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本土文化創新和做好產業培育
2024-03-07
其他城市發展演藝事業有哪些值得澳門借鑒的地方,請舉例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澳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全球範圍來看,美國拉斯維加斯、內地北京和上海、鄰近香港等地,都是享譽全球的演藝之都。其中,拉斯維加斯和澳門經濟產業結構相似,在很多年前已經開始發展“旅遊+演藝”,甚至引入了多位全球巨星每年定時開show,通過明星的影響力、頂尖的產業配套,在短時間內打造了多個知名演藝活動品牌,成功塑造“演藝之都”城市形象。
內地北京和上海、鄰近地區香港,在產業發展方面本身具有較高基礎,同時還非常著重產業培育,通過各大專業院校培育演藝人才,不斷為行業輸入新血、帶來新的文化創意、衍生出新的演藝活動及產業類型,例如在上海非常出名的沉浸體驗式話劇,每場幾乎都是一票難求;而最近在網絡各大平台上很火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西安大唐不夜城等,則都是通過“新舊結合”的方式,以文化創新結合本地特色的傳統文化打造演藝活動,受到眾多年輕人歡迎。
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澳門的演藝事業需要政府引導支持,也需要業界共同努力,通過做好產業培育、突出結合澳門文化特色、加強本土文化創新,進一步全面提升澳門演藝事業發展水平。
群力智庫李永健常務理事:實際上,近年來已有多座城市提出打造“演藝之都”“音樂之城”等目標。其實就在灣區裡也是充滿競爭的,廣州過往有演藝“廣寒宮”之稱,但隨著近年政府的支持及發展,也明確銳意發展成為演藝之城,值得本澳借鑒及學習:
1、整合及優化表演場館,打造高端核心劇院群,聚合專業演藝劇院群。然而本澳地雖少,高端及專業的表演場地並不少,文化中心及大型酒店的表演場館應屬世界一流,但極需要像廣州那樣有系統管理,形成不同等級的表演場地矩陣。
2、利用好自身人流資源,集中發展大家有興趣的表演項目,如廣州有達165萬的在校大學生就讀,集中引入青年喜愛的演唱會、音樂節及電影展覽及首影等,以市場為主導,打破文化寒潮。
本澳既位處灣區內,以粵語為主,可吸引許多香港及廣州的歌手優先選址本澳開演唱會;本澳又擁有多個國際大型酒店資本,更有利引入國際歌手來澳表演。先天的優勢有利加強吸納灣區內的觀嘗人流。
3、搭建演藝展示新平台。堅持全球視野、世界眼光,通過多種渠道申辦重大文化藝術活動,建立世界名團名劇交流機制,推動演藝新業態有序發展。
本澳多年前已逐步舉辦不少國際盛事,如電影節、時裝周等,如何在叫好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強宣傳及引入更強的班底,提升品質,更重要的是加大實際的商業價值,實現名利雙收。
4、構建演藝場地周邊新矩陣。廣州致力於在舊城改造、景區建設、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利用過程中,在室外廣場、綠地、商業綜合體內等拓展一批民營劇場、脫口秀劇場、多功能小劇場,適時開放現有少年宮、高等院校劇場、大型企業集團劇場、大型商業綜合體劇場等演出空間資源。支持社會主體依託景區、園區、遊船等載體打造情景化、沉浸式的體驗性項目,做好周邊基礎設施配套、公共交通組織工作,打造多個富有嶺南特色的劇場群落,構建種類多樣、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的演藝行業矩陣。
本澳可以借鑒,將現有景點改造成藝術表演場(如益隆炮竹廠等),更可鼓勵在現有商業區舉行更多小型的文化表演項目(如噴水池),透過表演與商業相互切換,提升演藝水準及商業貢獻。
港澳著名作曲填詞人李峻一導師:鄰近地區,如臺灣、香港在演藝事業方面已發展得非常成熟,配套也更加精良及有系統,此外內地的演藝活動也發展迅速,進步飛快,都值得澳門借鑒和學習。建議大家之間多些合作,在合作中學習和進步。未來希望澳門可以逐步培養自己的演藝人才,令到產業鏈可以更加完整一些。
濠江中學音樂科組組長樊雅靜老師:澳門可以借鑒上海的“演藝大世界”。它周邊聚集了眾多專業劇場和演藝新空間,僅2021年便舉辦了超過一萬場各類演出,吸引了大量觀眾。儘管區域空間有限,但通過充分利用區域內的老建築,如老辦公樓、老商場、老廠房和老影劇院等,成功打造了大量專業劇場和新的演藝場所,實現了演藝活動爆發式的增長。這種對存量資源的創新利用,為澳門這樣地理環境狹小的城市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澳門在打造“演藝之都”的過程中,應積極借鑒國內外成功的經驗,同時也要注重發掘自身特色,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