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之贝”共富风貌驿设计思考
2024-03-05方建勇李田禾
方建勇,李田禾,刘 露
浙江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
0 引言
风貌驿建设属于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八大专项行动中的一环,与以往的驿站不同的是,“共富风貌驿”更加强调“协调之美”、乡土特色与生态化,并要求在基础功能服务、精神文化服务上有很大提升;更加注重城乡联动、开放共享,提高群众满意度。
在“共富风貌驿创新设计竞赛”之前,“礁之贝”共富风貌驿设计团队通过编制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中与县域风貌提升相关的指引手册,对“共富风貌驿”在浙江省全域风貌提升中的定位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共富”和“风貌”都包含了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而不仅仅停留于物质上的富与美。“共富风貌驿”建设已经远超“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时期的要求,进入了存量时代针灸式的微改造精提升。
因此,此次风貌驿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全域旅游驿站的基本功能需求,而且能使游客感受到“驿”路风情,同时又能成为当地村民“温馨港湾”的高标准驿站。一个个小微驿站承载着展示乡土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将县域风貌区串珠成链,激活全域经济文化等诸多内涵,从而达到城乡统筹“共富”“风貌”和谐大美。如何激活物质与非物质的风貌特色,从而达到精神层面的“共富”,在设计前需要有深入的思考。
1 特色风貌维育的相关思考
1.1 乡村风貌“雷同”与“异化”
当下的乡村风貌会让人直观地感觉到“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究其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景观风貌的“雷同”和“异化”(生硬突兀)。
“雷同”可以概括为地域特征的泛化和符号化。一提到江南地区的地域性,就让人想到“白墙灰瓦”,但在整治规划中将民居统一为这种风格,并给大量民居增加“马头墙”,乃至村牌村标也全部套用这种风格,长此以往会让人感觉审美疲劳;或者在民居山墙上画假“穿斗”,种种在形式上照搬古建风格,如同穿靴戴帽回到古代一般的不真实。这些都属于片面追求形式符号和材料,以为表达了传统和乡土,实则无视当下的现状与环境,地域文化特色无从体现[1]。
“异化”则是为了迎合游客而忽视当地环境风貌和气候特征,拷贝西式建筑,引入外来植物,以及过于夸张的、与地域文化无关的艺术装置,将乡村城市化、网红化,人工造景的违和感强烈。
1.2 如何呈现风貌特色
乡村景观风貌包括物质和非物质风貌。讲“地域”、讲“传承”,传承的应当是文化气息和精神,而非建筑等物质风貌表面的形式符号。而如果仅仅照搬一个“传统”符号,或者潮流创新的设计形式,但未与地域场所发生内在关联,这种手法出现一次还可说是新颖有趣,大量复制就属于风貌塑造的败笔了。
想要真正呈现风貌特色,设计师必须深入研究当地的地域文化,包括自然地理、气候生态、历史变迁、风情物产、非遗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而推敲建筑与场地的关系,用尊重自然的设计语言,呼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使建筑与环境、人文产生较强的关联感;风貌改造设计方面,尊重乡土文化自然演化生长的各阶段,用适当的设计语言协调各时期的建筑风貌(而非统一)。乡村地区因地制宜“生活出来”而非“设计出来”的风貌,正是其区别于城市的工业化设计与复制,独特而又自然的原因内核。
风貌设计体现地域特色,不仅仅局限于对代表性地域建筑的形态承袭及对乡土材料的利用,还可以通过建筑与景观一体化的手法,呈现当地的自然地理与气候等生态特色,以及通过对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的提炼,用巧妙的设计语言表达场所精神;在功能上,符合当地人的使用需求,持续有人参与的建筑将不断产生新的文化和活力。这样一来,从“设计出来的风貌特色”到“生活出来的文化气息”形成闭环,由特色物质风貌载体带动非物质风貌焕发生命力。
1.3 追求风貌大美和经济效益的双向奔赴
从地方政府、投资方乃至村民个体经营者的逻辑出发,他们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挪用某种流行手法套用到任何地方,用最小的投入带来产出即可;但作为有人文情怀或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则想要做一些非标准化、无法短频快产出的设计。
如果仅为达到乡民增收,建一个泯然于众的农家乐,或者将外来商业文化不假思索地插入乡村,打造夸张博眼球的艺术乡建,这一轮的建设成果很快又会被时代审美抛在后面,并不能可持续地产生经济效益。
只有体现了地域性的风貌,其建筑及景观成为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新生表达,此种设计才能使其带动的旅游经济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乃至激发区域的乡土文化活力。同时,基于地域特色表达的高标准的风貌营造,因其尊重了当地自然环境,体现了生态特色,也恰恰是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的双向融合。
2 项目调研
2.1 场地区位分析
驿站场地位于宁波市象山县东陈乡,项目基地北接东海大草原近千亩的滩涂草地,南靠大湾山脉,山海交融,可望海上日出。该区域旧属旦门乡,因依山面海,南北两山对峙如门,每当旭日东升,日影、岛影倒映水中,构成“旦”字,故名旦门(图1)。驿站距离最近的自然村王家兰村约1.5 km,周边4 km 路程内可达旦门村、东旦村两个行政村,两村总人口数近4 000。
图1 现场照片
驿站场地紧挨公路,处于“象山北纬30°最美海岸”自驾环线之“时尚东海岸”线上;邻近“中国沿海第一崖滩长廊”的红岩崖滩风景区、东旦时尚运动海滩、上周村环形玻璃观光台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由于周边人口少,环境自然资源佳,驿站设计侧重于小型公路驿站的旅游服务功能,力求在大区域范围内能够成为一张景观文化名片,从而提升东海岸景观廊道的吸引力,激发沿线文化活力,点亮“海上两山之路”。
2.2 场地风物与历史文化
场地所处的大草原是利用滩涂退化、海塘围涂而形成。象山海岸线上点缀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海塘,海塘是象山渔民数千年来耕海牧渔生活的承载空间,记录着历史更迭与文脉传承。位于象山县东北部海岸线滨水带的塔山新石器遗址,出土了海洋鱼蚶图腾蚶壳纹陶支座与陶鱼鳍形鼎足,说明早在6 700多年前,就开创了象山灿烂的渔文化的先河;此后象山的渔岛民俗、海防文化、渔商文化发展延绵不断。而滩涂地周围的渔民没有得天独厚的渔商港口,更多是顺应潮涨潮落的自然规律,赶海劳作,靠海吃海。
来到21 世纪,旦门围涂工程实施后,种植紫花苜蓿,建成了盐碱地牧草改良基地,除了养殖牛羊食用外,还喂养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象山大白鹅。围涂后的近千亩滩涂草地,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海岸风景,黄牛成群,白鹭翩飞,诗情画意;枯草期则给人以沧桑、壮阔之感。从海塘到草原,既有着沧海桑田的时空感,也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与文化启示。
3 设计构思
3.1 场所精神——敬畏自然的生存智慧和对抗自然的坚韧精神
东旦海岸的围垦历史,当地海岸风貌由“渔”到“牧”的转变,见证了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由传统的捕鱼赶海,在自然中艰难为生,到向海要地,追求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更能致富的畜牧养殖与旅游业。
数十年间的发展致富,沧海桑田;曾经的文化记忆需要一个依托之所,给当下的人们追思寻根、思索人类发展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平衡——正是这种错综的关系造就了人类文明的魅力。
3.2 建筑景观一体——从滩涂垒石中长出的贝壳
场地面向东海,因此以海洋中的贝壳为创作灵感,用灵动的弧线勾勒建筑形体;同时利用原有高差,保留山崖裸岩,将建筑嵌入自然环境,展现如贝类生物附着于滩涂垒石之间,面向旷野,迎着海风。它融于自然,与环境和谐共生,同时又具有一种对抗荒风野海的顽强生存姿态。希望用极为克制的建筑手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顺势获得独特的地域景观(图2)。
图2 设计构思草图
3.3 旷野自然风貌和温暖港湾驿站
建筑采用乡土材料肌理,唤起人们对于沧海桑田的遐思,以及对于人性之温暖历史之厚重的感动。塑造强化原始风情的旷野景观风貌,蒹葭苍苍,野花摇曳,唤醒来访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尊重之情,反衬出驿站建筑的温馨和庇护之感(图3)。
4 驿站核心亮点
4.1 空间功能——融入自然,感受潮涨日落的更迭
设计师将空间的功能体验与场地的关系体验做到具有趣味性的结合:驿站上部的屋盖主体与道路骑行体验过程相融,人们可以更积极且顺利地参与建筑体验过程中,瓦岩缝隙生草的大屋盖作为眺望“大草原”的观景休闲空间、露天舞台,极具自然亲和力。同时也为民俗活动等文化活动的举办提供了一个美好的场地,视觉上生态宜人,功能上则能够以很低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容纳较多的人流,具有很大的弹性。
标志下部主体的内部功能体验区如轻餐饮咖啡厅、书吧、户外露营、卫生间等,与原始地形的崖壁高差相契合。身处其中,享受功能体验的同时,融入自然的石林高差之间,在座椅平台间感受日落晚霞、潮起潮落(图4)。
图4 空间功能分析
4.2 共富服务——点亮“海上两山之路”的灯塔
由于从公路侧不易看到嵌入地势高差的“贝壳”建筑主体,设计在屋顶上增加了一个“灯塔”作为驿站视觉引导,同时也是海防文化的抽象提炼,在功能上则是可360°观景的迷你展厅,享受壮阔的全景视线。
4.3 绿色建筑——风洞设计,可应对极端台风天气
驿站建筑迎合自然场地,充分满足了被动节能策略优先的绿色建筑原则。由于地处沿海滩涂,驿站采用风洞设计,可应对极端台风天气,气候适应性强(图5)。另外,空调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照明则使用太阳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建筑采用无热桥高保温性能构造,高效的热交换系统在主动节能方面也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图5 骑行屋顶与风洞设计
4.4 材料植物——乡土肌理,唤起沧海桑田的遐思
建筑材料均取自当地,利用自然岩石、钢、木材、岩瓦等本土或可回收材料,呼应当地民居文化及历史风物印迹。隐喻沧海桑田的变化,使建筑更具自然质朴的力度;生态停车场采用砾石铺装,透水混凝土基层。石缝生草,可呈现出亲自然的野趣效果。植物配置方面,选择耐盐碱的乡土植物,如中山杉、湿地松、芦苇、泽漆等,塑造强化原始风情的旷野景观风貌(图6)。
图6 夜景鸟瞰效果
驿站运营服务方面,策划运营统筹一体,拟由村集体主导与村民、投资运营商设计如何共赢的机制。引入餐饮咖啡、书吧、文化展示、自然科普等功能与业态,同时利用北向的草原旷野举办文艺活动来积聚人气,使驿站作为一个“能看得见草原”的山海美食目的地,成为当地文化风貌的打卡名片;在驿站内设置经过文创包装设计的农副产品及海产品展柜,结合数字化介绍和线上销售,推广当地特色产品,助力村民增收。
文旅运营同样需要警惕一般化设计,忽视当地文化根脉植入和使用者的精神需求;避免完全复制国内国际成功案例,造成文旅内容雷同化以及水土不服。为满足游客追寻“乡愁”的情感需求,重塑乡村文化记忆温情沃土,需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如象山渔岛民俗、海防海商文化等特色丰富文化内核植入艺术元素,探索微艺术馆、微展览、博物馆有机融合新模式;结合互联网经济和数字媒介的发展,创新非遗保护传承传播的形式和内容。
与此同时,将高品质文旅带来的收益更多投入便民服务,如旅游淡季日常提供免费饮水休憩,为村民提供民俗活动舞台,利用生态停车场地举办集市与民俗活动,保证旅游淡季期间良性运转的活力,从而实现“旅游驿站+乡村生活圈+非遗活化基地”的多维共建,长效共享。
5 结论
“沧海遗贝昔时忆,东旦暖阳今朝荣”——象山东旦海岸风貌由“渔”到“牧”的转变,见证了围垦变迁、当地居民数十年间的发展致富;曾经的文化记忆需要一个依托之所,给当下的人们追思寻根、思索人类发展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平衡。“礁之贝”共富风貌驿设计理念,以敬畏自然与人文历史的态度,通过建筑与景观一体化的方式,力求呈现出生态气质与人文精神。设计内容涵盖了全域旅游驿站的功能需求、视觉上点亮风貌,以及为乡土活动场地、为非遗传承提供平台、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等重要方面,并同时满足绿色建筑与低成本运维。
本文着重从建筑设计和风貌营造的角度,阐释驿站设计如何体现地域文化与风貌特色。而当下乡村振兴、县域风貌提升中需要的设计,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建筑与景观设计师的工作范畴,不仅限于对功能组织、建筑形态与空间关系等建筑设计常规内容的思考[2],而且要延伸到对非遗活态保护、产业转型、文旅运营等方面,作整体设计和前瞻性规划,规划运营一体化。这对设计师乃至所有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