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①
2024-03-13梁毓容
赵 强 梁毓容
(1.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59;2.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发展过渡到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首次对高质量发展进行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突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辽宁省委省政府通过持续不断的精准政策服务,为辽宁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同时进行专项政策的整理和归集,促进企业用好用足政策,为辽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实现辽宁全面转型发展贡献力量。近几年,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质量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并未达到一定的规模,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并未产生集聚效应,存在着相关专业的人才相对缺乏,研发投入资金匮乏等多方面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一、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辽宁省对科技发展非常重视,高新技术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辽宁省通过多种举措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化解过剩产能、持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三年来,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5%以上,《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提出,2025年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5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收入增长年均增速超过10%。
截至2023年上半年,辽宁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1103家,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以及中部地区。沈阳、大连两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稳定增长,鞍山、营口、抚顺等城市动力十足。全省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在“十三五”期间,生物与新医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行业发展迅猛,其中自动化行业是省内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柱行业,企业数量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30%以上。但在2020年之后,先进制造业等行业发展放缓,新材料领域和高技术服务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在近几年逐渐超过全省的一半。在对辽宁省各市高新技术企业补贴奖励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对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如沈阳、大连、鞍山,其政府补贴政策一般较好,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都能得到补助10万—20万元,但像葫芦岛、本溪等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补贴相对不足。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科技实力强劲的广东、浙江等省份相比,从2015年的20倍差距逐渐赶超到2023年的6倍差距(见下图)。在数量上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态势较好。
辽宁省科技厅遴选了15个实质性产学研联盟,辽宁省工信厅尝试利用省“撮合对接”机制,竭力发掘高校的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潜力,针对各种不同的行业实现不同类型高校和企业的对接工作,这种对接工作还在开展初期,合作方式还不稳定,很容易中断,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还有待加强。全国共有592家高校成立了技术转移机构,且有864家高校具有专职从事科技转化的工作人员。在协同机制方面,各高校和研究所选择制定自己的科技创新计划,科创方向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在大项目的协同创新过程中缺少高效并且及时的沟通,科技成果的后续跟进也因此出现不足,影响了科创结果的反馈与完善[1],需要高新技术企业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与高校对接,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园的作用。
二、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分析
(一)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辽宁省目前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方向为发展中小企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在培养人才以及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方面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东北地区长期以来是全国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严重不足。许多制造企业难以组建自己的研发机构,辽宁很多本地企业不得已只能借助外部科研机构进行技术研究推动企业发展。因此对于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激发我省新生代科技人才创造力,不断加大培育和引进力度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2]。
(二)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升
目前辽宁省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帮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政府补贴,二是税收优惠政策。有些符合资质的企业能够直接获得政府的直接补助和政策扶持,但是补助和扶持优惠政策力度小,有的企业还得不到。另外一个问题是目前很难保证企业真正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同时也缺少相当的机制保证政府补贴的有效使用。此外,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方式没有深化到具体的研发人员,激励政策浮于表面。
(三)高新技术企业校企长期合作有待加强
目前,辽宁省产学研工作不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不断增大,高新技术企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状况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性的问题[3],在各方统合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服务机构之间缺少沟通合作。2022年上半年辽宁省普通高校转化科技成果1100余项,转化合同金额5.18亿元,转化总额占全国总额不足1%,并低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这与辽宁省占据的大量科研资源形成强烈反差。相对而言,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即使有政府的帮忙主导,经营效率也较差,高新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对于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不明显,高新技术企业难以获取和利用科研成果。
(四)研发投入增长缓慢
虽然自2017年以来辽宁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2017年至今,辽宁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虽然不断增加,但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始终维持在2.1%至2.2%(见表1)。这对于辽宁省科技工作的广泛开展不利,难以培育和壮大新动能。
表1 2017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省GDP比率
同时,辽宁省大多数企业业务量趋向于饱和,虽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但在营业利润和营业收入方面并没有明显的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状况仍不理想(见表2)。
表2 2016—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统计表
2015—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对比图
(五)高新技术企业缺乏竞争力
近年来虽然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整体规模和质量较差,高新技术产品较少。对于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群来说,缺少行业标杆企业是更为致命的问题,由于产业基础不扎实,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少,产业链条短,产业集群化弱,协调能力差[4]。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低,各企业的产业定位和企业目标不清晰。同时省内很多城市由于存在增长数量的压力,急于增加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企业数量在快速增加的同时,无法形成产业集群优势,至今未形成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主导特色。
三、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一)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中科研人才的激励政策
辽宁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科研人才,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但很少落地。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的工作核心在于科研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应当营造出鼓励创新、接受失败的社会氛围,激发全省科研人才创新的热情和潜能。与此同时,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人才团队,建立完备的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培养一批具有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人才以及科技中介人才队伍,不断加深“产学研用”合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5]。同时鼓励科研人员利用工作之余进入实验室以及其他科研场所进行兼职以增加收入。还可以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并全面发挥辽宁省科研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二)提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高新技术企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倍增器,应该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综合运用奖励、优惠等政策推动其发展。同时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加大舆论引导和宣传,将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政策普及得更加广泛,尤其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辽宁省应提供进一步的支持,营造公平、和谐、开放、透明的高新技术创新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6]。优化营商环境一要提升各级政府法律素养,尤其主要领导要带头依法行政,树立依法办事的规范。二要精简办事环节,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办事成本,切实改进服务效率和效果。三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遏制企业“寻租”行为,防止“伪”高新技术企业套取国家政策资金,让扶持优惠政策用到真正的企业身上,为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不断完善“产学研用”长期合作机制
加大“产学研用”合作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微观主体的创新能力,推进长期合作,有效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动能。应该逐步建立高校得名、企业得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的新型利益分配机制,让“产学研”合作各方各得其所,建立起有吸引力的长期合作关系,打破传统“产学”合作利益分配壁垒,创新合作模式,有效推进“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继续实施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工程,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用”长期合作。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主动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与高校开展共建中试基地、共建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培养科技人才等活动,增强企业发展潜力,拓宽企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路径。
(四)下大力气不断增加研发投入
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数还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刚成立的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实力较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获得竞争力优势,从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加快技术创新进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发展下去。政府部门必须下大力气突破现有研发投入比例,力争突破2.5%以上并持之以恒,才能厚积薄发,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研发投入可任意开源节流,不应只局限于现金,包括股权、分红、期权等多种形式,但一定要真金白银地投,这方面多向华为学习借鉴。而且要注重长期效益,避免短期行为。
(五) 利用数字化赋能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
数字化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应精准扶持广大中小企业,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升级发展,数字化赋能、赋值、赋智。辽宁省现处于特殊的新旧动能转化过程,为切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进程,需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体,以加大科技企业统一数字化为支撑,提升辽宁省内高新技术企业数字化整合水平,走科技创新道路。形成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更具有优势的产业链,在深度和广度上形成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