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性作文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2024-03-08巩利群

关键词:建构作文目标

巩利群

作文作为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也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020年开始,我区依托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作文专题设置尽量与本单元阅读学习重点相配合”的特点,开展整体性作文教学研究,在系统视域下,从单元整体性作文教学体系建构到批改展评一体化作文评价实践,双路径引领推进作文教学。

一、建构单元整体性作文教学体系

1.发挥单元课文“范本”价值,读中悟写。将单元课文作为单元作文的有效范本,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单元作文目标有意识、有侧重地带领学生,或关注篇章的审题立意,或学习写作手法并赏析,或剖析文章选材特点及素材的组合,或品味含义深刻的精彩语句,或学习开头结尾的妙处,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推敲语言和积累语料的习惯,并使之经常化、日常化。教师将单元阅读重点与单元写作重点有机结合,在单元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写作知识的渗透,助力学生在随后的单元作文中言之有物、写之有法,从而实现读写的有效融合与统一。

2.设计课后练笔作业,为单元作文蓄能。聚焦单元作文目标,分析达成目标的载体,据此将单元作文任务分解,对应单元课文中与之配合的阅读学习特点,化整为零地分散到课后练笔作业中。学生根据作业做针对性的写作练习。可以仿写,如对课文进行全仿写作;也可以对文章精彩部分进行点仿,或根据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性片段写作练习。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学生小步走,积累单元写作素材、内化单元写作知识、夯实单元写作能力的过程。同时,这样的课后练笔作业还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形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良性教学循环模式。

3.依托单元活动,激发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任务,还有一部分存在于“活动·探究”单元中,以具体情境中的典型任务为载体出现。这部分写作任务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活泼生动,体现了鼓励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理念,倡导学生把写作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进行语言表达。依托教材中的 “活动·探究”单元,我区倡导在“做中学”,即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活动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创作。比如,九年级上册诗歌“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先是指导学生欣赏、品味“任务一” 中的5首诗歌,学习诗歌鉴赏;然后通过“任务二”朗诵比赛活动的参与,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对诗歌意境和内涵的准确理解,以及诗歌的节奏和语言风格的感受,等等;最后进行“任务三”诗歌创作,从而完成一个从兴趣到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

二、建构批改评展一体的作文评价体系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最耗时费力的环节,同时也是极重要的环节,其意义并不单在于指出问题、提出建议,更重要的是促进和发展、激励和提升。由此,在单元整体性作文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建构与之相呼应的整体性作文评价体系就十分必要。

1.明确批改目标。目标是批改的依据,是尺子。以目标为习作导航,作品完成后对照目标进行回观及评价,能够帮助教师在批改过程中明确方向、重点突出,批改就能有详有略、有轻有重,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关键点上。每次批改作文时,教师围绕目标,在重点处可适当多用些笔墨,至于学生作文中的其他问题,只作一般处理。围绕目标的深批细改,一是使学生能认识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精思深想、推敲分析,明确自己写作目标的达成情况和改进方向;二是避免了教师面面俱到、全面铺开的过细过多的批改劳动,从而使教师批改作文的效率大为提高,确保作文批改的时效性。

2.多种批改方式互为补充。教师根据作文教学需要灵活选择、合理使用批改方式,如分类批改、问题集锦式批改、同批互改、面批面改等方式。下面重点分享一下我区同批互改的做法经验。现在,很多专家提倡学生自批自改或学生互相批改的方法,但在教学实践应用中,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因为批改作文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来说,这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反复实践才能形成的能力,不可操之过急。我区作文评价中的“同批互改”,采用教师先“扶”后“放”,学生先“学”后“习”的方式。通常是先印发一份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在明确批改目标和统一批改符号、介绍批改方法后,教师示范性批改,然后指导学生集体批改这篇作文,共同实践体验。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作文互相批改,批改完成后签名,最后教师把作文收回,查阅学生批改情况。这样的同批互改方式,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不仅锻炼了写作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批判性,而且能发现别人作文的长处,看到自己与同学的差距,无形中给每一名学生注入压力和动力,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内驱力。

3.多種讲评方式相辅相成。讲评既是对学生作文成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又是对作文命题、写作指导和批改的深化。我区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视讲评环节。比如,结合写作目标进行专题性讲评,目标集中、明确,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比如,开展学生互评,鼓励学生对同学的作文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中心、内容、结构、语言、艺术手法等各个方面评价作品。大家在交流中,或发现作文的闪光点,帮助作者树立信心,激发写作热情;或发现作文问题,帮助作者改进从而提升能力;或听取有益建议,扬长避短,拓展思维。我们更为重视的是紧随讲评之后的针对性修改,讲评过后若不舍得花时间和工夫去修改作文,就如同医生只“诊”不“治”,起不到应有的疗效。作文修改同样需要整体意识,从全篇着眼,局部的修改才能有依据,才能在整体上权衡得失、反思利弊,做出恰当的安排。局部的修改要推敲琢磨、仔细斟酌,因为文字表达也有一个由朦胧到清晰、由含糊到准确、由粗略到精美的加工处理过程。修改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文章越修改越有味道、越修改越有意思,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4.搭建作文展示平台。为了让学生在作文天地里更自由地成长、飞翔,我们从班级到学校再到社会层面为学生搭建平台,给学生提供作文展示的空间。比如,建立班级公众号发布学生优秀习作;学校开展作文竞赛,创办学校校报、校刊,登载学生优秀习作;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市乃至国家级比赛,或鼓励学生给各类报刊投稿,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体会成功喜悦,树立写作信心。这样的展示推广促进了学生作文的多向交流,发挥优秀作品的示范榜样力量,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写作中。在这样鼓励写作、支持写作的氛围和土壤中,学生更乐于拿起笔,记录生命与生活的精彩,绽放出更加美丽的文字之花。

综上所述,整体性作文教学体系的建构强调的是系统思维,作文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基于学生在丰富的语文课堂中获得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能力而次第展开的。整体性作文教学的意义在于依托教材,在充分研读、挖掘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将写作教学巧妙地内隐于阅读教学、课后作业、实践活动中,实现听说读写的一体化,发挥教材资源的整体优势和效能。与此同时,在与之呼应的多元互动有序的评价过程中,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写作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建构作文目标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