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策略
2024-03-03王恒银
王恒银
摘 要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學中,探究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重要课题。教师可基于历史课堂导入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巧设课堂导入情境,以史料为载体,有效整合历史知识,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核心素养 课堂导入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因此,结合历史教学实践,笔者针对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现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设课堂导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个性潜能
新课标提出,运用多种方式展现历史的情境,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引导学生感知历史,形象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由表及里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正确理解历史现象,做出合理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欣赏歌曲、鉴赏诗词、讲述故事、播放影像等课堂导入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历史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在教学《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时,伴随音乐带领学生齐声诵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并引导学生结合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思考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学习,自然兴趣盎然,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从而为学好新课奠定基础。
二、运用史料,培养学生历史评析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笔者在课堂开始时带领学生品读材料、结合图示、观赏实物,将历史知识点与历史情境相结合,以此导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影像片段,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历史,感受历史。
如在教学《明朝的对外关系》时,先呈现《明史·郑和传》中记载的“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其意,并思考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以及郑和下西洋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的贡献。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分析材料、解决问题和论从史出的能力得到提升。在评析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历史展开客观全面的评价,推动其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
三、整合资源,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相关资源和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是人类长久以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如,在执教明朝经济的发展相关课程时,通过列举生活中一些常吃的食物,例如番薯、马铃薯、玉米、番茄、辣椒、花生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种是何时由何地传入我国的,顺其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同样,在执教《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相关课程时,通过列举本土生长的石榴、常吃的葡萄等水果,进而导入新课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为突出“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也可以列举相关事例帮助学生认识“丝绸之路”开通的重大影响,进而深刻认识到“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现实意义。
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感受不同历史事件对当前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问题,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感受学习历史的乐趣和魅力,还能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课堂导入的方式还有很多,如组织表演历史剧、开展课堂大讨论、参观本地历史古迹、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方法,都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充满期待的氛围中开展合作学习,探求新知。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许河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