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24-03-03丁兴俊
丁兴俊
摘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将生活化教学方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生活化的角度启发学生思考数学问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基于此,文章针对生活化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思考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元素。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化元素构建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化学习情境下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降低数学学习难度,还可以同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因此,生活化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并非单纯的数字和图形,只要善于发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教师要尝试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挖掘数学元素,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学生不再抵触数学学习。教师要基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教学内容与其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融合在一起,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及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学生设计与生活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同时,教师也应从拓展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在学生能完成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数学问题,完成从分析、解决问题到设计问题的过程,这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非常有益。设计数学问题与解答数学问题不同,前者更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更有助于学生从多元角度思考数学问题。
学生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解决问题比设计问题容易,设计问题需要考虑不同因素,要保证问题符合逻辑性,还要确保计算数据符合逻辑性,且为了降低数学问题的学习难度,还要善于观察生活,并做好观察记录,这是能够在整个数学问题设计中贯穿生活内容的核心要素。虽然设计数学问题会面临不断修改的情况,这给学生增加了学习难度,但是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很有帮助。同时,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设计数学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大有裨益。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通过生活现象解决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从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创设实践学习环境、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内容创新和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利用生活化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
教师应注意激活学生的生活化数学思维。教师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解决小学阶段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时,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即使单纯以图式的方式,學生理解起来仍旧较为抽象。所以,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邀请学生直观演示此类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是从生活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以实践演示的方式思考数学问题,一部分学生演示,一部分学生观察,使学习氛围更加活跃。
3 创设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数学教学氛围
生活理念源于生活中的经验积累,由于和生活贴近,所以更易于学生引起情感共鸣,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会使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认知水平,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既可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情绪和态度,引发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思考,对于学生感受数学知识而言十分有利。而为了帮助学生认知数学概念,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核心要素,以及数学概念、定理知识,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在教室构建超市购物情境,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道具,这种贴近生活的用品,比专业的教学道具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4 开展生活化的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实践是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积极为学生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以实践教学带领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化理念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并从中收获丰富的学习体验。另外,只有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以后,做到完整地运用数学知识,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同时,通过实践将数学知识加以运用,是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数学知识才能够在学生心中产生质的变化。
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与生活实践接近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完成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的转化。如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数学理论知识后,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完成学习任务。比如,超市购物满减问题,买五送一问题等,以助力学生在生活中以数学思维模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这种方式也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数学学习并非单纯的纸笔问答,它更是一种可以被广泛运用于生活的技能。
5 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生活化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师开展教学应结合教材核心点,将数学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元素理解数学知识,有效促进数学知识难点问题的突破。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掌握生活化资料的应用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要将生活化资料结合教材开展教学,这会实现教材内容的拓展性学习,通过资料内容从纵深角度理解教材中的核心要点,提升对基础知识的领悟能力。
在此基础上,应要求学生搜集生活资料,运用于后续的学习中,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如观察生活中建筑物的造型、树木、楼宇及小草的高度等。总之,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元素相结合,可以充分体现及展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6 开展操作型生活化数学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便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感到比较困难,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开展操作型、生活化数学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这样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从而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方面更加轻松。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现象鼓励学生以动手操作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了解到数学定理的产生过程,这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提升学习效果,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如生活中常见的橡皮泥就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具,教师要求学生将其捏成正方体和长方体,同时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分别进行计算。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能真正体会体积的数学原理。总而言之,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进行操作,能够使学生对于体积这一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加深刻。同时,结合实践操作环节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改变以往的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情况。
7 将数学作业和生活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作业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具有查缺补漏的作用,也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夯实基础。学习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这种情况下,运用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拓展课外资源,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基础,增强学习动力。将课后作业或者练习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完成数学作业,帮助学生提高数学作业的完成质量,从而使数学作业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应将关注点放在计算方面,计算属于数学基本功,也是学生解决高难度问题的关键。
生活就是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学生家长可以带领学生模拟超市购物,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了解数学知识并非只存在于书本中,数学知识也能够解决生活问题。总之,这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课后作业布置形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而且是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好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使其了解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从而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生活视域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以生活化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熟悉生活中的元素与数学的联系,从而形成学习驱动力,尝试将数学生活化理念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中。教师在观念与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创新,能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出更多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思路和方案,既能提高教学质量,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參考文献:
[1]贾爱萍.生活化教学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2):15.
[2]周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67):109-110.
[3]郑如.生活化教学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0(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