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榨菜之乡”的绿色传奇
2024-03-09国家林草局林业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课题调研组
国家林草局林业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课题调研组
城区林荫道
重庆市涪陵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地,长江、乌江交汇处,素以渝东门户、世界榨菜之乡、千里乌江第一城、中国绿色生态龙眼之乡而闻名于世。
走进涪陵,高楼大厦镶嵌在苍松翠柏之中,穿城而过的长江、乌江两岸杉竹葳蕤、垂柳依依,宽阔的城区道路两旁绿树掩映、鲜花怒放。众多综合性公园和社区公园各具特色、美不胜收。城区周边,崇山峻岭万木争荣、绿涛汹涌。“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楼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图景,在涪陵已经呈现。
近年来,涪陵区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以“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为目标,以“增绿、护绿、用绿”为抓手,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全方位推进国土绿化成绩斐然
跨入“十三五”,特别是2018 年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涪陵区以三环(环主城、环集镇、环通道)两沿(沿路、沿江)为重点,开展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低质低效林改造修复、长江中上游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乡村绿化美化等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累计完成营造林6.32 万公顷,全民义务植树1185 万株。2022 年开展的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数据显示,全区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期末的45.1%增长到47.6%,基本实现了国土面积的应绿尽绿,成功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古柏新颜
铜锣湖湿地公园
涪陵区青少年自然教育基地
涪陵区积极构建城市森林网络,先后完成桥南公园、插旗山公园、聚云山公园、石化公园等14处公园绿地建设。截至2022年底,新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500 公顷,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91.7公顷。全区绿化覆盖面积3136 公顷,绿化覆盖率43.86%,超出国家标准3.86 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69 平方米,超出国家标准6.69 平方米。同时,严格按照“精细、品质、标准”的目标要求建设,对进出城市各道路节点、高速路出入口及连接道路等区域进行绿化美化,建成区林荫道路长度达到325 公里,城区林荫道路率达87.96%。2023年上半年,涪陵区聚焦全域绿化,完成包括“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项目在内的营造林任务8980 公顷;全区37.3 万适龄公民认领管护、造林抚育苗木111.9 万株。
“十三五”以来,涪陵区立足乡村振兴,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在完成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整合使用各类涉农资金,全面实施了环村林带建设、乡镇道路补绿、“四旁”绿化等大规模的乡村绿化美化工程;集中开展了铁路、高速、国道、省道、县道、重点河流、水库绿化的提升改造和重要水源地绿化,构建了干支相连、浑然一体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和河流、湿地、林地等生态空间相连接的生态廊道。截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造林6600 公顷,全区村庄林木绿化率达到48.62%,乡村道路适宜绿化里程绿化率达到83.16%;铁路、县级以上公路绿化率98.63%;36 条河流水岸绿化率90.91%,160 座水库库岸绿化率91.77%,重要水源地森林覆盖率 86.08%;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1 个、全国生态文化村2 个、国家森林乡村8 个、重庆市绿色示范村60 个。
多措并举资源保护卓有成效
着力加强公益林、天然林管护。“十三五”以来,涪陵区全面实施了森林资源发展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了由460 名管护人员组成的管护队伍,对生态公益林实施全天候管护。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切实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严格控制林地征占用,进一步规范木材运输、木材经营加工秩序。2020 年,涪陵区正式组建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3 年来累计办理违法占用林地、乱砍滥伐林木、违法野外用火等涉林案件669 宗,有效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全区不断完善森林防火行业监管、乡镇属地、林区经营单位主体和护林员巡护“四方责任”体系,以及 “区-乡-村-人”四级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机制;拉网式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面加强森林防火能力建设,每年对540.7 公里森林防火阻隔带、205 口消防水池进行保养维护;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定期举办森林消防队伍防火专项培训和技能比武竞赛,不断提升全社会的防火意识和基层森林防火能力。“十三五”以来,全区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坚持全域同步、点面同治、内外同防原则,持续开展松材线虫病除治,全面清除了马鞍、崇义、石沱3 个乡镇街道的疫情,大木、大木林场、南沱3个单位实现无疫情。
全面推进森林保险。全区生态公益林保费由中央、市、区3 级财政全额补贴;商品林保费在中央、市、区财政承担70%的基础上,缺口部分采取乡级财政垫支、乡村两级分担、保险公司兜底等多种方式补齐,实现了森林保险全覆盖。2018年—2022年,保险公司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理赔额达到581.41万元,有效防范了林业生产风险。
推深做实林长制。涪陵区建立健全林长制会议、林长巡林、信息公开、督查考核、工作督办等9 项制度;创造性地设立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协主席担任的督导长和山林警长,监督林长制实施情况;围绕国土绿化、资源保护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灾害防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全面落实各级林长的联系单位和责任片区;应用“智慧林长”云平台,精准设立网格护林员810 名,将巡护责任落实到最小单位。林业、法院、检察院三部门联合组建了武陵山大裂谷生物多样性司法协同保护基地。全区林业生态建设出现了全新的发展局面
生态修复石漠化综合治理
大木花谷林下花园
精准发力林业产业长足发展
涪陵区特色经济林发展势头强劲。全区坚持“绿色有机”发展理念,以提高品质和效益为核心,不断优化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稳步扩大毛竹、油茶、花卉、设施栽培、优质林果种植面积,积极推进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的林下经济。截至2022年底,全区发展毛竹1.26万公顷,花卉110.5公顷,水果、干果、森林药材、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19822 公顷;建成总规模1990多公顷的林业特色基地,林下种植中药材、青菜头和养殖土鸡基地16 家;全区油茶逐步进入盛产期,2022 年度茶果产量达到2860 吨;竹笋、竹荪、火棘等森林食品年加工能力超过2万吨、产值上亿元。2022 年,林业总产值实现36.97 亿元,其中林业特色基地和林下种植养殖基地实现产值1.57 亿元,带动从业人员13100 余人,人均增收达1.2 万元。
南沱镇治坪村的123 户农户以313 亩笋竹基地入股,采取“保底分红+盈利二次分红+务工收入”的模式,与三峡笋业公司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2022 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5952 万元,亩均经济效益从原来的300 多元提高到3000 元以上。
近年来,涪陵区依托当地丰富的人文山水资源,全力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森林乡村建设,先后建成提升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乌江森林公园、黄草山森林公园、白鹤森林公园等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8 处,乡村旅游目的地25 处,森林人家44 个,村庄公共休闲绿地472 处,绿道12 处,森林康养、乡村旅游效益显著。目前,武陵山森林康养基地已成为集森林旅游、森林休闲养生、森林体验、森林自然教育、森林疗养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景区。2018 年—2022 年,全区生态旅游共接待游客约2100 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达到140 亿元,直接带动交通、住宿、餐饮、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实现产值 53.9 亿余元。
(本文图片由涪陵区林业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