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视域下制造业供需动态平衡实现路径研究

2024-03-02唐瑞霞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供需双循环结构性

唐瑞霞,张 勇

(1.唐山师范学院 科研处,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师范学院 海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中央经济局工作会议提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因此,中国“双循环”发展强调的是供需的动态平衡而非静态保守。“双循环”供需动态平衡指的是供需两端共同发力,供给端努力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端不断激发需求潜力,共同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匹配。

制造业在我国三大产业中处于支柱地位,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肩负重要作用的“压舱石”。然而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我国制造业却出现了制造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供需错位和无效供给等问题。单纯依靠投资、出口以及传统要素投入,已不能满足制造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需要。学术界对于“制造业供需错位表现”已基本达成一致,即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制造业发展的过渡时期[1]。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研究方面,学者们认为制造业存在技术、资本、品牌、创新等问题[2],因此造成无效供给、有效供给不足等结构性失衡现象[3]。关于制造业供需结构问题的研究方面,主要有供给驱动[4]、需求驱动[5]、供给需求双重驱动[6]3种。关于制造业供需结构平衡实现路径问题的研究方面,主要有需求侧发力说[7]、供给侧发力说[8]、创新发力说[9]等方面。目前对于制造业供需动态平衡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现有的研究主要从需求侧单方面或者供给侧单方面开展研究,没有注重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研究。在当前国际制造业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国内制造业需求市场扩大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如何更好地融入“双循环”,如何实现需求不断拉动供给、供给持续创造需求的综合动态平衡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聚焦双循环视域,研究制造业供需动态平衡的理论内涵、面临困境和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双循环”视域下制造业供需动态平衡理论内涵

(一)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供需错位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增长快车道,供需关系之间的结构性问题随即显现,因此我国制定并实施了结构性调整政策,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避免出现供需错配的现象。制造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不能简单理解为供给改革,要从供给和需求相互依存的关系来把握。2005年中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扩大总需求为依托,必须将需求和供给有机结合起来。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点,以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进一步论证了供给和需求的关系[10]。虽然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侧结构出发,但最终解决的是满足人民有效需求的问题,从而实现制造业的供需平衡。

(二)制造业需求侧管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供需适配问题

2016-2020年我国经济政策的主导方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0年,中央在肯定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导地位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需求侧管理。这意味着我国更注重协调供给和需求的适配性问题。需求侧管理是从需求端出发,以机制体制改革政策为手段,进行供需适配性调整,最终目的是畅通国内国外循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11]。我国制造业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单纯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法彻底解决制造业存在的供需问题,因此需要实施制造业的需求侧管理。制造业需求侧管理可以理解为充分扩大内需,发挥我国市场规模优势,畅通制造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制造业供需动态平衡关系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内在关联紧密不可分割。制造业供应链条包括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供给端连接的是生产者,需求端连接的是消费者,二者是链条的重要两端。供给端生产商品提供给消费者,满足消费需求;消费者又将新需求反馈给供给端,促进供给端不断改进产品和技术,生产出人们满意的产品,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是制造业制定产业政策、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两个内生源动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通过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从而提高供给质量。制造业需求侧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税收政策、货币政策来调节需求从而促进制造业发展。因此,要实现“双循环”视域下我国制造业供需动态平衡,就要以国家大力推进“制造强国战略”为契机,以2025年战略布局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需求侧管理为重点,畅通制造业国际国内供应链条,实现需求不断拉动供给、供给持续创造需求的综合动态平衡。

二、“双循环”视域下制造业供需平衡面临的困境

“双循环”视域下要实现制造业供需动态平衡,首先要分析制造业供需失衡的表现,即所面临的困境。本文着眼于制造业供需数量失衡、制造业供需结构失衡、制造业供需地域失衡、制造业供需人才失衡四个方面,分析“双循环”视域下制造业供需平衡所面临的困境,如图1所示。

图1 制造业供需结构失衡图

(一)制造业供需数量失衡

从制造业供需数量看,存在供需总量不平衡的现象,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制造业供给不足而消费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制造业供给过剩而消费需求不足。

首先,制造业供给无法满足旺盛的消费需求。在内循环方面,表1数据显示,2014-2019年,我国第二产业对GDP的比重贡献率逐步下降,从45.6%下降到32.6%。与国外先进国家或地区相比,受制造业成本增长、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高速增长等影响,我国第二产业GDP贡献率比重下降较为迅速。与此同时,我国第三产业贡献率从2014年的49.9%上升到2019年的63.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供给存在下降态势。但自2020年起,三大产业布局出现了新变化。2020年受疫情影响,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明显下降,第一、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明显上升。其中,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增长到43.3%(增长率32.8%),在三大产业中位居第一。2021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小幅度下降,但与2019年相比仍呈增长态势。在外循环方面,虽然我国制造业供给过剩,高端制造产品相对较少,高端集成电路、数控机床、智能制造设备等产品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容易产生断供风险,不利于我国制造业“高科技含量”供应链的发展。以2019年相关数据为例,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能过剩中占比37%,核心和关键技术缺失,我国制造业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的2/3依靠进口[13]。

表1 2014-2021年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其次,制造业供给过剩而消费不足。在内循环方面,我国制造业存在供给过剩问题,称之为无效供给。我国制造产品大部分致力于满足人们低端消费需求,忽略了高端消费需求,没有正确判断我国制造业需求升级转变情况。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相比,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创新协同能力、产品附加值等方面都缺乏竞争力。制造业的需求包括投资、出口和消费3个方面,以往数年我国制造业经济增长均靠传统投资驱动。“十三五”规划以后,为规避单纯靠政府投资等方式所导致的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我国制造业增长速度放缓。2020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消费环境的变化,在“扩大内需、提升国内消费”宗旨下,我国制造业呈现出口转内销趋势。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手段,我国制造业仍需坚持由投资型驱动增长转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提高社会面的总消费水平。

(二)制造业供需结构失衡

在我国制造业供需结构失衡中,结构错位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内循环方面,制造业供给结构不合理。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5.6亿美元,制造业附加值为2.2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14%。在过去30年内,我国制造业规模增速飞快,增加了近18倍[14]。而我国制造业却呈现出大而不强,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的问题。《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应用研究占总研究经费的11.3%,而在重视创新国家,该比例值一般在20%~40%。与其相比,我国应用研究经费占比明显偏低,许多高端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依赖进口,低端制造产品供给过剩,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从制造业需求结构来看,我国经济结构、收入结构和人口机构都在调整,我国制造业受这些因素的制约也进入结构性改革的新阶段。此外,我国中产阶级收入占比在逐步提高,新生人口减少,老龄人口增加,这些都影响着我国制造业的需求结构变化。在外循环方面,我国制造产品遍布世界各地,90%的计算机、80%的空调、75%的太阳能电池板都是由中国制造。但我国高端制造装备中90%的柔性显示屏、70%的汽车制造关键零部件、80%的集成电路芯片等都严重依赖进口[15]。由此可见,外循环中我国制造业进出口亦存在供需结构不平衡问题。

(三)制造业供需地域失衡

我国制造业在内循环方面,存在地区分布不平衡现象。如图2所示,除去港澳台地区,一共有30个省份发布了第二产业统计数据,其中东部省份11个,中部省份7个,西部省份12个。从具体数据来看,东部省份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总体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并且东部地区制造业占本省内生产总值比重呈现出两极分化态势。其中,北京市第二产业占其生产总值比重为51.5%,为国内最高水平;而海南省制造业占其省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19%,为国内最低水平。中部7省的制造业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差距不大。其中,山西省制造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3%,为中部地区最高水平。西部地区新疆的第二产业占其省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5.4%,为西部地区最高水平。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为“东高中平西低”,且呈两极分化趋势。“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时期,我国需要重点关注区域差距。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的进程中,要注意缩小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的差距,避免出现两极分化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是我国在“双循环”视域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图2 制造业区域分布图

在外循环方面,纵观国际贸易及投资大环境,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经济全球化逆流,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准入性、障碍性政策,限制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特别是海外投资、海外并购等受限较多。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环境下,我国制造业要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对制造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逾越、减少限制性政策的负面影响。

(四)制造业供需人才失衡

我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时期,对于高层次和高技能制造人才需求量较大,但是我国制造业人才存在着供需不匹配现象。在内循环方面,制造人才供给不足以及需求旺盛问题同时存在。首先,制造业人才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制造人才培养和就业方面。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专业设置有待优化,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滞后,不利于培养、输送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综合型人才,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所需。同时,校企合作“落地”实践不够深入,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及社会需求存在脱钩现象等,均亟需建立健全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此外,制造业人才供给不足也存在供给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的加入,但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不具备多方面知识储备。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懂得经济、管理、法律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制造业人才供给无法满足现实需求。第二,制造业人才需求旺盛,特别是高技能、数字化复合人才需求缺口较大。2020年我国就业人数约为7.5亿,技术工人1.65亿,高技能人才0.47亿,占总就业人数的6%[16]。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制造业数字化人才缺口将达到2.2亿[17]。由此可见,内循环层面的制造业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和人才需求旺盛的局面已形成鲜明对比,需要建立健全制造业人才培养机制,密切关注、对接市场及社会人才需求。在外循环方面,随着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涉外高端综合人才需求量较大。一直以来,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国外进修机会等人才建设提升战略,但是限于国内科研环境、薪资水平等因素,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导致涉外高端综合型人才供需失衡。

三、“双循环”视域下制造业供需动态平衡实现路径

在“双循环”视域下研究制造业供需平衡要有动态思维。制造业供需平衡动态实现路径,要从需求侧入手,实现制造业供需数量匹配;从供给侧入手,提升制造业供需结构适配;协调区域政策,推动制造业人才供需地域均衡;搭建协同培育平台,提速制造业人才供需均衡。

(一)从需求侧入手,实现制造业供需数量匹配

对于新发展阶段的制造业需求侧管理,需要全面推动国内市场的消费升级,充分挖掘市场需求,改变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由依靠出口和投资驱动,转为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首先,要补齐制造业需求“短板弱项”。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差距还很大。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性战略部署。我国制造业发展要立足重大发展需求,推动基础和关键领域创新,全面推出“专新特精”产品,巩固制造业的支柱地位。其次,全面培育制造业消费新动能,推动制造业消费升级。调整消费结构,突出产品核心技术,解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除了改善消费环境、提高企业形象、让消费者买到放心产品外,要密切关注、依托城乡消费流通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的上下游流动,优化制造业产业布局。再次,打造中国制造知名品牌,满足人们对制造产品高品质的要求。品牌和质量是制造企业的生存之本,提速高质量创新品牌建设,要着眼于挖掘、培育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的特色品牌,注重推动传统品牌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适应消费市场的消费需求。

充分发挥消费对制造业供给的牵引作用,充分挖掘有效供给,为供给端输入活力,形成需求与供给动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我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制造业内部市场的良性循环可以带动我国“双循环”的快速发展。通过消费能力提高和消费结构优化可以有效释放消费潜力,从而实现制造业供给和需求的良性匹配。

(二)从供给端入手,提升制造业供需结构适配

在“双循环”视域下,我国制造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道路,建立现代化制造业供给产出体系,实现制造业供需的动态平衡。针对供需结构矛盾问题,制造业已先行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制造业的供需结构矛盾,依然是阻碍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制造业产业链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升级。因此,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然是建立中国式现代化制造业的主要任务。

首先,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营销环境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深化“放管服”,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营商环境的法律保障体系,为制造企业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稳定市场秩序,提振企业信心。其次,要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重点围绕制造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我国“卡脖子”产品和技术大部分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如航空发动机、高端电容电阻、芯片等,这些产品是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材料,大多都掌握在美国、德国、法国、瑞典等发达国家手中。同时,代表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部分集中在制造领域。近年来,一些国家对我国实施技术、贸易和投资等壁垒与限制,严重威胁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安全。因此,我们要集中攻克制造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应对国际制造业布局的变化,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再次,加强新型高端制造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推进我国传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通过加强链条前端创意设计、成果转化和链条后端评估、服务,助推制造环节向产业链条两端的延伸,引导传统企业向“生产+服务”方向转型升级,激发两业融合的创新效应。再次,建立现代化制造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优化制造业产业链条,努力掌握产业链条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

(三)协调区域政策,推动制造业人才供需地域均衡

协调发展是重要的区域发展理论,制造业要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不仅要实现重点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要充分发挥东部地区制造业引领带动作用、中部地区基地支撑作用,推进西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最终实现区域发展的战略性协调。“双循环”视域下制造业供需地域平衡,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有机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扩大内需,需求结构调整又可以促进制造业供给结构调整,打通制造业在地域上供需堵点问题,实现制造业供需良性循环。首先是重点推进中西部地区放管服改革,从政策层面加大扶持。如在资本供给上,通过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更多流向中西部地区。其次,要充分发挥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东部地区要致力于高端化、数智化制造产品,延长制造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制造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再次,基于地区协调打造制造业和服务融合发展示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包括空间和区域的双重融合。可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打造两业融合发展的先进示范区,吸引国内外企业落户,形成产业集聚。同时,示范区还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制造业产业链区域间垂直一体化建设,强化区域产业链合作伙伴关系,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最后,积极参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协调治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参与G20多边对话,主动推进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包容、共赢的治理观念。

(四)搭建协同培育平台,提速制造业人才供需均衡

要实现制造业人才供需平衡,需要院校、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协同合作,打造技术过硬、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人才队伍,产生“1+1+1>3”的协同效应,切实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首先,作为教育的源头,院校要加强人才,尤其是产业融合型人才的培养。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比如,制造业融入现代服务业元素,形成投入和产出的双服务化,即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融入制造元素,形成服务制造新模式;制造业与服务业战略协同,跨界共融,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向融合。产业融合是制造业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的重要渠道,需要大量融合型人才。我国中等职业院校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要明确自身定位,为社会输送技术素质过硬的复合技能人才。高等院校要着重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复合领军人才,为我国攻克重大技术难题。中高等职业院校要担负起培养基础复合技术人才的责任,为社会输送基础复合技术人才,解决我国制造业基础技术难题,为制造业供需动态平衡提供人才基础。其次,要着力推动校企合作,做好员工继续教育工作。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会遇到人才流失、招工难等问题,除了依靠政府扶持,企业要更多依靠自身培训、激励手段来解决用工问题。企业的人才引进,可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企业需求对口人才。学生可以提前与企业建立联系,培养企业忠诚度和认同感。在员工继续教育方面,企业要转变思想,将员工继续教育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投资,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企业软实力。企业员工自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继续教育作为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手段,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顺利完成技能、思想和素质的转换,为企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再次,人才是我国转型成为制造大国的关键,政府要关注、鼓励制造人才的培养,实现人才有效供给。如加大制造业研发创新支持力度,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提高企业员工技术应用水平。要切实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机制,确保员工收入待遇和工作能力相匹配。此外,政府也可以参照国外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经验,借鉴社区学院、学分银行等发展模式,建立终身学习教育机制。

猜你喜欢

供需双循环结构性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供需紧张局势拉动煤炭价格上涨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