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非遗对外翻译传播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与培养模式*

2024-03-11段慧如

关键词:译者模态受众

邓 军,段慧如

(中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引言

对外翻译传播是将本国信息进行符号转换和意义再生,通过媒介在国外传递、接受与反馈的实践。[1]2此过程可分为发起、翻译、传输、接收四个阶段,[2]1既需考虑翻译内容和翻译策略,还需考虑翻译产品的传播方式与接受效果。[3]3在此过程中,译者承担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是译者,同时也可以是传播者和传播效果的把关人。[1]3在翻译环节中,译者需要在忠实表达原文要义的基础上,根据受众语言、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对译文进行适度的灵活变通;在传播环节中,译者需要利用新媒体,把翻译产品推出去,达到传播效果。[1]6翻译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能否传播出去,对加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至关重要。[4]总而言之,对外翻译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经之路,对于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5]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1)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界定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 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标识,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智慧结晶。非遗对外传播对于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增强文化身份认同和民族自尊心、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6]50然而,在非遗对外翻译传播方面,我国目前面临翻译质量欠佳、传播方式有局限、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

为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7]43的方针政策,我国高校翻译专业应该切合时代要求和国家需求,大力培养非遗翻译传播人才,用受众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国非遗故事,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非遗对外翻译传播现状

回顾既往研究,非遗翻译的内容通常包括非遗名称、类文本介绍以及文化专项等。翻译策略方面,译者在语言层面采用归化策略,增强外国受众的心理认同感;在文化层面采用异化策略,保留本族文化的异化感,以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翻译的具体方法包括类比、编译、直译、直译加注以及音译加解释等。[8]132

关于传播内容与途径,金蒻发现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非遗的关注度不高,很多国际报道只提及中国一些代表性非遗项目,如剪纸、舞狮、中药等,对于其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言之不详。[9]109至于翻译效果,由于译者对受众的思维、心理习惯、信息需求和言语表现方式等因素的忽略,导致受众对译本缺乏认同,达不到国际传播效果。[10]61概而言之,非遗翻译传播研究主要集中于文本翻译以及不同翻译理论的应用,存在文化信息翻译不当、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不利于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广泛传播。例如,非遗的术语翻译目前存在一名多译、知识性误译、传播低效等问题。[11]95-96

为顺应新时代要求,通用翻译人才培养需转向专业翻译与传播人才培养,语言技能专一培训需转向以国际传播为导向的综合能力培养[12]。目前,我国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重点依然放在外国文学、语言和文化上,译者对中华民族文化反而知之甚少。[12]我国严重缺乏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高端翻译人才。非遗翻译传播人才培养已成为亟须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我国外语类高校应该肩负起培养翻译人才的责任使命,立足本土文化,以培养“坚守国家立场、精通中外翻译、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人才为目的,完善翻译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产教融合机制,实现实践育人。[13]

二、非遗对外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及途径

任文提出,新时代翻译传播人才需要具备双语能力、双文化能力、翻译策略能力、政治素养、合理使用技术工具的能力、译写能力、符用能力以及国际传播能力。[3]4国际传播能力包括融通中外的叙事能力和媒介能力。此外,译文能否被传播对象认同以及被认同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译文的最终传播效果。[14]46只有用受众容易理解和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翻译,才能对其观念、情感、价值和行动产生影响。[12]由此,笔者认为译者有必要了解受众群体对非遗译本的接受程度,并依此进一步改善译介质量和传播效果。

基于以上论述以及非遗特有的文化特点,笔者将非遗对外翻译传播者的能力构成要素总结归纳为人文素养、翻译能力、传播能力、受众接受研究能力等四个子能力,每个子能力又分解为若干指标(见表1)。

表1 非遗对外翻译传播人才能力构成要素

(一)人文素养。与非遗国际翻译传播密切相关的人文素养包括政治素养、语言素养、文化素养以及受众意识。

1.政治素养。翻译传播者需要具有翻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理解当代中国文化传播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立场,对翻译内容与传播方式有着高度的政治觉悟与敏锐的判断力。[3]4

2. 语言素养。译者需要具备熟练运用中文与翻译目的语的能力与水平。高水平双语能力的译者方能产生高质量的译文,增强传播效果。

3. 文化素养。非遗涉及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民俗、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绘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学共十大类,[6]52具有较多的专业术语和文化负载词。因此,掌握非遗专业知识是准确翻译中国优秀文化与智慧的必要前提。为获取非遗知识,译者可以通过参观非遗、体验非遗,汲取非遗知识,领略先人所留下的智慧与技艺。[15]10

4. 受众意识。译者要有明确的受众意识,采用以传播受众为导向的翻译方法,从受众的角度进行翻译,了解受众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文化背景等,避免译文在受众中产生误解或歧义,达到交流与传播的目的。[5]13

(二)翻译能力。非遗翻译能力主要涉及翻译策略与翻译工具的使用。

1.翻译策略。中国非遗里文化负载词较多,还有大量方言和俗语,需要广泛应用直译、音译、音译加注等翻译技巧,必要时添配音频、视频、图片,以增加语言表述的准确性。[6]52对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地方特色的词汇,应当在保留汉语语言特征的同时,灵活采用受众可接受的翻译方式;在语篇层面,化汉语意合为英语形合,适当打破原文结构,合理重组、编译等。[16]98-99此外,译者还需具备多模态翻译能力,对不同文化符号类型(如文字、图像、声音、颜色)进行解读、使用和转换。[3]4多模态翻译是大幅提升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17]17

2. 翻译工具的使用。翻译工具和相关技术的使用已成为高层次翻译人才必备的素养和技能。译者需要具备非遗术语库和非遗语料库的建设应用能力,机器翻译、人工智能和各种翻译软件的运用能力,以及良好的译前译后编辑能力。[3]4

(三)传播能力。非遗传播能力可分为叙事能力与媒介传播能力。

1.叙事能力。 中文和英文的文化叙事方式不同,当笔者向外译介中国非遗文化时,需要根据受众的背景适当调整原文本的叙事方式,从而产生更好的传播影响。传播时的媒介形式、媒介与文本内容需与叙事风格匹配,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3]4例如,央视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该节目以食物为线索,串联起全国各地各民族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和人情世故,采用精美的视频画面和流畅自然的语段,栩栩如生地描述故事,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从不同的视角感受我国非遗美食的独特魅力。

2. 媒介传播能力。传统单一的文本翻译形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受众的需求,而多模态的输出模式因其及时性、互动性和直观性带来了良好的阅读体验。[12]非遗翻译人才需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深度融合新媒体传播模式,变单模态的文本翻译为多模态翻译,为非遗项目配上图片、视频以及专业外语解说,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宣传非遗,创建动态多模态多语种非遗语料库,利用多种渠道促进非遗的国际传播。多模态语料库是把多语种的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多模态素材进行标注和索引的数据库。[18]2-3多模态多语种的信息呈现可以满足不同语言与文化背景的受众的需要,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18]6译者还可通过国际网络与海内外新媒体社交平台(如Bilibili、Tiktok、YouTube等),采用多模态可视化的宣传模式,积极对外传播中华非遗。

(四)受众接受研究能力。受众反馈可分为受众接触、受众认知、受众态度、受众行为四个维度。[19]12[20]55

1.受众接触。非遗对外翻译传播中的受众接触是指受众对非遗翻译作品的接触和使用情况,如非遗译作的销售量、网站访问量、点击率、浏览时长,非遗影视作品观看次数与时长等。

2.受众认知。受众认知是指非遗翻译作品在受众群体中的知名度,包括媒体报道、非遗双语教材、非遗译著等。

3.受众态度。受众态度是指受众对非遗翻译作品的积极、中性或消极情感评价。

4.受众行为。受众行为主要指受众对非遗译介的评论、点赞和转发等。比如Facebook可为传播非遗的视频提供各项受众接收数据,包括观看人数、反馈、点赞、转发、评论等。

基于对以上非遗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的分类与分析,笔者将非遗国际翻译传播路径归纳为“知非遗—译非遗—传非遗—评非遗”四个阶段(图1)。

图1 非遗对外翻译传播路径

如图1所示,译者首先以自身为中心,了解翻译传播的政治定位、非遗项目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专业知识,受众文化等; 随后,译者通过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完成非遗项目内容的语际转化; 然后,译者与各媒介媒体合作,传播非遗翻译产品;最后,译者以海外受众和境外来华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受众对译介的接触、认知、态度与行为,完成非遗翻译产品的接收和反馈研究,由此建构一个系统的非遗对外翻译传播的模式。

三、非遗对外翻译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一)翻译专业与传播专业结合

翻译专业学生通常具有外语优势、跨文化优势和翻译策略优势,传播学专业具备写作能力,媒介能力和国际传播意识。[3]6为了培养具备高媒介素养和国际传播能力的非遗对外翻译传播人才,需要在教学、研究和实践等方面有效整合两个专业的培养模式。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设置了“翻译+国际传播”的专业硕士培养方向,整合两个学院的师资、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优势,培养了解翻译与传播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翻译、写作、编译、创译技能,以及熟悉新媒体研究的高端跨学科复合型人才。[3]5

(二)政、产、学协同合作,联合培养

翻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围绕课堂开展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外宣翻译人才需求,更无法保证翻译案例符合实时更新的发展传播趋势。因此,政、产、学三方应当协同建立培养机制、打造培养平台、优化培养过程、保障培养质量,实现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社会服务能力的综合培养。[21]86具体而言,政府提供非遗外宣制度及传播途径,企业提供非遗外宣翻译传播实践平台,高校提供非遗翻译传播技术及人才,三方共同制定非遗翻译传播人才培养方案,以项目为支撑,推进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外语类院校应积极与非遗文化平台和单位达成合作关系,建立实践基地,设置横向合作项目。高校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外宣翻译项目,利用真实的非遗翻译传播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进行翻译实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项目管理能力。学生还可在项目基础上撰写实践报告和学术论文,形成对翻译实践具有反哺意义的研究成果。 换而言之,学生通过参与翻译传播项目获取非遗专业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增长非遗翻译传播经验,实现翻译与传播跨学科领域的融合创新,成长为适配政府及非遗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以湖南某高校外国语学院为例。首先,该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当地非遗馆的研学课程。此类研学活动既能提高参与者实践动手能力,又能让参与者浸入式地体验非遗的艺术和文化魅力。然后,学生积极与本地非遗馆的非遗传承人和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合作, 由非遗馆提供素材,学生提供翻译服务,充分利用新媒体,调动网络资源、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合力制作双语微课视频,直观再现非遗的文化内涵,实现非遗的翻译与传播。项目合作期间,双方合力编写了双语教材《多模态竹编手工艺课堂》。[22]199-200该教材包括竹编起源、竹编功用、竹编体验三部分,翻译方式通过文本描述、口头陈述、视频解说等多模态方式呈现。非遗双语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既是译者学习非遗专业知识的机会,也是传播非遗的一种有效手段。此外,该外语院的学生志愿者给非遗馆外宾游客团队提供外语口译讲解服务,传播非遗知识与技艺。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了自身的语言能力、翻译能力与文化素养,同时也在外宾接待与口译服务的场合中,学会了落落大方的着装和社交礼仪,提升了美学素养。

(三)评价体系以传播效果为导向

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国际受众对翻译产品的接受程度,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分析受众对非遗翻译产品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研究方法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了解受众群体对非遗翻译作品的接受程度,但这些传统的定性方法具有样本量不够、主观性较强等问题。[ 23]117大数据时代下,基于数据密集型计算的科学研究范式应用为非遗对外翻译效果考察提供了更科学的手段。例如,运用情感分析技术对非遗不同模态翻译作品的在线评论、媒体报道或专业批评等进行意见挖掘,了解受众对非遗翻译作品的情感接受态度。再如,运用眼动实验、心率测试、皮肤电反应测试、脑电图描记等,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受众在阅读和赏析图像、语言、声音等多模态翻译成果过程中的心理及认知变化,了解受众对译品的整体感知与态度,从而解析非遗翻译传播的质量与效果。[24]122

结论

综上所述,非遗的对外翻译传播是展示中华民族形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非遗翻译传播能力可分为非遗人文素养、翻译能力、传播能力以及受众接受研究四要素。培养高水平非遗翻译传播人才已成为我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经过初步探索,在新时代科技赋能之下,加强政府、企业与学校的合作,联合培养非遗翻译传播人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该模式通过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翻译传播能力、实务与科研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不仅能拓展学生就业方向,同时也能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智慧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译者模态受众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