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虾稻连作田块软盘旱育机抛秧栽培技术

2024-03-09花浩然王勤波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栽秧软盘示范点

花浩然 王勤波

(1马鞍山市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安徽 马鞍山 243000;2含山县水产服务中心,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安徽马鞍山地区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迅速,2023年已突破20000 hm²,其中虾稻连作模式比重较高。实地调研发现其部分虾稻连作模式下水稻生产还存在一些问题:(1)部分农户在虾稻连作生产中,更注重小龙虾的养殖效益[1],推迟捕捞小龙虾会导致水稻播栽时间后移,水稻积温不够或因寒潮早来,造成部分田块减产;(2)部分小龙虾养殖区域单个田块面积较大(大于1.33 hm²)、平整度不一(高低落差大于5 cm)以及让茬早的田块不适宜水稻直播栽培;(3)部分小龙虾养殖点多位于湖区,连年养殖导致田块淤泥深厚,插秧机下田易陷坑无法实施机械操作;(4)部分农村劳动力紧缺且用人成本较高,部分农户无法实施大面积育苗移栽。这些因素导致部分虾稻连作田块农户“保虾弃稻”,给粮食安全可能带来一定的隐患。

针对上述实际和问题,虾稻连作田块可实施水稻软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其具有省时省工且增产的特点[2],既延长了小龙虾捕捞时间,保证了养殖的效益,又为水稻争取到必备的积温,实践中取得较好的产量和种植效益。本研究于2023 年在安徽马鞍山市4 个区域设置了水稻软盘旱育抛秧栽培示范点,并在各示范点同步开展人工移栽对照试验,总结了机抛秧和人工抛秧移栽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探索虾稻连作中水稻生产模式的创新和推广示范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在安徽马鞍山市选取4处示范点Ⅰ-Ⅳ,其分别位于含山县、和县、当涂县和博望区各1处。

1.2 供试材料

1.2.1 品种选择根据让茬时间不同,4 个示范点分别选择当育粳1608、南粳46、当育粳0717 和南粳46。大田用种量为97.5~112.5 kg/hm²。

1.2.2 软盘选择选择59 cm × 33 cm、434 孔的塑料软盘(其中Ⅰ-Ⅲ900盘/hm²,Ⅳ750盘/hm²)。

1.2.3 营养土配制不宜选择含沙量大的土壤作为苗床。Ⅱ-Ⅳ试验点选用偏酸性自制土或河泥、塘泥,提前晒干、捣碎并过筛;Ⅰ试验点选用基质和营养土各50%配比备制。因土壤较为肥沃,备制的营养土均未额外加施肥料。

1.3 试验方法

1.3.1 播种育秧播种宜于催芽谷种露白时进行。苗期需要及时控制温湿度[2-4]。各示范点的播种期、播种面积和播种量如表1所示。Ⅰ示范点于7月3日播种,播种面积4.00 hm²,播种量为49.50 kg/hm²;Ⅱ示范点于6 月12 日播种,播种面积4.00 hm²,播种量为56.25 kg/hm²;Ⅲ示范点于7月12日播种,播种面积3.33 hm²,播种量我48.80 kg/hm²;Ⅳ示范点于6 月18日播种,播种面积6.67 hm²,播种量为48.75 kg/hm²。

表1 各示范点机抛秧田块播种育秧情况

1.3.2 抛秧管理抛秧前田块需要提前1~2 d整地,确保田块“平、烂、净”,保证田面无杂,高低落差低于2~3 cm,待土壤沉实后即可抛秧[2],严禁在大风天气和雨前抛秧。抛秧前可用萘乙酸蘸根[3],有利于根的发生和伸长。抛秧时,要先抖动几下使根系相互分开,然后向空中抛散[4]。4处示范点均安排在阴天、微风条件下或下午5点左右抛秧,秧苗先抛70%,再将余下的30%进行一次补抛,确保秧苗均匀种植[5-6]。

各示范点的抛秧期、抛栽秧龄、抛栽叶龄和补抛情况如表2所示。Ⅰ示范点于7月28日抛秧,抛栽秧龄25 d,抛栽叶龄5.0叶,于8月10日进行二次补抛,补抛面积占比10%;Ⅱ示范点于7月10日抛秧,抛栽秧龄28 d,抛栽叶龄4.5 叶,于7 月30 日进行二次补抛,补抛面积占比10%;Ⅲ示范点于8月14日抛秧,抛栽秧龄33 d,抛栽叶龄5.0叶,后期未二次补抛;Ⅳ示范点于7月25日抛秧,抛栽秧龄37 d,抛栽叶龄6.5叶,于7月30日进行二次补抛,补抛区域面积占比7%。

表2 4处示范点机抛秧田块大田抛秧情况表

1.3.3 水浆管理水稻抛秧苗分蘖节位低、分蘖力强且根系较浅[3],因此需要合适的水浆管理。抛秧后2~3 d,田中避免进水,利于秧苗扎根。如果遇到晴天,可以灌入浅水;如果遇到雨天,应及时排水[7]。立苗后浅水勤灌促分蘖,后期可采用干湿交替的方法进行水浆管理。

1.3.4 施肥管理抛秧田块坚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为原则,重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在实际操作中,Ⅰ于7月5日施用基肥(复合肥)300 kg/hm²;8 月25 日施用穗肥(高钾高氮复合肥)75 kg/hm²;9 月15 日施用叶面肥(磷酸二氢钾)1500 g/hm²。Ⅱ于7 月5日施用基肥(尿素)450 kg/hm²;8月15日,施用分蘖肥(复合肥)150 kg/hm²;9 月5 日施用穗肥(尿素)112.5 kg/hm²。Ⅲ和Ⅳ区未施用肥料。

1.3.5 病虫害防治抛秧田由于分蘖早、分蘖多,长势较人工插秧旺盛,叶色嫩绿、群体大,易导致三化螟、飞虱和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6]。分蘖期以防治螟虫为主,兼治其他害虫;穗期以防治纹枯病、稻飞虱和稻曲病为主,兼治其他病虫害[2]。在实际操作中,Ⅰ于9 月15 日使用“佰靓珑”240 mL/hm²、“稻嘉绿”600 mL/hm²和“春雷三环唑”750 mL/hm²,用于防治稻曲病、稻瘟病等。

Ⅱ试验点于8月30日使用75%三环唑750 mL/hm²、6%井冈蜡芽菌750 mL/hm²和25%吡蚜酮450 mL/hm²,无人机施药防治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穗颈瘟和稻纵卷叶螟等;9 月12 日使用6%春雷霉素750 g/hm²、25%吡蚜酮450 mL/hm²和6%井冈蜡芽菌750 mL/hm²,无人机施药防治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穗颈瘟和稻纵卷叶螟等。

Ⅲ和Ⅳ区试验点未使用农药。

1.3.6 草害防治水稻抛秧后至秧苗扎根立苗之前,田间有薄水层,土壤处于湿润状态,有利于杂草的萌发和生长[2]。可在立苗后(抛秧后5~7 d)灌浅水层(2~3 cm)结合分蘖肥施抛秧专用的除草剂[4]。在实际操作中,Ⅱ示范点于7月15日使用53%苄嘧苯噻酰750 g/hm²,无人机施药封闭除草;8 月12 日使用40%氰氟草酯300 mL/hm²、56%二钾四氯1500 g/hm²以及灭草松3000 g/hm²,无人机施药封闭除草。Ⅰ、Ⅲ和Ⅳ区稻虾连作田块草害相对较轻,均采用人工除草。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抽穗情况

Ⅰ示范点田块水稻始穗期9月10日、齐穗期9月13日;Ⅱ示范点田块始穗期9月14日、齐穗期9月17日;Ⅲ示范点田块始穗期9 月15 日、齐穗期9 月18 日;Ⅳ示范点田块始穗期9 月12 日、齐穗期9 月15 日。即4 处示范点的始穗期、齐穗期时间差在7 d 以内,机抛秧田块水稻均正常抽穗。

2.2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各处理田块的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情况如表3所示。Ⅰ对照田块产量6028.73 kg/hm²,机抛秧田块产量7735.42 kg/hm²,较对照处理增加1706.69 kg/hm²,增幅28.31%;Ⅱ对照田块产量6219.01 kg/hm²,机抛秧田块产量9302.31 kg/hm²,较对照处理增加3083.30 kg/hm²,增幅49.58%;Ⅲ对照田块水稻产量6037.22 kg/hm²,机抛秧田块产量7068.49 kg/hm²,较对照处理增加1031.27 kg/hm²,增幅17.08%;Ⅳ对照田块水稻产量6132.60 kg/hm²,机抛秧田块产量10204.48 kg/hm²,较对照处理增加4071.89 kg/hm²,增幅66.40%。各示范点机抛秧田块水稻产量比对照田块的水稻产量水平高。即虾稻连作田块采用软盘旱育机抛秧技术较传统人工移栽能取得更高的产量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表3 各示范点机抛秧田块和对照田块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3 有效穗数

机抛秧与对照田块有效穗数对比如图1 所示,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产量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机抛秧田块有效穗数在把握“迟播迟抛”的原则下[8],通过增加抛秧的盘数来提高基本苗数量,能够达到较理想的产量水平。人工育苗移栽可能会导致行距过大、每穴基本苗不足,进而造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不足,产量水平低。

图1 各示范点机抛秧与对照田块有效穗数

3 结论与讨论

从抛秧期分析,Ⅰ试验田块种植的水稻品种当育粳1608抛秧期推迟到7月28日,Ⅲ试验田块种植的水稻品种当育粳0717抛秧期推迟到8月14日,给小龙虾养殖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不同的水稻品种、抛秧期对单位面积抛秧盘数量和播种量有不同的要求,另外,可以根据水稻品种特性,改进播种育秧的方法,探讨是否进一步延迟水稻抛栽期,以此作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从抛栽秧龄分析,Ⅲ示范点当育粳0717的抛栽秧龄为33 d,Ⅳ示范点南粳46 的抛栽秧龄为37 d,由于秧苗生长期较长,从秧盘中取秧苗过程出现了分离困难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缩短秧龄期、秧盘下面覆盖无纺布或者用水稻育秧专用基质等方法解决[9],一般视秧苗生长状况而定,建议将抛栽秧龄控制在25 d左右。

各县区试验点人工移栽田块相比机抛秧田块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效穗数不足的问题,以Ⅳ试验田块最为突出。经调查,发现Ⅳ对照田块存在水稻株距过大、基本苗不足等问题,直接导致该地区对照田块的有效穗数偏少,机抛秧田块与对照田块水稻产量差距过大。软盘旱育机抛秧技术的生产操作简便易行,可有效规避基本苗不足导致的有效穗数不足等问题。在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劳动效率[10-11],更符合稻虾连作田生产实际需要。

该地区存在较严重的鸟害(白鹭为主),尤其是在抛秧早期,水稻未能完全站立、扎根,水鸟在田间觅食和踩踏等活动,导致各田块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棵现象,对水稻秧苗造成了较大损失。针对此现象,可使用声音驱鸟、视觉驱鸟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在田块边缘或高处设置喇叭或扬声器,播放模拟鸟类天敌的声音,或者在田埂四周放养大白鹅阻吓鸟类迁入农田。生产实践中,可继续探索新的、有效的驱鸟方法。

当机抛秧田块有效穗数充足之后,要想进一步提高产量,需重视水稻每穗粒数。加强苗期管理、栽培管理,保障秧苗前期壮苗,巧施促花肥、增加颖花数量,增加每穗实粒数,同时也要注意水稻生长后期病虫害防治等。

综上,4 个软盘机械抛秧栽培示范点的水稻生产均获得了较理想的产量水平,机抛秧田块较对照(人工移栽)田块增产优势明显。虾稻连作田块采用软盘旱育机抛秧技术相比传统人工移栽能取得更好的产量水平,符合小龙虾延迟捕捞生产实际,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栽秧软盘示范点
南通通州湾示范区打造双融合示范点
割麦栽秧两头忙
栽秧
栽秧酒,不好喝
“小二级”示范点服务职工优秀项目
保存图标也出手办了?
插秧
水稻淤泥软盘育秧技术要领
美丽嘉善全国首个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
REA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