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头坏死诊断中128 层CT 与3.0T 磁共振技术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4-03-14敬甲兵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2期
关键词:股骨头磁共振准确率

敬甲兵,朱 娜(通信作者)

(庆阳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甘肃 庆阳 745000)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指由股骨头缺血所致的股骨头结构改变或塌陷等。现阶段研究中发现,我国股骨头坏死患者为750 万~1 000 万左右,且每年新增病例高达30 万,以30~50 岁患者最为多见[1-2]。髋部外伤、糖皮质激素以及合并某些疾病等因素是导致股骨头坏死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根据病因将股骨头坏死划分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两种类型[3]。股骨头坏死早期表现不典型,主要以髋部或腹股沟区疼痛或酸痛等症状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影响患者正常行走功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为此早期诊断疾病对提升疾病早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4]。CT 与和核磁共振是临床用于股骨头坏死诊断的常见检查方式,为临床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5]。但近年来,有关128 层CT 与3.0T 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较少,难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充足的理论指导。因此,本文以庆阳市人民医院2022 年5 月—2023 年7 月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63 例为对象,探究股骨头坏死诊断中128 层CT 与3.0T磁共振技术的诊断价值,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22 年5 月—2023 年7 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63 例患者为研究组,纳入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 名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性36 例,女性27 例;年龄43~73 岁,平均年龄(57.74±6.69)岁;患病2~11 个月,平均(6.97±2.01)个月;单侧发病51 例,双侧发病12 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1.97~28.87 kg/m2,平均(24.74±2.02)kg/m2。对照组中男性28 名,女性22 名;年龄40~70 岁,平均年龄(58.03±5.50)岁;BMI20.87~27.94 kg/m2,平均(24.69±2.07)kg/m2。两组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观察组患者临床综合诊断确诊股骨头坏死;(2)年龄≥40 岁;(3)符合MRI 与CT 检查适应证;(4)具有独立认知与表达能力;(5)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图像采集失败或质量不佳;(2)合并心脏、肝脏或肾脏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所有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接受128 层CT 与3.0T 磁共振检查,具体检查流程如下。

128 层CT:指导所有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采用仰卧位体位,CT 检查采用Revolution CT 扫描仪进行,指导患者及志愿者向上举起双臂,使用CT 扫描仪扫描患者双侧股骨头位置,在扫描过程中设置相关参数如下:电压120 kV,电流40 mA,层厚与层间距均设置为3 mm,在对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检查过程中结合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0 T 磁共振:所有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均采用3.0T超导磁共振进行扫描检查,指导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采用仰卧位,常规自旋回波(SE)序列T1WI 参数,射频脉冲重复时间(TR)550 ms,回波时间(TE)30 ms,扫描视野(FOV)22 cm,层厚与间距均为5 mm。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 序列参数,TR/TE 为2 000 ms/90 ms,FOV 22 cm,层厚与间距均为5 mm。

1.3 观察指标

(1)诊断效能对比: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128 层CT 与3.0T 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效能,其中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2)不同检查方式股骨头坏死病变分期情况对比[6]: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病变分期中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Ⅰ期(CT 与MRI 检出结果无异常)、Ⅱ期(骨小梁位置硬化,比正常粗且出现星芒状的病变组织)、Ⅲ期(明显见皮质断裂以及骨头塌陷,出现新月状的病变)、Ⅳ期(股骨头关节间隙小于正常情况,髋关节边缘位置有硬化和骨质增生,骨小梁有明显变化)。(3)分析典型病例影像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128 层CT 与3.0T 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效能

临床综合诊断确诊63 例股骨头坏死患者;128 层CT检出阳性患者56 例,其中真阳性51 例;3.0T 磁共振检出阳性63 例,真阳性63 例,见表1。3.0T 磁共振诊断灵敏度(100.00% vs 80.95%)、特异度(100.00% vs 90.00%)、准确率(100.00% vs 84.96%)均高于128 层CT 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128 层CT 与3.0T 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效能比较[%(n/m)]

2.2 不同检查方式股骨头坏死病变分期情况对比

3.0T 磁共振检出Ⅰ期11、Ⅱ期14、Ⅲ期31 例、Ⅳ期7 例;128 层CT 检出Ⅰ期9、Ⅱ期14、Ⅲ期23 例、Ⅳ期5 例;3.0T 磁共振在不同病变分期患者总检出率高于128 层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检查方式股骨头坏死病变分期情况对比[n(%)]

2.3 典型病例3.0T 磁共振诊断分析

图1(a),女性,42 岁,髋部疼痛,3.0T 磁共振可见:T1WI 和T2WI 双股骨头内可见线状及条带状低信号影,边界模糊,周围可见斑片状低信号影。图1(b),男性,44 岁,髋部疼痛,3.0T 磁共振可见:轴位T2WI“双线征”。

图1 典型病例影像表现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我国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目前有研究中发现,我国农村居民股骨头坏死患病率为11.76/万,城镇居民患病率为9.57/万,且近年来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临床中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的疾病之一[7-8]。提高临床对股骨头坏死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有助于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确保临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CT 是临床上用于评估早期细微骨质改变,确定是否存在骨质塌陷的常见诊断方式,128 层CT 能较好地评价股骨头的变形与坍塌程度,是现阶段临床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常见方式[9]。

本文研究中发现,128 层CT 检出阳性患者56 例,其中真阳性51 例;3.0T 磁共振检出阳性63 例,真阳性63 例;3.0T 磁共振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128 层CT 检查结果(P<0.05);提示临床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中,3.0T 磁共振诊断效能更高,能更好地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原因分析,MRI 是临床用于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检查方式之一,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最为敏感。早期股骨头坏死的MRI 表现为股骨头、髋关节腔内关节积液形成及局部滑膜炎、髋臼均呈高信号。随着病情的进展,发展到股骨头坏死的中晚期,MRI 上会出现软骨下骨塌陷,并出现新月征,这是软骨下骨囊变的表现[10]。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表现为股骨头严重扁平、髋关节塌陷、髋关节间隙变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3.0T 磁共振检查中,股骨头坏死患者影像学表现为T1WI 带状低信号,T2WI“双线征”[11]。同时临床在对不同病变类型患者的诊断中,增生硬化骨质为外侧底低信号带,肉芽纤维组织修复为内侧高信号带。此外,本文研究中发现,3.0T磁共振检出Ⅰ期11、Ⅱ期14、Ⅲ期31 例、Ⅳ期7 例;128 层CT 检出Ⅰ期9、Ⅱ期14、Ⅲ期23 例、Ⅳ期5 例;3.0T 磁共振在不同病变分期患者总检出率高于128 层CT(P<0.05),提示临床在对不同病变分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中,3.0T 磁共振检出率更高,诊断准确率更高。临床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中,T1加权像出现低信号,代表股骨头坏死早期出现异常表现[12]。T2加权像出现高信号,可能代表患者骨和骨髓坏死引起的修复反应。此时患者可能出现骨髓水肿、局部充血等症状。双线征是指在T2WI SE 序列中表现为高信号带。高信号带代表肉芽组织,低信号带代表硬化骨,此时患者可能出现软骨下塌陷、股骨头部分坏死等症状。此外,3.0T 磁共振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中具有以下优点:(1)MRI 检查属于无创检查,未对人体造成伤害;(2)对比水分差和脂肪成分差小;(3)能预测股骨头塌陷的风险;(4)MRI 检查股骨头坏死的特异性高于CT[13]。因此,临床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中,特别是早期患者诊断中,3.0T 磁共振检查的综合性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3.0T 磁共振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更高,对不同病变分期检出率更高,3.0T 磁共振临床股骨头坏死诊断综合应用价值更高,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股骨头磁共振准确率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