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2024-03-10魏在江赵帮华
魏在江 赵帮华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420;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0 引言
温锁林(2010)提出一种特殊的语用否定:隐喻式否定。它“以否定人们对事物的常规识解为前提,对语句的自然意义给以否定,并借助隐喻对事物重新给以认定”(温锁林,2010:49),常以“不是……而是……”构式出现,如:“人工智能不是复制人类,而是另一个物种。”该句先否定人工智能是复制人类思维方式的工具,再认定其思维方式和人类完全不同。
根据该定义,隐喻式否定构式的前句只否定自然意义(即客观事实),把前句含有隐喻的大量语句排除在外。从底层逻辑来说,只要前句表达对事物的常规识解,后句通过隐喻重新认定该事物,不管前句是否是对自然意义的否定,这样的表达都应该纳入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范畴,如:
(1)老龄化不是包袱,而是富矿。
(2)中欧不是制度性竞争对手,而是全方位战略伙伴。
(3)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
因此,本文把这种前后句中都含有隐喻的构式作为研究对象,以进一步丰富隐喻式否定的研究成果。虽然相关研究(温锁林,2010;魏在江,2018;斯万诺纳,2019;马丁斯,2021:175-197)发现,该构式的前后两个槽位(文后分别简称“前槽”和“后槽”)表现出明显的语义对比,但鲜有对该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进行研究,故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该构式的语义生成问题。
1 隐喻式否定:一种特殊的语用否定
奥斯沃德·杜克罗特(Oswald Ducrot) (1973:240)最早把隐喻式否定称为“元语否定”(metalinguistic negation),也有学者称之为“对比否定”(contrastive negation)。为便于讨论,本文采用普遍接受的“语用否定”这一术语,其主要特征是:不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否定其隐含意义。已有研究主要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零敲碎打式地探索局部语义生成机制,对整体语义机制的探索屈指可数。
在句法角度,劳伦斯·霍恩 (Laurence Horn) (1985)提出否定算子(negation operator)具有非真值函数用法(non-truth-functional use)的观点,该用法即语用否定。高航(2003)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认为语用否定同样否定语句的真值条件,只不过该真值条件是相对于交际者来说的,而不是客观意义上的。詹姆斯·麦考利(James McCawley) (1991)归纳了语用否定的基本形式、变式、句法特征和否定范围。穆斯塔法·穆哈齐(Mustafa Mughazy)(2003)讨论了识别语用否定的句法特征和算子数量问题。
语义和语用角度,斯万诺纳(2019)指出语用否定须具有代替、限制或补充功能,张克定(1999)、杨先顺(2005)和赵旻燕(2007)指出否定项和肯定项在语义上常体现出荷恩级差,但未深入探究产生该级差的动因。皮埃尔·拉里维(Pierre Larrivée)(2018)认为语用否定是一种纠正性的言语行为,含有自相矛盾的信息结构。基于此观点,他阐释了语用否定的标记性问题和该结构中连词的语法行为。在完句限制方面,沈家煊(1993)、张克定(1999)和何春燕(2002)都认为入句成分具备引述、辩解、校正或更正功能,具有强烈的语境依赖性。
从整体语义生成机制角度而言,沈家煊(1993)和大卫·维布尔等(Wible et al.,2000)分别提出“词缀说”和“M 制约规则”以阐释语用否定的生成机制,但赵旻燕(2007)指出以上假设都只是对语言规则的描述,并非真正的生成机制,也经不起大范围语料的检验,她认为焦点的标记、位置和其被否定后的语义特征共同制约语用否定的产生。王志英(2011)提出,语用否定受到人类认知机制的制约,但未开展深入探索。卢卫中等(2015)虽从认知角度,从识解的四维度考察了语用否定的形成机制,但识解理论过于宏观,几乎可解释任何语言现象,不能全面揭示该机制的真实面目。
部分国内学者将语用否定细化至隐喻式否定,专题论述其语义特征和机制问题。温锁林(2010)分析了该构式的表意特点和表达功能,认为它在表意上具有主观性、认知的跨域性和思维的隐喻性,在功能上具有无理而妙和认知升华的表达效果。陈文博(2013/2016:151-153)详细讨论了该构式各成分的语义特征和修辞动因,指出其构式义为“递进”。魏在江(2018)把隐喻式否定从语言表达提升至构式的高度,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该构式的结构特征,归纳其构式义,认为其语义体现出整体性、递进性、反差性和体验性。另外,温锁林(2010)和魏在江(2018)都把该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默认为概念隐喻,但该构式中存在两次隐喻投射过程,他们也未从微观层面全面揭示这两次投射之间的关系和特征,以及前后槽语义对比的生成过程。
概而观之,国内外学者就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开展了大量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存在以下不足:(1)倚重形式逻辑推理的较多,形义并重的较少。既往研究大多聚焦于其句法特征、基本形式和否定算子的推理,强行剥离形式和语义的关系,不关注现实、认知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而只有形义并重才能全面考察构式的句法特征。(2)对构式整体意义的探索较多,对前后槽语义互动的研究较少。虽有部分学者提出前后槽之间存在语义梯级,但并未揭示产生该级差的缘由。此外,前人也未揭示前后槽虽不在同一语义场,却能并置于同一构式并进行语义比较的原因。(3)从语法规则角度研究语义生成机制的较多,从认知角度研究的较少。虽偶见零星的认知探索,但其所搭建机制具有高度普适性,不能细致入微地揭示其真实面目。(4)以西方语言为对象的研究较多,以汉语为对象的甚少。该构式在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都表现出强势高频,但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仅有温锁林(2010)和魏在江(2018)两位学者论述其构式义和语义特征。
综上,本文拟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探讨该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具体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前后槽分属不同语义场,何以共现于同一构式并形成语义对比? (2)前槽后槽之间的语义梯级(semantic scalar)是怎样形成的? (3)该构式中的概念投射过程是怎样的,有何独特之处?
2 概念隐喻—动态范畴模型
2.1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分析框架
概念隐喻理论可部分解释隐喻式否定构式中的投射问题。既往研究温锁林(2010)和魏在江(2018)将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语义形成机制完全归结于概念隐喻。根据该观点,该构式的语义建构过程可以描述为:说话人先否定人们对事物特征的一般理解,再借助隐喻思维重新建构其识解方式,以实现从新视角对事物特征进行再概念化的目的,但该框架无法阐释以下问题:
第一,例(1)~(3)中,前槽和后槽分属不同语义范畴,如“包袱”与“富矿”、“对手”与“伙伴”、“终点”与“新征程”等,两个槽位的语义内容何以兼容并相互比较? 第二,整体构式中存在两次概念投射,一次被阻滞,一次正常,但整个投射的过程是怎样的,两次投射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可见,概念隐喻理论框架在分析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语义形成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须进行必要修补。
通过理论反思与实践,我们发现动态范畴论可有效修补概念隐喻理论在这个方面的缺陷。具体来说,它可有效阐释前后槽之间的语义互动问题。社会进步会改善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与工具,促进人类认知不断发展,范畴切分也就成为一种常态化需求。基于此,王天翼(2017/2022)在归纳经典范畴论、原型范畴论和图式范畴论之后,指出三种范畴化理论都忽视了范畴的动态性和变化性,继而提出“动态范畴论”,认为范畴内、范畴间和范畴外的成员关系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调整,再范畴化是一种常态,其动态变化过程包括初始范畴化、聚范畴化、去范畴化、跨范畴化和再范畴化五个阶段。
动态范畴论视角下,隐喻式否定构式中的前后二槽具有相邻相似的概念内容。认知主体不断总结概括这些内容,便可得到一个上位范畴,前后槽自然也就被视为并列下位范畴。如此,两槽位的共现问题得到解释:它们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系,实则共享某些语义内容,构式调用的便是这部分共享要素。动态范畴论虽可阐释前后槽的共现成因,却无法分析构式内的隐喻投射问题。可见,以上两个分析框架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总之,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分析隐喻式否定构式中的概念投射问题,但在分析前后槽共现成因和二者的语义比较依据时,需要借助动态范畴论的有效修补。此外,前后槽语义对比和语义梯级的形成有关,该形成过程明显涉及对立统一思维,修补后的分析框架需得到对立统一思维的有效扩展,才能充分解释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语义生成问题。
2.2 概念隐喻—动态范畴模型分析框架
鉴于现有分析框架在解释隐喻式否定构式的生成机制方面各具优势与缺陷,且多元理论融合是认知语言学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之一(魏在江 等,2022),我们拟采取理论整合的方法,以动态范畴论修补概念隐喻理论,并用对立统一思维拓展整合后的理论框架,从而提出“概念隐喻—动态范畴模型”(Conceptual Metaphor-Dynamic Category Model,简称CMDCM),图示如下:
图1 概念隐喻—动态范畴模型(CMDCM)
该模型可以简述为: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语义生成主要涉及与说话人有关的三个认知过程。(1)通过动态范畴化过程抽取前后槽的相邻相似内容,建立一个抽象上位范畴,使二者获得语义兼容依据和语义数量比较标准;(2)借助对立统一思维使二槽位临时形成反义关系,通过感情色彩确定两槽位语义数量的取值范围,然后语义轴上进行标注,最终形成语义梯级;(3)说话人通过调整图式内容、寻找新喻和阻滞旧喻三个过程,使前槽发出的投射被阻滞和遮蔽,从而实现前后槽语义联动的目的。
3 隐喻式否定构式的生成机制
3.1 动态范畴化:前后槽并置机制
范畴的动态调整可产生抽象上位范畴。一方面,在隐喻式否定构式中,前后二槽具有明显的语义互斥性,呈现反义关系,二者貌似只存在语法和元语言联系。然而,事实上它们不仅同为始源域,还可进行语义数量比较;另一方面,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要么自身概念相似,要么创造相似性(莱考夫 等,1980:147;束定芳,2000:58)。基于以上两点不难推断,前后槽这两个始源域之间一定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概念内容,这是它们得以共存和比较的前提。莱考夫等(1980:44-45)在解释类似现象时发现,出于表达需求,一个目标域常与多个始源域相关,原因是这些始源域共享一个更具概括性的范畴,使得它们之间具有连贯性(coherence)。由此可推知,该假设既然可以阐释一个个独立小句中始源域之间的关系,必定也适用于由两个非独立小句构成的隐喻式否定构式,因为在该构式中,小句之间的语义关系更加紧密。莱考夫等(1980)的研究止步于提出这个更具概括性的范畴的存在,没有解释其形成原因和过程。我们认为,说话人通过动态范畴化在两个始源域之上建立了一个临时上位范畴,其语义更具抽象性和概括性,且被两个始源域范畴共享,二者获得并置依据和语义比较标准。
那么,为什么说该上位范畴的形成是范畴动态调整的结果? 一是社会进步会不断改善人类观察自然和社会的手段与工具,逐步提升人类的认知水平,使范畴再切分成为必然需求;二是交际中的语用需求也会推动再范畴化的发生(刘正光 等,2003;李小飞,2006;范振强,2015;王天翼,2015)。可见,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基于此,王天翼(2017/2022)提出了“动态范畴论”,他认为在时代发展巨变中,范畴内、范畴间和范畴外的成员关系时刻处于动态调整的状态中,再范畴化是一个普遍现象。他将动态范畴化过程分为初始范畴化、聚范畴化、去范畴化、跨范畴化和再范畴化五个阶段:(1)初始范畴化是指人类利用与周围环境互动得来的基本体验和粗糙加工,对事物进行朴素范畴化的过程;(2)聚范畴化指事物的特征或范畴成员从边缘向中心靠拢的过程;(3)去范畴化意指范畴成员丢失既有属性或获取新的异质属性,从中心成员演变为边缘成员的过程;(4)跨范畴化是指成员被边缘化一定程度时,进入两个范畴的交叉地带的过程;(5)再范畴化指范畴中某个/些成员积累过多异质属性,须重新界定其类别,进入另一个范畴的过程。值得注意是,根据认知主体的识解需求,以上每个阶段都可被反复调用。
具体到隐喻式否定构式,因前后槽均为相对稳定的范畴,故它们在该构式的语义生成中主要经历了除初始范畴化之外的其余四个阶段。说话人首先聚焦前后槽两个范畴的相关概念域,然后抽取并驱使它们分别向各自范畴外相向移动。通过不断抽象与概括,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逐渐靠拢聚集,经历再范畴化过程后,成为上位范畴的成员。在语义上,上位范畴是临时概念,一般不会语码化为上义词,前后槽则语码化为并列下义词(cohyponym)。这对并列下义词在严格限制的语境、构式义和对立统一思维的作用下,临时形成反义关系。以例(1)为例,说话人先是抽取“包袱”域矩阵所含的“负担”“思想/行动压力”“投入”和“消极心态”等域,以及“富矿”背后的“财富”“工作动力”“收获”和“积极心态”等域(聚范畴化),再分别抑制两个范畴中的其他域,驱使它们向各自范畴边缘相向而动(去范畴化)。在移变过程中,这些域也会分别兼任诸如“辛苦工作”或“快乐生活”等其他范畴的成员(跨范畴化)。通过不断地动态调整,被抽取的域两两对应产生概念关联,如“负担—财富”“思想/工作压力—工作动力”“投入—收获”和“消极心态—积极心态”。如此,它们便具备继续抽象概括、相向移动的潜能,形成逐渐靠拢之势,在两个槽位之上形成上位范畴(再范畴化),该范畴的抽象图式义为“占有某物而随之产生的心态”。经由类似认知过程,说话人在例(2)的“对手”和“伙伴”之上建立了“关系的疏密程度”范畴,在例(3)的“终点”和“新征程”之上建立了“累积过程”这个上位范畴。基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这种上位范畴具有临时性、动态性和图式性特征。临时性体现在它是说话人为了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即时建构的,在成功传递交际意图后便自动消解;动态性体现在范畴内的成员具有动态进入和退出的特点;图式性表现在它是对前槽和后槽共核概念内容的抽象概括。
3.2 对立统一思维:语义梯级的形成机制
对立统一思维是指根据一定标准把事物一分为二,彼此对立,认为二者可互相转化、相互统一的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常用于评价事物,如:胖与瘦、高与矮、内与外。“不是……而是……”构式即是该思维方式投射于语言的产物。笔者认为,构式义的强势高频和语境的严苛限制使对立统一思维蕴于该构式中,该思维是形成语义梯级的主要动因。
首先,隐喻式否定构式蕴含并强化。该构式高度固化,具有独立于填充词汇的意义,整体义可概括为“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对某事物的既有认知是不可取的,基于鲜明的语义数量对比,说话人提出新见地并取代听话人的既有认知”。该含义鲜明地体现了对立统一思维。其中,“不是”否定听话人的既有认知,“而是”建立起说话人的全新理解,两种见解在一定语境条件下可互相转化,统一于与评价有关的语义数量中。可见,该构式义的整体义强力影响词汇义,使后槽的语义数量明显多于前槽,是搭建语义梯级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次,对立统一思维使前后槽临时表现出相对反义关系。一般说来,根据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安静/嘈杂”“美丽/丑陋”“敬重/轻蔑”两两之间的词义关系和语境无关,是绝对反义关系;而例(1)~(3)中的“包袱/富矿”“对手/伙伴”“终点/新征程”则是在语境作用下形成的相对反义关系。根据亚瑟·梅廷格 (Arthur Mettinger)(1994:73)的观点,人们常根据事物的数量或程度,从等级序列反义关系中,如热和冷、温暖和凉爽、炙热与冰冷,选出其中一对进行次范畴化,继而形成对比表达。梅廷格(Mettinger,1994:73)认为生成这种反义关系的思维机制为“伪二分法”(pseudo-binarity),实质上就是对立统一思维。需要强调的是,对立统一思维常与百科知识[例(4)]和语言搭配习惯[例(5)]和语境[例(5)]等语言内外诸多因素协同作用。
(4)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输,而是点亮。
(5) 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衰退,而是滞胀。
(6)他们不是“神医”,而是战“疫”勇士。
“城市驿站是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接点,是社情民意上传下达的重要渠道,担负着收集群众意愿、解决群众困难问题的重要职责。”永济市委组织部部长卫增辉说。
然后,说话人确定前后槽的语义数量,把二者统一于上位范畴的图式义这个维度上。两槽位的语义数量可借用数轴术语来表示。前槽表达说话人拒绝的视角或论断,在语境下被主观赋予负面意义,如例(1)和例(2)中的“包袱”和“对手”,在说话人看来都表达负面意义,因此取负值,取值区间可用(0,-∞)表示。相较而言,后槽在严格限制的语境下表达说话人强烈的主观看法和价值取向,故而在语义数轴上取正值,取值区间用(0,+∞)表示,例(1)~(3)中的后槽词项皆可说明这一点。因后槽所在语句的命题信息蕴涵了后槽的全部取值范围,故该小句可以表达完全肯定,从而协助对立统一思维促进语义梯级的形成。此外,前后槽处于评价义连续统上,在语境、说话人立场和社会文化等因素作用下,二者可互相转化,这是二者的“统一”之处。
最后,说话人在语义轴上标注前后槽的语义数量,建立语义梯级。如前所述,两槽位虽属不同范畴,实则在图式义上有交叉。说话人通过主观识解,以上位范畴的图式义为维度,评估二者的语义数量,把它们分别标注于心理语义轴上的正负两向,语义数量当下立判,进而形成语义梯级。例(1)的说话人以“包袱”和“富矿”建构对老龄化的主观识解,二者能够在同一层面上相较,是因为它们同为“占有某物而随之产生的心态”这个范畴的成员并共享该范畴的抽象图式义。说话人依据这个维度,给“包袱”取负无穷大值,给“富矿”取正无穷大值,分别标注于语义标尺的正向和负向。一正一负,语义数量形成鲜明对比,语义梯级得以形成。
3.3 阻滞与遮蔽:前后槽联动机制
前后槽在构式中并置并形成语义梯级,为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概念投射做好了语义概念铺垫。一般说来,隐喻形成过程中的投射只有一次,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然而,该构式中却含有两次投射过程,一次被阻滞,一次成功。
“阻滞”为笔者所创。所谓阻滞,指前槽发出的概念投射内容被后槽发出的投射阻断并滞留的过程。它是一种认知操作,发生在说话行为之前。本文提出该术语,意在说明除一般投射外,还存在其他的投射类型。隐喻式否定构式中的前后槽分别代表了人们对同一事物在不同语境下的旧、新理解,说话人以新喻阻滞旧喻,从而实现以说话人的新认知纠正听话人既有认知的目的,该阻滞过程共分三步。
第一步,根据认知语境,调整图式。概念隐喻投射实质上就是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意象图式投射。长期以来,老龄化一直被宣传为一种普世难题,可引发养老、医疗和照护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界不得不积极冷静地思考该问题,人们的认识也更趋于理性:老龄化虽是一种挑战,但也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动力和新增长点。这反映出人们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即人们已对老龄化背后的意象图式作出了显著调整。
第二步,遵循恒定原则,寻找新喻。“恒定原则”(Invariance Principle)(Lakoff,1993:215-216)认为,隐喻投射应确保始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与目标域的意象图式结构保持一致。也就是,目标域的意象图式结构决定始源域的投射内容。鉴于第一步中,人们对老龄化的意象图式内容和特征已作出调整,从消极转变为积极,而旧喻“包袱”消极语义较为明显,自然不再适合担当始源域的角色。为适应图式变化,满足语言表达需求,人们根据恒定原则,找到一系列含积极语义的词汇,通过高频使用,将“富矿”筛选为老龄化的新喻,并逐渐固化下来。
第三步,发挥主观能动,阻滞旧喻。鉴于“包袱”在认知语境中无法满足认知主体的表达需求,而“富矿”既遵循恒定原则,可投射其意象图式至老龄化,又可准确传递老龄化蕴含的积极内容,故“富矿”明显获得了优先投射权。它作为新喻,优先将“智力资源”“消费空间”和“隔代照料”等图式内容向目标域“老龄化”投射。由于该投射优先占位,导致旧喻“包袱”的概念内容,如“长期照料”“社会负担”和“养老压力”等信息抢占不到概念投射的位点,从而被阻挡并滞留在始源域内。从本质上看,该阻滞过程由人操纵意象图式完成。人作为认知主体,在认知语境的动态指导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封闭词类“不是”和“而是”引导识解过程的建构,使新喻内容优先投射,旧喻内容被迫阻滞,这一过程说明认知主体和动态语境对喻体选择有重大影响。
本文还扩大了遮蔽(hiding)的外延,此处“遮蔽”是指新喻对旧喻的遮蔽。该术语原指始源域可突显(highlight)目标域中的某些概念内容,导致其他概念内容被自动遮蔽的现象。本文扩大了其外延,认为一则隐喻可以遮蔽与其共享目标域的其他隐喻。鉴于一则隐喻只能揭示并帮助人们理解事物的某一方面,而遮蔽其他,但要想全面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切换使用多重隐喻。多重隐喻又可分为一致和非一致隐喻两大类。一致隐喻常会遮蔽事物的诸多侧面,而非一致隐喻则会多角度展示事物的不同侧面,有助于认知主体全面理解生活经验中的各种细节(Lakoff et al.,1980:221)。值得注意的是,非一致隐喻实质上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隐喻。一次突显则意味着一次遮蔽,即一则新喻对另外一则旧喻的遮蔽。隐喻式否定构式就是一种非一致隐喻,在该构式中,前槽为旧喻,后槽为新喻,后槽在阻滞前槽投射的基础上,抑制前槽在一定语境下的主要特征,对其进行全面遮蔽。例(1)使用的“包袱”和“富矿”两则隐喻,反映了在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人们对老龄化的动态认知:“包袱”是人们对老龄化的既往认知,“富矿”是现时价值判断。“富矿”通过阻滞“包袱”发出的概念投射,抑制其在现时阶段的特征,从而实现遮蔽其主要概念内容的目的。简言之,新喻阻滞并遮蔽旧喻,使前后槽语义真正联动起来。
4 基于CMDCM 框架的范例分析
因前文多处以例(1)为论证对象,下文以例(2)“中欧不是制度性竞争对手,而是全方位战略伙伴”为分析对象,检验CMDCM 分析框架的可操作性。
(1)以动态范畴化使前后槽共现并可进行语义比较。形成“对手”和“伙伴”的上位范畴须至少经历去聚范畴化、去范畴化、跨范畴化和再范畴化等四个过程。首先,说话人激活“对手”这个域矩阵中最突显的“敌意”“竞争”“资源争夺”等域,以及“伙伴”域矩阵中最突显的“友善”“合作”“资源共享”等域;然后,在交际意图的指引下,驱使它们向各自范畴边缘相向移动。经过连续概括与抽象,这些域两两产生概念关联,如“敌意—友善”“竞争—合作”“资源争夺—资源共享”。说话人不断概括,这些概念就不断聚拢,从而实现再范畴化,成为上位范畴的核心语义内容,该上位范畴的图式义为“关系的疏密程度”。也就是说,通过动态范畴化这个过程,前后槽的部分概念内容临时成为该上位范畴的成员;在语言表达中,“对手”和“伙伴”语码化为并列下义词,它们在严格限制的语境、构式义和对立统一思维的作用下,临时形成反义关系。如此,上位范畴为前槽和后槽提供了并置依据和语义比较标准。
(2)以对立统一思维构建语义梯级。首先,“对手”和“伙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反义词,但说话人利用构式中蕴含的对立统一思维,强行为其建立了相对反义关系,这种临时语义关系对认知语境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一旦失去构式义和语境的有力支持,该反义关系立刻消散。然后,说话人通过概括“对手”和“伙伴” 的抽象义,确定二者的语义比较依据。它们语义对立,处于反向相邻的状态,同属于“关系的疏密程度”这个上位范畴的成员,共享这个范畴的抽象图式义。在这个维度上二者可进行语义对比。接着,说话人确定二者的语义数量。“对手”是说话人不认可的论断,自然被说话人赋予负面意义,取负值;而“伙伴”是说话人意欲建立的全新认知,被赋予正面意义,取正值。最后,说话人在语义标尺上对数值进行标注,语义梯级形成。
(3)以阻滞过程使前后槽发生语义联动。构式内含两次投射:概念投射经由前槽发出,继而被后槽阻滞。说话人首先通过对认知语境的动态分析,发现人们对中欧关系已经重新定位,有了新的期待,进而调整了中欧关系背后的意象图式。“对手”是旧喻,其意象图式的主要内容为“竞争”“稀缺性”“敌意”等信息,与调整后的图式内容不一致;而“伙伴”为新喻,是说话人对中欧关系的最新理解,其意象图式的主要内容为“合作”“共享性”“友善”等信息,与目标域“中欧关系”的图式一致性更高,满足人们的语言表达需求。因此,“伙伴”被最终选定并固化下来,进而拥有了优先投射权,而旧喻“对手”的投射内容则因抢占不到投射位点而被阻断并滞留在始源域内。认知主体以“伙伴”阻滞“对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遮蔽“对手”的概念内容和特征,以对中欧关系的现时认知代替既往理解,与听话人发生互动。简言之,新喻阻滞并遮蔽旧喻,使前后槽语义真正联动起来。经过以上三个主要认知过程,例(2)的语义生成过程完成。
5 结语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构建了隐喻式否定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概念隐喻—动态范畴模型”(CMDCM)。该构式的生成过程可以描述为:说话人通过动态范畴化过程,在前后槽之上建立一个上位范畴,两个槽位成为并列下义范畴,二者因此获得同样的概念语义维度和比较依据;对立统一思维使前槽和后槽临时形成相反语义关系,体现出明显的语义数量差别,从而形成语义梯级,该过程也需要百科知识、语言搭配习惯和认知语境等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在前后槽各自向目标域投射的过程中,后槽具有优先投射权,使前槽发出的投射因抢夺不到位点而被阻断并滞留在始源域内,从而实现新喻遮蔽旧喻的目的。本文建立的分析框架为隐喻式否定构式找到了前后槽之共现成因和语义数量比较依据,揭示了语义梯级和隐喻投射中阻滞现象的发生过程,为下一步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