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工企业科研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2024-03-09周永生
王 杉 周永生
日本,作为科技创新的先行者,其平均科技投入和水平非常高,整体科技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日本的科技人员数量和密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为日本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军工企业科研部门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日本军工企业科研部门通过严格的培训和实践,培养出了一批批高素质的科技开发人员,使人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为日本军工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日本军工企业科研发展既有其有利条件,也有制约因素。
日本军工企业科技研发部门的地位
科技的先进与落后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同样,科研部门是一个企业的大脑和灵魂,研发出好的产品与技术,关系到企业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日本军工企业科研部门在国内的地位日本军工企业的科研部门是各个军工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同时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具有重要的地位。2017年3月,日本人才中介公司Recruit对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日本知名大学毕业学生就职单位进行调查,发现年轻人最期望进入的企业有两大类,一是大型国际商社,二是制造企业。之所以首选国际商社,是由于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使年轻一代更具有国际视野,希望通过在国际型的企业当中得到锻炼,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其次,选择进入大型制造企业,也和日本政府长期推动科技立国的发展政策相关联。在日本,人们崇尚科技企业、制造企业,认为这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日本军工企业的科研人员,职业稳定,工资薪酬较高,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
日本军工企业科研部门在国际的地位日本军工企业的科研水平,在国际上处于处于第一梯队当中。几乎可以认为,日本是除了美中俄三国之外,第四大军事科技强国。而且,在某些军事技术、军事制造领域,还有优于美中俄三国的地方。
日本综合军工产品与技术研发能力仅次于美中俄三国,只是由于战后受到发展军事的限制,以及原来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等,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装备开发,从而限制了日本军工产品与技术水平的发挥。当这些限制被逐渐打破以后,日本军工技术与军工产品的研发实力将得到大幅度的释放,并通过向国际市场的出售,获得较大发展。这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日本作为军工产品与技术研发第一能力梯队的地位。
日本军工企业科研发展的有利条件
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军工技术的国际合作。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国家形象较好,二战后,在绝大多数国家国际形象的民意调查当中,日本的国际形象都普遍居于国际调查的前列,有的时候甚至居于第一。2007年4月,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一项调查,27个国家将近3万民众评估12个主要国家,日本国家形象位居世界第一。2012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全球最新民意调查表明,全球最受敬重国家,加拿大和日本并列第一。2018年1月29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联合 Y&R BAV 集团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公布全球最佳国家排名,日本排名世界第5,是惟一进入前10的亚洲国家。这种良好的国际形象,为日本开展军工研发合作,乃至于签订军工产品购销合约,提供了坚实的背景支撑。
首架于日本制造的F-35A战机
强大的盟友关系方便技术引进。二战以后,日本和美国结成政治和军事同盟,长期坚定地站在美国的国际政策一面,强力保持融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坚决支持美国的国际政策和国际战略,在大方向上和美国保持一致的立场与姿态。这种状态,使日本赢得了所有发达国家的信任。同时,日本也积极同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进行越来越密切的军工研发合作。这些国家在和日本的沟通与合作当中,没有政治和军事上的大障碍与隔阂,一般都愿意拿出一定水平的军工产品与技术,与日本进行相关的研发合作。有的甚至批准日本利用本国的技术进行军工产品的生产。强大的盟友关系给日本的技术引进带来了莫大的好处。美国F-35战机就由日本组装生产。美国的爱国者2、3型导弹也授权日本生产。这是出于对日本政治和安全方面的信任,有助于日本在第5代战机研发、空导弹研制方面水平的长足进步。日本同发达国家的这些高层次军事合作,使日本可以持续不断获得新的军工技术与军工产品,有利于日本军工产品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寓军于民政策的巨大潜力。日本军工科研寓军于民的政策带来了日本军工产品与技术研发的巨大潜力。从二战后日本军工科研发展的历史来看,除了二战结束初期,其军工科技研发暂时中断以外,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企业,都非常重视军工科技研发和军工制造业的发展,并长期采取了寓军于民的政策。即通过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使民营企业分出部分科技力量,投入军工产品与技术研发,并通过长期的军事订货,维持这些科技制造业的发展。
在大国当中,日本的军费相对较少,自卫队总人数的规模也较小,编制只有大约26万人左右,还长期不能完全招编满员。这使日本所需要军事装备规模总量偏小。军工企业靠少量的军事订货很难维持自身生存。日本防卫省尽可能将同一方面的订单分给多个军工企业,让他们同时制造,以便保证每个企业都有订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保留军工产业的积极性,而不至于在长期没有订货的过程当中,失去研制和开发军工产品的能力。
政府发展军事力量的政策支持军工企业研发行稳致远。安倍政府执政以后,日本政府发展军事力量的政策,为军工企业研发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和机遇。日本使用军事力量与武器出口,在法律和政策上约束性的放开,使日本军工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2014年,安倍政府制定军事装备转移三原则;2015年9月,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以执政党等多数赞成表决通过了系列安保法案,2016年3月29日开始实施。这意味着新安保法案正式升级为法律,日本政府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随着相关政策法律的推进和落实,日本大规模出口军事武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日本为了行使集体自卫权,也将要进一步加强武装,配备更多的远程军事装备和武器设备。
日本第99任首相菅义伟
防卫部门与企业互惠互利,互相支撑。军民互需,军民互利,军民互补的政策做法,既支撑了军队的需要,又滋养了民间企业的成长,形成一种互利共赢的共生模式。日本的军事产品与技术从民间企业进行订货的政策做法,是一种互利双赢、保持日本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政策,有利于日本军事技术和军工产品的长期保留、开发与质量提高。作为企业,能够获得市场的信赖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自己手中有过硬的技术。尽管日本政府对日本企业的军工产品与技术需求量不大,但是对军工企业持续不断的小批量订货,基本上能够使日本军工企业保持长期生存。同时,日本防卫省在进行军事订货的时候,往往特殊照顾企业的利益,实行高于国际市场20%~60%高价格向日本国内企业进行军事采购订货。这样有利于保证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维持了企业制造军工产品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同时,企业的军工产品研发和制造部门能够长期维持,不倒闭,这对日本防卫安全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旦面临战争,可以重新启动或紧急扩充这些企业的军工产品与技术的研发与生产部门,投入大规模研发与生产。维持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对日本国家安全来说至关重要,而对企业来说也生死攸关,形成互利双赢的格局。
匠人文化精神支撑军工企业研发长足发展。日本的匠人文化,或者称之为工匠文化精神,对日本军工企业而言,有利于其获得长足的发展动力。日本崇尚通过自己的钻研,辛勤劳动和努力,拥有一技之长,并专注于一个领域获得顶级专业成就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即是所谓“工匠精神”。日本青年,在进入军工企业的科技研发部门以后,能够脚踏实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踏实苦干,精益求精,不断打磨自己的技术和专业能力,就得益于这种精神、文化氛围。这种文化也使日本军工企业的科技研发部门,能够长期保持一支踏实肯干、专业能力不断提高的研发队伍。
年功序列制度成为军工企业研发的支柱。日本的年功序列企业制度,有助于军工企业研发的可持续发展。日本的企业制度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差异,他们不搞完全的优胜劣汰竞争,而是根据入厂工作资历和工作年限,决定工资的涨幅和升迁。往往工龄越长的人工资水平越高。同时,也没有随意解雇的制度。日本企业基本上都不解雇自己的员工。因此,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非常高。这就保证了军工企业的研发队伍,是一支踏实肯干,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的中间骨干力量。使研发队伍当中的人员能够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军工产品研发上,心无旁骛地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改善。
日本军工企业科研发展的制约因素
尽管日本军工企业科研发展有诸多有利条件,但也有一些局限因素,严重地制约了日本军工产品与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日本陆上自卫队队员手持89式步枪野外训练
日本军工企业一般都属于兼营军品,专注度低。日本军工企业一般都属于民间私营企业,一般都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研制和开发民用产品,而对军用产品与技术的投入与开发只占企业很小的一部分。这种状态很难使企业全力以赴投入军事产品与技术的开发,损害了其对军品研发的专注度,导致日本的军用技术和军用产品往往在具体的某一个领域,和美中俄三国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用心不专和生产研发军工技术产品“吃不饱”所造成的。这是日本军工研发体制难以克服的一个弱点。
日本军工企业软硬件技术发展失衡。日本军工企业软硬件技术发展不平衡,硬件先进,软件落后,成为其开发先进产品的硬伤。日本军工企业及其科技研发部门的硬件技术、硬件装备先进,但是软件体系比美中俄三国落后。这对于智能时代的军工研发来说,可能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因为在智能时代,所有的科技进步,都离不开智能技术和互联网应用这样一个大背景。日本军工企业的硬件优势难以在世界上发挥支柱性作用。再加上世界军工产品与技术行业的研发、生产、营销已经成了极其庞大的体系,每个环节都非常专业,又在快速变革,单一的硬件或零部件行业的一些优势只能保证在行业中有一定地位,却无法主导行业的发展。因此,日本与像美国这样站在智能军工产品与技术研发最高端的国家相比,差距会越来越大。
日本武器开发成本偏高,国际竞争力弱。日本武器开发成本偏高,在国际竞争当中处于劣势地位。日本武器研发和制造价格普遍较高,这种情况不利于日本武器的大规模生产。之所以价格偏高,也是由于缺乏大规模生产的原因。以最普遍的步兵使用步枪为例,日本89式步枪为了追求射击的精度,零件非常多,工艺复杂,一支步枪单价接近4000美元;美军采购M16A2的价格大约是2000美元。日本自卫队装备的一些武器,价格高得离谱,实际是因为日本的人工成本、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都比较高。再加上日本的所有武器,几乎都只专门供应自卫队和国内的警察系统,销售量在大国当中是最少的,而不可能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也就无法通过大批量生产来降低武器和军事装备研发的成本。
日本大量购买美国先进武器压缩了日本军工研发的空间。日本政府大量购买美国先进武器,损害了日本军工研发的可持续发展。日本用有限的军费大量购买美国先进武器,挤占了本国军工企业研发和制造费用的利润。日本为了应对所谓潜在敌国的军事威胁,大量购买美国F-35战机等先进的军事装备和武器。2018年11月,美国务院已批准一项对外军售,向日本出售32枚AIM-120C-7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总金额为6300万美元。2019年5月,日本宣布将采购105架F-35战机,加上此前预订采购,总数达到142架,这使得日本成为F-35最大的海外客户。日本还购买了美国JASSM-ER(增程版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和LRASM(重型远程反舰导弹)。这两种导弹的射程都超过1000千米。2023年初,日本已经向美国申请购买500枚战斧巡航导弹,此项预算超过15亿美元。
日本对大规模先进武器的采购,损害了日本防卫省对本土军工企业产品的采购份额。美国军事装备的价格都极其昂贵,这就使日本国内军工企业能够分享的“蛋糕”越来越小。日本自卫队装甲车辆大型制造商小松公司,在21世纪之初停止部分军工生产以后,2019年3月,又决定停止部分新增军品开发。涉足军用航空装备的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等企业面临相同的问题。日本军工企业盼来的自卫队军费的增长,大部分都流入了美国军工企业的腰包,对日本军工企业来说,订单越来越少,迫使有些企业只能选择停产和停止新增开发。曾经独立强大的军工系统一步步陷入困境。日本政府的国际战略与政治大国军工自主的意愿发生内在的矛盾和对立。
日本军工企业重制造,薄研发,损害可持续发展。在日本现有的军工企业当中,创新研发往往并不是这些企业的重点,制造性的研发才是日本军工企业研发部门的重点。这实际上限制了日本军工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主要是由于研发的投入成本过高,周期太长,又充满了不确定的风险。一旦研发失败,前期的所有投入几乎都丧失殆尽,完全没有回报的可能性,往往会导致巨大的公司债务,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所以,日本的军工企业一般不愿意进行大跨度的军工产品与技术研发。而喜欢进行技术引进,或者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进行修修补补的技术研发。这样一方面可以控制成本与研发周期,一方面能够准确地预测未来的产品市场状况。
政治路线和政策束缚了日本军工研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对日本的军事生产和军事技术长期进行限制,只是在朝鲜战争以后才逐步有所放开,但是限制始终没有停止。所以,日本长期没有航空母舰、远程轰炸机、弹道导弹等最顶级的武器装备。战后的日本政府也长期采取这种自我限制的政策,他们认为,上述这三种武器都属于进攻性武器,研发或者拥有这些武器,违反了日本专守防卫的基本防卫原则。这实际上限制了日本军工研发技术的进步。
2014年,日本转而推行军事装备转移三原则,扩大对国际市场的武器和军事装备出口。2016年3月底,日本开始推行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法案,实行拥有集体自卫权的政策,就需要日本拥有更大规模的远程军事投送装备和更精良的集团武器作战平台,以便在全球范围内跟随美军,实行集体自卫。尽管在政策和法律上已经放开了相关的限制,但日本政府仍然要维持一个和平主义国家的形象和路线。因此,在相关领域的政策方面仍然有约束,在没有修改本国宪法之前,不太可能和其他军事大国一样,进行完全无限制的武器装备开发、生产或出口销售。
由于长期的政策限制,日本军工企业无法开发类似于远程轰炸机等顶级的军事装备。尽管日本拥有这些装备,但是由于长期并没有研发或者生产,不仅限制了研发和制造方面经验的获得,也限制了相关设计与研发能力的开拓。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政府也不太可能突然决定生产相关的武器,而只能是走迂回推进,逐步接近的道路。比如,在研制导弹方面,逐步研发距离更长的导弹,通过不断地叠加和小步快跑的方式,向弹道导弹的领域靠近。在航空母舰研发上,先通过改装直升机航母,再逐渐过渡到小型航母、中型航母,大型航母。现在仅仅还停留在改造直升机航母的政策阶段,以后的道路依然漫长。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的轻型装甲车
日本军工企业科研发展的局限因素有国家政策和国家体制方面的先天束缚,同时也有企业自身体制上的弊端,日本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但是,由于安倍执政以后大力推动日本自卫队走向海外,并大力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武器装备对海外出口,这些政策给日本军工企业的研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刺激。日本政府和国内精英对现实与潜在军事威胁的判断为其在军事上的更多投入提供了借口,并可以转化为现实扩张军力的政策。这些都给日本军工企业扩大自身规模带来了进一步的利好,日本军工企业的军工科研迎来了一个持续向好的历史新时期。
也要认识到,虽然日本政府从限制武器出口,转而变为鼓励武器出口,但就武器装备转移三原则而言,仍然还有一些限制和制约作用,尚未达到完全投入国际市场、进行全方位国际军工武器和装备竞争的状态。因此,日本的军工技术和军事装备的研发,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有大的提升,只是会在量的方面不断进行积累和扩展,尚不能形成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