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可持续性与协调性测度评价
2024-03-14李奥华韩梦瑶
□文/ 李奥华 韩梦瑶
(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陕西·西安)
[提要] 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各系统可持续与协调兼顾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基于榆林市12 个县域有关统计数据,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榆林市区域发展可持续性与协调性进行评价。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榆林市各县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其次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县域系统综合发展协调性进行评价,并结合榆林市域与县域发展实际提供政策建议。
引言
榆林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城市,其12 个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建立科学准确的评价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战略,保持区域系统的综合高效益发展。现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衡量和评价主要表现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系统学等领域,学者们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他们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来进行时间或空间序列分析,以评判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例如,黄志烨等使用基于系统分解的框架评估了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孙湛等分析评估了京津冀地区13 个城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王慧娟等对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指标体系构建、测度与评价。在评价地区可持续发展时,权重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等。其中,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评价法属于主观赋值法,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测算协调发展水平以及分析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在测算协调发展水平方面,主要采用系统理论来评估区域协调发展系统中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本文将侧重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研究,将区域发展可持续性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更能准确反映榆林市发展能力。
一、模型构建
(一)层次分析法指标构建。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用于处理复杂决策问题的方法,它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并通过比较各个因素之间的重要性来获得权重。通过逐层分析得出每个方案层对于总目标的权重。依据构建指标的原则与方法同时结合榆林市的具体情况,构造出榆林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表1)
表1 榆林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一览表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1、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耦合度是指以实现动态关系的协调发展的两个或多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互相关联程度;协调程度是指互联中良好互联的程度,它可以反映协调的质量。
(1)系统内部耦合协调模型。经济系统(A)与社会系统(B)的耦合度为:
公式中,OAB为经济系统(A)与社会系统(B)的耦合度,OAB∈(0,1)称为系统耦合度。得到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为:
同理,经济系统(A)与资源环境系统(C)的耦合协调程度为:
同理,社会系统(B)与资源环境系统(C)的耦合协调度为:
(2)综合发展指数。将各个系统的指标标准值与其所对应的权重相乘,再分别累加,可以分别得出各资源型区域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的发展指数及区域综合发展指数。
式中,f(A)、f(B)、f(C)分别为三个系统的发展评价指数,Rj为综合发展评价指数,a、b、c 分别为三个系统的指标数量。
2、系统综合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等级划分标准。通过建立资源型区域系统协调度耦合度模型,并借鉴多位学者的相关研究,根据协调度计算结果划分各资源型区域的协调度,如表2 所示。(表2)
表2 资源型区域系统综合耦合协调度划分标准一览表
二、榆林市区域发展可持续性与协调性测度评价分析
(一)榆林市区域发展可持续性测度分析
1、构建标准级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根据前几代的结果,适当调整各个元素的相对权重。将标准水平的三个要素成对比较,得到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A-B。计算可得W=(0.35,0.24,0.41)T。可通过一致性检验。对方案层分别进行求解,在经济可持续性方面,地区GDP 是最能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相对综合性指标,因此工业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相对重要。在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绿化面积体现了榆林市对资源和环境的重视。综合考虑,同理构造判断矩阵B1-C、B2-C、B3-C,并计算可得W1=(0.20,0.40,0.40)T,W2=(0.23,0.30,0.47)T,W3=(0.20,0.31,0.49)T。经检验,可以通过一致性检验。综合以上结果,运用AHP 计算出榆林市各个县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各指标的权重值,如表3 所示。(表3)
表3 层次权重值一览表
2、指标数据收集与处理。选用的数据来源于2020年《榆林市统计年鉴》《陕西省统计年鉴》以及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缺失的数据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进行填补。
依据指标中得出相对应的分数,对榆林市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值进行计算,从而评估榆林市各县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如表4 各个县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划分层次所示,神木市和榆阳区发展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系统共同发展;靖边县基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府谷县、定边县、横山市、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子洲县、清涧县9 个县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总是不能兼顾,没有实现共同发展。(表4)
表4 榆林市区域发展水平层次分类一览表
(二)榆林市区域发展协调性测度分析。综合发展指数理论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提出的一套完整的发展指数体系,强调指标必须进行相应的标准化,数据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进行标准化。列出资源型县区的各个指标在2019年的标准化数据结果,见表5。(表5)
表5 标准化值一览表
研究各个县区的综合系统协调性情况,2019年陕西省榆林市资源型县区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耦合度相对平稳,这意味着各县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和依赖关系,整体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然而,还发现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这说明各县区在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一些不平衡的问题。
从图1 横向来看,各县区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发展水平差距一般,总体处于较为协调状态。榆阳区和神木市的综合发展指数比其他县区指数普遍要高,说明榆阳区和神木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趋势向好。(图1)
图1 榆林市区域各系统发展指数及综合指数统计图
从图2 可以看出,榆阳区的耦合协调度最高,协调度等级为初级协调,横山县和靖边县的协调度等级为濒临失调,神木市的协调度等级为勉强协调,府谷县的协调度为轻度失调,定边县的协调度等级为中度失调,剩下的米脂县、绥德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的协调度等级都为严重失调。(图2)
图2 榆林市各区域系统发展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统计图
从图2 纵向来看,除了榆阳区和神木市发展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资源与环境系统呈较协调状态,其他县区的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发展都是不协调的,绥德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发展最为不协调,呈失调状态。图2 表明榆林市12 个县区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是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维度,各个县区的耦合协调性综合水平较低。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通过建立系统内部耦合协调度、发展可持续性以及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层次分析结构和模型。对2019年陕西省榆林市各资源型县区发展进行测算,得出以下结论:2019年陕西省榆林市12 个县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差异,总体呈较弱的可持续性。榆林市的总体均值得分较低,说明榆林市作为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区,其内在可持续发展水平并不高。各个县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神木市、榆阳区能够兼顾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各个系统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靖边县基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府谷县、定边县、横山市、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子洲县、清涧县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往往不能兼顾,没有实现共同发展,还存在很大的提升和优化空间。
通过榆林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方面的发展水平指数不难看出,各县区的系统内部协调关系中,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的较少,经济-社会滞后的区域较多。榆阳区的耦合协调度最高,协调度等级为初级协调,横山县和靖边县的协调度等级为濒临失调,神木市的协调度等级为勉强协调,府谷县的协调度为轻度失调,定边县的协调度等级为中度失调,剩下的米脂县、绥德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的协调度等级集中在严重失调阶段。榆林市12 个县区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维度各个县区的耦合协调性综合发展水平较低。社会-资源环境滞后已经成为再生型资源型县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短板。
(二)对策建议。榆阳区和神木市两个县区处于较高的协调发展水平,并且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势头。基于以上结论,通过加大力度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改进:经济发展方面,各县区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支持力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社会保障方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优化医疗、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各县区应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综上所述,通过综合改进经济、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可以提高榆林市各个县区的耦合协调度,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更加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应注意,各资源型县区的环境污染问题错综复杂,如米脂县和吴堡县的环境状态较为落后,榆阳区和神木市与其他县区环境指数波动较大,在系统内部耦合协调度分析中,榆林市属于社会-环境滞后型,不能依靠“一刀切”的方式解决各地的环境问题。不仅要在环境技术标准、环境监管、生态保护红线等方面对政策进行区分,还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本地区的整体现状,不断修改原有的环保法律法规,及时纠正资源型地区存在的环境保护管理问题,不断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法律法规。此外,要强化环境监管手段,完善环保部门政策和环评标准落实,对未达标的资源型地区实行量化问责机制,努力实现资源型区域向集约型、创新型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