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要点分析
2024-03-14冯琳琳
冯琳琳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1458
1 地铁车站建筑的防火设计现状
地铁车站建筑施工中的防火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城市化背景下,城轨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地铁车站作为城轨交通的重要枢纽,其建筑设计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火灾隐患和消防问题。因此,设计人员需要优化防火设计,降低火灾发生概率,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及时救援,避免危害事故的发生。
预防火灾的发生,及时应对火灾事故,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推行我国地铁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重要任务。地铁车站多处于狭小空间中,如果发生火灾将会面临比地上普通建筑更难扑救的事故。因此,在前期设计阶段,设计部门需要根据地铁车站的建筑结构,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提升地铁车站的安全性。在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防火材料、防火隔墙、疏散通道等都需要充分考虑。此外,应该注重对地铁车站的消防设备进行完善,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同时,应该加强员工的消防知识培训,增强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铁车站发生火灾的概率,避免事故对乘客和周围环境的危害。在地铁车站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施工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此外,应该对建筑材料、设备等进行认真筛选,确保其符合防火标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1]。
总之,地铁车站防火设计是保障地铁运营安全和乘客出行安全的重要措施。在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充分考虑防火设计,加强消防设备和员工的培训,确保地铁车站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2 地铁车站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2.1 提高建筑耐火等级
2.1.1 防火墙。根据防火墙耐火极限时间选择墙体种类,由轻质防火墙替代耐火性能较差的砖墙,在车站结构中的框架、梁等部位设置墙体,在相邻防火分区间隔处设置防火隔断墙。为避免墙体耐火能力被削弱,非必要情况下禁止在墙上凿洞,如果在墙体中暗敷或穿越管线,需严格控制墙体洞口开凿深度与面积,在洞口内填充不燃材料进行封堵处理,必要时在洞口表面加装防火背衬板起到补强作用。
2.1.2 防火门。要求设计人员根据建筑防火要求来选择防火门等级,地铁车站的防火门主要为甲级、乙级防火门。一般情况下,在防火墙与各处防火分区出入口处、防烟楼梯间和避难走道的前室入口处等安装甲级防火门,在防火隔墙上、管道井检修门等区域安装乙级防火门即可,在工程造价预算宽裕情况下,可以提高甲级防火门的总体占比。还应安装新型具备自闭功能的防火门,当火灾报警系统向消防控制室发送火情报警信号后,自动控制各处防火门按顺序关闭,同时也要保证现场人员在内外两侧均可手动控制防火门启闭。
2.1.3 防火窗。设计人员着重控制防火窗间距与选择窗体类型。在控制防火窗间距时,根据防火窗所处部位来确定间距要求,如在防火墙两侧布置防火窗时,把防火窗与邻近防火门边缘水平间距控制在2.0m以上,以及把内转角处两侧防火窗最小横向间距保持在4.0m。在选择窗体类型时,在防火墙上安装的防火窗应选用固定式甲级防火窗;在防火隔墙上安装的防火窗应选用固定式乙级防火窗,若需要选用活动式防火窗,其需可在火灾时自动关闭。
2.1.4 防火涂层。为进一步增强建筑结构耐火能力,并解决车站建筑结构中钢构件不耐高温、易脆裂变形的问题,设计人员可选择在建筑构件表面额外设置一层防火保护涂层,根据构件耐火极限要求来选择涂层厚度,或是在构件表面包裹硅钙板保护层[2]。
2.2 防火墙与防火门的设计
地铁车站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流、车流量大,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防火安全问题更是尤为重要,因为火灾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因此,在地铁车站的设计中,防火墙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防火墙的设计目标是减轻建筑、结构、设备遭受到辐射所产生的危害,同时为避免火灾大幅度蔓延,应该设置分隔体。具体来说,两个不同防火分区要充分利用耐火极限不小于3h的防火墙以及甲级防火门来进行分隔,防火门用平开门,朝着疏散的方向开启。同时,防火墙上若设置防火窗,应使用甲级防火窗,且防火分区的楼板应该使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缓火势蔓延的速度,为疏散人员争取宝贵的时间。此外,管道与电缆等穿越楼板和防火墙缝隙的时候,应使用防火封堵材料填塞确保密实度,这可以防止火灾通过管道和电缆蔓延。对于火灾时需要运作的房间,如车站控制室、配电室、设备机房等,这部分房间要使用耐火极限大于2h的隔墙、不低于1.5h的楼板来分隔,墙体砌筑到结构底部,门窗则全部使用甲级防火门和防火窗来设置,以确保这些房间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隔离出来,减少火势蔓延的范围。
2.3 设置防烟区域
首先,公共区防烟分区面积控制在2000m2以内,设备管理房控制在750m2以内。这是为了保证防烟系统的有效性,防止防烟分区面积过大而导致防烟效果不佳。其次,通道口位置设置挡烟垂壁,距离顶部和顶板之间超过500mm可以不设置。这是为了防止烟雾通过通道口进入车站其他区域,同时也能保证通道口的通行安全。再次,站厅和站台连接位置需设置挡烟垂壁,与排烟口距离不能低于500mm。这是为了保证站厅和站台之间的连通性,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烟雾通过连接位置进入站台,保证乘客的安全。防烟区域的布设也非常重要,能有效抵挡烟雾,减小对人体的伤害。因此,在地铁车站的防烟系统设计中,防烟区域的布设必须考虑到车站的特殊情况,如车站的空间结构、乘客流量、火灾爆发可能性等因素,从而选择合适的防烟设备和布设方案。地铁车站建筑防火安全设计工作越来越重视,现如今绝大多数地铁车站中都配备有自动化火灾排烟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火灾现场的烟雾,保证乘客的安全,是地铁车站防火安全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4 设置防火分区
在设置地铁车站防火分区时,设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分区面积、防火分隔、防火封堵三项问题[3]。
2.4.1 分区面积。地下车站的站台和站厅公共区可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站厅公共区域防火分区面积不得超过5000m2,设备管理区域防火分区面积不得超过1500m2。地上车站站厅公共区域防火分区面积不得超过5000m2,设备管理区域防火分区面积不得超过2500m2。各层地铁车站普遍由多个防火分区组成,在特殊情况下还应调整防火分区最大面积允许值,如在地铁地上车站建筑高度超过24m情况下,要求设备管理区等区域内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得超过1500m2。
2.4.2 防火分隔。在相邻防火分区间隔部位设置防火隔墙及防火门,选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必要时可以在防火隔墙上额外设置甲级防火窗作为观察窗。也可选择防火卷帘、防火水幕等其他形式的防火分隔构件,如防火水幕是在地铁车站内集中安装喷雾型喷头或雨淋式喷头,从消防给水管道中取水向外喷淋形成水幕,由水幕阻隔明火及有毒烟气蔓延,同时不会耽误站内受灾乘客疏散。
2.4.3 防火封堵。如果在楼地板、隔墙等结构中穿越管线时,需要在管线与套管间隔处、穿墙孔洞内部填满防火封堵材料,在表面涂刷防火泥浆进行封口处理,避免结构内部存在空隙而导致明火、有毒烟气突破防火防烟分区阻隔。
2.5 平面布局设计
地铁车站的疏散设计对于保障乘客的安全至关重要。在不同的平面布局下,疏散路径数量、疏散距离和实际疏散时间都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平面布局结构。为了确保乘客在发生灾害时迅速疏散至安全区域,车站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是引导站内受灾乘客迅速疏散至安全区域,以便后续消防救援行动的展开。在车站的站厅层,应该将中间部位设为公共区域,并在公共区域两侧布置闸机和通透型栅栏进行空间分隔处理,以形成非付费区和付费区。保持车站出口通道与非付费区直连状态,这样乘客可以通过楼梯等设施迅速到达地面。付费区内受灾乘客则可以通过换乘通道和转换厅疏散至安全区域。在站台层,应该尽可能保持空间宽敞,不得摆放除站台门等必要设备外的无用设备和设施物。根据站台净宽值和有效站台长设置疏散通道,并布置无障碍电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乘客迅速疏散至安全区域[4]。
2.6 无障碍设计
随着城市发展,地铁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部分乘客如残障人士、老年人、孕妇等弱势乘客出行不便,这些人的出行安全也备受关注。共同使用楼梯等疏散通道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且疏散速度较慢,影响了地铁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性。为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面向弱势乘客的无障碍设计措施十分必要。在地铁车站建筑中修建触感盲道、无障碍电梯、安全抓杆、无障碍缓坡等无障碍设施,可以提高弱势乘客的出行体验和安全性。触感盲道是一种通过人体肌肉和神经反应传导信息,帮助视力有障碍的人士辨别行走方向的无障碍设施,可以帮助盲人顺利到达目的地。无障碍电梯则是为了让使用轮椅的乘客能够方便地进入地铁站台,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性。安全抓杆和无障碍缓坡等设施,可以帮助老年人、孕妇等乘客更加轻松地上下车,提高出行安全性。
2.7 疏散距离与宽度设计
地铁车站建筑的人流密集,尤其是在高峰期,如何控制疏散宽度与距离,是保障乘客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疏散宽度过小,容易出现人群拥堵与踩踏现象,给乘客带来危险。而疏散距离过长,就会导致部分乘客疏散不及时、滞留火场,也会加重事态的恶化。因此,地铁车站建筑设计需要满足一些要求。任意位置和临近疏散通道口间隔距离应该控制在50m以下,这样可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乘客能够快速疏散。公共区单向和双向人行楼梯通行宽度应该不小于1.8m和2.4m,确保乘客可以快速、安全地通过楼梯。除此之外,地铁车站建筑的紧急疏散通道应该设置在易于寻找和到达的位置,而且应该明显标识。紧急疏散通道的门应该能够轻松地打开,不会因为疏散过程中的混乱而造成障碍。车站建筑还应该配备紧急照明和语音广播系统,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向乘客传达指示和信息[5]。
3 结束语
为保证城市地铁运营安全,预防车站火灾事故,在火灾发生后迅速扑灭初期火势,减少人员伤亡,设计人员必须提高对地铁车站建筑消防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掌握提高建筑耐火等级、设置防火防烟分区、优选装饰材料、布置灭火设备的防火设计要点,以及计算实际疏散能力、平面布局优化、无障碍设计、疏散距离与宽度设计、智能疏散的安全疏散设计要点,以推动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