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勇敢做自己的文学探索

2024-03-13李硕

当代人 2024年2期
关键词:旁观者治沙沙漠

魔鳉,是一种全长约2.5厘米,有着银蓝色鳞片的沙漠鱼。它们的长相并不起眼,其特殊之处在于——因生活环境恶劣且在地球上已知数量最为稀少,被称为“最孤独的鱼”。朱恋淮的短篇小说《大地上的魔鳉鱼》正是以大地和魔鳉鱼为题,写出了年轻人如何看待社会、看待选择、看待理想与现实、看待孤独与责任。

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讲述了一位大学毕业生放弃城市白领工作,选择与父亲共同在沙漠植树种草的故事。但小说的重点不在于歌颂为社会献身的宏大叙事,而是站在年轻人的立场对宏大叙事进行反拨,并从精神叙事的角度,强调了“我”的真实情感与生命感受,以及“我”眼里的父亲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如何做出选择、承担责任、实现自我。

作者先是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在小说中设置了沙漠(大地)与海洋(魔鳉鱼)的双重叙事空间,进而使用陌生化的语言将象征现实社会的沙漠(大地)与象征精神世界的海洋(魔鳉鱼)进行融合,最终构造出一个冰火交融、似梦似幻的审美场域,人物观点的碰撞与精神的成长也在此发生。在这个现实与精神角力的世界里,沙子“像流动的水一般灌入了我的鞋缝”,尘埃“犹如一团干燥的雾气”;“我”眩晕着,“像是被一枚鱼鳞盖了过来”;“魔鳉鱼游过整个礼堂,它们变得通体雪白穿过人群”。沙漠(大地)代表着现实世界和现代社会,这个世界既有着生活繁重的压力和勾心斗角,也是父亲治沙理想的寄托与实践的对象;海洋(魔鳉鱼)则代表精神世界,这个世界浪漫而纯净,充满理想主义的光辉。

小说表达的观点态度十分鲜明,作者通过描写父亲、儿子、母亲、儿子同学四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对话、矛盾关系或朋友关系,将充盈的情感与丰富的观点编织在这个沙海相融的审美空间中。其核心观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表达了对现代社会挤压精神空间的焦虑,小说开篇写道,“我常常觉得要是我坐在办公室一切的问题都会解决”,但其实不是,也正是为了逃离或者说解决这种焦虑,父亲才选择孤身治沙、“我”才前去与父亲汇合。二是作者对人应当过自己选择想要的人生的肯定,体现在父亲对劳动的重视、对治沙的执着、对物质生活和社会名誉的不在意,也体现在“我”对父亲从质疑、到陪伴、到理解的一系列转变。三是人应当过一种有益于他人的,“用一种生命,去保护另一种生命”的生活,而不是“感官上偏享乐主义,追求上倒向利己主义”。第四则走向了更加形而上的层次,即人若像父亲一样选择走上一条精神的恒途,大概率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甚至要为此付出较为高昂的代价(如父亲选择抛下妻儿),但只要做出选择的个体认同这种价值体系、愿意承受相应的后果并实现自洽,便可以执着地走下去,更值得被尊重,此时孤独有了献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乌托邦性质。

在阅读中我们不难发现,能看见魔鳉鱼,看似受过良好教育的优秀的“我”从头到尾是一个沉浸在精神探索中的旁观者、陪伴者,在治沙一事上并不占主导地位。而看不见魔鳉鱼,有着粗鲁、邋遢、绝情等诸多缺点的父亲,反而是躬身实践与理想主义情怀的代表,是真正的“当代夸父”,这也构成了多虑的旁观者与实践型理想主义者之间的张力与反差。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有一处刻画父亲种草的妙笔,父亲自陈是把草“用手里的‘针一根根缝到土里、沙里去的”,此时粗糙的父亲在追求自我实现方面的细腻精心跃然纸上。

必须要指出的是,小说探讨了父子关系这一文学母题,也写出了父子之间爱意与矛盾纠缠的复杂情感。然而小说既没有写清“我”是受到父亲的召唤赶来支援,还是为修复父子情感自愿前往,也没有写透“我”作为父亲治沙實践的参与者、旁观者,是否坚定地继承了父亲的志向,或者发现了自己想要踏上的人生旅途,这使“我”始终停留在旁观者的人物功能,并没有具备足够的成长性,也使父子之间没有产生直抵人性纵深的紧密而有效的连接与震撼。此外,作者在某些情节上注入的情感过于充沛,其观点和意识的流淌过于恣意,一些大篇幅的心理描写与反复的观点输出,削弱了小说的话语蕴藉,导致文本缺乏回味悠长的余韵,为此番精神书写的探索留下了一些遗憾。

人的全面发展、自由与解放是全人类几千年来的渴望与追寻,此时的朱恋淮在《大地上的魔鳉鱼》中阐述了年轻人要勇于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的观点,我们期待他今后的创作中不断提出新的追问与见解。

(李硕,石家庄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外现当代小说、叙事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文艺评论,评论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河北日报》等。)

编辑:耿凤

猜你喜欢

旁观者治沙沙漠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治沙专家郭普
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走进沙漠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穿越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