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屋脊上的眺望
——浅谈北京城市更新项目的实践
2024-03-01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景观规划师刘辉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景观规划师 刘辉
建国以来,北京致力于城市建设,改善提升市民生活品质。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趋饱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更多地集中在城市文脉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如何保护延续和焕发新生方面。本文以近期完成的京西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实施过程中的思考作为线索,从一个细微的建筑屋面构件切入,结合近年来笔者亲历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院”)在北京城市更新中的不同类型实践案例,论述城市屋顶界面的演变和城市人文精神内涵的关系,解析北京历史文脉保护、展示与新生的城市更新策略,探索针对城市更新中传统文化内涵和形式符号焕发新生的方法论。
仰望天穹——人与天地沟通的纽带
北京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千年浸润至深的古都文脉,城市格局具有明确的核心。俯瞰建国之初的北京,居于天地山水大格局中的城市在一片绿树灰瓦之间,中心的紫禁城和分布城内的彩色琉璃屋顶格外醒目。北京是一座久居于此的人心中会有日月星辰的城市。在人类早期的意识中,高踞屋顶面对神圣天穹的位置是需要仰视的,就如太和殿的屋脊兽在粼粼黄瓦间迎接日出的第一缕光辉,这里是大自然每日最先给予太极之力的所在。城市的四个方位还有对天地日月和先祖的祭祀之所,屋顶同样被琉璃瓦覆盖,并饰以对应的五色,寓意与大自然的联系。被天下百姓高高举起寄托的承载物,是人类社会对世界认知不多的时期民族宇宙观的产物。700年余间的都城北京,屋脊兽俯瞰这一座城,这一座城市的人民仰望着它们1。它们各自具有作为建筑构件的功能性作用,它们也是这座城市的守望者,是城市天空中最鲜明的风景。
屋面形式符号语言的形成与演变
城市的屋顶是城市人抬头看向天空时基部实体的轮廓线,我们称其为城市的天际线。城市天际线昭示着城市所有者的眼界和胸怀,代表着时代的物质审美和精神寄托,并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发展不断演变、融合、更新。在漫长的封建时期,殿宇的屋顶呈现出的轮廓是对人面向天穹的意识引导,体现着农耕文明年代一座城市、一个民族意识本源所呈现宇宙观的形式化和符号化。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屋脊兽的传统哲学思想取自崇尚天地自然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观念。我国古代立于建筑屋顶最高点正脊两端使用鸱尾的正史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它兼具加固屋顶、造型审美、表达寓意等多重作用,也是等级和威严的象征。从西汉武帝时期的出土脊兽可以看出最初其作为葱台钉钉帽的建筑构件功能,隋唐宋代逐渐偏向于丰富造型的建筑美化作用,到明清则更偏重于作为标示阶级文化内涵的符号。与此相呼应的是,不同地域各阶层逐级延伸这一形式化的形式以及符号化的符号,从社会形态延伸到建筑景观形式语言的广泛系统化应用,便生成了一套地域文脉型生态系统。
纵观欧洲城市屋顶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其形态演变是一种集合形式的生态系统,是多重因素和延续的时间框架的产物。古希腊神庙双坡顶两端形成的三角形山墙指向天空,起着建筑功能主题叙事的重要精神引领作用。西方艺术审美更强调人性价值层面,人对大自然的征服成为力量甚至神性的体现。空中花园是对两河流域古代城市规模、科技水平、文化内涵所达到文明程度的例证。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建筑景观对城市天迹线具有重要的视觉引导和精神意义,被视为连接人与神圣生活的象征。
传统城市文化核心的转变,文脉符号的消隐,城市天际线的更新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以其和谐共享又灵活多变的屋顶界面,表现了这一时代欧洲城市人特有的精神,园林植物簇拥着的建筑,反映了人文主义自我意识觉醒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转变。
工业革命初期,高度密集人口、工业污染、人居环境恶化等大城市问题出现后,人类与自然转化为对立关系,由此催发的城市人对大自然的需求促进了景观园林衍生成为一个独立专业。纽约中央公园的规划建成在大型城市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阳光、空气、水和浓厚的绿量为城市人带来生命的气息。
现当代建筑第五立面多样化的探索尝试,逐步产生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城市天际线形态。从现代主义曾经热衷于对城市进行单一、晦涩的模式化规划,到平面曲面屋顶的实用性多元化,艺术技术思想的进步带来城市的自信。城市核心功能的分散、城市建筑群聚落的形成和建筑高度变化的失序,为城市人带来新视角的产生。人类的城市生活模式充满了丰富的随机性,并且因地缘文化以及政治经济和技术所致的功能变化而仍将持续不断地动态发展。
今天,我们回顾过去是为了了解其结构衍生,而非学习其风格。在世界范围优秀的城市形态中,多样的力量、历史和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共同创造了独特的场所感受。即使是在如今缩短了的时间框架中,依然可以成就同等丰富的城市肌理以及多样的概念和空间。
俯瞰城市——建筑第五立面与城市第六立面的形成
城市硬质实体压力导致软质空间比例的增加,催生了城市基底中自然生态部分弥补的新方式,即立体绿化和空中花园。空间生态环境的兴起和方兴未艾的城市第六立面行动,形成了立体交织的城市新形态。
城市在秩序与生活的基础上成为接纳愈来愈多方面资源共享与信息交互的聚集地,也将发展成为激发创新意识、促进人类进步的策源地。理想城市将为城市人提供更细致的物质和精神保护以及更多元和谐的共生场景,涵括了对城市原生特质的坚守与持续更新的融合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期。
城市中的人工和自然环境曾经被清晰地界定,今天这些社会组成部分正在融合,在某种程度上城市是合成和多标量的。当景观浮现于或支撑升华建筑形态时,景观的厚度即成为可用空间并容纳功能节点。感知系统依托于多元的城市,由实体空间引申到达意识形态,众多力量在同一块场地上发明、改变并制造“事件”,它们一起转化为全球一致性背景中的本地差异化。物质空间的复合利用与精神畅游可“得其环中、以应无穷”3而生长为无限可能。城市物质空间的更新在满足新时期大多数人适用功能的同时,将在精神层面获取更为丰富的感知,使城市人更接近于天地交融万物共生的命运共同体状态。人的视线从地面走到了可以属于人类的空中,也把天地宇宙链接线索拉近到人类能触及的高度。
在探索中砥砺前行——城市更新中的文脉传承与创新
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北京市属设计企业,北京建院持续以高品质的设计实施项目服务于城市。以下,仅就笔者亲身参与的几个项目案例梳理一些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经历,分享从宏观到微观尺度下延续城市文脉、做好有机更新的探索与尝试。
北京城市中轴线纵贯南北、穿越古今。古都轴线之上,可见景山公园制高点万春亭;轴线两侧,饱览青瓦灰砖的老城风景。放眼世界城市中轴线体系,北京中轴线的规模和魅力独占鳌头——7.8公里之一贯到底、700多岁之阅历沧桑、规划理念之完整先进、山水道路之元素丰富,以及由此蕴藏的深邃审美观念与人文内涵,每一样均为北京所独创,为中国所独有。如同城市的“脊梁和灵魂”,中轴线托起了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古都篇章;探寻首都历史文脉,中轴线上每一处古迹都值得细细丈量。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1951年)一文中盛赞这条中轴线,称其为“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认为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是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中轴线及其延长线以文化功能为主,是体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区。既要延续历史文脉,展示传统文化精髓,又要做好有机更新,体现现代文明魅力。中轴线既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注重保护与有机更新相衔接,完善传统轴线空间秩序,全面展示传统文化精髓。中轴线的长度对应都城的规模和气魄,理念折射先人的智慧和理想,样态则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包容格局,它是一段古老又鲜活的历史,是城市文化的符号和百姓精神的坐标,也将成为新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特殊见证。
延续历史文脉,拓展城市格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9个巨大“脚印”从永定门出发,沿着古老的北京中轴线,一步步走向鸟巢。北京中轴线,在空间概念上北延成为城市奥林匹克公园轴线。北京建院与众多城市规划建设者协同,在占地4平方公里的奥林匹克中心区建设中将北京城市发展主轴线导入了复合的城市空间结构、人文景观系统、自然生态体系,利用建筑、交通和龙形水系的挖出土方堆造了中轴线景山北部的又一个城市地型制高点,并将多重因素有机链接成为体现古都风貌和现代城市功能相契合的北部发展带动区域。
顺应时代发展,传递中国特色
大兴机场建设项目将中轴线南延至市域的南部边界,凤凰腾飞理念的航站楼主体建筑贴合北京南部朱雀方位的传统文化内涵。航站楼内指廊庭院的景观主题,以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新景观手法表达与新丝绸之路以北方传统古建园林手法刻画的复合方式,提供了传播新时代城市文脉的启航点,为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进步描绘出形象的记忆画面。
航站楼指廊国内候机区丝园、瓷园、茶园、田园分别讲述中国古代陆上、海上、南方、草原4条丝绸之路,国际候机区中国园为新丝绸之路主题
汲取文化遗存,重塑生态景观
运河故道项目是对历史遗存和工业遗址生态重塑的探索与实践。地处长安街轴线东部大运河文化带和东六环路创新发展轴交汇处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森林公园于2019年建成开园,项目利用运河故道再现历史场景,在解决海绵城市蓄涝功能的同时,引入丰富的生境系统孕育未来生长空间,对老旧工业聚集区内做适应公园运营的功能性改造更新和生态融合。市民在蓝绿交织的生态型公园游览,得以发现、阅读并感悟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人与天地共融的自然理想状态,城市森林也为城市新区提供了充沛的绿肺和未来发展的弹性空间。
深入市民生活,构建和谐环境
体验一个结构并不是被动地接纳它,而是要居于其中,拥抱它、想象它,并发现它内在的重要性4。城市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寄托就藏在点滴日常里,需要设计者深度挖掘整理并且使其融合进现代城市。
前门大栅栏煤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的景观提升项目范围涉及17条街巷胡同,是传统商业文化、梨园文化、京味文化的荟萃之地,也是明清至民国时期老北京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设计充分尊重了现状以民间餐饮旅店经营和胡同院落居住为主的业态生活,融入历史文化场地记忆中的金融文化、市井生活、民俗活动内涵。设计团队深度挖掘老字号和胡同变迁,通过历史场景的演绎与再现,在街区停留空间和热点空间设计互动景观节点,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增加使用者情景、符号、导视、融入等多层次体验参与互动,提升区域活力。我们抽取其中门框胡同一处仰视场景作为案例,在整体项目逐步推进实施的过程中持续对其跟踪5。附近居民对改造后的门框给予了充分认可和积极参与,城市观光者抬头也会发现不一样的故事。
挖掘特色符号,焕发产业新生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前身,是曾经700年窑火不熄专供紫禁城等皇家建筑屋顶琉璃瓦烧造的老旧工厂。在漫长的封建时期,芸芸众生对琉璃瓦这一中国特有文化符号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紫禁城等的宣室玉堂屋顶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神圣属性。琉璃瓦作为传统建筑构件运用于皇家建筑,这使它有了更崇高的地位——皇权的象征,同时也蕴涵着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天道的崇仰。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它被赋予文化和工艺永续流传的非遗作用,成为中华千年文化传承的瑰宝。让更多的现代人去了解传统文脉内涵,感知中国文化魅力,这是当今中国设计师需要研究探索的课题之一。因此,这一项目的思考焦点集中在致力于探索一种人与天空对话、与时空对话的途径,借助琉璃构件在人尺度空间场景中的应用,拉近人与琉璃的心里距离,呈现精神层面与自然层面的融合与启发。园区室内外整体作为展示琉璃文化的“泛博物馆”,在满足生产功能安全便利的同时,使观者置身于琉璃制作的过程中,得以深度体验感知琉璃文化。琉璃产业园的展示方式借助多种现代语素和科技手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并开启了参与者对空间和时间的遐想。
关注科技飞跃,展望智慧未来
随着虚拟时代的到来,既有实体和抽象元素所共同构建的已有条件混合体中,每个范畴都可以被重新思索成嵌入式信息,多重的可能性、及时的相互作用重新铸就为信息交流,并产生开放的有界限的系列运动和连接,规避机械化“智能”逻辑的蔓延,最终实现可控范畴的潜能最大化。时间是永恒起源的新常量,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空间不断进化的属性。发现与证实的过程是对更加深度认知的物质世界以及更为有效的控制力实现创造更多维的突破,就如同AI一个新的编程输入,又增添一扇开启新世界的门,激发出新的系列启动。
坐落在亦庄的国际机器人产业园项目以历史、当下和未来的串联展望为出发点,以探索人性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为切入点,关注智慧化设施在城市空间的运用以及产业园区转型发展,赋予现代科技系统化的理性智慧与人性化的温度关爱交互的使用场景,植入认知识别形象和复合功能节点,隐喻未来与当下的关系,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城市文脉的内质,将会在科技飞跃的明天为城市人带来更加重要的人类精神层面的归属感和创新机遇。
城市建设者的责任
当下,我们的工作重心是对城市过去与将来的交织,因为有多深远的过去,才会有多长久的未来6。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要生活在城邦里的动物7。从城市的角度出发,历史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与不可再生性,越来越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蕴含文化精髓具有传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等待被真正的释放,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下,坚守文脉传承,从每一个点状的城市更新做起,成为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城市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弘扬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我们正居于城市演化历史长河的同一个渡口,流行模式所带来的潜在危机在避免千城一面的集群标准化方面应被城市建设者们高度重视。我们有责任守护这一方水土所根植的文脉传承,弘扬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文化内涵的识别力,为后代谱写属于今天的城市段落,与这座城市共享日出日落、浩瀚星河。
注:
1. 刘滨谊教授认为,中国人自始至终迫求的正是这种感、知、应的最佳状态,即能量接受、信念传递、时空应对的和谐体。
2. 屋脊兽取自自然的元素,出自对自然的敬畏,与自然和谐统一是中国古代造物思想“天人合一”的典型体现。2000年来对其形式化描述语言的细微改变与时代、文化、生活、技术的进步相一致。
3. 引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4. 引自:莫里斯·梅洛—庞带( Maurice Merleau-Ponty)的《知觉现象学》
5. 门框胡同的历史由来于清光绪年间的一场火灾,附近街区的商人集资在巷子中建了座过街的火神庙,俗称“过街楼”。此楼是在东西靠墙立两块石板,上方横几块厚石板,将佛楼架起。行人从南北两边看,过街楼就像个“门框”,故此称门框胡同,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我们还原了昔日门框上方的微缩火神庙(造型参考现存于什刹海的火神庙),还设置了历史故事说明和昔日场景再现。
6. 引自:张祥龙的《桃花源的隐逸世界》
7. 引自: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