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一招“揉”掉便秘
2024-03-03洪艳燕
洪艳燕 南京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护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护理学会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护理专委会委员,江苏省中医养生学会中医养生护理分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医院协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护理学会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各项中医护理技术。
便秘作为一种常见的日常小问题,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所记载。据《左传·成公十年》记载,晋景公“将食,涨,如厕,陷而卒”,意思是即将吃饭的时候感到肚子涨,就先去厕所,结果掉在厕坑中死去了。后世史学家普遍认为晋景公正是因为便秘,如厕时过度用力引发脑出血致摔倒而亡。《黄帝内经》中也将便秘称为“后不利”“大便难”。
中医学认为功能性便秘多因人体内阳气虚弱、气血亏损、阴血不足、燥热内结、脏腑气血不畅所致,所以需要温助阳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在家就可以简单操作的揉腹操,以辅助便秘患者缓解症状。
延年揉腹通便操引自方开手辑的《颐身集》中的延年九转法。延年揉腹通便操将延年九转法改良后,以按摩为主,重在揉腹,通过对腹肌和肠道平滑肌的刺激,增强胃肠蠕动,预防危重症患者出现腹胀、便秘、胃潴留等症状。便秘患者可在专业医生许可下进行操练。
【起式】患者取仰卧位,头稍枕高,眼视鼻尖,两膝微微并拢稍弓起(或腘窝下微垫高),两足微微分开,足跟踩实。
【第一式】双手缓慢上提于胸前,两手的中间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交叉并按在心窝部位,由“左→上→右→下”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 21 次。
【第二式】以两手的中间三指由心窝且摩且走,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按摩 21 次。
【第三式】以两手的中间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交接而止,按摩 21 次。
【第四式】以两手的中间三指由心窝而下,直推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按摩 21 次。
【第五式】将右手按在腹部,轻轻地将手沿着“右→上→左→下”的方向缓缓摩动,按摩 21 次。摩腹时用力不可过重亦不可过轻,用力时应注意均匀有力,缓缓摩动。
【第六式】换手,将左手按在腹部,轻轻地将手沿着“左→上→右→下”的方向缓缓摩动,按摩 21 次。摩腹时用力不可过重亦不可过轻,用力时应注意均匀有力,缓缓摩动。
【第七式】将左手放至左边软胁下腰肾处。用右手的中间三指,自左乳下直推至腿夹(腹股沟),按摩 21 次。
【第八式】将右手放至右边软胁下腰肾处。用左手的中间三指,自右乳下直推至腿夹(腹股沟),按摩 21 次。
在按摩前一般应解开衣裤,以直接揉摩为宜。按摩期间,可能常会出现肠鸣音、嗳气、腹中温热或易饥饿等现象,这是由于胃肠蠕动增强等生理功能的变化,均属正常的按摩效应,无须作特别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凡腹内患有恶性肿瘤、内脏出血、腹壁感染的患者及妊娠期女性均不宜采用本操。
中医认为便秘的病位在肠道,老年便秘还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紧密相关。平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对身体的这5个穴位进行按揉刺激,可有效通调腑气,润肠通便,达到缓解便秘的效果。
【取穴】在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中,手背腕横纹正中上方约4指横宽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或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取穴】位于腹部中央脐中位置。
【按摩方法】两掌心互相摩擦擦热,然后置于穴上,顺时针按摩。
【取穴】位于腹中部,距脐中4寸位置。
【按摩方法】顺时针点揉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取穴】位于下腹部,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方法】顺时针点揉2—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取穴】位于腹部,脐中位置,前正中线旁开2寸。
【按摩方法】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酸胀并向整个腹部发散为宜。
除揉腹操及穴位按摩外,便秘患者还可前往医院接受专业的中医外治疗法缓解便秘症状,如耳穴压豆、中药敷脐等。
·耳穴压豆。“耳为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部,采用王不留行籽等丸状物刺激耳郭上的穴位或反应点,如大肠、直肠、便秘点等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节和治疗便秘。由医生用探棒探查耳穴敏感点,确定贴压部位,耳部常规消毒后,用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穴位紧贴压,每穴轻轻按揉1—2分钟,每日按压3—5次,使耳郭有热、麻、胀、痛、得气感,但能忍受为宜,切忌用力过度导致皮损、炎症。
·中药敷脐。医生将辨证选用中药药末10—15克,加醋适量调制成膏状,敷于脐上,敷料覆盖。每次敷脐4小时,每天换药1次,便通为止。此法有泄下润燥、行气通腑之功,但皮肤过敏者、孕妇忌用。
(编辑 周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