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LPA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

2024-03-07王文鲜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类别视力效能

王文鲜

低视力患者指经过标准的手术或药物治疗后仍无法改善的视功能损害,但仍有潜力应用残余视觉功能进行各项活动的一类患者[1]。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2-3]显示,2021年全球约有32,877万低视力患者,低视力已成为一个值得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健康和社会经济问题。由于患者视力受到不同程度损伤,严重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及社会交往等,极大程度影响其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4-5]。既往研究[6-8]表明,低视力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研究者主要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探讨与生存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简单归因,结果各有不同。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 LPA)是一种基于概率模型来探索群体内分类情况的方法,可以确保各类别之问的差异最大且内部差异最小[9]。采用该方法可以探究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每个个体中的整体表现,从而分析出不同潜在类别。因此,本研究旨在应用LPA 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并探讨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为今后低视力患者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法,纳入2021年5月—2022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低视力患者234例(289只眼),男性130例(164只眼),女性104 例(125 只眼),平均年龄(55.06±16.33)岁,年龄范围20~86 岁。文化程度分别为初中及以下112 例,高中或中专62 例,大专及以上60 例。视力损害时长:≤1年者126 例,1~3年者42 例,3~10年者42 例,>10年者24 例。青光眼疾病者48 例,视网膜脱离患者56 例,白内障者41 例,角膜疾病者47 例,糖尿病视网膜疾病者42 例。未合并全身疾病者共120 例,合并全身疾病史者114 例。本研究已通过北京同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准编号:TRECKY2021-097)。

1.2 诊断标准

低视力: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制定的低视力诊断标准[10](曼谷—马德里标准),经过各种治疗后仍存在视功能损害,患者双眼中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在光感~0.3 范围内,或视野半径小于 10°,但仍能应用或有潜力应用现存视力去进行各项活动。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18 周岁,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3)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存在认知或精神障碍;(2)存在严重语言沟通障碍。

1.5 调查工具

1.5.1 患者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家庭月收入、户籍类型、医疗费用来源、视力、视力损伤时长、有无合并全身疾病、手术史等。

1.5.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 由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 R等[11]研制,该量表包括10 个条目,采用Likter 4 级评分法,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1~4 分依次表示“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完全正确”,得分越高,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10 个条目得分之和除以10 即为量表总分,最高分为4 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a 系数为0.87,重测信度为0.83[12]。

1.5.3 中文版低视力生存质量量表(Chinese-version low vis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LVQOL)为WOLFFSOHN J 等[13]开发,经过邹海东[14]翻译和调试,包括(1)远视力、移动和光感;(2)调节能力;(3)读和精细工作;(4)日常生活能力,共有25 个等距等级条目,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高,总分125 分。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5~0.97,重测信度为0.69~0.95,符合中国文化特点,能反映低视力患者的生存质量。

1.6 调查方法

由接受培训的护士负责发放,调查前向患者详细讲解此次调查主要内容及问卷的填写方法,承诺保密性并征得患者同意。对于无法自行填写者,由调查护士逐条解读,将其回答予以如实记录。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Mplus 8.0 软件进行LPA,探索一般自我效能感潜在类别。基于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作为外显指标,通过艾凯克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调整贝叶斯信息准则(ajust 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aBIC)、信息熵(Entropy)等模型拟合指标进行评估,其中,AIC、BIC、aBIC越小,表明模型拟合越好;entropy取值在0~1之间,越接近1,表明分类越精确;当罗蒙代尔鲁本校对似然比检验(Lo - Mendell- Rubin likelihood ratio test,L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表明K 个剖面的模型优于K-1个剖面的模型[15]。采用SPSS 26.0 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潜在类别的一般资料分布差异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存质量得分在不同潜在类别患者间的得分差异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以生存质量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自变量纳入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共收回调查问卷234 份,有效回收率为93.60%。

2.1 一般自我效能感LPA

当剖面数为4 时,AIC、BIC、aBIC 值略小,entropy 更接近1,但LMR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剖面数为3 的模型优于剖面数为4 的模型,即剖面数为3时模型最佳(表1)。

表1 LPA各指标结果

2.2 一般自我效能感潜在类别特点及命名

模型剖面数为3 表明,依据一般自我效能感测量结果,本研究中的低视力患者可以被分为3 个潜在类别,不同类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类别1(23.9%)为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最高,命名为高效能感型;类别2(54.7%)位于整体得分的中间水平,命名为中等效能感型;类别3(21.4%)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最低,命名为低效能感型。3 个潜在类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如下(表2)。

表2 不同类别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情况(±s,分)

表2 不同类别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情况(±s,分)

类别高效能感型(n=56)中等效能感型(n=128)低效能感型(n=50)平均值3.593 2.756 1.976标准偏差0.249 0.213 0.260平均值的 95% 置信区间下限3.496 2.703 1.869上限3.690 2.809 2.083最小值最大值3.2 2.3 1.1 4.0 3.3 2.3

2.3 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潜在类别的基本特征

表3 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潜在类别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比较[例(%)]

表4 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潜在类别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比较[例(%)]

表5 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潜在类别的医疗费用来源、户籍类型比较[例(%)]

表6 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潜在类别的视力损伤时长、既往合并全身疾病史、职业类型比较[例(%)]

表7 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潜在类别的视力、既往眼部手术史比较[例(%)]

2.4 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潜在类别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不同自我效能感潜在类别的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总分比较(表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87,P=0.000),远视力、移动、光感(F=6.057,P=0.003)、阅读和精细工作(F=9.648,P=0.000)、调节能力(F=5.214,P=0.007)、日常生活能力(F=8.164,P=0.000)生存质量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8 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潜在类别与生存质量及各维度的关系(±s,分)

表8 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潜在类别与生存质量及各维度的关系(±s,分)

类别高效能感型(n=56)中效能感型(n=128)低效能感型(n=50)F值P值生存质量总分67.03±24.92 57.46±22.50 45.52±17.06 8.187 0.000远视力、移动、光感31.69±12.28 27.75±11.94 22.36±8.48 6.057 0.003阅读和精细工作12.83±3.75 12.43±4.28 9.00±3.12 9.648 0.000调节能力11.09±6.05 8.79±5.01 7.24±3.43 5.214 0.007日常生活能力11.42±5.73 8.50±4.19 6.92±4.13 8.164 0.000

2.5 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生存质量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自变量: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来源、户籍类型、视力损伤时长、职业类型、视力和既往眼部手术史、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潜在类别纳入多重线性回归模型,采用后退法筛选变量,共线性诊断显示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非连续性资料行哑变量赋值,具体赋值方式如下(表9),视力(t=-6.582,P=0.000)、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潜在类别(t=-2.092,P=0.039)为生存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10)。

表9 自变量赋值标准

表10 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LPA 对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特征分类,通过量表做答模式判断各类别的潜在特点,将特征相似的个体归为同一类别,从而保证各类别内部差异最小,类别之间差异最大,LPA 还可了解各类别在群体中的人数比例[16]。LPA从以个体为中心的角度更好地审视研究对象,更能直观地展现出群体的异质性[17]。本研究LPA结果显示,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可分为3个类别:高效能感型、中等效能感型、低效能感型。约54.7%和21.40%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潜在类别为中等效能感型和低效能感型,仅23.9%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较高,结果表明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与既往研究[6]结果基本一致。

一般自我效能感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自信心[18]。本研究结果表明,低视力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同潜在类别在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来源、户籍类型、视力损伤时长、职业类型、视力和既往眼部手术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医疗费用来源为新农合的低视力患者在低效能感型占比相对较多(60.00%),而职工医保患者在中等效能感和高效能感中占比分别为68.80%、60.70%,同时,无固定职业的低视力患者在低效能感中占比高达80.00%,经济压力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与既往研究[19]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中患者经济压力越小,则具有更强的信心战胜自身疾病,增强了患者对抗疾病的韧性和控制力。同时,本研究发现,视力受损严重的低视力患者(光感≤双眼中较好眼视力<0.05)在低效能感型中占比相对较多(72.00%),视力受损时长同样对低视力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造成显著的影响,低视力患者面临日常生活受限、人际交流障碍、无力改变现况感等方面导致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20]。因此,护理工作者应特别关注和支持低效能感型的低视力患者,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差、视力受损时间较长及视力受损严重的患者。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视力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与既往研究[21-22]基本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潜在类别是影响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效能感型和中等效能感型的低视力患者在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均显著高于低效能感型,尤其在读和精细工作维度。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良好的一般效能感对于提高低视力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越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进而在治疗护理、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主动适应性,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本研究表明视力也是影响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相比于视力为光感~0.05 水平,0.1~0.3 的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既往研究[23-24]表明,视力障碍程度与生存质量下降成显著性相关,随着视力损害程度的增加,患者整体生存质量随之下降。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提高低视力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优化严重视力丧失后残留视力的使用,或者帮助其适应永久性视力丧失和改善日常活动和心理社会功能,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本研究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纳入的临床研究和人口学指标有限,潜在的影响因素可能未被纳入;其次,本研究受试者来自单一医疗机构,可能造成一定的选择偏倚。因此,未来需要更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实验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低视力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而低效能感和重度视力损伤是影响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低效能感型和视力受损严重的低视力患者,探索一般自我效能感干预策略,以期提高其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类别视力效能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视力测试
服务类别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论类别股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