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在浙东抗日根据地
2024-03-04朱健
朱健
谢飞(摄于1942年底)
谢飞,原名谢琼香,1913年2月出生于海南文昌。早年就读于海南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5月调江西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卫局机要秘书。1935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后到达陕北不久,谢琼香在瓦窑堡与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刘少奇结婚,改名谢飞。以后跟随刘少奇转战天津、北平、太原、延安、河南确山竹沟镇。1940年10月,随刘少奇率中原局领导机关转移江苏淮阴刘老庄乡刘皮镇。1940年秋,谢飞肩负刘少奇的重托,渡过长江到皖南新四军军部送急信。皖南事变后,长江被敌人封锁,她无法返回江北,留在苏南地区工作。根据浙东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1943年初,新四军军部和一师、六师调派了100多名干部到浙东工作,其中就有谢飞。这批干部在春节后陆续到达浙东,加强了浙东党政军各方面的领导力量。
1943年3月,谢飞接受浙东区党委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开办党员干部训练班(简称党训班),由她任党训班主任,巴一熔任党训班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自己筹备教材、教案,第一期浙东区委党训班在四明山慈南杜徐岙正式开学了。
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党员和干部,有从浦东南渡到浙东、有长期坚持浙东当地斗争、有从新四军军部和苏中、苏南根据地调来、也有从长期埋伏在敌伪顽营垒中随起义部队过来的,还有大量是新参加的。他们思想理论和修养参差不齐,组织性纪律性有很大差异,工作作风、方法也不一样,影响到相互间的团结。因此,区党委把对党员干部进行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政治任务。
党训班与区党委机关一样,都是随部队活动。在战争频繁的环境中,党训班条件简陋,上课没有固定的教室。谢飞把延安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办学的经验,应用到党训班中。她治学严谨,讲课规范,讲《反对自由主义》《保守黨的秘密》时,先把重点写在黑板上,随后从理论的高度着手,强调反对自由主义和保密工作的重要意义,接着列举白区和根据地实际斗争的典型事例,讲因泄密使自己同志牺牲的惨痛例子,教育学员加深对保密工作重要作用的认识。
在党训班,谢飞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自学能力,并请来谭启龙、何克希等区党委领导给学员作报告,扩大学员的视野。三北游击司令部司令员何克希有丰富的游击战经验,文化水平也高,他在山林里给学员们上军事课,带学员到梁弄外围阵地狮子山头,观看双方攻防战的军事演习。请区党委组织部部长杨思一讲“党的建设”、宣传部部长张瑞昌(顾德欢)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谢飞办党训班的成功经验,在浙东地区影响很大。党训班在谢飞主持下先后办了两期,每期学员60人,时间为两个月。后因进行残酷而紧张的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役而暂时停办。
1944年1月,谢飞受命担任中共四明地委委员。5月,区党委调谢飞任中共三北地委委员兼地委宣传部长。三北地委下辖慈(溪)镇(海)县委、余(姚)上(虞)县委和慈姚县委。据老同志回忆,谢飞身穿当地的土布衣服,脚穿黑色圆口布鞋,和当地群众亲如一家。她到沿海的太平闸支部、平原的范家闸支部、山边的任家溪支部等地,听汇报、谈形势、学政策、论任务。她深入细致地和党员、群众促膝谈心,指导基层支部工作,发动群众坚持对敌斗争、开展减租减息。谢飞十分重视培养当地干部,在她的建议下,于11月举办了三北地委党员干部训练班。
谢飞给学员讲述抗日形势、党的政策、党的组织原则等,她还到学员宿舍,仔细查看学员床铺上的稻草是否铺好,学习生活有什么困难。12月下旬,党训班因局势紧张提前结束。曾参加学习的中共姚南县委特派员沈宏康回忆说:“谢飞对每个学员充满希望,鼓励他们抗日杀敌。临别前,她给每位学员亲笔题写:‘坚定不移跟党走!’激励学员坚定党的信念,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5年1月,谢飞受命兼任中共余(姚)上(虞)县委书记、县抗日自卫大队(后改为县特务营)政委。
当时的余上县,是浙东区党委成立后重新划定的新县,由余姚县姚江以北和上虞县甬曹铁路以北地区组合而成。余上县委隶属中共三北工委(后为地委),下辖虞北、临中、中和、马渚等四个区委。当时的余上县境内敌伪据点密布,既有五夫、余姚等地的日军据点,又有周巷、庵东等地的汪伪“中央税警团”据点,还有崧厦、马渚等一批地方伪军据点。另外,在虞北区沿曹娥江一带,还有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在三北地委所属的三个县中,余上县是斗争环境最艰苦的一个县。
县抗日自卫大队只有两个连、200多人,除步枪、手榴弹外,只有一挺轻机枪,又远离浙东区党委和主力部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谢飞沉着分析情况、注意开展军事民主、多和周边同志商量,集中正确意见,积极应对。
谢飞注重对县委干部和部队指战员的思想教育,强调“绝对服从党的指挥,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每到一地,要为群众做好事,官兵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学习……”对县自卫大队军事训练如同主力部队一样严格,提出“手榴弹要扔得远和准”。开始,战士们扔手榴弹仅有20米,谢飞要求战士们扔手榴弹距离达到四五十米。同时,谢飞又提出“打枪要瞄得准”,要求战士们三颗子弹一定要消灭一个敌人。她亲临战斗前线,指挥部队作战,总结研究战斗经验,使地方部队战士的作战水平和应变力得到不断提高。
1945年3月21日,伪四省行署独立第四旅蔡廉部第四、五两个团,从诸暨调防到余上地区的虞北重镇崧厦。23日,谢飞率领余上自卫大队,配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五支队一大队,分路向谢家塘的敌人发起攻击。战斗至傍晚,伪军伤亡近70人,县自卫大队破坏了伪军在谢家塘建立据点的计划。不久,谢飞率领县自卫大队,又打掉了虞北濒临杭州湾的一个伪军据点及其所属的沥海所和雀嘴两个哨所,消灭了伪蔡廉部一个连,活捉了伪连长。
3月25日中午,谢飞得知绍兴顽军一个大队偷渡曹娥江,妄图消灭县自卫大队后,立即和中队长鞠振滨、指导员郁忠等商讨对策,决定亲自带一部分部队去抄敌后路,其余各部从三个方向围攻。结果大获全胜。俘顽军大队长以下30余名,毙伤顽官兵100多人,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40多支、子弹1400余发。
一次,谢飞率县自卫大队驻在临山区兰塘乡夏家村。小越据点的伪军送来一封信,指名“谢飞女士收”,信中要挟谢飞过去,气焰十分嚣张。谢飞立即回信敦促伪军缴械投降,不然用武力消灭。随后,谢飞派县大队一个排去马家堰、五车堰一带相继袭击敌人。敌人闻风丧胆,赶紧缩回据点,再不敢轻举妄动。
谢飞率县自卫大队穿插在日伪据点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夹击之中,用袭击、伏击和包围等办法把粮食夺回来、把河堵起来,阻截敌船通行,反“清乡”、反“抢粮”,给日伪军以严厉的打击。谢飞也因此被人们称作“谢团长”。在短时间内,谢飞率领的队伍从200多人扩大到600多人,成为配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一支坚强的地方抗日劲旅。
为开辟新区,余上自卫大队深入上虞北部,经曹娥江一带至绍兴交界处,考察地形,了解民情,召开开明绅士座谈会。1945年5月,余上县抗日自卫大队改编为余上特务营。
5月18日拂晓,侦察员提供情报说发现伪绍兴县县长郑重为率伪自卫大队的三个中队300余兵力,配备8挺机枪,乘黑夜偷渡曹娥江,分两路向余上特务营驻地迂回奔袭。谢飞当机立断,指挥特务营自卫应战。此战特务营大获全胜,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20多支、子弹1000余发,俘获伪军中队长以下官兵26人,打死打伤40多人。此役还获得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奖励。
1945年5月,国民党顽固派在抗战即将胜利的时候,企图抢夺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密令其部队进一步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剿”,对浙东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大规模的进攻。这时,驻浙东的国民党田岫山部第三次公开投敌。田部原是国民党杂牌军暂编第三十师所属第八十八团,曾先后两次投靠日本人,两次“反正”。5月26日,田岫山又一次投敌,旋即被日军改编为伪“中央税警团第三特遣部队”,驻上虞(丰惠镇)、许岙和余姚泗门等地。
为粉碎敌伪阴谋,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决定争取张俊升的部队保持中立,集中兵力讨伐伪军田岫山部。5月29日,浙东游击纵队第三、第五支队和余上特务营深夜奔袭田部泗门据点,揭开了讨田战役的序幕,此役俘田伪140多人,接着,又先后取得了鲍村、杜村、下管、老坝头、上沙岭等战斗的胜利,6月4日,攻占丁宅街。
6月上旬,浙东游击纵队乘胜讨伐敌军。纵队参谋长刘亨云、政治部主任张文碧率领第三支队第一、第三大队和警卫大队、余上特务营主攻田伪主要后方基地许岙。许岙是田岫山长期经营的据点,易守难攻。敌人死守许岙山头的20多个碉堡,连迫击炮、榴弹都无法炸毁。在战术会议上,谢飞提出“辣椒战”的妙计,即四周燃起干柴和辣椒,进行火攻烟熏,迫使敌军投降。这一妙计得到刘亨云的赞同。
十六户村党支部秘密收集了20麻袋干辣椒。不到三天时间,干辣椒被民兵分别送往惠丰城外的指定地点。一切就绪,待风向适宜后,受命主攻的30多名敢死队员,冲过敌军火力网,把干柴、干辣椒送到碉堡下点火燃烧。干柴烈火伴着强烈的辣味和熏人的浓烟,令盘踞在碉堡内的敌人一片混乱,举手投降。6月22日,浙东游击纵队攻克许岙,共歼田伪1000余人,缴获迫击炮1门、重机枪3挺、轻机枪14挺、长短枪400余支。6月30日凌晨,田岫山率残部逃离上虞城,上虞县城随之解放。7月6日,浙东游击纵队在嵊县开元附近再次给田部以致命的打击,将其大部歼灭,讨田战役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三北地区,8月16日,谢飞领导特务营在镇海、慈溪等县千余民兵配合下,经过三昼夜围攻,迫使慈北掌起桥伪军200余人缴械投降。8月17日,浙东游击纵队第一旅第三、第五两个支队和三北、余上特务营在民兵、自卫队配合下,向姚北周巷日军据点进攻,消灭伪“中央税警团”一营大部。18日晚,全部歼灭残敌,攻克周巷。19日,乘胜解放庵东。20日,在五洞闸歼灭企图入海逃跑的伪中警一个营。其间,先后克复长河、马渚、崧厦、泗门、小越、浒山、坎墩、胜山、樟树庙、观海卫、二六市、庄桥等大小据点20多个。8月21日晚,庄桥区民兵及群众1300余人拆公路、毁桥梁,西行破袭至宁波北门附近。8月27日,特务营及庄市区常备队在团桥、周家店一带歼灭伪军一部,向镇海县城逼近。不到半个月,除少数幾座县城外,基本上消灭了盘踞在三北、四明、会稽、淞沪地区的日伪军。
8月,中共余上县委扩组为中共余姚中心县委,谢飞改任县委副书记,进一步加强了三北地区的领导力量。
位于余姚、上虞两县交界点的十六户村地理位置很特别,是当时浙东游击根据地的浦东、三北、四明三大地区的重要节点。因此,十六户村成了抗战队伍北撤南渡的重要渡口和抗战物资生产、集散的重要基地。身为中共余上县委书记兼特务营政委的谢飞,非常注意军民团结的重要性,严格要求部队执行铁的纪律。
谢飞带领余上特务营夜袭五夫日军据点后,已夜深人静。为防止敌人杀回马枪,当晚她亲自巡查岗哨,发现在十六户村放哨的两名游击队员,在偷嚼村民田里的甘蔗。她当即严厉批评了两名哨兵,并要求他们事后向蔗农赔礼道歉,并各赔付了甘蔗钱。事后,百姓对这支有铁般纪律的部队赞赏不已。
浙东余姚黄家埠镇十六户村红色纪念馆内的谢飞雕像及谢飞题词
1984年谢飞(前排左七)在宁波慈溪参加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三北地区党史座谈会
浙东抗日根据地各级妇女联合会对加强根据地建设和支援部队战斗都起了积极作用。从姐妹会、姑嫂会开始,逐步建立了区、乡妇女会组织。妇女会积极组织妇女做军鞋、洗军衣,慰问军人,照顾伤病员,支持丈夫、兄弟和子女参军,参加大生产运动等。
1945年5月,浙东区党委为了动员和组织各阶层妇女的力量,在基层建立妇女会的基础上,决定筹建浙东妇女会。8月11日,成立了浙东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谢飞、林加晶、严永洁、巴一熔等17人为筹备委员,选举谢飞为筹委会主任。筹委会于9月制定颁布了《浙东妇女会章程(草案)》,决定10月底召开浙东妇女代表大会,正式决定成立浙东妇女联合会,后因北撤未及成立。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3日,浙东区党委为贯彻华中局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的紧急电示,在上虞县城丰惠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具体布置北撤事宜,谢飞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余姚中心县委书记黄知真、副书记谢飞立即组织召开中心县委扩大会议,落实北撤指示。谢飞担负起配合北撤的重任,她组织人员筹集船只、粮食,召集船工,收容掉队人员,安排留下干部等。
在紧张的北撤准备中,余姚国民党第九十八军一个团、“浙保”及伪军一部突袭驻周巷的浙东游击纵队第五支队,余上特务营配合主力全面反击,敌一团长被击毙,俘敌20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20多挺,长短枪200多支。周巷战斗的胜利,保证了整个部队北撤的顺利进行。
古窯浦至临山的各渡口已集结300多条船,为防止国民党军队偷袭、拦截,谢飞率领部队严阵以待,安排撤离人员上船。9月30日,第一批人员北撤,由谭启龙、顾德欢等率领浙东区党政机关人员、军政干部、警卫大队、特务营等3000余人在古窑浦上船。10月1日,由何克希司令员率领第五支队和起义不久的第二旅等第二批人员,在余姚临山大墩丘上船。谢飞心里一直惦记着病中的区委干部潘月英,特地去看望了她,详细和她谈了北撤的形势,安慰她要找社会关系隐蔽,等病好了再去苏中找党组织。
10月6日,忙完所有工作,谢飞才和第三批由张翼翔、张文碧等率领的第三、第四支队和金萧支队在临山登船,到了江苏省青浦县观音堂。主力部队要随时准备作战,根据浙东区党委决定,非战斗人员由谢飞组织绕道经上海,设法转辗到达了苏中。
浙东部队到达苏中抗日根据地后进行了整编,谢飞领导特务营跟随的浙东游击纵队第二旅被改编为新四军独立第一旅。12月,部队抵达山东临沂,接受新的战斗任务,汇入了全国解放大军的洪流。
(责任编辑 崔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