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湿地保护可持续路径解析—以苏州为例
2024-03-08张冠湘付元祥冯育青张大才
张冠湘 付元祥, 冯育青 张大才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31;2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江苏 苏州 215100;3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区,形成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41个城市的城市群(国务院,2019),也是中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汇聚了我国最大的江、河、湖、海复合型湿地。长三角湿地总面积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0.1%,是长三角居民生活生产资源的主要来源和文化的主要沉淀地,具有调节气候、供应淡水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是长三角水乡文化的重要载体(程进,2019)。随着全球城市群竞争带来的高强度建设,长三角区域湿地资源被过度利用和侵占,自然湿地萎缩,水环境质量改善效果不明显,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威胁等问题突出(姚志刚等, 2005),由于长三角湿地是一个复杂、动态、跨区域的生态系统,如何对湿地进行保护利用需谨慎探讨。
本研究以长三角的重要城市苏州湿地保护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保护对策,探索在湿地保护过程中如何统筹考虑数量与质量的博弈、整体与局部的平衡、生态与景观的取舍、人文与自然的协调等保护难点,为长三角以及沿海地区发达城市湿地提供湿地保护发展的“苏州模式”。
1 苏州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问题
据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统计,苏州市湿地总面积约33万hm2,包括内陆滩涂、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沟渠6个分类,占苏州总面积的38.35%,湿地作为区域的重要生态基底,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孙广友等,2004)。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是典型的湿地水网城市,湿地占有率高,由于高强度开发建设和快速城镇化的冲击,苏州湿地水网发生剧烈变化(朱颖等, 2017),也暴露出沿海发达城市的湿地保护利用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1 人地矛盾,湿地保护空间拓展困难
2014年1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湿地总面积5 360.26万hm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14)。与2004年第一次调查同口径数据比较,湿地面积减少339.63万hm2(刘晓星, 2014),湿地被建设用地挤占现象明显。苏州位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外来人口较多,人口增长导致人均土地面积持续下降,2021年仅为0.064 hm2(根据苏州市2021年统计年鉴计算),远低于全国人均土地面积。近年来,苏州市湿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受保护湿地面积逐年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199 182.23 hm2,湿地保护率60%,位于江苏省前列。综合苏州人均用地面积的现实,湿地及其保护面积已近峰值,湿地保护空间拓展困难。
1.2 湿地修复和水环境改善不明显
湿地生态修复是一个漫长过程,自2012年起苏州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重要湿地湖滨水岸带维护和恢复(张影宏等, 2016),开展了大量的湿地修复工作,修复案例与研究成果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但生态修复依旧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全市水体透明度不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重道远;太湖、澄湖等湖泊仍处于富营养状态,蓝藻水华暴发问题依然严峻;河湖湿地生态修复效果不明显。
1.3 湿地区域性整体保护修复还需推进
苏州湿地是长三角区域典型的河湖相连、相互贯通的复合湿地水网系统,京杭运河在苏州境内先后贯穿望虞河、苏州外城河、太湖、吴淞江、太浦河等重要水体。太湖通过京杭运河、吴淞江、太浦河、娄江、张家港河等骨干河流(江苏省人民政府,2019)以及密布的湖荡、交叉的河港向北、向东辐射状分流入长江、东江的水网,使得苏州湿地与太湖、长江一脉相连。湿地保护既要考虑长江系统性保护,又要从整个太湖流域出发,协调太湖流域无锡、湖州、常州、上海等众多区域力量,解决湿地保护碎片化和长江系统性保护不足问题。
1.4 湿地生态性与景观性不足
苏州是江南水乡,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速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以苏州为代表的长三角湿地景观格局和地表结构,城镇建成区河湖岸线侵蚀、填河改路等现象普遍,乡村和郊野区域原有相互连通的沟、塘、渠、堰、井、泉、溪、田体系逐渐变成封闭的鱼塘和工业污水排放的渠道。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等外来入侵物种挤占乡土物种生存空间,湿地斑块破碎化、乡土物种减少和生境破坏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传统的江南湿地水网急剧变化甚至萎缩消失,“江南水乡”风貌不复,湿地生态性与景观性面临挑战。
1.5 湿地科学保护管理能力仍待提高
长三角地区湿地面积广阔、类型多样、资源丰富,在湿地研究、保护与建设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王浩, 2019),苏州作为享誉全国的江南水乡,在全国最早构建“天—空—地”三位一体湿地监管体系,率先尝试建立鸟类等生物因子湿地评价体系,创建省内湿地保护小区建设管理评估指标体系,湿地保护管理已成为全国典范。目前全球对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苏州对太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不足,科研瓶颈制约着湿地科学管理水平,湿地科研、监测、资金投入和队伍建设等依旧存在短板。
2 苏州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2022年6月《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同年《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正式印发,苏州新一轮湿地保护规划在此基础上开展。现阶段的苏州湿地保护已不满足于湿地生态安全,而是关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点,再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解决改善方法,发挥湿地资源在生态、生产、生活领域的价值,形成湿地“主动保护”与“绿色发展利用”的互动发展。
2.1 湿地保护由数量到质量的焦点转移
苏州湿地占苏州国土面积的1/3以上,目前苏州已将60%的湿地纳入保护范畴,其中,河流、湖泊等自然湿地保护率从2010年的8%提升到2022年的72.4%,同时苏州湿地水网作为经济发展的命脉,承托了苏州城镇体系的聚居轴线、社会网络、交通运输、灌溉水源、交通航线和排洪通道。在这种情况下,湿地作为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其基于自然属性的生态保护范围已没有太多拓展空间。规划在保证现有湿地保有量和湿地保护率不降低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湿地保护质量的提升,使其更符合苏州湿地保护的现实基础和发展方向。
据此提出苏州湿地保护措施:1)将湿地保护面积落实到具体行政区域,严控湿地面积总量,不寻求量的增长而重视夯实现状保护成果。2)着重现状湿地示范建设,从现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选取示范点打造建设“样板间”,通过“样板湿地”保护探索为湿地全面保护累积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湿地高质量发展。3)关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根据湿地物种特别是鸟类、鱼类的分布迁徙规律,制定针对性的保护行动计划,提高湿地作为动植物栖息地的生态功能。4)关注重要湿地资源的保护,提出太湖湿地和饮用水源地专项保护措施,重点推进太湖湖滨带水下森林生态系统构建和水源保障能力建设,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湿地修复
湿地修复的目标在于立足湿地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状况和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湿地修复的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恢复或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苏州湿地修复要结合湿地资源分布特点和承担的主要生态功能,识别湿地生态分区,提出各分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制定湿地修复的主要方向与修复措施,同时以苏州湿地水系循环为切入点,预测影响湿地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湿地,形成有针对性的湿地修复方案。
苏州湿地可划分为中心城市河网湿地区、北部长江沿江湿地区、西南太湖湖泊湿地区、中南湖荡湿地区4大片区(图1),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湿地、长江沿江湿地、太湖湿地、湖荡湿地为主要对象的修复措施。其中,中心城市河网湿地区河流水系受人为干扰影响最大,城市湿地修复关注水质,修复河湖水网,提升湿地开放空间品质;北部长江沿江湿地区是落实“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区域,长江沿江湿地修复关注生态自然岸线和自然滩涂,为动植物提供优质栖息生境;西南太湖湖泊湿地区关乎太湖流域生态安全,太湖湿地从太湖整体性保护修复出发,着重解决太湖水体污染、水动力不足、生物入侵等问题;中南湖荡湿地区是水乡风貌集大成者,湖荡湿地修复关注湿地调节气候、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等生态功能,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环境量。
图1 苏州湿地生态空间区划图Fig.1 Ecological spatial division of Suzhou wetland
根据“引江济太”工程后形成的长江——望虞河——太湖——太浦河、吴淞江——河湖水网——长江的水系循环(李一平等, 2014),将太湖、长江、望虞河、太浦河、吴淞江等确认为影响湿地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湿地,根据苏州湿地往复循环特点强调河流湿地的互联互通与消减小微湿地污染危险,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体现苏州“东方水城”“水绿江南”的城市风貌。
2.3 整体性保护框架形成管控联盟,统筹区域的保护与利用
苏州所处的太湖流域除苏州外还涉及无锡、湖州、常州等多个行政区域,因此,湿地保护需从整个流域出发,协调区域多方力量,形成湿地保护管控联盟,共同推动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提出以下湿地保护建议:1)推动建立湿地协同保护机制,包括规划建立两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湿地污染治理和应急处置年度会商机制、搭建环太湖五市联合商议平台、搭建太湖湿地环境共治共保合作平台。2)构建湿地观测与信息共享科学平台,开展长三角地区湿地监测数据的共享试点。3)探索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太湖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太浦河跨流域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鼓励在流域内建立与湿地保护相关的多元化合作方式。
2.4 挖掘湿地自然与文化资源,提质湿地水乡风貌
“江南水乡”是一种人文生态视角下的城市与湿地依存的景观形态,提质湿地水乡风貌,既关注湿地本身的生态自然景观,如江南水网的纵横连通,小桥流水的水碧河清,鱼跃鸢飞的生物多样性,也要由表及里关注湿地景观的人文因素,如治水用水形成的水利水网,因水成市形成的枕河人家,农桑养殖和自然野趣的乡土景观,因此,针对传统湿地景观格局退化或消失现状,需要在自然人文视角下开展生态修复。
苏州湿地可通过水质提升、水系连通、美丽河湖等修复工程,全面提升苏州湿地自然生态,深入挖掘“长江文化”“运河文化”“太湖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等苏州市特色湿地文化,从人文视角展示湿地与人、村镇关系。在江南水乡特色风貌湿地建设中,既关注“小桥、流水、人家”的湿地生活空间,又复苏“塘、浦、泾、浜、溇、港、溪、渎”的江南水网体系,勾勒出沟渠纵横、良畴棋布的湿地生产空间。
2.5 重视湿地保护能力建设,提高湿地科学管理
湿地保护能力建设是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重要保障,为保持苏州保护管理方面的领先优势,需加强全域湿地监测体系建设,在现状观测点的基础上形成“1+3+40”(1个湿地监测中心、3个观测站,40个监测点)的监测网络体系。构建苏州湿地科技支撑体系,利用太湖监测站、长江监测站、阳澄湖监测站建立共享开放的研究基地,扶持湿地保护修复研究课题的实践应用,加强湿地科研和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保护管理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苏州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3 结语
位于长三角城市的湿地属于高度利用区域,在航运、渔业、生态旅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湿地利用强度和污染隐患大,同时也是区域重要的自然资源,承载着区域的生态用水安全和人居环境改善,是各类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生态保护要求极高。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建设、长江大保护战略背景下,长三角城市湿地保护有了新的要求,湿地保护从单一的抢救性保护转向保护利用均衡发展。湿地保护关注生态空间服务功能及价值的判断,解决早期湿地保护过程中“一刀切”的全面禁止性保护方式,发挥湿地资源在生态、生产、生活领域的价值,以此来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苏州湿地可持续发展探索以问题为导向,将保护发展重点聚焦湿地质量提升,考虑流域协同保护,开展样板湿地建设,从人文生态视角发掘湿地自然与文化资源,提质特色湿地景观,这些尝试对长三角乃至沿海地区发达城市湿地保护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