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暖棚栽培羊肚菌应用外源营养袋对比试验
2024-03-11郑学东刘佳宁马银鹏王立冬迟君道马庆芳刘春燕张丕奇
田 爽 郑学东 刘佳宁 姜 涛 马银鹏 王立冬 迟君道 马庆芳 刘春燕 张丕奇*
(1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2黑龙江森工森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3黑龙江省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1],直至2013年外源营养袋从立袋倒扣方式变为横袋摆放,提高了羊肚菌人工栽培的可重复性及产量,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羊肚菌商业化栽培的发展[2]。目前,栽培品种、外源营养袋技术和栽培管控是羊肚菌栽培的三大技术支撑[3-5],其中,基于外源营养袋技术是目前羊肚菌商业化栽培的主要模式[6-7]。外源营养袋为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直接影响羊肚菌栽培效果。
目前,暖棚栽培羊肚菌是北方特有栽培模式,越冬后春季4—5月出菇,与主产区产品错季上市,市场售价高[8-10]。然而,该模式下栽培羊肚菌产量为150~250 kg/(667 m2),与高产区域相比差距较大[11-12]。不同栽培地域和模式下外源营养袋的主要原料为麦粒,其占比为40%~97%,用量差异较大,辅料以玉米芯、谷壳、棉籽壳、木屑等为主[12-15]。除此之外,外源营养袋开口方式、单位面积投放量、投放时间差异较大,还未形成标准的技术参数。
为进一步提高寒地暖棚栽培羊肚菌的产量,笔者从外源营养袋配方、投放数量、开口方式、投放时间进行对比试验,以期优化出适宜寒地暖棚应用外源营养袋栽培羊肚菌技术,为提高寒地暖棚栽培羊肚菌产量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供试羊肚菌菌株:“六妹”羊肚菌栽培菌株引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现保存于黑龙江省菌种保藏中心。(2)培养基(料):一级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3 g、硫酸镁1.5 g、琼脂18 g,水1 000 mL。栽培种配方为小麦60.5%、腐殖土10%、木屑18%、稻壳10%、石灰1%、磷酸二氢钾0.5%,含水量50%~55%。
1.2 试验方法
试验暖棚规格为100 m×10 m,每667 m2的暖棚有效畦床面积为460 m2。横向做畦,畦长8 m,畦宽1 m,畦间距20 cm,每个试验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畦床(8 m2)。为避免互作影响,不同试验处理畦床间插板入土25 cm。7月中旬开始翻地,卷起棉被高温闷棚杀虫、杀菌;9月末播种,播种后浇水,不盖薄膜发菌。畦面的70%出现菌霜时摆放外源营养袋。营养袋规格为16 cm×28 cm,松散装料量为800 g。羊肚菌菌丝生长时需避光,调控温度为10~18 ℃,每天通风1~2次,至12月上旬土壤温度稳定在0 ℃以下,畦面盖薄膜越冬。次年3月中旬移除外源营养袋,卷起棉被提升棚温。3月下旬,待土层化至20 cm左右,浇透水催菇。待现针尖状原基后进入出菇管理,5月末采收结束[10]。
1.2.1 外源营养袋配方对比试验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麦粒、玉米芯,玉米芯粒径为0.5 cm左右。测定原料含水量,配方按绝干原料配比,拌料后料含水量为50%左右。前期试验表明(以小麦为主料,木屑、稻壳、玉米芯三种辅料分别占比35%),以玉米芯为辅料的产量优于木屑或稻谷,故试验选用玉米芯为辅料,探究不同主料与辅料配比栽培羊肚菌的效果(表1)。
表1 外源营养袋配方(质量百分比)
表2 外源营养袋配方试验结果
1.2.2 外源营养袋开口方式比较试验
设计3个试验处理(B1、B2和B3)。处理B1:开2条“丨”形长口,边长12 cm,间距2.0 cm;处理B2:开“○”形口,直径3 mm,孔间距1.2 cm,开口数量66个;处理B3:开矩形口,2 cm×12 cm,去除开口处塑料膜。以发菌情况及子实体单畦产量为指标对比三个试验处理结果。
1.2.3 外源营养袋摆放时间对比试验
设置3个试验处理,分别为播种后7 d、14 d和21 d,比较不同摆放时间对羊肚菌出菇时间、子实体产量及出菇整齐度的影响。
1.2.4 外源营养袋摆放数量对比试验
基于本次试验配方5,设计7个试验处理(A1-A7),每667 m2摆放数量分别为0个、1 200个、1 600个、2 000个、2 400个、2 800个和3 200个,比较外源营养袋摆放量对羊肚菌出菇及产量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源营养袋配方比较试验结果
由表1可知,纯麦粒基质的配方7羊肚菌菌丝吃料最好,袋内羊肚菌菌丝粗壮、洁白旺盛,外源营养袋与畦面贴合紧密,营养料袋完全收缩,越冬前质量损耗率为60.42%;配方6次之,菌丝洁白粗壮浓密,袋与畦面接触较紧密,营养料袋收缩,质量损耗率为54.73%;配方5、配方4菌丝洁白粗壮较密,料袋有收缩,质量损耗率分别为50.6%、46.7%;配方3菌丝较粗,料袋有收缩,质量损耗率为35.8%;配方1、配方2羊肚菌可长满外源营养袋,菌丝细弱稀疏,培养料降解效果差,料袋外形至越冬前变化不大,质量损耗率分别为19.1%、25.45%。
配方1和配方2未出菇。配方3至配方7出菇时间无差异,催菇后10 d现针尖期,30 d采收。配方7产量最高,为4.46 kg(/8 m2),出菇密,子实体个体大、肉厚;配方6产量次之,为3.93 kg(/8 m2),出菇较密,子实体个体较大、肉厚;配方5产量为3.39 kg(/8 m2),子实体大小适中,菌肉较厚实;配方4产量为2.56 kg(/8 m2),出菇较稀,子实体大小适中,菌肉薄;配方3产量为1.96 kg(/8 m2),出菇较稀,子实体小,菌肉薄,生产上不建议采用。
2.2 营养袋开口方式比较试验结果
发菌期比较3种开口方式,营养袋开矩形口(处理B3),畦面与营养料接触面积大,外源营养袋摆放后大量羊肚菌菌丝入袋萌发吃料,8 d菌丝长满袋,外源营养袋与畦面贴合局部形成一体,袋内无菌核形成。但因摆放外源营养袋添加时有漏料,移除时袋内基质有部分滞留于畦面,畦面易遭霉菌污染。处理B2,初期吃料菌丝量少,吃料速度慢,10 d长满袋,发菌期外源营养袋与畦面贴合不紧密,连接营养袋与畦面的菌丝束有部分变黄、萎缩断开,可能与昼夜温差变化和湿度有关,培养后期袋内形成菌核。处理B1,羊肚菌菌丝吃料比较快,9 d长满袋,外源营养袋与畦面形成宽带菌丝束,与畦面贴合紧密,袋内无菌核形成。
3个试验处理间出菇时间无差别。处理B1、处理B3产量高,分别为3.3 kg/(8 m2)、3.39 kg/(8 m2),差异不显著,处理B2产量较低,仅为2.57 kg/(8 m2),可能与维系营养传输的菌丝束断开,袋内营养物质无法输入土壤有关。
2.3 营养袋摆放时间比较试验结果
播种后7 d(畦面70%菌霜产生),摆放外源营养袋养菌24 h,羊肚菌菌丝沿开口向两侧均匀吃料1 cm,9 d长满外源营养袋。播种后14 d和21 d,畦面已覆盖一层菌霜,播种14 d菌霜白色,播种21 d菌霜有所增加且呈乳黄色,这两个处理摆放外源营养袋后24 h,开口处只有个别点有菌丝开始萌发吃料,满袋时间分别为12 d、13 d。播种后7 d、14 d、21 d摆放外源营养袋,出菇时间无差别,产量分别为3.39 kg/(8 m2)、3.1 kg/(8 m2)、2.94 kg/(8 m2)。播种后14 d和21 d摆放外源营养袋相较于播种后7 d摆放外源营养袋的处理出菇整齐度差。
2.4 营养袋摆放数量试验结果
试验不同处理袋内吃料情况无差异,越冬后出菇差异很大,未投放外源营养袋的处理A1未出菇;试验处理A5、处理A6、处理A7出菇早,羊肚菌子实体生长速度快,催菇后25 d采收;处理A4出菇稍晚,催菇后31 d采收;处理A3催菇后33 d采收,处理A2出菇最晚,子实体生长慢,催菇后35 d才能采收。
羊肚菌产量随着外源营养袋摆放数量增加而上升,出菇密,子实体个体大,菌肉厚。可能与外源营养袋摆放数量增加向土壤提供养分增多,有利于羊肚菌生长有关。试验处理A5—A7[2 400~3 200袋/(667 m2)]单畦均产达3.39 kg/(8 m2)以上(折算667 m2产量可达200 kg),但投放2 800袋/(667 m2)、3 200袋/(667 m2),增产效果下降。与生产配方(含麦粒62%)可达较高的效益比,建议摆放量在2 400~2 800袋/(667 m2)(图1,表3)。
图1 外源营养袋不同摆放量的羊肚菌出菇状态
表3 外源营养袋不同摆放量的出菇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寒地越冬模式下,摆放同等质量营养袋,随外源营养袋中麦粒添加量的增加,有提高羊肚菌产量的趋势,小麦添加量60%以上效果好,每667 m2摆放2 400~2 800袋效益比最高。确保在外源营养袋原料粒径适宜、通气性良好的情况下,以木屑和玉米芯为辅料,其添加量不宜超过35%;寒地条件栽培羊肚菌,特别是畦面不平整、土壤颗粒大的情况下,外源营养袋开口方式选择开2条“丨”形竖口较好。大面积生产时,做好生产安排,及时生产外源营养袋,播种后7 d(70%菌霜出现)即可摆放外源营养袋,菌丝吃料快、污染率低、产量高,可提高栽培效益。试验采用“秋播春收”模式,“秋播冬收”和“春播夏初收”栽培模式是否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确定。另外,对于几种较优处理的组合效果,有待今后进一步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