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塗朱缘由的讨论
2024-03-14胡爱华
胡爱华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甲骨塗朱,即把朱砂塗抹在甲骨或牛骨表面上已经契刻好的卜辞中,即便已经到了几千年后的今天,也可以用肉眼清晰地看出上面残留的朱色。早在1910年,罗振玉就在《殷商贞卜文字考》中记载了甲骨塗朱的现象:“予所藏龟与骨,文上涂朱者甚多,其涂墨者至罕,予所藏一二枚而己。朱色至今明艳,墨则如烟煤,深入字中,涤之不去。”(1)罗振玉:《殷商贞卜文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66页。塗朱甲骨数目繁多,记载之事纷杂,如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甲骨文合集》6057甲骨,该甲骨记录了商王武丁卜问吉凶、殷的敌对势力土方等前来侵犯并掳走农民数十人等重大事件。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甲骨文合集》10405牛骨,这是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正面刻辞4条,背面2条,共160余字,记录了武丁宾祭仲丁、子央在狩猎时坠车、子弢去世、媚子寅用羌人举行祭祀等事件。值得一提的是该骨背面记录了“有云自东、有虹自北”的天象情况,这对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等具有很重大的意义。还有现藏于史语所的《甲骨文合集》6834甲骨,版面较为完整,正反总共二百多个字,共22条卜辞。其中第3、4条卜辞为大字并塗朱,序辞记录了占卜时间与占卜之人,庚申时,商王曾两次卜问战争。内容简短但是信息明确,言简意赅,是研究商代战争史的重要史料。
一、朱砂的特质与用途
塗朱甲骨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为朱砂。朱砂也称丹砂、辰砂,化学成分为天然硫化汞(HgS),属无机化合物,硫化汞有红黑两种颜色的晶体,在自然界中多呈现为红褐色。朱砂状态较多,大部分呈粉末状、粒状、块状、皮壳状集合体。颗粒较小,颜色鲜艳富有层次,化学性能稳定,用途广泛。
由于颜色艳丽夺目,朱砂很早就被人们作为绘制颜料用于器物装饰上。考古人员曾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一个木质漆碗,碗壁外涂有一层薄薄的朱砂,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使用朱砂颜料的例证(2)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除河姆渡遗址之外,浙江良诸庙、上海福泉山、昆山赵陵山等地考古发掘中也曾出现过朱砂的痕迹。郑州小双桥遗址中出土的众多文物里包含了一类铲形石器,其中有一件在正面和背面都有朱砂残留。此外,考古人员还在文物中发现了一件陶缸和三块陶缸残块,它们的表面用朱砂写了八个字,这些字颜色鲜艳,字迹工整,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一脉相随(3)孟宪武、李贵昌:《殷墟出土的玉璋朱书文字》,《华夏考古》,1997年第2期。。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批丝麻织物,其中就有被朱砂染色的丝帛(4)王进玉、王进聪:《中国古代朱砂的应用之调查》,《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9年第1期。。可见,朱砂作为颜料已经在殷商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除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朱砂本身也带有一丝原始宗教色彩。殷周时期的墓葬中,当时的人们用朱砂代替了赤铁矿覆盖在死者身上。河南堰师二里头的商代遗址中发现了一个铺撒朱砂的土坑。与之类似的是山东长清仙人台遗址里的墓地,里面的棺材底部均铺有朱砂(5)任相宏、方辉、崔大勇:《山东长清仙人台遗址发现寺国贵族墓地》,《中国文物报》,1995-12-17(1)。。在殷墟五陵区后岗有一个口径不到2米的圆坑,里面掩埋了54具红色的尸骨,推测应该是用朱砂对其进行了特殊处理。这些遗址中对朱砂的使用并无定论,有学者认为朱砂在宗教上具有鲜血的意义,原始人认为血和精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可以帮助生命再生,因此人们在墓葬中铺撒朱砂或用朱砂染色尸骨,这正表达了先民用朱砂以求死者能够再生的原始宗教意识(6)纪德生:《良清文化玉琼、玉璧和祭坛的解析》 ,《南京博物院建院60周年纪念文集》,1993年版,第103页。。有学者认为是因为红色象征生命,使用红色的朱砂能够代表先民对生命的呼唤(7)张寿棋:《旧石器晚期红土随葬及其原始宗教意识》,《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2期。。还有学者认为这样表达了原始人类对太阳和火的宗教崇拜,用同样颜色的朱砂可以增加生命力,有助于实现生命永恒的愿景。以上推测大致都基于朱砂本身的颜色,给朱砂增添了许多宗教意义。
二、塗朱的缘由
为何会产生塗朱甲骨,几种不同的观点大致如下:
(一)用于装饰以求美观
董作宾曾经在《〈殷墟文字乙编〉序》中推测“涂饰朱墨,为的装璜美观,和卜辞本身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董作宾认为朱砂是殷商时期写字必备的文具,但契刻的时候,它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大了。契刻好卜辞后,涂色或者不涂色都无所谓。有少量的塗朱甲骨出现,也只是因为史官爱美,追求甲骨的好看,并没有明确规定强制要求需要涂色,也与卜辞自身无关。塗以朱墨后,卜辞显明,黑红相映,舒朗清晰,鲜艳悦目。黑色的兆纹肃穆,红色的文字鲜艳,衬着牙黄色而又光滑晶莹的龟版,几千年后的今天,也不失为一件美丽的艺术珍品。(8)董作宾:《〈殷墟文字乙编〉序》,《考古学报》,1949年第4期。对他摹写的第509版甲骨,董作宾特地注明:“字画塗朱,极鲜艳。”
还有赞同美观说的学者,如马如森在《殷墟甲骨学》中认为塗朱是“为了字体的美观,为了对某一件事表示庄重及严肃”(9)马如森:《殷墟甲骨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页。。刘玉建认为史官为了讨好商王才会塗辞:“武丁是历代商王中最重视龟卜者,因此,书契卜官势必会小心谨慎地书契好文字,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地装饰文字以讨好武丁。所谓的涂朱涂墨就是书契卜官为了装饰文字所进行的小小加工。”并且这些看似费尽心机的小小加工的结果,其实也只是卜官随意的装饰,并不是基于硬性规定的要求。(10)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5页。
陈光宇等人曾经在一些塗色甲骨的拉曼光谱分析结果中发现有少量的甲骨塗色原料是赭石。赭石作为红色颜料也曾被普遍使用,但是朱砂和赭石的生产环境与制造方法并不一致,在大量使用朱砂的殷商时期,还出现了赭石的身影,这让人非常惊异。有一种可能为甲骨塗朱主要考虑的是颜色,如果只为了美观而追求鲜艳的红色,那么朱砂和赭石都可以使用。根据拉曼光谱分析,使用朱砂的甲骨数量更多一些,赭石只是寥寥几个。由此可知,为实现甲骨塗色的需求,朱砂为首选,赭石只是备选(11)陈光宇、刘致慧、柯维盈、黄铭崇:《甲骨刻辞填色的拉曼光谱分析》,《甲骨文与殷商史》新10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
(二)方便辨认追求实用
针对董作宾提出的塗朱塗墨是随意的,仅仅为了美观的看法,陈梦家在《殷虚卜辞综述》里进行反驳:“填朱填墨是有区别的,并不是为了美观。”他列举了一些朱墨并存的甲骨,如乙6664(甲上半正面)为正面大字填朱,小字涂墨;乙6665(上甲之反)为反面大字填朱,小字塗墨;宁沪2.25-26清华藏骨,正反面大字填朱,正面小字“二告”填墨;宁沪2.30-31清华藏骨,正面填墨,反面填朱;宁沪2.28-29清华藏骨,一面填朱,一面填墨等,指出朱墨并不是任意塗抹,并且同版之中大小字也能够区分,一般都是大字填朱小字填墨。由此可见,甲骨塗朱塗墨很有可能是史官基于实用的目的,方便文本辨认区分而设。(12)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页。张秉权也持同样的观点:“那大概是为了使得文字显著,易于识别的缘故。”
这其中还隐含了一个塗辞顺序的问题,在制作甲骨的过程中,先塗字、后刻字还是先刻字后塗字也无定论。有一些学者认为塗字后再刻字,有了颜色作为引导,有迹可循,契刻会更加方便,刻出来的字会更明显。如赵铨、钟少林、白荣金等人推测:“书刻细小的文字时,有可能先在骨料上涂色,以便于字划的观察与掌握,刻后擦拭,则字划中填入颜色十分醒目。”(13)赵铨、钟少林、白荣金:《甲骨文字契刻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他们认为卜辞里之所以存在颜料,是因为刻完字后擦拭骨料表面填充到划痕里的。王宇信并不是完全赞同,如果全部塗黑后刻字可以接受,但是朱砂颜色鲜艳,全部塗朱后长时间注视难免会头晕目眩,起到干扰作用(14)王宇信:《中国甲骨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赵孝龙曾做模拟实验证明朱砂塗辞应该是刻完卜辞后,殷人用毛笔蘸取朱砂液塗抹到划痕中,熟练的工匠一道笔画塗抹一次即可成功(15)赵孝龙:《甲骨卜辞塗朱方式分析》,《甲骨文与殷商史》新1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由此可见,如果能够还原制作甲骨的步骤,那么对甲骨塗辞缘由的探究就会更加明晰与信服。
(三)记录重要的事情
针对甲骨塗朱,胡辉平认为“在甲骨上塗朱塗墨应该不是简单地为了美观装饰,将这一现象归结为甲骨占卜过程为了方便书刻的一种方法略显简单”。值得用甲骨记录的都不是普普通通的小事,那“甲骨塗朱刻辞多是重要的内容,或为商王极为关注的重要事件”。(16)胡辉平:《关于国图藏甲骨中塗朱现象的初步考察》,《甲骨文与殷商史》新10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上文提到的《甲骨文合集》6834是一版记录了完整的战争过程的刻辞,反面有3条卜辞,正面有19条卜辞,有少数条卜辞残缺,大部分较为完整。仔细分析甲骨的内容,发现从庚申到癸丑,商人在每一个时间段都会对战争进行贞问,通过后面的兆序和兆侧刻辞可以看出,相同的贞辞会卜问多次,足以看出商人对这场战争的重视,所以才会把此次战争从头到尾记录在甲骨上,并在正面第3、4条卜辞上塗朱,以示其重要性。
商人常常会根据卜问结果来行事,根据验辞来看,卜占的预判大部分都有应验。不过现代社会的我们明白,这并没有科学依据,骨头并不能预测明天,主导未来的发展走向,那么一定会发生预测失败的情况。也许是史官有意回避,我们很少能看到这种记录。曾有一片记载卜问失灵的甲骨,史官先在甲骨的正面刻上序辞和贞辞,在背面刻上“隹老隹人,途遘若”的占辞,但是“夕殊”,卜问有误。事关重大,所以史官又把占辞和验辞再一次复刻到正面的贞辞之后,四辞完备,形成了一次完整的事件叙述,并在卜辞上塗朱。为的是表明此次预测失败的重要性,留下特殊记录以便查验。
(四)宗教意义与祭祀需要
还有一些塗朱甲骨曾记录了先民求雨的卜辞:如《甲骨文合集》40302、40304,《英藏》1043、1064等。人们举行祈雨祭祀仪式,在卜骨上契刻了求雨的卜辞并进行塗朱,表达了对鬼神的崇敬,以求与其通话,恳求帝神能实现人们的祈雨心愿。
(五)其他
据学者研究,大部分的塗朱甲骨都产生于武丁时期,其他四期均有少量。并且卜辞内容并未局限于某种方面,而是祭祀、气象、田猎、纳贡、军事、吉凶、生育、疾病、建筑、农业等领域均有涉及(19)胡辉平:《关于国图藏甲骨中塗朱现象的初步考察》,《甲骨文与殷商史》新10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时间固定、内容丰富,那么是否可以大胆地推测塗朱甲骨的产生与商王一时的兴趣或者某个史官个人的爱好有关呢?当然这并不代表在此时期产生的所有甲骨或者某位史官刻写的所有甲骨都被塗朱,这想法很难被论证。同样,甲骨塗朱的缘由众说纷纭,学者们各执一词,所以真相还需要人们去进一步研究与挖掘。
三、问题
1.一直以来,大家都在研究塗朱甲骨,并没有专门研究塗墨甲骨,默认塗墨与塗朱为一种现象。上述的几种观点可以把它们放到一起讨论,似乎都可以说得通,但如果出现了其它的猜想,它们还能如此这般如影随形地被论证吗?毕竟有的甲骨只有塗朱,有的甲骨是朱墨并存,还有朱墨褐三色同版。情况不同,塗墨或者塗褐甲骨可不可以获得自己的独立地位?
2.我国博物馆现存唯一一件镶嵌绿松石的甲骨,珍贵性可见一斑。普遍的观点是商王为了纪念田猎、彰显权威,特地镶嵌了珍贵的绿松石。那么这块特殊的甲骨会不会类似于塗朱甲骨?不过这件甲骨目前只是一个孤例,恐怕很难得出明确的答复。如果以后还有类似的出土材料得见天日,那么对这种甲骨就可以继续研究,成果就可以继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