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吴长江 要担当责任引领行业发展

2024-03-15苟澜弋李星灼

中国石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膜技术聚烯烃研究院

本刊记者 符 慧 苟澜弋 单 路 李星灼

记者:请问您是哪一年进入北化院的呢?

吴长江:我是1990年到北化院来工作的。当时北化院还是原化学工业部的第一研究院。

记者:算起来,到现在是33年了。

吴长江:对。

【北京化工研究院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由著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博士于1922年8月在天津塘沽成立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1998年,北京化工研究院经改制,整体划入中国石化。】

记者:您快毕业时,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目标有规划吗?理想是什么?

吴长江:我在大学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有这么两个想法,第一个是能够把太阳能给储存起来,现在我看人类已经实现了。当然,我没有亲自做这个事情,但当时有这个想法。

第二个是材料应用智能化,比如说我穿上这个衣服,需要冷就冷,需要热就热,需要飞行就飞行,不受自然界的其他影响。我当时认为材料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在工作以后,又发现很多方面的需求。

记者:您读书期间,包括后来进入北化院工作的时候,是我们国家聚烯烃产业起步的时候吗?

吴长江:对。我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国的聚烯烃产业已经逐渐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家的聚烯烃产业在上世纪80年代大批量地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技术,当时我们自己的技术很少,材料的应用受制于人还是比较严重的。

【石油化工工业与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和装备,我国石油化工产品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中国石化总公司提出“振兴石化,科技先行”的方针,整合科技力量大力开展攻关工作。】

吴长江: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在技术上、在科技创新上慢慢地就提升上来了。比如,我记得当时的聚烯烃催化剂,美国人卖给我们的聚乙烯催化剂要500万元/吨。后来,我们研发出来、进入市场的时候,国外催化剂的价格就从500万元/吨降到了220万元/吨左右。

【聚烯烃是一类高分子材料,包括我们常见的聚乙烯、聚丙烯等,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材料。老一辈科学家的探索研究,为我国石化工业从无到有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吴长江作出了榜样。】

吴长江:当时我一入职就进入了高分子部,与毛炳权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一起工作,学到了很多,很快地成长起来了。他们一是在专业上很严谨,二是在工作上很敬业,做事情一板一眼的,一点也不含糊。我现在跟我的学生也是这个要求,就像我老师教育我的,你出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结论,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你都要负责任的。

【多年来,北化院打造了乙烯技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多个优势领域。随着我国石化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石化将“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列为公司核心职责之一,北化院承担了更多的重大科研任务。】

记者:在您33年的工作经历当中,您取得了很多成绩,哪一项成绩是让您印象最深刻或者说最自豪的?

吴长江:最近我们中国石化做氦气分离,其中最核心的氦气分离膜是我们院做的一项技术。它是高分子材料在膜技术当中的应用,这也是得益于中国石化对膜技术领域的重视和布局。

中国石化的膜技术实际上推进了10多年,将近15年。我曾经是这个功能膜技术重大项目的项目长,这个项目获得了中国石化的科技进步特等奖。

记者: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关键领域。您作为首席科学家,主要承担了哪些责任?

吴长江:我们要做好中国石化化工材料的主力研究院、旗舰院,承担这个责任,把中国石化的化工材料领域技术支撑起来,努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引领这个领域的发展。

记者和吴长江走在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院内。

吴长江:这个小楼我给你介绍介绍,这个楼现在是我们高通量技术应用的一个楼,叫做能源小楼。它为什么叫能源小楼呢,因为我国的偏二甲肼是在这研发的。偏二甲肼是我们国家第一代的液体推进剂,就是高能燃料,发射火箭、发射“东方红”卫星用的燃料就是在这里发明的。

我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了,研究院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个专业、每一个项目,对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人员,都很熟悉。

记者:您对北化院的感情有点像对家一样。

吴长江:对,真是这样。人说“爱院如家”,我觉得是很自然的这么一回事。

猜你喜欢

膜技术聚烯烃研究院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赢创全新膜技术有望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
天津市华宇膜技术有限公司
浅谈膜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全球聚烯烃领域的转变
紫外光交联膨胀型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的研究
聚烯烃弹性体在CPP薄膜上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