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特色移民村之路
2024-03-03杨祖安尹璇吴亚军胡晓怡
杨祖安 尹璇 吴亚军 胡晓怡
三峡土家族村是江汉平原上成建制的移民村,也是荆门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村。
为了支援三峡工程建设,2000年4月,来自恩施州巴东县库区5个乡镇13个村的千名土家族村民,搬迁到荆门市沙洋县城郊安家,三峡土家族村由此创立,我们也开启了新生活。
从峡江搬迁到平原后,我们村按以往的农业经验,种植以棉花、花生、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效益低、收入少,村民很迷茫。作为三峡土家族村人,我也急呀!2016年,我走马上任,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我清楚记得,刚开始开村“两委 ”班子会时,到了班子成员发言环节,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没有想法,尴尬收场。干部没有发展的思路,没有上进的思想,如何能带领村级发展?我向历届老支书请教,同时跟各班子成员深入谈心。渐渐地,“两委”班子会上,大家从一言不发到畅所欲言,从茫然无措到目标明确。大家齐心协力谋发展,最终敲定村庄发展五年规划,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村庄发展大突围”。
强村富民,产业发展是关键。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2017年,村党支部对低价、不合规的资产资源发包进行清理整顿。一处占地20亩的资产资源长期被废弃的棉花厂和污染较大的瓦厂占用着,每年给村里缴纳的租金还不足一万元,我们想收回来重新规划,建设村级产业园,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开始清收资源时,却遇到了两个厂重重阻拦。棉花厂和瓦厂说土地是他们的,要村里评估赔偿,否则就不搬出去。我上门做工作被赶出来,下达的限时搬出通知书被撕毁。面对辱骂和威胁,我没有被吓倒,依然合规合法推进无偿收回和拆除工作,这也极大激发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工作的决心和发展产业的信心。
我们迅速着手规划设计,要项目,跑资金。半年后,6600平方米厂房和900平方米配套办公用房屹立在废弃的棉花厂上,令人眼前一亮,同年底便招商引进多家企业入驻,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飞跃式发展。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5万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近60个。
乡村振兴,村庄环境是脸面。我们村依荆新线国道两侧而建,由于过往货车多,散落的小石子和白色垃圾令村庄环境不堪入目,环境不仅是村里的脸面,也是村民们的脸面,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这张脸打扮好。通过征求村里党员群众意见,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村党支部牵头建立全县首个农村物业管理协会,将全村垃圾清运、绿化修建、亮化维护、秸秆清收纳入物业管理范畴,极大提升了村庄治理水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庄美了,村民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强烈了。
村“两委”带着村民共建移民特色平原三峡广场,在巷道內设置文化墙,在空闲地设置村民文化小游园,组建“土家文化演艺队”,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最美系列评选”“家风家训”等活动,还创办了村级刊物《平原三峡》。村民们亲手打造的具有土家文化、土家建筑风格的健康步道,如今还成为周边村民的“网红打卡地”。
宏图已绘就,未来更精彩!我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全村人凭借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一定会在江汉平原上走出一条特色移民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