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类型防控的重要性路径
2024-03-05袁晓燕
袁晓燕
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背景之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持续经营期间,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财务风险,这不仅会影响到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同时还会增加企业遭受未来损失的可能性。而且,财务风险蕴藏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如投资环节、融资环节和运营环节等。因此,企业必须全面了解自身的财务运行状况,分析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类型,并及时做好风险防控对策,纠正发展的偏差。
一、相关概念介绍
1.财务风险。所谓风险是指事物预期与结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即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所付出成本与代价的不确定性。就财务角度而言,财务风险主要存在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概念。就广义角度而言,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风险,包括企业所发生的各种损失。就狭义角度而言,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预期收益和结果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经常表现为损失。本文所研究的是狭义角度的财务风险。通常而言,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财务风险蕴含在企业运行的整个流程,且并不会因个人的意识而转移。无论企业的管理人员是否存在较强的风险偏好,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都不会消失。其次,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比如投资环节、融资环节和运营环节都可能蕴含着财务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很可能存在于每个部门、每个项目,举例来说,企业资金管理活动有可能引发资金浪费和资产流失的风险。企业的融资活动很可能因为融资结构不合理而产生短期偿债风险等。再其次,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是一个变量,能够用一定的指标进行衡量,但是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和规律。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和类型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其发展的趋势具有不确定性。最后,财务风险具有潜伏性。企业内含的财务风险并不容易被管理人员察觉,具有一定的潜伏周期,举例来说,因资金流动性不足而发生的偿债风险有可能会在债务到期日暴露出来。
2.风险防控。当前存在大量关于风险防控的理论。有研究认为风险防控是指在一个项目当中,企业如何将风险控制在容量之内的过程。也有研究者认为风险防控是通过识别、分析风险,引导企业作出合理选择,对风险进行处理,用较小成本帮助企业获得最大收益的管理过程。风险防控并不是单纯的安全生产问题,还涉及识别、评估和处理风险等多个方面,需要企业具备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物流、技术等多个维度的知识,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而言,风险防控的流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风险识别。企业和个人需要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鉴定风险类型。其次,风险评估。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并以定量分析的方式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再其次,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风险评估结束之后,对风险进行的管理与控制,以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最后,风险防控评价。企业需要对风险防控的实际效果和预期进行对比,评价风险防控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1.筹资风险。随着企业运营规模的扩大,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运营,因此开展融资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手段。一方面,部分企业采取的债务融资模式需要按时向金融机构支付利息,这容易产生债务违约风险。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采取上市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这种方式容易对股权结构造成影响,滋生企业的经营风险。
2.投资风险。企业在扩大生产的过程中会开展投资,比如购建生产线、购入生产设备、开展在建工程等。但是投资活动产生的预期收益很可能达不到企业预期,即预计回报率的不确定性会滋生财务风险。此外,投资活动还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财政政策的变化、银行利率的波动和市场经济的动荡等,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3.流动性风险。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流动性资金不足的风险,举例来说,由于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企业未能实现对客户信用的严格评估,存在大量的账款逾期的现象,滋生了大量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从而导致无法获得充足的现金流量。
4.利润分配风险。企业管理者有义务对生产经营运营中的利润制定分配方案,但是由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及代理成本的存在,管理者极有可能因为决策失误带来收益分配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1.能够有效降低预期损失。蕴含在企业投资、筹资和运营环节的各种风险都加大了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举例来说,因投资项目的失败会导致项目亏损,因资金管理的失效会导致资金浪费。如果能够基于防风險控制的思维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论证,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金管理,那么必然会有效降低企业预期损失。
2.有利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当前企业的业务和财务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财务管理活动的有效性能对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产生重要影响,而这突出地体现在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方面。如果企业能够加强对资金风险的控制,那么不仅会实现资金的精准配置,同时还节约大量资金,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保障。
3.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本质上,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能够从组织机构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内控制度完善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从多个角度识别和评估各流程中蕴含的风险,并根据风险类型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应对策略,将风险控制在容量之内。这一过程堵塞了企业财务和业务流程的各种漏洞,有利于激发企业运营的内生动力,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四、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风险防控意识。意识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事实上,当前部分企业普遍缺乏财务风险防控的意识。首先,部分领导者认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应该集中精力在产品生产、技术研发和销售渠道的拓展方面,而开展财务风险防控必然会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内部控制制度,这在短期内可能造成企业组织秩序的混乱,因此领导者对财务风险的防控持有谨慎态度。其次,作为财务风险防控的主要责任者,财务部门缺乏风险防控的责任意识,将风险管理集中在显性风险方面,忽略隐性风险。再其次,企业整体上缺乏风险防控的文化氛围。基层员工认为风险防控是决策者和管理者责任,与自身岗位职责无关,缺乏风险意识。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源头控制,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事实上,当前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完善。首先,部分企业的治理机构不够现代化,未能完全依据《公司法》的要求设置组织机构,同时在人员岗位的设置方面存在明显的人情化倾向,无法实现关键岗位的不相容和制约。其次,部分企业缺乏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举例来说,当企业在采购环节遇到突发状况时,存在先支付后申请的现象,这为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留下了空间。再其次,对于重大的项目投资,企业未能严格贯彻民主决策制度,未能实现严格的经济性和技术性论证,容易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3.缺乏风险管理体系。当前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部分企业尚未设置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仅由财务部门单独负责财务风险管理。由于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是相互平行的关系,因此其在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有效性不足。其次,企业无法设计各种风险衡量指标,从定量的角度去识别和评估风险,往往凭借管理人员的主观经验去判断财务风险的类型和大小。这种方式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准确的。再其次,企业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过于单一,仅仅局限在风险控制和风险自担方面,无法制定风险应对的组合方案。最后,企业尚未建立风险管理的考核制度,无法根据各责任部门的岗位设计风险管理任务,无法通过定量化的方法得出考核结果。
4.信息化建设滞后。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效率,然而企业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第一,风险管理的信息化需要以各信息系统的集成为基础,然而部分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拥有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各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梗阻现象。各系统之间的技术标准和数据口径都存在较大差异,无法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第二,企业尚未建立功能强大的风险管理系统,无法从风险管理的各种需求出发设计多样化的风险管理模块。即使部分企业开始尝试设计风险管理系统,但系统在对信息的收集、储存和处理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第三,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防范机制。基于信息技术的固有风险,企业的信息系统容易受到外部第三方的攻击和拦截,然而部分企业未能从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入手打造完善的信息安全防范机制。
五、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路径
1.增强防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必须增强防风险防范的意识。首先,企业的领导者应加强对财务风险知识内涵的学习,积极学习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下发的各种财务制度文件,并在单位内部大力营造财务风险防范的文化氛围。其次,财务部门应增强财务风险防范的职业责任感,加强对各种防风险防范理论的研读,并能从企业实际出发探索制定财务风险防控方案。再其次,财务部门要在单位内部开展财务风险防范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方式向基层员工宣传财务风险防范的内容以及重要性。
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设计合理,并得到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将财务风险控制在源头环节,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首先,企业必须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举例来说,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可以依据《公司法》的要求,严格设置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并合理设置各种组织机构,落实岗位制度,实现各关键岗位的制约。其次,要完善内部控制措施,例如,应严格资金管理、授权审批和费用报销制度,贯彻制度的刚性原则,杜绝人情化的操作。再其次,企业应建设科学的论证制度。对于重大的融资和投资项目,企业必须加强技术和经济性论证,贯彻民主决策程序,例如,对于融资方案,企业应从实情出发对比各种公司方案的融资结构、融资成本和偿还期限,并通过民主表决的方式选出最优方案。
3.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應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该组织机构的职责是识别、评估财务风险的类型与大小,并制定针对性的财务风险应对方案。同时,该机构还应协调各责任部门的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其次,企业必须建立定量化的数据评估模型,该模型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得出财务风险的各种指标。例如,通过数据评估模型,企业可以对供应商的资本、品质和能力等信息进行处理,并得出供应商的综合评分。再其次,企业应采取多样化的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可以根据财务风险类型的不同选择多种风险应对方案,例如风险自留、风险规避、风险共担等。
4.引入管理会计工具。引入管理会计工具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的精细化管理。首先,企业应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能实现对投资、融资和运营环节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尤其能实现对各种财务风险的考量,并能通过对资源的前瞻性控制将风险控制在容量之内。其次,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在对间接费用的分配方面还不够精准,容易引发定价失误的风险。因此,企业可以引入作业成本法实现对成本的精准核算,控制成本管理风险。企业要根据实际业务划分作业中心,并根据成本中心和资源量对间接费用进行精准分配。再其次,企业应该引入杠杆管理工具。通过杠杆管理工具,企业可以判断筹资结构是否合理,并调整和优化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例。
5.加强信息化建设。首先,企业可以建立财务共享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从财务风险管理的需求出发明确系统框架,可将资金管理、费用报销、预算管理、投资管理等信息系统纳入到框架中来。同时,企业应打通各种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梗阻,统一技术标准和数据口径,实现数据的有效联动。其次,企业应该构建功能强大的风险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内嵌风险管理逻辑,能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得出各种风险指标,并将指标信息及时发送给管理者。再其次,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安全机制建设。企业应该从制度和技术两个角度入手加强系统安全防范,比如一方面有构建各种防病毒,防木马软件,另一方面要落实数据备份和数据库巡检制度。
6.健全财务风险考核机制。完善的财务风险考核机制能够对各责任部门和岗位的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考核,并能以此依据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激励。一方面,企业应该设置全面科学的财务风险绩效考核指标,可以由平衡计分卡的考核模式,分别从客户、财务、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设置一级考核指标,并以一级考核指标为依据设计多元化的二级考核指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优序对比法确定各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并通过数据考核模型得出定量化的考核结果。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加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建立与之匹配的激励制度,比如对于财务风险绩效考核结果为“优”的人员,企业要提高其绩效薪酬系数。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结果为“差”的员工,要实施严格的负向激励。
(作者单位: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