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途径

2024-03-08章素敏

教育·校长参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体系评价活动

章素敏

在小学教育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我国教育改革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为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不仅要整合身边的课程资源,开发并实施学生喜爱的课程內容,更要善于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实用性、立体性、实践性等。本文基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的具体方法,以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活动和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强化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一、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创造力、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在不同维度上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评价体系可以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和信息,让教师了解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态势。通过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能力。第三,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及时了解教学过程的效果和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参与并获益于综合实践活动。第四,评价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目标和反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评价结果,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和设定个人目标,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第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难以完全评价这些方面。因此,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是适应课程特点的需要,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

因此,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对于提高综合素质教育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改进教学质量都具有必要性。评价体系可以提供全面准确的评价信息,为教师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等提供指导。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平衡评价目的,关注全面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应注意评价目的的平衡。传统的评价偏向甄别选拔,过于关注结果和排名,容易形成竞争激烈、焦虑和压力过大的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和全面素质教育不利。为突出发展导向,评价体系应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设定多元化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水平等方面。通过设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将评价结果从简单的分数转变为基于描述性的评语或评价报告,以便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和特长,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劣之处,并提供个别化的指导。

例如,“意外伤害的预防与自救”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评价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的意识、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在各种意外伤害情境下掌握的自救技巧,同时关注他们在实际情景中能否灵活运用这些技巧进行自救。教师在组织该活动时就搭建了扭伤自救的简易场景,材料有冰袋、弹性绷带等,用以评价学生的自救技能,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传达扭伤自救技巧的步骤和重点,是否能够巧妙地利用场景中的材料等。生活中不可预知的意外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中还准备了抽签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抽签,根据学生小组的抽签情况,让学生搜集相关预防资料与自救技巧,并展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合作能力。例如,学生小组抽签为“烫伤自救”,学生要搜集相关资料,并在各小组交流之前准备好烫伤自救技巧的详细描述,还可以伴随相应的动作演示。而教师的评价就要围绕活动情况来展开,根据学生对烫伤自救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查学生是否搜集到准确的资料,以及他们是否能够清楚地描述烫伤自救技巧的步骤和要点,观察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动作、语言和表情等方式生动地展现烫伤自救的过程,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展示的团队合作能力。评价时,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肯定学生在自救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评估学生是否具备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对意外伤害的预防和自救的重视程度,同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综合评价,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丰富评价内容,突出个性展示

为避免过于强调统一要求而忽视个性展示,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时,要在统一要求与个性展示之间寻找合适的评价内容,评价体系应包含多个评价指标,从多个方面来衡量学生的参与和表现。除了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外,还可以考虑学生的创意、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沟通的能力等方面。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指标,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同时,在评价体系中,引入学习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发展轨迹和成长过程。这种记录包括学生的思考、感悟、反思等,既能展现个性特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也能够通过纵向对比弥补传统横向对比的不足,学生是在和以往的自己对比,有助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不断成长。

例如,在组织“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在教学伊始就体现出尊重学生个性,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民间艺术的具体方向和形式,支持他们发挥创意和独特视角进行调研和表达。学生可以选取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如戏曲、传统乐器、民间绘画等,展示对这些艺术形式的研究和理解。除了要求学生展示对民间艺术的理解,还鼓励他们运用创新的方式进行表达。如学生设计和制作了一个精美的传统戏曲道具,并在展示中运用舞蹈形式进行表演,教师评估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舞蹈技巧以及对传统戏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如学生通过分析传统乐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展示了这些乐器在民间艺术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教师关注学生的研究深度、思辨能力和对文化传承的认识;如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民间绘画的演讲,探讨了绘画形式的演变过程和艺术家的贡献、评价,教师评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对艺术发展的理解,展示结束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记录在学习成长记录中;如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提到自己制作戏曲道具时面临的挑战,并表达了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深入理解和对舞蹈技巧的持续改进等思考。这样的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不仅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反映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还能展示出学生在活动中的思考与感悟,促进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多元主体参与,培养主体意识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中,教师仍是目前评价中的主导,而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教師要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并且在评价过程中落实,使学生意识到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权利,以及自我监督的必要性。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评判,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学生要在了解评价目的和标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合适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评价。

为了构建更加多元化和综合的评价体系,应鼓励和促进各方主体的参与,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学生应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此外,家长也应在评价中扮演积极的角色,通过了解评价结果,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自评和同伴评价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四)权衡量化赋分,注重质性评价

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时,评价方法如过于重视量化赋分而缺乏质性评价,可能会限制教师对学生发展和个体差异的全面了解。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如观察记录、学习档案、学生自述等,以全面了解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得到更多质性信息,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提升。教师应提供具有指导性的评语,包括学生的优点、不足以及针对其发展的建议,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状态,促进其长期的发展。同时,评价结果应该作为学生个体发展的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建议和培养方向,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对于“神奇的太阳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尽管量化评价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但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在某些可量化的表现指标上,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分数评级。比如,通过问答、小测验等方式测试学生对太阳能能源的了解程度,如学生对太阳能能源的优点和缺点、太阳能装置和产品的工作原理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但需要注意,量化评价应结合质性评价,尽可能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教师在评价时,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如观察记录、学习档案等收集学生的质性信息,全面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对太阳能能源知识的运用、产品的设计和操作过程等方面,记录好学生的参与程度、创新意识、合作能力等,整理为评价素材。教师要求学生提交学习档案,其中包括学生对太阳能能源相关知识的学习成果、产品的设计方案和思考过程等,收集学生的文稿、图纸等材料,并鼓励学生写下对自己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感受、收获和困难等。

例如,班级的张某同学在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对太阳能能源的知识有了牢固的掌握,并且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积极解决问题。但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欠缺,在组织学生小组共同设计太阳能充电器方案时,张某只能根据课本中的教程进行设计。在考虑到太阳能充电器的可实施性后,经过同组同学的点拨,进行了实践操作。学生在自己提交的学习档案中客观地评价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参与此次活动的困难,而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问答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太阳能相关产品的设计中的表现以及学习档案中的自我评价,给出具体反馈,包括学生的态度好在哪里,创造力的缺乏如何弥补,指出学生在技术操作方面有扎实的技能,但需要发散思维,同时指出学生在同学合作方面具有优势,善于倾听团队的意见并调整设计方案。这种避免了单纯量化赋分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现有的情况,获得更大的突破。评价结果应作为学生发展的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权衡量化赋分和质性评价的比例,以适应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目标。

(五)重视评价过程,打造常态化机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过程应该与课程教学紧密相连,发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而不仅仅将评价作为一项额外任务。因此,评价应该与实际的教学活动相衔接,贯穿于活动的始终。教师在活动的指导过程中应起到积极的角色,及时进行评价并给予学生反馈,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改进自己的表现。同时,评价不应只关注期末考核,而应建立常态化的评价机制。通过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作品展示、口头汇报等方式进行多次评价,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具体表现,将评价作为持续改进综合实践活动的依据,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此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具备良好的评价能力,能够准确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自身评价能力,并与同行分享经验。

例如,在“火灾的预防与自救”教学评价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定评价目标,以确保评价与教学一致,如确认学生是否通过调查了解了火灾造成损失的危害性,是否产生了积极情感和防火意识,以及是否掌握了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等。在教学开始之前,通过小组讨论、问卷调查或简单测试等方式进行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对火灾预防和自救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意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形成性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与他们的交流互动、项目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估他们对火灾预防和自救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在教学结束后通过学生的报告、口头汇报或参与模拟实际火灾自救演练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学生的评价将与实际的教学活动相衔接,教师可以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为他们提供反馈,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学质量。为了提供全面准确的评价信息,教师要构建科学、全面、动态的评价体系,既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平衡评价的功能,使其既能提供学生学习进步的参照,又能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评价体系中既要有定量评价,如成绩、测试等,也要注重质性评价,如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同时评价过程应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常态化机制。需要注意的是,量化赋分只是评价体系的一部分,不能过分依赖,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猜你喜欢

体系评价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