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译文对比分析

2024-03-11梁晨

今古文创 2024年8期
关键词:目的论红楼梦

梁晨

【摘要】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翻译目的论为不同译本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对比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可以得出译者在不同翻译目的指导下采取的不同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红楼梦》的译本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译本最为著名,两种译文的对比研究在翻译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选取《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为文本,从三个原则对杨霍两版译文进行分析,包括文化、俗语、诗词等,从而印证目的论在两种不同英译本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目的论;《红楼梦》;译文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4)08-010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8.030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Theory),强调翻译的目的。目的论有三个原则,第一是目的性原则,也是首要法则。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第二是连贯性原则。指译文要满足语内连贯的要求,译文能够被读者所理解,着重强调的是译文对于读者的可读性和交际意义。第三是忠实性原则。指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保持语言的连续性,也就是对原语的忠诚。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作品,其包含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词汇富有研究意义。自问世以来,其译本层出不穷,其中以中国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全译本和外国翻译家霍克斯的全译本最为著名。杨宪益翻译《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是介绍中国文化,因此在委托人和时代的要求下,以“传播中国文化”为目的,杨宪益多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保留了大量汉语习语、俗语,使汉语的文化特色在英语中得到充分体现。而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是当作一项家族事业,“我们做这个翻译,是因为不得不做,因为我们俩都让这部小说牢牢吸引住了”。受到内心喜悦和由衷敬佩的驱使,译者处处维持译作的小说地位,而不受制于学术性的翻译原则的约束(闵德福,2015:174-175)。因此,霍克斯的翻译动机或者说翻译目的在于译者的热爱,希望吸引读者,多采用意译,把读者对译文的可接受性放在首位。本文节选了《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从翻译目的论的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出发,对两版译文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目的论在文学文本翻译中的应用价值。

二、从目的论角度分析《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译文

目的论中目的性原则最为重要,是其他两条原则的前提,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在不同的翻译目的下进行翻译,处理具有文化含义的中国词语时,得出的译文也存在差异。西方读者理解这一巨著存在许多困难,包括中西方诗学方面的差异、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在第四十五回中,不乏大量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俗语俚语,例如“食谷者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司马牛之叹”等,两位大家在翻译时各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从目的论的角度加以分析,更能体现不同目的指导下译文的差异。

(一)从目的性原则分析

经过上述对杨霍译本的介绍,可以得出译者是在不同的翻译目的指导下,进行《红楼梦》的翻译,杨宪益受时代学术要求,以介绍中国文化为翻译目的,因此更偏向直译,而霍克斯翻译的目的则是将这部东方巨著介绍给西方,吸引外国读者,翻译重点在于读者的可接受性,帮助读者理解,尽可能使他们有同样感受。

例1:古人说“食谷者生”。

杨译:The ancients said, Food is life.

霍译:Exactly I You know the old saying: He that eats shall live?

食谷者生,这是民间谚语,谷不单是稻谷,而是指五谷杂粮,意思是吃粮食的人能够生存。杨译重点放在了谷和生,保留了原文陈述说理的结构,用一个简单主系表结构A is B,采用中文隐喻说理的表达习惯,说明谷与生之间的重要联系,而这种联系往往是多维的,给语句的内涵留下了空间。霍译使用了从句,用了两个动词eat和live来表达原文关系,动态关系和逻辑关系比较明显,且整句话并未按照原文的陈述语序翻译,而是译成一个疑问句,有劝说和提醒的意思,从读者角度来看,问句语气也能更好地将读者带入语境。

例2:真真你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

杨译:There's true perspicacity for you!

霍译:“You're like the original Crystal Man, Feng,” said Li Wan. “A heart of crystal in a body of glass. You can see through everything!”

“水晶心肝玻璃人”,俗語,形容人极其聪明伶俐,善于揣测对方的心理,察言观色。这句话极具感情色彩,杨宪益使用了perspicacity这个词,意为“洞察力,敏锐”(able to understand sth quickly),简明易懂,达意但感情色彩较为单调。霍克斯则采用直译加解释的方式,先将“水晶玻璃”直译为“crystal”,再进行解释,是指玻璃体中装着水晶心,能看穿一切。霍译本增加了译文对西方读者的可读性。

例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杨译:Life and death are determined by fate, rank and riches decreed by Heaven.

霍译:Life and death are as Heaven decrees; and rank and riches are as Heaven bestows them.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二者译文不同之处在于“命”。杨译是fate,意为“命运”,而霍译将“命”和“天”都一并译成“Heaven”,这也与译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关,Heaven有“天堂”之意,霍克斯作为西方人更愿意相信人的生死富贵都是上帝的安排,因此为使西方读者更容易接受,原文的“命”和“天”都译成Heaven。而中国传统思维是信命的,相信命运和天意,杨译将fate翻译出来,保留了汉语的文化特色。

(二)从连贯性原则分析

连贯性原则指译文要符合语内连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译文,强调译文的可读性和交际意义。这就需要译者了解目标读者所处的文化背景,最大限度使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该原则指导译者,在遵循目的性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的意义。

例1: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

杨译:The crazy thing spews out two cartloads of shameless talk like a real dirty swindler and tight-fisted money-grubber.

霍译:You're just like one of those muddy-legged wretches who stand haggling in the market-place with a little abacus up one sleeve to do their calculations on.

“无赖泥腿市俗”是一句骂人的话,指市俗泥腿无赖之徒,杨译swindler一词意为骗子,较为直白,tight-fisted和money-grubber形象生动,将王熙凤的无赖和斤斤计较体现出来,且句子结构较为简单,整体性较强,与原文长短一致。霍译增加的解释说明较多,mercenary是原文没有的,但加上并不影响原文意思,表达出李纨认为王熙凤唯利是图的观点,后面又还原了原文的描述,如muddy-legged,market-place,abacus,霍译注重情感表达和细节。

例2: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

杨译:You behaved like a dog drunk on yellow wine.

霍译:I'm sure it was a dog's stomach you poured all that wine into.

这句话是李纨要为平儿抱不平,此时凤姐正为酒后错打平儿非常懊悔。“亏你”是中文里指责常用的一种句型,杨译用了shame一词,符合原文语境,霍译使用了it's a wonder句型,表达的更多是诧异。“黄汤灌丧了狗肚子里”意思是酒喝进了狗肚里,指责讽刺凤姐酒后打平儿的行为。杨直译成这是狗喝了酒才能做出的事,但可能会使外国读者不明所以,无法将前后文联系起来。霍译考虑到英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解释说明,点明只有狗才会像你这样打平儿,前后关系更鲜明。

例3: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

杨译:it was the dog's birthday.

霍译:After all, it was your birthday, and as we know, “every dog must have his day”.

“狗长尾巴尖儿”指小狗在母狗肚里长满尾巴尖儿才生出来,是句粗话,指生日。杨译按原文直译成the dog's birthday,和上文例二中的you behave like a dog对照,语义连贯。霍译考虑到目标语文化差异,先指明是凤姐的生日,再将原文的狗使用一句俗语代入,比较灵活变通。

(三)从忠实性原则分析

在翻譯目的论的忠实原则中,忠实的实现以译者对原文的解释和翻译目的为前提。在符合翻译目的,做到语内连贯的情况下,要遵循语际连贯,即译文忠实于原文,但在目的论中,忠实的程度会随着翻译目的不同而改变。

例1:肝火一平,不能克土。

杨译:Once the fire in your liver is quelled so that it can’t overcome the earth' element.

霍译:If you could reduce the inflamed, over-active state of your liver so that it was no longer harming the earthy humour of your spleen.

古人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大基本要素。古代医学与五行相生相克结合,得出中国传统养生之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肝属木,脾胃属土,木与土相克,木生火,肝火太盛要伤及脾土,肝火一平,就不能再克脾胃,就能和顺地摄取食物的营养。对于“肝火”的翻译,杨译忠实于原文,在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指导下,践行忠实性原则。由于忠实性原则服务于目的性和连贯性原则,霍克斯在翻译时在原文基础上增加了解释性说明,例如,由于文化差异,外国读者可能不理解肝里的fire或inflame具体指的是什么,霍译增加over-active一词,更注重意义上的传达,忠实性就位于其次。对于“土”的翻译也是如此,虽都译成earth一词,但杨译表达出“土”是五行(Five Elements)之一,霍译增加了humour一词,将原文的“土”理解为一种感觉或是精神状态,从完全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来看,确实更易理解,可读性较强,但失去了原文的文化含义。

例2:何必作“司马牛之叹”?

杨译:... lament your lack of a brother?

霍译:... Si-ma Niu's complaint: “All men have brothers, only I have none.”

司馬牛是孔子的学生,他为没有兄弟感叹。《论语颜渊》中提到,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杨译直接翻译了“司马牛之叹”的内涵意义,即感叹没有兄弟,与上文黛玉羡慕宝钗有兄弟的对话相对应。霍译则是先按原文直译,再加上“司马牛之叹”具体叹了什么,霍克斯的这种译法在整个四十五回中都很常见,可见译者尝试最大程度地做到使读者在接受译文的同时也感受到原文的魅力,在霍克斯的翻译目的下,忠实与自由发挥并没有站在对立面。

例3: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

杨译:This creature was lucky enough to be born the daughter of a family of scholar-officials.

霍译:It's a good job you were born a girl and brought up in an educated, upper-class family.

诗书大宦名门之家,指书香门第,家中都是读书做官的名门。杨译保留了中国文化特点,scholar-officials一词有士大夫之意,即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统称,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上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杨译做到了忠实于原文,并且与该著作整体的半白话文风格接近。而霍译用词通俗易懂,并未按原文进行直译,而是将这类家庭的特点翻译出来,更符合西方文化中对王熙凤家庭的定位,虽文化意义并未完全体现,但基于霍克斯的翻译目的,在此的处理较为合理,忠实也是为翻译目的服务。

三、结论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集大成者,蕴含着独特的中国文化。翻译目的论将译者从以原文为核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译者不再绝对地依靠原文,也要考虑到委托人的要求,明确翻译目的,可以适当进行调整翻译策略。译者具有一定主动权,预测目标读者的需求,对译文进行适度控制(黄生太,2017:86)。通过本文对比分析可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在不同社会背景和不同翻译目的指导下,对译文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杨译更多采用直译的手法,忠实于原文,但考虑到译文的简洁性和原文的不可译性,也有越过原文表面意义直接翻译内涵的情况。霍克斯大多采用意译的手法,通常先直译原文,再加上解释说明或者译者个人理解,且行文较符合西方小说的习惯,语气加持较多,能够吸引外国读者,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受翻译目的要求的。综上可知,翻译目的论很好地解释说明了不同译本产生的原因与合理性,也为文学翻译对比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参考文献:

[1]Hawkes,D.The Story of the Stone I[M].London: Penguin Books,1973.

[2]Nord,C.2001.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Yang Xianyi.A Dream of Red Mansions[M].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Press,1978.

[4]黄生太.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英译研究——以《红楼梦》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 25(04):81-86.

[5]闵福德.汉英对照版《红楼梦》序[A]//曹雪芹.红楼梦[M].霍克思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目的论红楼梦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目的论”视角下西安高校简介翻译探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