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和研究
——现代学徒制“455”带教模式
2024-03-13孟福强
孟福强
(宿州应用技术学校,宿州 234000)
0 引言
现代维修企业对于高技术、高标准的岗位需求,传统的汽修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专业岗位培养标准。同时,原来的课程体系、师资和实训资源都比较老旧,已经无法满足汽车专业新技术发展需求。因此,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推动了新时代下汽修人才培养的改革。
这一改革的核心在于提升人才的适应能力,以满足新技术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要求新时代下汽车专业人才在相关课程体系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尤为重要。
为有效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我校充分发挥国家办学优势,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办“奇瑞·鲲鹏”班、“江淮·瑞风”班等,我校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并创新构建了学徒制“四阶段-五年制-五联合”带教模式(简称“455”带教模式),培养了大批汽车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成功范例。
1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优越性
1.1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1]。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工作为载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其特点如下。
(1)学用结合。现代学徒制强调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际工作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2)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要求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
(3)双向互动。现代学徒制强调教师与学生、企业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个性化培养。现代学徒制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1.2 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
第一,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有机融合,从而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此模式下,学徒培训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企业的岗位技术需求,促使学生有选择性的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实践技能的运用。因此,现代学徒制能够高效的培养高技能人才。
第二,现代学徒制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在新型学徒制的课程体系培养下,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降低了教育成本,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多投入资源,同时也提升了教学质量。这种模式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和进步。
第三,现代学徒制在职业院校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助于优化和完善其教学体系。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步增大,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并吸引更多的学生,职业院校必须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并规范化运行。而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为职业院校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有助于推动其良性发展。
2 现代学徒制建设目标
2.1 总体目标
为建设地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旨在真正做到校企双元化育人,让企业成为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此模式下,通过师傅的指导,学生能够在真是的岗位坏境下习得岗位操作技能。通过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使学生和企业建立认同关系,校企构建育人共同体。
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过程中,我校引入企业,聘请富有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将真实的汽车维修案例和工作过程融入学生的实训中。这样,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了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触,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实训的效果。
2.2 具体目标
2.2.1 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在汽车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应着重关注基层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等素质,掌握一定职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以适应汽车岗位的多样化需求,确保项目实施阶段的顺利进行。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师傅共同承担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形成”双导师“人才培养机制[2]。学校专业教师主要负责理论课程的教授。实训课程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结合岗位职业标准,教学实施与考核评价的焦点在于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育。为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企业师傅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承担组织教学实施与考核评工作。
2.2.2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设计
在汽车专业领域,技术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行业企业对于从事汽车相关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其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的要求颇高。职业教育除了技术知识的学习,更重视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职业素养和工作技巧的传授。而这些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获得。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困境。
经过深入的企业调研,我校确立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接着,对典型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整理,对典型的职业能力进行了重构,并将其作为核心主线,构建出了以项目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第一阶段,汽车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其内容涵概:机械制图、汽车文化和汽车概论。该阶段采用传统授课形式,以老师讲授为主。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为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培养汽车技术人员的核心能力,明确高技术、高素质汽车技术人员需具备的核心知识。该阶段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汽车原理和构造、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故障与诊断、汽车电路、二手车鉴定与评估以及汽车营销的能力。该阶段课程主要以技能训练为主,培养学生技能操作能力。
第三阶段,引入了校外企业资深专家,共同构建了一个“师徒制”协同工作平台。最后构建了“四阶段-五年制-五联合”的“455”带教学徒制教学模式。
2.2.3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我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汽车实训资源,计划引入企业汽修厂设立分公司,并与校内共建汽车维修工作站[3]。该工作站将由校外资深汽修技师与校内教师共同组成,以提供专业的维修服务。借助于这一工作平台,我校将实行学徒制的培养模式。这将涵盖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确立专业定位,开展项目课题研究活动,以及引导专业建设改革。同时,我校也将通过这一平台,对外提供汽车维修咨询服务。这一系列的做法,都是为了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2.2.4 师资队伍建设
在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讨时,不容忽视的是,教师队伍是其中的关键要素[4]。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需要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承担,二者共同构建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旨在打造一支“双师”(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队伍,这支队伍需共同负责“双师”(教师与师傅)教学与管理,以及学生的实训与就业工作。校企双方的合作可以确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从而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3 企业综合项目下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
3.1 创新“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为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方多次调研讨论,强化顶层设计,并通过工学交替、联动实施,成型了“四阶段-五年制-五联合”的“455”带教模式(图1)。
图1 教学方案流程图
该模式紧贴汽车制造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四个阶段”为学习阶梯,以“五个学年”为培养期限,以校企双方“五个联合”为实施合力,通过“所学即所需、所学即所用”和“在校生即汽车人”的角色互动,使学生成为汽车行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2 课程体系建设—阶梯培养,实训实战
综合考虑学生基础、工学交替和岗位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校企双方按照“四阶段-五年制”,按表1细化了10个学期的重点带教内容,并特别突出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训实战。
表1 现代学徒制四阶段-五年制重点带教内容表
3.2.1 第一阶段:课程学习
学生入学后的1 ~3 学年,主要学习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岗位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其理解汽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汽修各岗位所需专业核心知识,以及校企为每位学生定制的“岗位能力教学模块”所需的岗位必备知识,为学以致用打好基础。
3.2.2 第二阶段:跟岗实践
第4 学年上学期,学生到企业跟岗学习、导师带徒。目的是让学生实践企业文化及管理理念,熟悉施工环境和现场作业,掌握相关工种的操作技术、工艺流程等岗位技能。
3.2.3 第三阶段:技能提升
第4 学年下学期和第5学年上学期,开展专业拓展、技能实训和岗位取证,强化学生的技能工种训练和岗位技能取证,满足企业的岗位标准和录用要求。
3.2.4 第四阶段:顶岗实习
第5学年下学期,开展学生的岗位实操、“拜师学艺”和现场考核,锤炼从“学员”到“员工”的转型意识与岗位能力,培养学生“预就业”。
3.3 综合实务技能创新——校企合作,联动实施
为完成“四阶段-五年制”的培养目标和带教任务,校企双方实施了“五个联合”。
3.3.1 联筑育人平台
学校成立现代学徒制建设领导小组,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工学交替实施方案,学校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职业培训和质量评价等,与企业的资金保障、生产设备、实训基地、技术专家和企业文化等有机融合。双方以“对接企业、对接岗位、对接教学”为目标,签订合作方案并建立制度保障体系,确保校企合作同向推进。
3.3.2 联创教培体系
为体现现代学徒制的新特点,校企双方整合专业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专业课程导向,以“专业定位—岗位职业标准-工作任务分析-核心职业能力-专业学习任务”为总体课程结构,创新形成“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必修课”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按“四阶段-五年制”进行阶梯式的系统培养。
3.3.3 联塑带教团队
为破解学校教学内容与岗位所急知识“两张皮”,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与适用性,校企双方整合企业专家、岗位导师与教研专家、骨干教师,塑建“四位一体”的实战型带教团队。带教团队以“企业专家进课堂、岗位导师带学徒、专业教师入企业、教研专家重指导”的研学致用、实训实战机制,实现“教学教研+跟岗实践”一体推进,满足企业用人所需和岗位技能所需。
3.3.4 联享教学资源
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探索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按照汽车行业和用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制度架构,对班级管理实行“项目经理(班长)负责制”,对班干部考评实行“述职+末位淘汰制”,对教室、寝室按企业标准实行“7S”管理等。除带教师资、实训场地以及学校教学资源平台与企业信息化平台共享外,校企双方加强产学研互融共享,合作建设了产学研一体实训楼,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跟岗学习工地、顶岗实习项目等,拓展了现代学徒制的“新天地”。
3.3.5 联建评价机制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接受校企双重指导与过程考核[5]。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分阶段、分岗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岗位能力进行综合评估。考核评价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岗位业绩为重点,从“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工作效果”3个维度,按企业考核占60%、学校考核占40%得出最终结果。通过联建评价机制,加深学生对生产过程、施工工艺及岗位技能的学习,强化学生对企业环境、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确保所学及所用完全满足校企双重要求。
通过现代学徒制“455”带教模式,学生毕业后获得高级技工文凭(等同大专学历),并根据个人入职意向,考获汽车经纪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汽车营销师职业资格证书、汽车销售资格证书、汽车零部件资格证书、汽车维修等级证书、汽车电工证书、汽车驾驶证书、和汽车营销公关师证书等,实现“毕业即就业”预期目标。
4 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455”带教模式对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职业院校应合理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以现代学徒制为研究背景,继续落实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提高对地方专业建设的要求。要想培养现场工程师的创新型人才,就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在企业实习期间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培养模式,充分尊重现场工程师人才的职业发展方向,并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