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在年终考核里的他们

2024-03-08李浩瑄

党员文摘 2024年4期
关键词:干部考核基层

李浩瑄

不久前,某县财政局科室负责人林梦和领导一起去了上级领导的办公室,此行的目的是解释为何没有完成2023年的税收指标增长率。

“上级领导的态度是,等其他区市县的情况全部汇总后,再视具体情况酌情调整。”林梦坦言,开展工作的确需要一个目标,但有些目标确实完不成,大家也无可奈何。

如果说考试是学生的“紧箍”,那考核无疑是悬在体制内工作者头上的一把剑。

定不了的考核标准

“比起一年开头就给出明确标准,更让人头大的是,有的工作内容的确是在年初就提出的,但是验收标准偏偏不同时给到,有时候工作开展到一半才给出验收标准,当然拖到年底验收前才给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一名基层干部直言,没有谁能保证突击应对时没有“随机应变”调整一些数据。

除了一开始不给出明确的验收标准,一些干部还会遇到年中新增考核项目的情况。

一名干部举例说:“前两年有一次考核,我们单位被扣了0.5分,局里立马喊我们领导过去看到底是怎么回事。领导带着我和另一个科室负责人,到了局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拿着一张大表和文件,找到我们被扣分的那项。因为牵涉到专业相关的表述,他看不太懂什么意思,让我们看看是因为什么被扣分,能不能再把这0.5分给找回来?毕竟哪怕是0.5分都可能拉开好几个名次。看了考核表后才明白,应该是跟当年布置的新业务有关。”

为此,局领导打电话跟上级沟通,解释并非因为工作做得不好被扣分,而是各地区的差异性造成的,是客观原因,不是主观的。

不少体制内工作者表示,有时候,考核结果的好坏,取决于上报材料准备是否到位。

越到基层,材料准备的压力越大。某示范村的村党支部书记说:“想为乡亲们做更多的事,可是到了年底很难匀出时间。各个部门都在制定考核标准,最后全都落到基层,往往导致基层在统计数据阶段做非常多的重复工作。我们不怕事多任务重,就怕要求不实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实行给基层减负,但有的地方看似减少了考核指标数量,实际却并没有让基层感受到如释重负。

“比如,给我们减去了原本就很不合理的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体现留痕为主的工作任务,但是又规定我们必须新增实地走访次数。”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举例,比如他所在省有一个系统,要每周用系统探访一次社区里的老人,并且每年要实地走访一定数量的新增空巢独居老人。“到底能新增多少且不说,这样的改变只是从一种形式流向另一种形式。”

“卷”不停的考核细则

体制内干部要时时刻刻精力充沛地面对层出不穷的考核,可谓不易。考核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奖惩机制来调动干事者的积极性,但现实中,部分人的态度已趋向“躺平”。

冯军在东部经济大省的乡镇工作,提起考核,他的形容词是“一言难尽”。“完不成就是完不成,扣钱就扣钱吧。”冯军无奈道。

冯军所在县一共有15个镇参与排名,不同的等次拿到手的绩效考核奖有所不同。“去年新来的领导比之前的领导有过之而无不及,去年下半年,我们从来没有双休过,一到周末就让加班,有事没事你都得去办公室,说辞还是为了考核成绩好。”对此,冯军表示无法理解,却也无可奈何。

除了让下面的干部加班“卷”考核,还有的地方甚至设置了“双千分制”“三千分制”考核细则,他们将更多“条线”上的工作进行详细考核,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乡镇和街道,越到基层越“卷”。

比如,河南省平顶山市某乡镇的“双千分制”为党务政务和信访两条线。考核上明确这两条线所涵盖的党务、经济发展、平安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民政、安全生产、土地管理、信访维稳等都为重点工作,各项工作都要细化量化,逐项逐条进行评分,扣分与加分相结合,考核积分以1000分为基数,加分上不封顶,扣分下不保底。

不久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了三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其中一起为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实行“千分制”甚至“双千分制”“三千分制”考核体系。

通报提到,2018年以来,临沂市费县对乡镇和县直部门单位组织开展了“千分制”甚至“双千分制”“三千分制”综合考核。这类考核虽然有区分优劣、激励担当、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指标设置客观上存在过多过细、不够科学精准、脱离实际等倾向,还有的考核频率过高,实行月度排名、季度通报,不利于干部树立长远政绩观,加重了基层负担。

“有时候真的感觉考核结果并不是一个单位拼尽全力就能决定的。”某区政府办工作人员张斌很清楚绩效发放的标准,他表示,只要区上一个单位没有完成目标,全区的绩效都会受到影响。

市一级完成的是省上定的目标考核,自然这些考核就会被细分到区县完成,大家都是在分解任务并完成细分目标。

对普通干部来说,考核完成不了的影响的确只是绩效奖金被酌情扣减,但对区县领导班子成员来说,目标有没有完成,还关系到他们的政绩考核,组织部对干部也有年度考核,在干部选拔任用时便会结合这一考核情况。

“完不成”的考核指标

“尽力了,但是考核结果还是倒数第一。”谢琴所在的某区级机关单位人员相对很紧缺,某些科室甚至只有一个人,很多工作开展起来总是面临人手不够的窘境。“排名很残忍,我们次次都是倒数第一,而考核倒数第一的单位,没有年终评定优秀等级和下一年晋升的名额。”

某市目标绩效办负责人介绍,全国各地的考核目标分类占比各不相同,但可以确定的是经济发展指标一定会占据大头。

“每年入駐的企业数、招商量、产值多少都有具体的目标。”林梦坦言,对一些经济发展较稳定的地区来说,挺困难的,大部分地方经济都靠房地产业,可是房地产业干完一单就撤了,一个地产公司基本不会在同一行政区持续投产,稳定保持招商增长难度的确不小。

有的地方甚至给妇联、残联这些与招商引资隔得较远的单位下发招商任务。“只能说尽力去完成,象征性地将一些辖区内女老板的生意算进来当作我们完成的招商引资项目。”某地妇联工作人员说。

(摘自《廉政瞭望》)

猜你喜欢

干部考核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基层在线
内部考核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走基层
家庭年终考核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