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淌于历史中的大运河文化

2024-03-04娄敏实习生郭润泽

工会博览 2024年5期
关键词:陈列馆大运河运河

□本刊记者 娄敏 实习生 郭润泽 文/摄

从北京六环向东望去,一艘“运河之舟”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旁的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新地标之一,大运河博物馆在造型设计上依托大运河理念,融合了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像“船”,展陈大楼屋顶造型像“帆”,两座建筑间有一条休闲“水”街。

有别于传统博物馆的一体化建筑结构,大运河博物馆使用了分体结构的设计方案,其主体部分由共享大厅和展陈大楼两座相对独立的建筑组成,有利于博物馆分时段、分区域灵活开放。从共享大厅穿过连廊就进入了展陈大厅,展陈大厅内的核心展区是位于二层的“京华通惠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馆”,该陈列馆以大运河的发展历史为主线,共分为八个部分,展出千余件展品,辅以巨型沙盘、多段纪录影片和互动项目,向游客生动地还原了大运河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突显水、大运河与北京城市发展间的密切联系。

大运河初始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邗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历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

石宗璧墓志

陈列馆的第一部分可以看作是整个展览的序幕,在这一部分中观众可以了解到隋唐大运河开凿之前我国历史上的水利水运工程以及京津地区潞河、海河等自然河道水运功能的早期开发与利用。

隋代大规模开凿运河,形成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达明州(今宁波)的大运河体系,完成了大运河的第一次全线贯通。隋炀帝为经营北方,开凿南起黄河、北至今北京地区的永济渠。在陈列馆隋唐五代部分中陈列着一件出土于北京海淀紫竹院高粱河的“带木柄铁锸”,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专家介绍,这把“带木柄铁锸”与现在使用的铁制铁锹不同,它采用了“铁包木”的材质,仔细看,长方形的锸头布满红色铁锈,中间还夹着木质的芯。隋代百姓在缺乏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便是使用此类简单的工具开凿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永济渠将当时的北京地区同中原、江淮地区紧密联结起来,加速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在北京地区的融汇,为北京地区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辽宋金时期,幽州作为中国北部的政治、军事中心得到迅速发展,由运河和天然水道组成的水路交通网促进了人员和物资的南北流动,是这一时期北京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陈列馆辽宋金部分展出了石宗璧墓志,这件出土于通州区梨园镇三间房村的文物上记载了这样一句话:“以大定十七年四月四日,葬于通州潞县台头村之新茔。”这是第一次在北京地区发现“通州”字样的实物。而二十四史之一的《元史·地理志》记载:“金改通州,取漕运通济之义,有丰备、通济、太仓,以供京师。”石宗璧墓志与史料记载相互印证,说明通州地处水陆要津,是漕粮进京的重要枢纽和物资转运基地。另一件在石宗壁墓出土的金代文物“定窑白釉刻花葵瓣碗”,则作为实物史料证明定窑等北方窑口的瓷器可经由水路运至中都附近漕运枢纽之地,由此可以看出大运河在金代北方的水路运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繁荣鼎盛一时的大运河经济文化

沿展线前行,一处元代积水潭码头的复原场景里,建起一间“瓷器馆”。水波光影流动间,一艘1∶1 复原的运河驳船“驶进”展厅,四周摆放着大运河上“漂”来的瓷器。

进入陈列馆元代部分,映入眼帘的是各式的商铺、堆积的货物以及停泊的商船,人们仿佛回到了热闹繁盛的积水潭码头。元代定都燕京,称作大都,北京由此成为全国都城。忽必烈时期对大运河“裁弯取直”,构建出京杭大运河的基本形态。元代的京杭大运河进一步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展厅中陈列着一部《客航日记残稿》,作者是元代书画家郭畀,这段日记就记录了他从镇江出发去杭州途中及客居杭州期间的游记见闻,其中多处提到以舟船作为交通工具,于运河上航行。这部日记手稿印证了元代江南士人于运河上、江河间,南上北下、旅居交游并在途中创作出众多璀璨的诗词书画作品。

一件出土于元大都遗址的天蓝釉贴花兽面纹连座双耳瓶,造型别致,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为瓶,瓶的颈肩之间附对称的摩羯形双耳,腹部前后两面雕贴虎头铺首衔环,虎额有黄釉“王”字;下为座,瓶座镂空,由五只攒尾兽组成五壸门间柱,整体器物呈五兽驼负宝瓶形状。这件器物独特的造型,从侧面体现了当时中原文化、草原文化等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还有一件龙泉窑青釉刻花牡丹纹凤尾瓶,丰盈高大,同样出土于元大都遗址,是元代龙泉窑的典型器物。宋元时期,龙泉窑生产规模扩大,其窑场分布于瓯江上游,产品顺瓯江而下,直达温州,通过大运河或海上丝绸之路行销国内外市场。在元代,北方草原民族的用瓷审美与江南文化传统相互濡染,龙泉窑产品一改南宋时期精致文雅、小件器物居多的风格,转变为流行凤尾瓶等装饰繁复的大型器物。这件凤尾瓶,也正是南北文化交融下新式审美理念的物证。

明清两朝定都北京,京杭大运河继续发挥沟通南北的作用。南方各地供给皇室的“天庾正供”通过运河直达北京,为国家权力中心的运转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陈列馆明清部分展出了一件出自景德镇御窑厂的圆瓷板,瓷板上用青花料描绘了御窑厂附近江面上船只往来、运输繁忙的场景。景德镇御窑厂是明、清两朝宫廷瓷器的专门制造场所,这些出自御窑厂的瓷器通过水运的方式经鄱阳湖、长江,在扬州转京杭大运河直达京师。明朝的传教士利玛窦这样评价当时的北京城:“有人说北京什么也不产,而北京什么也不缺乏。”在给京师提供各类物资的同时,大运河也起到了沟通、融汇各地区文化的作用,中原、齐鲁、吴越、荆楚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都城交融沉淀,塑造了京师文化的集大成性和包容性,在文化交融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徽班进京。清乾隆时期,“徽班”经由大运河一路北上,在北上的过程中与各地方曲艺不断交融,唱腔唱词受到秦腔、昆曲等多种地方戏的影响,最终形成京剧。

大运河功能转型——交通运输转为文化休闲

民国时期,由于漕运停止,政府对于运河的治理日渐废弛,导致运河的河道迅速衰败。尽管各界运用新型技术治水的理念层出不穷,治理方案也几经尝试,但实际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运河也逐渐由交通运输通道转变为文化休闲场所。陈列馆民国部分以大运河北京段为例,为游客展示了通惠河功能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清末停漕以来,通惠河水面日渐寂寥。但是到了民国时期,随着社会的转型,通惠河日益成为市民近水游乐的休闲之所。

新中国成立后,大运河在党和国家的治理与规划下焕发新生。大运河北京段“水”的本质属性逐渐脱颖而出,成为滋养首都民生的一条重要水脉。首先,北京大运河作为首都东郊工业生产和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为工农业建设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其次,大运河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首都的水资源供给提供了便利。最后,经过治理后的北京大运河成为首都百姓滨水休闲娱乐生活的选择之一。

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馆对大运河建设历史阶段的清晰划分以及对每个历史阶段大运河建设成就及其历史价值的阐述,让观众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中国历代运河建设者们在开发、治理和维护大运河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毅力和品格。

置身于这座大运河畔的博物馆中,历史缓缓流淌,与现实交汇,游客是观展者亦是新时期大运河建设图卷中的一部分。

隋代带木柄的铁锸

猜你喜欢

陈列馆大运河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某陈列馆鉴定与改造加固研究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修缮开馆
在“统一战线历史陈列馆”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