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视角下传统村落景观特征识别和保护
——以鄂西南为例
2024-03-02李子健吴雪飞
李子健,赵 骏,吴雪飞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 430070)
0 引言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长期农耕文化影响下的宝贵遗产[1],也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的空间记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历史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自十六大以后,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与地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凸显,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的改变和城镇边界的无序扩张,传统社会生活被不断打破,本土文化逐渐丧失[2];同时,村落空巢化和过度旅游等问题越发严重[3],促使聚落景观美感下降,丧失了景观多样性,乡村景观日趋同质化[4],从而形成我国乡村发展和建设“千村一面”的格局[5]。针对这些问题,亟需站在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加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
近年来,我国关于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的相关研究持续升温,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刘沛林等通过借鉴基因学理论,开创性地提出了“文化景观基因”的概念,开展了比较系统的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研究[6-8];郑文武等人[9]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基因识别,完成传统村落景观分类及区划,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提供研究基础;肖大威等学者从建筑学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特征和人文历史特征,进行传统聚落文化分区,进而探讨其景观特征,指导传统村落景观规划与设计[10-13];张斌等人借鉴欧洲景观特征评估(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14-18],结合我国基本国情,进行了一系列传统村落景观特征评估的本土化实践[19-22],同时融入遗产保护中的“文化线路”等理论,构建传统村落景观廊道,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参考[23]。
从研究尺度看来,我国传统村落景观研究多以单个传统村落作为样本进行,全国尺度、区域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就研究内容而言,更侧重于传统村落建筑或者遗产遗迹的保护,对传统村落整体环境保护的考虑比较欠缺;目前也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方法。因此,本研究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出发,坚持整体性保护原则,综合考虑景观的自然和人文属性,借鉴《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国家标准草案,构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框架,进行景观特征类型识别,并运用景观群系划分、核密度工具以及景观脆弱性分析等方法,得到相应的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分类、分区、分级图,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促进传统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
1 人地和谐目标下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框架重构
1.1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新思路
基于人地矛盾日益加剧的现实状况,在传统村落景观保护过程中,亟需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人地关系演进对传统村落景观的作用,重视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提供新思路。《西塘宣言》发表以来,冯骥才、阮仪三、向云驹等众学者陆续开展了传统村落保护实践工作[3],在十五年的保护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由过去注重“片面保护”到现如今重视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慢慢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土的保护方法。整体性保护不仅仅是对村落有形外观进行保护,更需要关注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结构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24],因此在保护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地”的作用,也要重视“人”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景观保护工作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出现了大量成功的经典案例,为保护工作提供了参考和方向。早在2015 年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项目制定计划,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2017 年完成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国家标准草案,提出了分类、分区、分级的系统性保护框架,目前仍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中;该保护方案主要参考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提出,在保护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分类保护中,传统村落分类以建筑为主,过于片面,未考虑村落的复杂性;在分级保护中,保护级别的判定过于主观,难以推广等。基于此,本文从人地关系视角出发,结合研究所需,综合考虑传统村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原有保护框架进行优化,构建传统村落景观分类、分区、分级的保护框架。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主要由景观特征识别和景观分类、分区、分级两大部分内容组成。景观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景观别具一格并营造出特定空间感受的因素,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能够使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得以区分识别[25]。由此可知,直观、理性地认识一个地区的基底环境,通过景观特征识别了解保护的重点,是景观保护的前提。本研究主要借鉴人地系统、景观基因和欧洲景观特征评估等理论,分别进行景观特征识别和传统村落景观分类、分区、分级,最后把两者相结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促进传统村落人地和谐(图1)。
图1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框架
1.2 区域尺度景观特征类型识别方法
人地关系作为地理学长期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一对关系[26]。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不断改造和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增强地理环境适应能力;相应地,地理环境也限制着人类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导致景观分异的根本原因,从而使景观能够被人直观地识别和区分。在自然地理学中,自然地理区划是表达地形现象和特征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27],其基本原理是人地关系中的地域分异规律,也是景观识别和区划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人文地理区划是以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分异性为基础,依据民族、文化、景观等人文要素,充分考虑人文要素的地域分异性和相似一致性,将空间划分出具有人文特色的地理单元[28],对景观特征识别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地域分异规律是指景观在地球表层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一定的方向规律分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自然与文化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三个方面[29]。从欧洲景观特征评估体系可知,景观特征主要包括自然、人文和感知三个类型,在景观要素尺度化(downscaling)的过程中,具有从自然系统到文化系统过度的特点[30]。因此,进行区域尺度景观特征类型识别时主要考虑自然特征,分别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筛选景观特征因子。
景观特征识别主要参考欧洲景观特征评估体系进行,包括前期资料收集、案头工作、实地调研和特征描述等四部分工作内容。首先需要确定研究区范围,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收集各特征因子数据,建立数据库;然后在ArcGIS、平台中进行数据预处理,利用SPSS 软件使用二阶聚类得到景观特征类型;在ArcGIS 中实现数据空间化,得到景观特征类型分布情况,根据所得结果开展田野调查并及时修正;最后对每一个景观特征类型进行描述,完成景观特征识别工作。
1.3 传统村落景观分类、分区、分级保护解析
分类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让事物变得更加有序,便于分析。在文化地理学、建筑学等学科研究中,传统村落通常根据方言、民俗、民族、建筑、空间形态或产业等要素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村落的分类和区划,然而传统村落是人地互动的结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村落生态、生产、生活三个方面,若所选要素较少,得到的分类结果也比较片面。借鉴景观基因学中的景观群系划分研究,把景观特征、属性相似的传统村落归划分为同一群系,能够综合考虑各景观要素,兼顾村落的自然和文化属性,选取多个特征因子进行分析,相对而言其研究结果会更合理。最后根据得到的传统村落景观群及其所在范围内的景观特征类型,可提出传统村落景观分类保护策略。
传统村落景观分区保护是根据每一个景观群的传统村落聚集程度进行空间分区,能够更合理地分配和管理景观资源,聚集程度越高的地区,景观特征越明显,景观资源越丰富,传统村落数量多且集中,可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加强保护;聚集程度越低的地区,景观特征越具有代表性,景观资源相对较少,传统村落零星分布,可以通过展示和宣传的方式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促进村落景观保护。因此,聚集程度不一的空间分区,应该根据各分区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景观管护模式。聚集程度的计算可利用ArcGIS 平台进行核密度分析得到,划分出景观核心区、景观过渡区、景观边缘区等3 个分区,根据各区域自身所有的景观特征类型及资源,提出针对性的传统村落景观分区保护策略。
传统村落景观是脆弱的[31],任何的人为活动都可能对景观产生负面影响。传统村落景观因地理环境各异,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不一,面临的自然灾害和人为威胁也各不相同,在保护时需要评估各村落的景观脆弱性,确定缓急轻重,划分等级进行保护。因此,本文借鉴人地系统脆弱性研究,构建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以此评估各村落景观的脆弱程度,把村落分为一级保护村落、二级保护村落、三级保护村落,结合村落的景观特征,提出相应的景观分级保护策略(图2)。
图2 传统村落保护流程图
2 鄂西南传统村落景观特征类型识别
2.1 研究区概况
鄂西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水热同期;地势高低悬殊,总体上呈西高东低,阶梯状次第分布,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类型;地形错综复杂,主要包括巫山山脉、武陵山脉、齐岳山脉等三大主要山脉,大河小溪交织成网,有长江、清江、酉水等水系,有利于水路交通发展,成为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鄂西南历史悠久,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拥有着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包括土家族、苗族、侗族、回族等28 个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和苗族为人口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总体而言,鄂西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以其作为本文的研究区域具有代表意义。
2.2 景观特征因子筛选
在景观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研究中,关于自然、生态、地理等区划研究主要依据自然地域分异规律进行指标选择,一般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植被、土地覆盖、土壤母质等特征要素。景观特征识别研究需要由多个要素共同表达,但是大量的要素堆积会使识别体系过于复杂,要素之间相互干扰,难以得到识别结果。因此,在不同的研究尺度下所选景观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性,指标数量以精简为原则[32]。在区域尺度研究可发现,地形地貌是自然景观形成的基本空间结构,是个体单元独立分异的主要标志[29],可通过高程和起伏两个特征因子进行表达;土地覆盖是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多要素的综合体,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能够反映出自然景观内部的整体功能。这三个指标均能够直接地反映出区域尺度的景观“意向”,是相对理想的景观特征因子(见表1)。
表1 鄂西南地区景观特征因子
2.3 景观特征类型识别过程及结果
鄂西南地区景观特征中的高程、起伏度数据可以通过30 m 分辨率的DEM 数据分析而来。通过交集制表工具,把高程、海拔和土地覆盖3 个特征因子以面积大小、比重等形式记录到每个网格中,获得46 351 个研究样本。借助SPSS 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样本进行二阶聚类分析,得到聚类结果,共有10 个景观特征类型(见表2)。把聚类结果导入ArcGIS 实现数据可视化,得到初步景观特征类型分布图(图3),进一步利用消除工具进行降噪,结合卫星影像调整边界,最后得到鄂西南地区景观特征类型分布图(图4)。
表2 鄂西南地区景观特征类型
图4 鄂西南景观特征类型分布图
3 鄂西南传统村落景观分类、分区、分级保护策略
3.1 传统村落景观分类保护
本文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利用地域文化分异规律,考虑到文化景观特征因子的直观性、原真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最后选择建筑、村落布局以及环境等三个要素进行景观群系划分。建筑景观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建筑形制、朝向等特征能够体现出村民为了适应环境,通过人为活动克服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形成特色居住方式的过程,如土家族吊脚楼;环境主要是指村落周边环境,能够体现出村民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梯田;布局是村落营造时,村民规划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巧妙利用地理环境的具体表达。同时,鄂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本次研究中需要着重考虑地域民族特征。因此,从聚落、建筑、周边环境和民族属性等要素中考虑,最终确定村落地形、村落布局、村落组团、建筑朝向、建筑空间形态、农田形态、民族等7 个景观特征因子(见表3),构建传统村落景观特征数据库,采用二阶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相似性分析,结合文化景观的空间邻近性,通过景观特征把鄂西南传统村落景观分为4 个景观群。在ArcGIS中利用泰森多边形工具,结合水系分布图、卫星影像等优化区划边界,最终得到鄂西南传统村落景观群区划图(图5)。由于各类型村落蕴含着大量的特性信息,在命名时需要综合考虑,因此本文选择最有概括性的地理特征进行命名,分别为清江河上游传统村落景观群、鄂西南武陵山- 巫山传统村落景观群、鄂西南西部山区传统村落景观群和鄂西南平原传统村落景观群。
表3 鄂西南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分类指标
根据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划分结果,结合每个景观群内的景观特征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景观保护策略。例如,清江河上游传统村落景观群侧重于保护村落所在地区的河流、峡谷等自然景观,严禁破坏山水格局的建设性活动;鄂西南武陵山- 巫山传统村落景观群需要重视其区域内水网系统的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注重文化多样性;鄂西南西部山区传统村落景观群所在区域景观资源丰富,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旅游;鄂西南平原传统村落景观群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适宜发展特色农业,保留农田景观,打造农业品牌,禁止破坏村落风貌。
3.2 传统村落景观分区保护
在传统村落景观群分布范围内,景观特征最明显的地方,通常叫做景观核心区。其次景观特征相对前者较弱的地方,一般被称为景观过渡区。在景观核心区和过渡区以外的区域为协调发展区。三者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解为景观特征以景观核心区作为中心往外围扩散,直到最终不存在。本文主要把传统村落坐标作为样本进行核密度分析,获得鄂西南各景观群的传统村落核密度分布图(图6),最后使用重分类工具通过自然断点法划分出各个传统村落景观群的景观核心区、景观过渡区和协调发展区(图7)。
图6 鄂西南各景观群传统村落核密度分析
图7 鄂西南各传统村落景观群分区保护图
景观核心区是各景观群内传统村落最集聚的地区,景观特征显著,区域内各个村落之间距离较近,可尝试进行集中连片式保护,根据自身条件发展新业态,进行生态、文化、产业等多领域联动发展。保证区域自然景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体现人文历史的真实性,延续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确保传统村落风貌的完整性,对建筑、环境、习俗等要素进行专项保护,坚持“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
景观过渡区于景观核心区的外围,村落分布相对松散,适宜借助遗产廊道、生态廊道、景观廊道等进行保护,如鄂西南内的茶马古道、清江画廊,也可以通过峡谷、道路、河流等资源搭建景观廊道[33]。通过廊道把周边传统村落串联一起,形成兼具生态、文化、休闲、教育等多功能的线型景观。
景观边缘区分布范围最广泛,境内传统村落零星散布且数量较少,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可以建设生态博物馆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主要强调村落的原地保护,具有保护和展示的作用,注重生态环境,保留原有的山水格局;展示传统民风习俗,延续原有生活方式;鼓励公众参与,宣传村落文化。
3.3 传统村落景观分级保护
传统村落的生存与发展容易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现如今,人地关系日益紧张,自然灾害、经济发展、人口压力、生境质量等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直接或间接地对传统村落产生危害。因此,在管理和保护传统村落前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估工作,提出合理的管护策略。参考人地系统脆弱性研究,确定使用“敏感性- 恢复力- 压力度”的SRP 模型,选择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土地覆盖类型、年平均降雨量、积温、净第一性生产力、人口密度、GDP 密度等10 个评价因子,并采用AHP 层次分析法进行赋权,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见表4),进行鄂西南地区景观脆弱性评价。根据景观脆弱性划分传统村落的保护级别,脆弱性越高的区域,则保护级别越高,最终划分出一级、二级、三级保护村落。
表4 鄂西南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在ArcGIS 平台中使用加权总和工具对标准化处理后的10 个评价因子进行叠加分析,最终获得综合景观脆弱性分析图,采用自然断点法进行重分类分成五个等级,分别为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图8)。根据传统村落所在区域的景观脆弱等级划分出一、二、三级保护村落,其中位于重度、极度脆弱地区的传统村落为一级保护村落;位于中度脆弱地区的传统村落为二级保护村落;位于微度、轻度脆弱性地区的传统村落为三级保护村落。
图8 景观脆弱性分析图
一级保护村落面临的自然和人为威胁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破坏,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传统村落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修缮村落内建筑,加强对遗产遗迹、古树名木的保护,维持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保留村落民风习俗,保护文化多样性。
二级保护村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主要采用预防性保护。在保证村落风貌完好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对村落景观特征进行风险评估,加强村落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增强群众保护意识,增设防火防虫防潮等保护措施,通过村民参与等形式加大监测和管理力度。
三级保护村落生态环境较好,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恢复力。可进行延续性保护,在不破环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延续传统村落的有形外观的基础上,还要延续村落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在此过程中必须把握经济发展的“度”,坚持保护为主,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对传统村落景观造成破坏。
4 结论
本研究基于人地关系理论,在区域尺度进行景观特征类型识别,应用其识别成果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同时,借鉴《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草案,构建分类、分区、分级层层递进的系统性保护框架,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总体而言,景观特征类型在区域尺度能够帮助人类比较直观地了解各个地区独特的景观资源,具有总体的景观印象。利用景观特征进行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划分,能够充分考虑自然与人文特征,明确保护重点,提高保护效率;根据各景观群内传统村落的聚集程度进行分区,能够科学选择相应的保护模式,进行差异化保护;最后结合景观脆弱性评估,划分保护级别,确定保护力度和资金投入,进行科学保护。在整个保护过程中结合景观特征类型分布图,提出保护策略,最终促进传统村落人地和谐保护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