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索

2024-03-06陈杰鸿福建省南平市炉下中心小学

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运动

陈杰鸿 福建省南平市炉下中心小学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各级各类学校都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做出创新改革,以便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小学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长期以来,小学体育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性不高、教师创新理念不强等问题越来越影响小学体育课程教育作用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首先就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教育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分析目前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不足,最后基于创新视角下的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一、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教育意义

首先,创新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有利于学生强身健体,促进学生基础素质的提高。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创新体育课堂的优点是立足传统教育方法,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方式做出创新性的改变,为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搭建平台。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强身健体,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还能在体育锻炼中调节文化课程学习的压力,从而为智育、德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使得体育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其次,创新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有利于提升综合育人效果。以前小学教育只重视智育,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教学的重要阵地,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综合育人效果,助力学生成为一名综合性人才。

最后,创新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对体育课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热情不高,主要是没有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例如,有的学生身体基础条件不好,如果要求其完成较高技能的运动,在无法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学生的自信心会受挫,这样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基于此,对体育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就成为必然,教师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新课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突出智育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其他素养的发展情况,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在学校不受重视,在实际开展工作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一)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课被随意替换,这就导致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身体状况差的学生占全体学生人数的比例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成为教育界甚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就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而言,一个普遍问题是教师对于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对学生体育课堂知识的传授只是基础、简单、重复类的,例如站立、跑步、做操等,持续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更高一层的提升,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了原有的激情和兴趣,感觉体育课堂枯燥无味,严重影响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不清晰,教学目的模糊,教学过程中只是填鸭式讲解教材内容,不关注学生接受能力和课堂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达不到教学目标,也不能满足学生的真正需要,课堂效率更是大打折扣。这样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不利于体育课堂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二)重智育轻体育,体育设施不全

当下,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是每一个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一线体育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得小学体育能够与其他学科融合协调发展,发挥小学体育学科应有的价值,促进小学体育得到长远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学科学习观念。反观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自小学阶段开始,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格外关注,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更重视学生智育的发展,甚至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并未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对学生学习以及发展的重要作用。部分学校没有对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引起重视,体育教师的招聘标准低,体育课被随便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体育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场地和专门的器材。当前,小学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短缺是普遍存在的,很多学校并没有专门的运动场所,学生上体育课只能在操场上进行,一旦天气情况不允许,学生的体育课就得暂停。此外,体育设施落后,很少进行维护和更新换代,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的学校配备了一些简单的体育设施,平时学生们上课很少使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进而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评价不健全,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价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当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首先,评价观念陈旧落后,教学评价主要以静态的教学成果为主,以数字或者等级来体现,这样的评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被评价者的能力,并不能完全做到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其次,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评价注重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的过程和条件。再者,评价方法单一,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使用范围,如果采用一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和统一的标准,就会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违背“平等享受教育”的理念,这样就很难反映出真实的教学和学习成效,评价的作用会大大地减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随之降低。

三、基于创新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方法

(一)利用体育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天生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化教学方式,将游戏与体育项目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游戏化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从体育项目出发,结合考虑体育场地、学生数量、学生身体状况、安全性等要素,从众多的游戏形式中选择合适的种类,作为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和同学都可以是游戏的组织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这将有利于教师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创新发散型思维的开拓,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合作,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解决,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游戏规则和游戏形式,关注学生上课的状态,观察学生的运动习惯,随时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运动技能指导。

例如,教师在教授“运动跑”这一课时,可以进行如下设计:课前准备阶段,让学生们自己设计游戏环节,制定游戏规则,然后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选出组长,还可以为自己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正式开始体育运动游戏比赛时,由其他组设置障碍,本组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游戏结束后,由老师和同学共同选出优秀小组。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兴趣,另一方面则可以助力教师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体育课的魅力,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体育课堂。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爱上体育、爱上运动,进而提高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丰富体育教学活动

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教育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体育课也不例外。体育教师在讲解某些运动项目的要领时,仅仅用口头表达,小学生可能领会得不是那么的深刻,也会因为感觉枯燥无趣而心不在焉。这种情况下,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教学讲解,会更直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进行小学生接力赛这个体育项目的教学时,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接力棒传接过程中的动作要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要点。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真实地观察到接力跑中上挑式、下压式传递接力棒的动作要领,顺利完整地完成整个传接动作,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传接接力棒的动作要领,还可以通过视频中的回放、暂停、慢放等功能,让学生对每一个动作进行详细的学习和分解。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组队练习,在实际练习中随时纠正不标准的动作,加深对技术要点的理解和把握,在实践锻炼和参与体验中更好地掌握接力跑的关键要点和动作要求。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掘信息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实现对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教学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采取分层教学设计,兼顾因材施教需求

分层教学是一种重视个性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和分阶段教学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深入掌握运动技能。这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从横向角度出发,同一个年级的学生,由于其身体本身基础不同,教师要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出不同难度等级的运动体能要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第二,从纵向角度出发,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不一致,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技能要求难易有别,但其有相通之处,教师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迁移化教学,从而更好地提升体育教学方式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匹配性。

例如,教师在设计跳绳这一运动项目时,对同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不一样,可以设计为三个等级,A等级100—110个,B等级80—99个,C 等级80 个以下,再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不同,对学生有不同的等级要求。纵向来说,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和五六年级的学生,跳绳也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的要达到100个,而高年级的要达到150个,这样分层教学和分阶段教学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要求,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锻炼的目的,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创新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学生作为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和表现情况直接关系着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身体素质情况。所以,只有当学生自身主观思想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才会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中积极参与各类锻炼活动,从而让体育课堂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以往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不难看出,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健康意识的培养。长期来看,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甚至会留下运动安全隐患。目前,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学习健康知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健康是1,其余的都是0,健康是智慧的标准,是快乐的源泉,从开始就要向学生灌输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安全健康的运动习惯。

例如,在进行跑跳运动前,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并基于锻炼前的热身过程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运动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体育锻炼和活动的有效性;在进行篮球运动前,教师要讲授一些安全小知识,避免受伤,突出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的引领作用;在进行实心球投掷时,要站在安全范围之内,并从发力技巧、注意事项等角度向学生做好教育宣讲工作;在使用体育器材前,要教会学生检查器材的安全性。总之,在小学体育的创新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在传统教育思维的基础上,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和锻炼技巧,科学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辨别危险的能力,使学生对运动中潜在的危险加以防范,提高学生保护身体健康的能力,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均衡发展。

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体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体能条件支持。因此,小学体育教学需紧跟时代需求,积极进行改革创新,使得小学体育能够在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下,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热情。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多维度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以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增进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在积极参与的互动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运动
体育课
不正经运动范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