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探讨

2024-03-14陆建羽

建筑与装饰 2024年2期
关键词:排水板垫层路桥

陆建羽

温岭市九龙汇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 台州 317500

引言

任何规模及类型的路桥工程建设都有极高的技术标准,有关人员在参与项目时必须强化技术选择与管控,特别是在面临软土地基时,施工人员需准确把握软土地基的特点、此类地基对路桥结构的危害,从经济性、技术性角度选择最佳技术,保障软土地基性能。未来的路桥项目中有关人员需继续研究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以丰富技术形式。

1 路桥工程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

1.1 疏松多孔

在路桥工程建设中,因为每一工程所在地的环境各有不同,面临的地基条件各有不同。许多路桥工程都会遇到软土地基,此类地基中颗粒状泥土或黏土的含量较高,土质疏松,导致土壤中的电荷呈现不均匀分布状态,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当然,软土地基中的泥炭或者砂石含量也相对较高,这些杂质的影响下,地基孔隙、空间尺寸较大,在强降雨天气下雨水将沿着孔隙渗透到地基内部,导致地基强度、支撑力大大降低,给地上及周边建筑带来较大风险[1]。

1.2 土体的流动性强

我国的江河湖海等分布较多,在这些区域内因为特殊的水文条件,软土地基比较常见。与常规地基不同,软土地基的土体结构疏松,孔隙多且不同孔隙之间的距离大,土壤中水分、气泡较多,土体密实度较差,如直接在此类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如遭遇外部作用,地基变形较为明显,无法保障结构安全。路桥工程中如遇软土地基,其中的含水量较高,在温度影响下水分快速蒸发,导致周围土壤逐步产生向外扩散的运动过程,伴随着路桥工程施工建设,将给地基施加更大的作用力,在达到特定程度时必将引发地基沉降,导致路基路面损坏。

1.3 抗剪能力弱

软土地基的抗剪能力弱,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关注这一方面,选择恰当的技术处理地基,改善软土地基原有的性能。在较大的外部压力下,软土地基无法保持其原始形态,往往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形现象,再加上地基质地疏松且多孔,如未采取有效的加固方式,地基强度、抗剪性都将保持在较低水平,不利于施工建设。

2 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的风险

2.1 增加路桥下沉的可能性

由于软土地基的特点,不进行特殊处理时可能造成路桥沉降,在发生沉降现象后,路桥工程无法正常使用,存在较大的风险。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异常高,在长期的水体侵蚀下路桥地基存在失稳风险,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路桥必将出现沉降现象,随着沉降现象的发生,后续路桥工程可能出现局部或整体坍塌[2]。在任何路桥项目中,一旦某一路段有坍塌风险,全部路段都无法通车。为此,路桥工程中有关人员需合理处理软土地基,以预防路桥的不均匀沉降。

2.2 破坏路桥表面结构

任何路桥工程建设中都需关注项目所在地的土质、水文等基本条件,以这些条件为基准选定施工技术。面临软土地基施工条件时,如未选择恰当的地基处理技术,软土地基将破坏路桥表面结构,导致道路桥梁的表面坑洼不平、路基和桥基下沉,不仅影响了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也会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3 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1 换填技术

软土地基为路桥工程的难点,为改善地基性能,可选择换填技术,特别是在埋深浅、软土集中、厚度较小的施工区段,换填技术的效果较为理想。施工人员需根据软土地基分布情况,用石灰、沙石等材料进行替换,这些材料的强度高、稳定性好,通过换填施工可修复现场地基条件,预防沉降现象,起到加固作用。在软土地基中的换填加固技术下为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有关人员需在前期进入现场展开调研,分析软土类型、深度,选择高性能替换材料。与此同时,在置换施工期间,施工人员需一次次置换,多次加固并压实地基,使换填后的压实度达到路桥施工标准。换填施工作业中应确定回填区域的大小、回填厚度,在此期间应整合已有的各种数据展开一系列分析与计算。如路桥工程为脆弱基础,在上部有荷载作用的条件下,一旦无法确定基础的承载、变形特性,最适合采用换填法。

3.2 塑料排水板

软土地基中塑料排水板方式也相对常用,此技术考虑了软土地基的高含水量条件。路桥工程中如软土地基厚度超3m以上的位置、填土高度在5m以上的位置,可直接在软土地基中布设塑料排水板,将相邻排水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m以内,以保障排水的通畅性。某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在利用塑料排水板工艺时,以正三角方式布设排水板,施工作业中应严格执行以下流程:选择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的塑料排水板、摊铺泥岩、铺设砂砾石垫层、合理划分施工区间、插板施工、填筑上层路基[3]。施工期间一旦某一环节的施工不达标,将无法保障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强度。从经济性、技术性和便捷性分析,现场配备了SPB-I型塑料排水板,施工过程中有关人员不得混合堆放排水板材料,当选定的塑料板进入工程现场后,必须有序存放,并做好遮阳、防水处理,现场人员需根据施工需求来领取。摊铺泥岩时在恰当的位置应布设横向排水沟、纵向排水沟,在场地摊铺泥岩填料,将边缘厚度控制在0.3m上下。按照施工规范摊铺好泥岩后,施工人员需摊铺砂砾石垫层,保持0.5m的摊铺厚度,随后安装插板。在插放塑料板时施工人员需分析淤泥底标高情况,将现场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区域,借助相应的工具完成插入点位置,保障位置精度。

3.3 膨胀加固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部分软土地基的处理中可选择膨胀加固土桩复合地基技术,此技术下对地基的加固主要利用了膨胀剂、水泥和土之间的反应作用。在整个施工作业期间,活性氧化物成分为关键指标,这一成分的含量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化学反应,膨胀效果越理想。膨胀加固软土作业期间,主要的作用成分为氧化物水化、胀发挤密、离子交换、凝胶反应,施工中如能创造良好的反应条件,即可发挥该技术的作用。如施工过程中选择膨胀加固土桩复合地基技术,施工人员需根据要求建设膨胀加固土桩,以促进该桩体与地基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地基条件,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在膨胀加固土桩中,可在选好的水泥材料中添加一定的专用膨胀剂,借助二者之间的反应促进混凝土的体积膨胀,在其体积变大的过程中同步挤压了周围土体,软土地基中的土体孔隙减少,桩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增大,新形成的地基可满足路桥工程建设要求。

3.4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技术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技术虽对提高地基稳固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此技术的复杂性较高,在施工建设期间有关人员需优化工艺流程及施工路径,实施施工全过程管理。结合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构成,核心构成部分为刚性长桩、柔性短桩、桩间土、褥垫层、下卧层,几个部分之间相互配合,不仅可控制软土地基的沉降现象,还能保障地基的强度、承载力[4]。

刚性长桩的应力传递性能良好,可分担基础底部所承载的一部分作用力,为地基上应力向基底的纵向传递创造条件。正是因为刚性长桩的这一传力特性,可有效减小软土地基在上部的压缩变形。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高,土体压缩量大,利用柔性短桩可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施工作业中,有关人员需根据现场的地基条件,合理设置柔性短桩,利用这些桩体来加固地基。在现场合理布设褥垫层,能减小刚性长桩的向上刺入量,使桩体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与短桩相互配合,构成复合性结构承担荷载。下卧层承受来自刚性长桩的荷载作用,与上部桩体、褥垫层相互配合,共同给复合地基施加作用力。总之,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技术虽能用于路桥工程软土地基,但在具体利用此技术时,有关人员必须理清受力关系,展开一系列计算与分析。

3.5 管桩加固技术

部分路桥工程在面对软土地基施工条件时,采用了管桩加固技术,保障了地基性能。依据管桩加固技术的应用情况,施工中需在特定位置设置管桩,以确保地基稳定系数、承载力等符合施工需求。目前工程领域管桩技术有显著发展,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碎石桩加固技术,此技术中有关人员需根据要求选择设备,利用这些设备在指定位置打孔,将单位密度大、稳定性好的材料填充于孔内,构成新的桩体,此桩体具有较大的支撑能力,对预防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都相对有效。②水泥土桩法,施工建设中相关人员需分析现场的地层条件,在地层中添加一定的水泥材料,当添加后的水泥凝结后可改变地基性能。③钢筋混凝土管桩加固技术,此技术具有先进性,与上述两种管桩技术相比,钢筋混凝土管桩技术下的地基稳定性好、承载力大,桩体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基本符合要求,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地基变形。

3.6 砂垫层技术

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中,砂垫层技术属于一种基础性技术,如地基中的含水量超标,但软土含量较少时可利用砂垫层技术来处理。根据砂垫层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原理,施工期间需在地基底层均匀铺设砂石,以发挥砂石的性能优势,使地基强度、稳定性符合要求。但因为每一软土地基现场都有其特殊情况,在利用砂垫层技术时必须从实际情况来分析,优选材料并制定技术规范。一些路桥工程的软土地基,其软土层厚度较大,此情况下砂垫层难以取得预期的施工效果,主要是因为厚度较大的软土层条件下,很难均匀铺设砂石材料,如在施工期间未做好细节把控,可能导致地基水平高度参差不齐。另外,施工人员在摊铺砂石材料时,必须从地基加固要求出发,控制摊铺厚度,一般此厚度需保持在0.5~1.2m这一区间,实现地基加固并隔离软土。砂垫层施工作业中,砂石材料为影响地基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施工期间应选择高性能材料,发挥材料的性能优势。

3.7 预埋加筋技术

预埋加筋技术对保障软土地基施工效果也相对有效,此技术的本质就是要利用预埋加筋材料,主要为钢筋或纤维材料,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材料,可提高土体抗拉强度、刚度,使土体有更大的能力抵抗外部因素引发的变形现象。以钢筋网格加筋技术为例,施工时有关人员需在软土地基中嵌入钢筋网格,构建网状结构,通过此结构来分散土体应力,预防剪切破坏。如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需适当增加地基的抗剪能力,适合采用钢筋网格加筋技术。纤维增强材料加筋技术也属于预埋加筋技术,在地基中嵌入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材料,以发挥这些材料在强度、延展性方面的优势,保持土体良好的抗拉强度、抗变形性能[5]。如软土地基深度较小、需提高地基抗拉能力,应优先采用纤维增强材料加筋技术。预应力锚杆加筋技术本质上为预应力技术,施工建设中有关人员需在现场地基上安装锚杆,给锚杆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作用,用锚杆来增强地基承载力。锚固力作用下软土地基与加固层或者深层结构可靠连接,形成了整体性结构,对改善地基性能的效果相对明显。一些工程的软土地基中选用了土钉加筋技术,此技术下需在地基中安装钢筋土钉,保持钢筋土钉与土体的摩擦力,保持地基良好的抗滑稳定性。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路桥工程施工工艺越发多样和先进,虽克服了传统技术的诸多不足,但经常面临软土地基的施工问题。为保障软土地基施工效果,工程人员需结合实际需求优化施工技术,保障地基加固效果。

猜你喜欢

排水板垫层路桥
秸秆排水板室内降解试验及现场应用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斜坡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高性能塑料排水板水上施工
新型辐射排水板真空预压加固效果
河南万里路桥集团
垫层对水泥土搅拌桩桩土应力比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换填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探讨
级别分明
面板堆石坝垫层施工及坡面防护
塑料排水板在渠道工程中的应用
垫层混凝土对落水孔水库坝基应力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