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穿刺在脑梗死患者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2024-03-12朱冬玲杨鸯红
朱冬玲,杨鸯红
浙江省台州医院 (浙江台州 317000)
深静脉穿刺置管主要用于重症患者的抢救与监护,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方便输液给药和抢救;此外,深静脉穿刺置管还能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保证患者营养供应[1]。深静脉置管并非无风险,为确保导管的正确使用和患者安全,选择合适的穿刺手段十分重要。早期我国临床穿刺多采用盲穿法,依靠体表解剖标志作为参考进行盲探穿刺,但因个体差异和操作者手法不同,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错失脑梗死的最佳抢救时间[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超已广泛使用于医学各个领域。但月前将彩超应用于深静脉穿刺置管并与传统盲穿置管效果进行比较的临床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00 例脑梗死患者深静脉穿刺置管病例,并对两种穿刺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 年3 月至2023 年4 月我院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100 例脑梗死患者资料。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传统盲穿患者为对照组(50 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患者为观察组(50 例)。对照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25~75 岁,平均(48.31±4.69)岁;置管原因:重症脑梗死15 例,紧急抢救18 例,吞咽障碍16 例,血液透析1 例。观察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28~77 岁,平均(49.56±4.84)岁;置管原因:重症脑梗死14 例,紧急抢救16 例,吞咽障碍18 例,血液透析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3]:有明确深静脉穿刺需求;可行颈部静脉穿刺;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4]: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有出血倾向;有败血症或菌血症等感染性疾病;不配合或无法进行局部麻醉。
1.2 方法
两组均取常规仰卧位,使用统一规格的静脉单腔导管行颈部深静脉穿刺。
对照组采用盲穿法:由专业的穿刺医师组独立操作完成,一手触摸颈动脉位置,一手进行穿刺,避开搏动位置0.5 cm 左右,40°夹角向乳头方向穿刺。若有暗红色血液回流即代表穿刺成功,退针后进行包扎[5-6]。
观察组在彩超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彩超探头消毒后涂抹耦合剂,由同一组医师对穿刺部位静脉走向、管腔状态、宽度、静脉瓣、血流状况进行评估,并通过探头截取深静脉横、纵切面,预测穿刺深度。超声引导下负压进针,护理人员辅助按压患者颈部静脉近心端,保证静脉血管充盈。医师根据超声图像调节针刺角度与方向,穿破深静脉回抽暗红色血液后停止入针。超声引导下沿导丝置入扩张器,退出扩张器,沿导丝置入深静脉导管,退出导丝,连接肝素盐水注射器,抽回血后弃去注射器,常规封管[7-8]。超声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渗血、水肿,若无异常则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嘱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外力拉扯等。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情况、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若连续3 次未成功或5 min 内未完成穿刺则为穿刺失败);(2)比较两组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3)通过修订脸谱疼痛评分法(faces pain scale-revised,FPS-R)评估患者穿刺疼痛程度,将患者表情与图谱对比进行疼痛评估,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强烈[9];(4)采用院内自制满意度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4 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6.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穿刺指标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穿刺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穿刺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疼痛程度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穿刺疼痛情况比较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时,可全程实时监控,使穿刺过程中进针、针道、取材部位等全程可见,相对于传统盲穿,超声引导更能对取材部位做出有效引导[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超声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区分血管内径、深度与走向,防止误穿动脉,帮助医师选择更合适的导管与导针器,成功率更高。且超声引导下穿刺针比传统盲穿穿刺针更细,可钝性分离拨开组织,避免损伤其他血管组织,增加穿刺准确性[13]。
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可减少血管与组织损伤,降低机械性静脉炎、血肿、动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风险[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超声引导下穿刺比传统盲穿对脑梗死患者的伤害更小。分析其原因为,超声监控下可对血管内径和导管走向做出更精准判断,而盲穿,即使是专业穿刺医师也可能会出现失误,尤其是肥胖、颈短、术前失血性休克、颈内静脉充盈欠佳的患者,体位解剖定位较困难,穿刺也有一定难度,失败率会更高[15]。超声引导下穿刺能减少人为失误,减少穿刺失误,降低穿刺并发症发生率[16];且超声引导下穿刺可清晰显示大血管与相关器官,比盲穿更具安全性。
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简单易行,副损伤更小,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程度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超声引导下穿刺患者的面部表情更加平稳,疼痛感更低,为脑梗死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体验[17]。超声引导下穿刺除了能减轻患者穿刺过程中的身心压力,对患者后续治疗也有极大帮助,能减轻治疗、输液等必要性操作或检查带来的疼痛,对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精神、心理均有较大的缓解作用[18]。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穿刺成功率更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疼痛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