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实践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
2024-03-02薛伟强
薛伟强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22 年版正式颁布,学科实践成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抓手。基于学科实践开展学科育人、实践育人,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已成为学习方式变革的突破口。一般认为,学科实践的思想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学科结构运动。以布鲁纳(Bruner,J.)、施瓦布(Schwah,D.)为代表,他们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主张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进行探究和实践。在我国,指向实践的教育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等。作为一种笼统的学科实践活动,如课堂活动、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研学活动等,中小学的经验虽然很丰富,但并未深入探讨其育人功能和价值。作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的学科实践研究,近两年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学界对其普适性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等已经有初步的探索,但各学科具体深入的学科实践研究尚在启动阶段,专门探索历史学科实践的成果尚付阙如。本文尝试界定历史学科实践内涵,明晰其重要价值及具体实施路径,以便为历史学科实践的落地提供参考。
一、历史学科实践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学科实践的本质是“做事”,是用学科的方式做学科的事[1]。学科实践是学科素养显性化的体现,要让学生参与到学科探究活动中,经历建构知识、创造价值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2]。有专家指出,学科实践是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即学科专业共同体怀着共享的愿景与价值观,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3]。学科实践的内涵集中体现在四个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真理性(求知)与价值性(育人)的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4]。
历史课程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文素养的课程,具有鉴古知今、认识历史规律、拓宽视野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发展历史学科思维,培养家国情怀,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专家的研究以及历史学科的本质,笔者认为,历史学科实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科世界为对象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的概念、思想与方法,整合心理过程与操作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任务,在身体参与和亲身经历中学习,从而提升学科思维能力,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活动。它是“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的实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显性化的体现,本质上是学生用实践的方式把握和改造学科世界的活动[5]。
历史学科实践是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路径,着重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探究、发现、合作、体验、创作等解决历史学科的实际问题或任务。它不仅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建构,同时也强调学科思想方法的运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把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与实践、认知与行动融为一体。
二、历史学科实践的价值
(一)促使课程理念从学科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学科实践为学科知识向学科素养转化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素养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复杂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应该是“通过多样且具体的实践活动增强个体的学习经验”[6]。片面传授知识是多年来历史教学的传统,但历史知识不可能片面、孤立地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不可能在简单的“授—受”学习中养成。因此,《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积极倡导学科实践的理念,在中外历史每个模块的教学提示中都提供了6~10 种学科实践活动①各模块开头的表述相同,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可通过下列活动提升核心素养”。显然其后列出的活动性质上属于历史学科实践。,还专门新增涉及跨学科实践的跨学科主题。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在“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突出学科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统一
学科教学与学科育人原非割裂的两件事,是本然统一的。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在于其对学科逻辑的掌握”[7]。历史教师要将历史学科逻辑转化为教学逻辑,才能实现以学科之“魂”育人。在解决真实复杂情境中的历史学科实践中,学生历经具身参与和理解体验的过程,充分理解历史学科知识的结构、逻辑与价值,进而实现学习经验的重构与整合,生成在复杂历史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历史学科素养,建构对历史学科逻辑的自我理解,从而达成实践育人和学科育人的统一。
(三)促成知识的理解、运用与转化的统一
历史学科实践绝非主张抛弃历史知识的学习,但要求改变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学习方式。历史学科实践活动强调在实践中巩固、建构、创新与分享历史知识,突出基于实践辨析、理解、运用与转化历史知识。它以素养目标为导向,彰显历史学科特质,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强调形式多样的真实探究,着力建构历史知识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提升学生认识真实社会、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与转化的统一。
三、历史学科实践的实施路径
(一)历史学科实践活动类型
历史学科实践的设计要因地制宜,考虑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况,依据活动方式、活动内容等不同的标准,可将历史学科实践活动划分为不同类型(见表1)。
表1 历史学科实践活动类型
(二)历史学科实践设计思路
探究讨论类、动手操作类、体验理解类与设计创作类学科实践最能全面体现历史学科实践的特征,也是实际操作中最常用的历史学科实践类型,以下分别解析其活动内涵、价值及典型示例。
1.探究讨论类学科实践
探究讨论类学科实践围绕历史上重大的、综合性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从而较好地达成课程标准中的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重大的、综合性的历史问题一般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对已有的材料进行分析、加工、推理、论证等,把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密切结合,进行准确、清楚、全面地表达,可以有效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能力。
典型的探究讨论类学科实践活动如围绕“工业革命带来的利与弊”等辩题,分小组查找材料,形成辩论各方的论点和论据,在班级开展辩论活动;查找、阅读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认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围绕近代历史上的革命精神,如五四精神、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举办革命精神研讨会,探讨革命精神的内涵、意义及影响,交流学习体会;围绕中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综合性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展开讨论,如“中国古代史上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等。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2.动手操作类学科实践
动手操作类学科实践围绕真实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地解决问题,获得相应的实践成果,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方法与思想的深度理解和整体建构,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这类实践不仅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的产生过程和结果直观地呈现出来,更要理解背后所依据的方法和思想,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完成任务,从而能灵活应对不同的学习情境,高效地解决问题。
动手操作类实践主要包括平面图、地图绘制,历史人物画像绘制,大事年表编写,文物模型制作,历史剧表演等。典型的动手操作类学科实践如绘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古代文明中心的地理范围示意图,绘制欧洲中世纪庄园的平面图,制作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间轴,编写简要的世界古代历史大事年表,绘制商鞅的画像,制作长城、翻车等模型。
3.体验理解类学科实践
学科核心素养根源于具身学习(Embodied Learning),根源于“心智、身体和特定情境交互作用的体验活动”[8]。体验理解类学科实践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调动多种感官和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在历史体验活动过程中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并在交流反思的基础上修正、提炼、升华自己的经验,生成实践成果,形成整体认识。通过情境创设中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灵活迁移与运用,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方法与思想。
常见的体验理解类学科实践如选择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在查阅史料的基础上,编写历史剧的脚本,分配角色,进行排练,成熟后在班级或校内演出;举办近代革命歌曲演唱会,通过演唱,感受近代革命历史发展的脉动,讴歌革命精神,陶冶革命情操;查阅、整理某一国际问题的相关资料,并采取模拟联合国会议的方式,就该问题展开讨论。
4.设计创作类学科实践
设计创作类学科实践活动基于历史学科内容,激发学生设计、探索与创作的活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最终获得创造性的设计成果,如人物小传、小论文、调查报告、思维导图等。这种实践吸收了项目式学习、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等学习理论的精髓,是整合了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实践行动[9],有利于深度学习和学科素养的培育。
典型的设计创作类学科实践活动如查阅、整理中国古代历史上对社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材料,组织一场微型的古代科技图片展,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树立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进行近代历史的实地调查,如参观考察革命遗址遗迹,通过走访、调查,搜集与近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的材料等,整理信息,形成调查报告,汇报并交流;围绕中国近代重要的史事,采用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搜集相关史料,深入研讨,撰写历史小论文。
(三)历史学科实践实施流程
探究讨论类、动手操作类、体验理解类与设计创作类等典型的历史学科实践的实施流程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确定目标和任务。基于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情,确定学科实践的具体任务和要达成的目标。(2)设计实施方案。引导学生分工合作进行活动实施方案设计,提供必要的资料、工具以及活动思路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各小组对实践方案进行认真研讨,不断优化完善。(3)分工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团队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持续改进提升,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创新,获得最好的成果。其间教师随时关注学生面临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领悟学科思想和方法,生成体验与理解。(4)交流分享。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充分展示学科实践的成果,进行深入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反思,揭示其中的本质和规律,生成意义与价值。(5)总结提升。教师基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总结优点与不足,并着重从思想方法、能力素养与家国情怀方面进行拓展提升。
(四)历史学科实践操作要领
1.精设任务,聚焦思维“最近发展区”
在学科实践中,任务(问题、项目)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首先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与能力水平,将学科实践的问题或任务置于“最近发展区”。学生对任何历史事件都有自己的原始知识或前概念,所以“精准分析学情是极其重要的工作”[10]。要选择既能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又能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引起兴趣的问题或任务。任务太难,让多数学生高不可攀,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务过易,让大部分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也会压抑学习历史的兴趣。一般而言,问题或任务应有几个逐级提升的思维障碍,但要保证在教师引导下大多数学生能够自主解决。
以中国古代史上功过都很突出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例,现行统编初中和高中教材都用将近一课时的容量叙述相关历史。如果设计秦始皇评价相关的探究讨论类学科实践,初中和高中应该有明显的梯度。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刚刚开始正式的历史课程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方法都很有限,讨论题目可以是“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过大于功,还是功过相等?”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秦始皇功大于过,不宜再深再广。而高一学生经过三年的初中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历史知识、方法与思想。因此相关的探究任务可以设计为,“有人称秦始皇为伟大的千古一帝,有人批评秦始皇为残酷的暴君,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的材料,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这是一个开放性探究任务,对于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经过合作探究和教师指导也可以完成。
2.悉心指导,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和实践
学科实践把被动接受的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反思的学习过程,但也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功能,对学科实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悉心指导,激发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和实践,重点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以历史剧表演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兼具动手操作、体验理解和创作设计形式的复合型高阶学科实践,对学生的历史学科综合素养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历史剧表演的重要价值,创设良好的氛围,组建相关的团队。然后帮助学生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确定历史剧表演的主题和具体内容。在编写历史剧脚本时,为了让人物的言行举止符合所处历史时代的特征,须引导学生深入查阅史料,落实细节。排练的过程中角色如何分配,相关的服装和道具如何解决,教师都应该进行具体指导。表演结束后,要组织深入的交流研讨,畅谈收获与感悟,反思目标达成情况,基于自身经验充分理解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从而逐步培育历史学科思维能力,最终能像历史学家一样去思考和实践。
3.善用量规,多元评价,有效促进学科实践
历史学科实践的根本宗旨在于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而能力和素养的表现丰富多元,因此必须进行多元评价。多元评价是“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系列评价方法”[11]。历史学科实践的多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实践的结果,又要关注学生实践的过程,力求多角度、全面客观地评价实践成效,有效地促进学科实践。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三个结合:一是学生评价、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主体多元化;二是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功能多元化;三是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方法多元化。
探究讨论类、动手操作类、体验理解类与设计创作类等学科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相关的作品或任务体现出很强的个性化色彩,因此需要结合教师观察、学生自评与互评、量规、纸笔测验等展开多元评价,其中量规的适应性最广。
量规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一般呈现为二维表格,包含至少三个要素:一是评价指标,指确定表现性任务(行为或作品)质量的各个指标;二是等级划分,即综合划分学生在完成表现性任务中所处的不同等级。三是等级划分的具体标准,即具体描述不同评价指标对应的不同等级划分的评价准则或表现。三个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际操作中,不同的等级还可以设定具体的量化分值。如设计历史小论文量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选题、资料搜集、论文内容、文字表述、交流反思五个方面,等级水平可以划分为优秀、合格、需努力三个等级。历史漫画作品的量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主题内容、主题思想、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绘画能力及写作能力,等级水平可以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具体见历史漫画作品评价量规[12])。
学科实践的量规应该在教师引导下,由师生共同研讨制定并加以公开,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便于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及教师评价。学生参与制定量规的经历和过程,会加强他们对于学科实践的责任感,也便于他们在反思评价阶段取长补短,不断增强自主监控能力,从而通过学科实践逐步培养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