要打造和弘扬良好的科研文化,进一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有更大的耐心和持续的支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静下心来做科研。”

“2023年,北京市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提出了一系列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重点举措,也为像我们一样对基础研究有迫切需求的企业注入一剂‘强心针。比如明确提出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与重点实验室、研究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建立基础研究创新协作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毅武说:“未来,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积极参与推动市场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从‘局外人逐步转变为基础研究的‘出资人‘出题人,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北京市基础科技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不等式”基础巩固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