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策略

2024-03-07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田雯娇

内江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练员身体素质专项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田雯娇

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是我国田径投掷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其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决定着今后专项发展的空间和提升的高度。对于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而言,运动损伤是常见现象,如能有效规避运动损伤,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大有裨益。基于此,本文拟对我国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据主要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旨在为提升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保障其训练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1 前言

投掷类项目是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目,是田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项目特征是“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近年来,我国投掷类项目尤其是女子项目,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国际大赛中屡创佳绩,为国家争得荣誉。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是我国田径投掷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其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决定着今后专项发展的空间和提升的高度。对于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而言,运动损伤是常见现象;如能有效地规避运动损伤,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大有裨益。基于此,本文拟对我国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据主要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旨在为提升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保障其训练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2 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特征

投掷类项目属于短时间快速爆发用力项目,是运动员综合运用自身能力,通过握持器械、准备姿势、预加速、最后用力、维持身体平衡等技术动作,将器械投掷到更远的距离。基于投掷类项目的技术特征,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存在以下特征:①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多为闭合性损伤,集中在肌肉拉伤和韧带拉伤;②青少年投掷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时期,多为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训练之后,而在基础训练阶段发生的运动损伤较少;③不同的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的损伤部位有所不同:推铅球项目运动员的损伤部位集中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等,掷铁饼项目运动员的损伤部位集中在腰部、膝关节、肩关节等部位,掷标枪项目运动员的损伤部位集中在肩、肘、膝、踝等关节,而掷链球项目运动员的损伤部位集中在腰部、膝关节、肩关节等。

3 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3.1 对运动损伤的主观认识不够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发现:部分运动员和教练员对运动损伤的认知程度不够,对运动损伤相关的理论知识缺少必要的了解和应用。教练员在运动训练和参赛过程中,注重训练计划的实施和运动员的执行情况,而对潜在的运动损伤风险,缺乏足够的警惕性;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也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没有对运动损伤给予足够的重视。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主观认知不够,导致训练和参赛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和急于求成的现象,进而发生运动损伤。

3.2 训练和比赛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

整合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在训练和比赛开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造成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一个原因。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让运动员的机体充分“预热”,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唤醒”身体机能。如果准备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没有结合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身心发育特点,也没有与专项运动技术联系起来,将导致准备活动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不够,将有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因此,如何提高准备活动的实效性,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需要关切的问题。

3.3 身体素质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不同身体素质之间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

青少年时期是人体各项机能、素质快速发展的时期。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对促进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身心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实际中,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现状存在“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各运动素质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将导致青少年运动员面对高强度运动负荷时,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长此以往,将增大运动损伤的风险。因此,如何全面提升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4 没有掌握正确合理的专项技术动作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未能掌握正确的专项技术动作,是导致青少年投掷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另一个原因。投掷类项目属于非周期性项目,各专项技术动作结构复杂,具有较高难度。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而言,掌握准确的技术动作,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然而在实际中,青少年运动员并没有对完整技术动作实现清晰、准确的把握,导致在运动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甚至部分运动员出现了错误的动作定型。错误的技术动作,会导致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部位承受非正常的运动负荷,增大运动损伤的出现概率,需引起重视。

4 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4.1 提高青少年投掷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理论认知水平

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提升运动训练基础理论知识水平,重视运动损伤的相关理论和实际运用的掌握能力,不断提高认知水平。通过学习,使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加明晰运动损伤的概念、机理、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策略等,从理论层面引导青少年运动员掌握行之有效的预防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各类运动损伤的方法,使其在训练和参赛过程中,将预防运动损伤列为重要的内容,防患于未然。

4.2 科学开展训练和比赛前的准备活动

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提升对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可将准备活动视为无足轻重的训练环节。教练员通过借鉴国内外投掷项目专项准备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在充分研究投掷类项目专项特点的基础上,并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设计与组织准备活动,使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基本部分开始前充分热身,为后续的训练活动做好准备。在具体方法的应用中,应突出运动员承受较大负荷身体部位的准备活动,注重准备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3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推进各项身体素质的同步提升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根据青少年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不同身体素质的快速发展规律,抓住青少年投掷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的不同发展敏感期,有针对性开展身体素质训练。应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脚踏实地抓好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全面发展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使之科学、有效、综合、均衡发展,避免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过程中出现“偏科”现象,降低运动损伤的出现风险。

4.4 精细打磨、准确掌握专项技术动作

如前所述,投掷类项目专项技术动作复杂,如要精确掌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时间反复磨炼,方有成效。对于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而言,应高度重视专项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同时掌握合理有效的技术练习方法:不断提升对技术动作原理的理解和认识,熟悉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具体的训练中,应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分解技术练习和完整技术练习的比重;对于技术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动作,要及时进行反思和纠正,通过与教练员的沟通,及时修正完善技术动作。

5 结束语

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对于促进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身心健康成长、保证运动训练过程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对运动损伤缺乏足够的认知、准备活动针对性不够、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专项技术动作掌握不正确等问题,是引发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从提升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运动损伤原理的认知、提高准备活动的科学性、全面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掌握正确合理的专项技术等方面着手,最大程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提升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和实际成效。

猜你喜欢

教练员身体素质专项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