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阳明湖
2024-03-14阳明湖
◎阳明湖
◎阳明湖水口治理前
◎阳明湖水口治理后
阳明湖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现有水域总面积43.8平方公里,库容为8.22 亿立方米,年径流量为25.83 亿立方米,是长江流域一级支流赣江的重要水源地。
◎突出问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阳明湖流域矿山无序开采,畜禽水产养殖盲目发展,污水垃圾收集处理不规范,库区移民“水上漂”等问题突出,导致阳明湖一度成了“垃圾场”“大型水产养殖场”,水生动植物种类减少,水生态功能逐渐丧失,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
◎主要做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深入打好阳明湖水生态环境保卫战。
精准溯:找准问题症结,“有规有矩”定方向。坚持规划先行,系统推进环阳明湖生态环境调查,编制了《阳明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坚持空间管控,留足库区1 公里生态控制线,将周边5 公里内山林划入保护区管理。坚持制度创新,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乡镇间断面水质考核监测。
系统护:山水联动修复,“有河有水”筑本底。强化水源地保护,实现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强化国土空间绿化,实施生态涵养林和湖(库)滨缓冲带建设工程,投入1.2 亿元建设阳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投入0.41 亿元改造环湖低质低效林21 万亩。强化宣传发动,干部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
全面治:落实三个统筹,“有鱼有草”增颜值。统筹水陆域治理,出台《崇义县矿山企业勘查开采生态行为准则(试行)》,依法取缔、关停无证非法矿产品加工小作坊73 家,拆除禁养区猪场212 家。统筹上下游治理,实施大江、小江全流域污染整治,投入1.17亿元新建环湖乡镇污水处理设施99 座。统筹水面水下治理,投入0.41 亿元全面清理水上餐馆、渔业设施和水面垃圾,引导684 户“水上漂”渔民“洗脚”上岸。
融合转:发展生态经济,“人水和谐”提价值。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一产利用生态,二产融入生态,三产服务生态,加速了农业品牌化、工业高端化、服务业融合化“三化”进程。深入推进“旅游+”多业融合,三产融合做法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
◎治理成效
水好了,全域水质实现根本好转。阳明湖流域年径流量达25.83 亿立方米,库区水位达198.4 米,生态流量得到有效保障。近3 年,阳明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稳定在35 以内,未发生水华蓝藻现象。阳明湖省控水口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景美了,生态产品价值加速转化。阳明湖水域和湿地面积从2010 年的30 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43.8 平方公里,生态涵养林和湖库缓冲带面积稳定增加,林草覆盖率达95%。自然岸线率由原来的87.6%提升至现在的98%。现有维管植物372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 种,土著珍稀物种红豆杉等数量明显增加,凤眼莲、北美独行菜等外来入侵物种得到有效控制。现有鱼类33 种,均为纯淡水鱼类,千年鱼、黄尾鲴等珍稀土著物种种群数量明显恢复,未发现罗非鱼、乌鱼等外来入侵鱼类。
观念变了,生态环保意识浸入干部群众骨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改革持续创新,生态农业融合发展、“三产融合”等经验做法在全国示范推广。
◎经验启示
赣州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治理,科学总结了“精准溯、系统护、全面治、融合转”等经验做法,实现了阳明湖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为欠发达地区河湖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