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预想的读者
2024-03-14许洁洁
☆许洁洁
“妈妈,《穿靴子的猫》这本书的前面有一句‘献给尼科——弗雷德·马塞利诺’。这是什么意思?”三年级的思思拿着书过来找妈妈。
“‘献给’是‘送给’的意思。这个人是作者感谢的对象。”
“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书给他?”思思追问,“我们是读者,又不是尼科。”
“这问题有意思。”妈妈点点头,放下手中的笔,“其他书里有没有类似的话?”
思思一听,转身出去找书,没多久她就喊:“妈妈,你快来看看呀。”
“有什么发现?”妈妈走了过去,看见思思身旁摆着一些书。
“这些书里有,是献给具体的人,有名字、身份或者原因。”
妈妈翻开最上面一本书《奇妙的颜色》(作者罗琳娜·斯密诺维奇),里面写着:献给伊凡,他总是把画笔借给我用。
“我以前怎么没注意到这些?”妈妈笑着竖起大拇指,“我刚才查了资料,据说很多高明的作者会有‘读者思维’。就是考虑读者是谁,有什么特点。”妈妈若有所思:“他们是作者写之前预想的读者。”
“预想的读者?”思思皱着眉头,似懂非懂。
妈妈启发:“写作就是用笔说话。你说话前会不会注意‘跟谁说’?”
“当然会了。我和小念伊宝宝说话,就说短短的、有节奏的话。跟哥哥聊天,就说我踩到狗屎的事,哥哥听了笑个不停。”
“这个例子很棒。有了预想的读者,知道‘跟谁说’,自然也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对方才感兴趣!这和写作文是一样的。”
“可作文都给老师看,没有别的读者,预想了也没用。”
“妈妈上学的时候也这么想。不过,我现在觉得,老师应该是写作的指导者,不是读者。”妈妈看着思思的眼睛,“作文不只是作业,还应该是作品。作文应该给真正的读者看,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启发和帮助,也分享我们的体验和感受。这样作文才有沟通交流的作用。”
思思把《狮子和老鼠》的封面打开:“我知道了。妈妈你看这本书,作者就是这样想的。”果然,书上写着“献给我第一个曾孙女,蔡恩·麦肯齐·诺埃尔和发出不同声音的各种动物”。
“妈妈,作者感谢了他们,也给我们带来快乐。”
妈妈激动地点点头,为思思的收获感到开心。但思思又有新的困惑:“写作文怎么找到自己预想的读者呢?”
“这个不难。比如《我学会了_______》,你可以预想几个读者,再挑一个来写。”
“我今天学会了做煎饼。如果预想的读者是没做过、想要做的同学,我最好介绍材料和制作过程,再提醒一些容易犯错的地方。”思思说。
“如果是哥哥呢?他已经会做了。”妈妈问。
“就说我打蛋的经过,每一个蛋都有不同的意外,有的掉出去了,有的蛋液溅到我身上,还有一个‘坏蛋’是不能用的。”思思眉飞色舞。
“如果是妈妈不在家,你一个人做,写到日记里,又该怎么写?”
“就写我进步多大,有多厉害;我多想妈妈,等妈妈回来尝尝。”
妈妈开心地抱着思思:“你看,预想的读者不同,同样的做煎饼这件事,你可以写出好几个版本的作文出来。你……要不要……试试?”
“啊?这……这……就算了吧。我还有别的事要忙。”思思转身就跑,留下没有归位的书和一脸坏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