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融入汽车制造类专业模块化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2024-03-05周佩秋
周佩秋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随着国家提出要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教育,以此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解决就业难、难就业问题的号召,2019 年开始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解决原有学历证书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难题[1-2]。之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已经有针对性地设计与从业岗位对接或联系紧密的课程,在毕业标准里也倡导“双证”毕业,即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取得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算达到毕业标准,也会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由人社部、人社厅组织颁发的技能证书[3]。虽然原来职业院校也提倡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但是多数情况是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企业参与程度不够,导致出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偏离的现象。因为各专业对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针对性不够强,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需求的匹配度、对应度都远远不够[4]。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以汽车制造类专业为试点,积极推动“1+X”证书制度融入核心课程设计。通过对应技能认证模块,开发一系列紧密匹配的模块化课程,确保学生获得实际技能认证的同时,提高核心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制定了符合行业要求的核心课程标准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包,以支持模块化课程的灵活实施。构建的模块化课程设计考核评价体系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在核心课程和技能认证模块中的综合能力,促进其更好地适应汽车制造领域的职业要求[5]。通过这一创新实践,为未来推广其他专业的“1+X”证书融入模块化课程设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 设计模块化课程的意义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以“模块化设计”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检索可以得到6 082 条结果,以“模块化设计”为主题检索到10 280 条结果;以“1+X”证书和“模块化设计”两个关键词为主题可以检索到2 条结果,关于汽车制造类专业“1+X”模块化设计教学相关的文章更为少见。研究重点是基于“1+X”证书汽车制造类专业课程模块化设计路径方面的研究,旨在厘清“1+X”证书认证模块与专业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可操作性更强。
1.1 模块化课程设计有助于“1+X”证书制度的实施
“1+X”证书制度是为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能扎实培养并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的教育制度,它主要是由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组合的人才培养方式[6]。而模块化课程必须结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设计开发,让理论研究和实践技能合二为一,产生“1+1 >2”的效果,从而助力“1+X”证书制度的落地实施。企业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订“1+X”证书的考核标准、企业负责考核认证全过程,做到完全意义上的教考分离,这样的考核评价结果也相对客观、公平,有利于学生在校时就打好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中、高职试点院校致力推进落实“1+X”证书制度,重点解决了有技能没有学历,有学历没有技能的问题,有效搭建了连接二者之间的桥梁。
1.2 模块化课程设计提升专业教师团队综合能力
模块化课程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到教学资源的开发,再到“X”证书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培训教学资源的开发,最终到“X”证书相关培训与认证,每一步都是对教师团队的全面锻炼。一方面,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要求教师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结合“1+X”证书制度,精准定位核心技能模块;另外一方面,教学资源的开发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包括案例研究、实际操作模拟等。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团队不仅加深了对实际工作场景的理解,还能将最新的行业技术和趋势融入教学资源中,保持课程的前瞻性和实用性;最后一方面,参与“X”证书培训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具备对证书要求的准确理解,将培训内容融入模块化课程设计中,同时参与“X”证书相关培训与认证过程,教师团队需要与认证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及时调整课程设计,确保培训与认证的有效衔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成长平台[7]。
1.2.1 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模块化课程开发是对接“X”证书认证模块,重构专业课程内容,形成新的课程模块,使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系统性、对应性更强,达到“X”和“1”有机的融合。试点院校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使团队教师更加明确相关职业领域的岗位标准,对应开发出模块课程标准,使课程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这种教学中育训结合的教学方式,既验证模块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又提高了课程团队的实践指导能力。
1.2.2 推进“三教”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是通过实行学、训、仿、研、创五环节体验新教法,将“X”证书认证模式应用到模块课程的教学与考核中,育训结合的模式,它更加强调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8]。近几年,参加“1+X”证书试点的中、高职学校大力推进证书制度落地实施,数据表明认证通过率逐年提高,在实施过程中通过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定期参加“1+X”证书师资培训,不但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融入专业模块化课程标准,还实践了教学团队分式协作的教学模式,体验模块化课程实施新路径。
2 汽车专业“1+X”证书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路径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吉林省落实汽车相关领域实施“1+X”证书制度的协调推进办公室和主体院校,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在制订专业教学标准时,各专业将汽车领域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融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强化技能培训,深入探索“1+X”证书制度下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近几年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边试点、边研究、边总结,逐步深化对实施“1+X”证书制度的深入理解和正确认识[9]。汽车制造类专业构建了“基础+核心+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考核模块对应核心课程模块;相关专业开发出核心课程标准和育训所需教学资源,为考证课程提供专门的训练场地,教师在教学中仿“X”证书考核流程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模拟考核流程训练;教师创新团队完成编写“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新形态教材和活页教材,有效地提高教材灵活性,有针对性贯穿到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中;汽车制造类专业借鉴“1+X”证书制度认证办法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探索学分银行、实行学分互认和课证融通,从而更好地完成汽车制造类专业“1+X”证书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对接“1+X”证书模块,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汽车制造类专业结合吉林省汽车制造与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实际需求,以“共享、融合、互选”发展理念,构建“基础平台+ 核心课程+ 拓展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对标“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设计核心模块课程,开发出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汽车电子电力与空调系统综合分析技术等模块化课程标准;这些模块化课程分别在第3 和第4 学期开设,课程的考核与证书的认证实现了互通互认,从而有效地节约了教学成本。通过这种设计,学生能够在模块化课程的学习中,系统性地掌握与汽车相关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课程的灵活性也让学生有机会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定位,选择拓展课程,从而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10]。
2.2 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模块化课程
2.2.1 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融入人才培养中
土体和直根的物理属性和测试模型的物理属性基本保持一致。土体和直根的泊松比0.3,密度2 000 kg/m3,土体杨氏模量1×106 Pa;直根杨氏模量1×107 Pa。摩擦系数定为0.5;重力加速度为10 m/s2;弹性滑动值一般设为总接触长度的1%;拔出距离同具体只跟尺寸有关。
汽车制造类专业以对接“1+X”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模块为导向,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重新按模块进行设计。就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专业教学的实施过程被有机地融入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过程中。在这个背景下,学生在校期间将有机会获得“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和“汽车电子电气与空调系统分析技术”两个模块的中级证书。
为达到这一目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做出了一系列课程调整。例如,对于原本开设的“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和“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两门课程,将其变为“汽车转向悬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和“汽车底盘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两门课程。同时,原本分散的“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以及“汽车底盘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3 门课程,经过重新设计,成为了一个统一的汽车动力驱动模块,与证书中的“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模块紧密对接。具体调整如图1 所示。
图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框图
2.2.2 对标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构教学内容
汽车制造类专业针对“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和“汽车电子电气与空调系统分析技术”两个中级证书模块的职业技能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汽车转向悬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以及“汽车底盘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进行了全面梳理、补充和重新序化。首先,课程团队针对机械系统检修和电控系统检修两个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分类,划分为传动系统、转向系统、行驶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多个类别。同时,将原本包含在“汽车基础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中的“汽车充电系统”内容,调整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中。其次,针对原本缺少的实训教学内容,课程团队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补充和修订工作,共计新增了18 个实训项目,同时对33 项实训教学内容进行了修订,以确保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相关技能。
2.3 参照证书认证方式,改革模块化课程教学与考核模式
首先,汽车制造类专业针对这两门模块化课程团队进行了分工协作,采用了翻转教学的方式,开展了课内轮训。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专业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更具深度和实用性的学习体验。
在课程考核方面,统一采用了模块内课程联考的方式。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在一个模块内的各个课程中进行联合考核。通过此考核方式,学生在模块内的综合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检验。对于认证通过的学生,实操考核也被视为通过,从而更好地与证书考核实现了融合。而对于未通过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会统一安排补考机会,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进行提升和补救。
2.4 对接“1+X”证书模块,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
汽车制造类专业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立项建设模块化课程,包括在线开放课程、新形态教材和培训教学资源包等。汽车制造大类“1+X”专业教材主要由学校主导,利用企业平台优势整合资源,联合省内外多所同类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共同编写,结合各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实现技术互通,拓展教材覆盖面。教学资源开发采取校企分工协作方式,由企业工程师完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录制,结合企业一线实际,选择教学载体,完成资源开发,提高了效率,同时提升了质量,实现了教材与行业发展企业应用精准对接,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3 “1+X”证书模块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和实施效果
3.1 实施模块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
为确保模块化课程的有效实施,汽车制造类专业采用了全面的考核评价模式,着重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方面。考核评价主要通过观测和考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以验证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否得到有效地扩展和提升。此模式的核心是基于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认证通过的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学分或者免修相关课程内容。
模块化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采用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方法。综合考核包含了理论测试、实操考核和过程评价3 个部分,按百分制进行评分。具体而言,模块课程的总评成绩分为三部分,理论测试占比30%,实操考核占比30%,过程评价占比40%。理论部分的考核使用试题库,而实操部分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行互认和课程认证融合。这意味着,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相应模块课程的考核也视为通过。此举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证书认证,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这一模块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通过将“1+X”证书认证与模块化课程相结合,学生获得了更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就业市场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总结经验形成管理制度,认证通过率明显提高
3.2.1 从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入手,总结成熟管理模式和方法,形成长职特色
为了有效推进试点工作,更好地提升“试考评”的成效,教务处牵头成立了“1+X”证书制度的试点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每一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从而实现了对试点工作的有针对性管理。在这一管理模式下,针对试点专业,明确规定了认证工作的流程,以及考前申请、事后报销及费用使用等方面的具体操作细则。同时,资金也是专款专用,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大力度的支持。通过以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为切入点,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不仅能够更好地推进“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还能够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长职特色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这一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落实将为各教学改革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提供坚实的支持,同时也为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3.2.2 以二级教学单位为实施主体,一院一案形成经验模式
二级教学单位制定较为详细的试考评工作实施方案,从政策梳理领会考务手册,到考核站建设、设备调试耗材准备、网络布线、考务人员任务分工、学生考核分组等逐一细化。
第1 批“1+X”证书考核试点没有样板可参考,国内高职院校也都在积极地进行实践探索阶段,须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在北京中车行评价中心牵头组织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等5 个专业共参与认证296 人次,通过率为81%,成功完成首批考评工作,第2 批380 名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在第一批基础上提高9 个百分点(如图2 所示)。汽车制造类专业通过不断创新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融合学分互认和学分银行等方面积累实战经验,已形成长职特色交流推广,为省内中高职学校树立了长职样本,截至目前现已面向省内外中、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师资培训达300 余人次,为推广和普及这一制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2 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绩分布对比图
综上所述,随着“1+X”证书制度的有序开展,职业院校应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融合、学分互认以及学分银行等方面,职业院校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将证书和学习真正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此举旨在将职业技能考核等级标准纳入课程标准,构建起职业院校独特的模块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实践探索,各试点院校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高技能人才。这不仅有助于满足市场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还有助于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