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寄售模式在医院检验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4-03-01秦雪丽于智杰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学装备科河南郑州450016
秦雪丽 于智杰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学装备科 (河南 郑州 450016)
内容提要: 目的:依据高值耗材的管理经验,实现检验耗材在医院流转使用的全程监控,推进检验耗材的精细化管理。方法:依托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公司填写完配送清单后,根据配送信息,平台系统自动生成耗材条形码,一物一码,物码对照。该条形码将作为耗材在医院流通使用的唯一身份证,直到该耗材上机使用结束。做到扫码验收,扫码使用。结果:发现新的管理模式可以解决以往粗放式管理模式的不足,而且实现检验耗材进入医院后从验收到使用的全程监控,达到了检验耗材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能够提供准确的库存和使用数据,为医院精准核算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结论:条码寄售模式是本院条码管理的初步探索,未来,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码在医用耗材上全面实施将实现检验耗材从生产到销售到医院使用的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
当前,随着按病种分值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模式的推广,医院对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更加迫切[1]。检验耗材是医用耗材中的重要部分,在医院医用耗材的支出中占很大的比重。由于检验科下面划分不同的检验小组(实验室),包括急诊化验、免疫室、生化室、体液室、基因扩增实验室、微生物室、临检室等,检验耗材也涉及不同的厂家、品牌、规格型号、效期批号,数量多且繁杂,无论是医学装备科的验收、入库、出库,还是检验科的验货、储存、使用与备货,都耗时费力,难于管理。如何节约成本,节约人力资源,减少浪费,规范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检验耗材实行精细化管理,精准把控耗材的效期和批号,先进先出,近效先用,实现冷链监督从生产厂家到医院使用整个过程的全覆盖,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是未来的探索目标和方向[2]。
挖孔深度大于2m后,设置孔内照明系统,使用低压电源、防水带罩安全灯具,电线、电缆外包绝缘胶皮不得破损,绝缘性完好,并设置漏电保护器。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是以心血管专业为龙头的综合发展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开放床位1500张。各种专科检验耗材以及常规检验耗材种类较多,从2021年10月~2022年4月初,本院使用各种检验耗材共391个品规。按照现阶段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公立医院提出的降低百元收入(去掉药品)耗材使用量,对耗材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医学装备科人员积极转变管理思路,改变传统的管理办法,指导协助检验科,提高管理效能[3]。本院改变了传统的采购即入库的管理模式,基于高值耗材的管理办法,提出把条码寄售模式应用到检验耗材的管理上。该方法已经运行4个月,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果,本文将详细阐述新老两种管理模式的运行情况,并对新老两种模式优缺点进行对比。
1.以往检验耗材的粗放式管理方法与不足
以前,本院采用传统的耗材管理方法来管理检验科耗材,具体流程见图1。
图1.以往的检验耗材申购使用管理流程图
传统的工作方法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工作需求,但是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需要科室工作人员经常巡查耗材库存及效期,要求不同批次的同种耗材先用近效期的,库存不足及时要货,如果人员下夜班或是调班,没有及时巡查,就有可能造成耗材短缺;其次,检验科各小组提交采购计划全凭自己经验,为了减少报货和验收次数,经常一次性采购近一个月的耗材,容易积压浪费;另外,传统方法使用的是先办理入院入库手续,后使用,也就是以领代耗,具体耗材在科室的使用情况无法监管,无法得到科室真实有效的耗材占比使用数据;而且,对于需要调换货的情况,检验科需要向医学装备科退货申请,由医学装备科办理相应的退库和退货业务,否则,就会出现管理疏漏。综上所述,检验试剂的精细化管理急需踏入新的阶段,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实现试剂的入库跟踪使用管理。
2.条码寄售管理模式
2.1 物资管理平台
第五,科室按照品规批次、存储要求分类放置各种检验耗材。使用时仅需扫码,系统会显示使用耗材的品规、批号、效期,并生成科室使用出库单(见表1)。如果相同物品名称和规格,存在不同批次效期的情况,系统会按照效期时间上近下远的顺序显示多条不同批号列表信息,红色字体为当前扫码使用耗材信息,提醒工作人员当前此类耗材目前的库存情况和使用的批次效期情况。如果,使用人员把近效期试剂积压在下面,拿取的是相对效期更远的试剂,系统会显示现在扫码的试剂在同类近效期试剂下面,提醒使用者先使用近效期试剂(见表2),系统扫码不通过。
第二,医学装备科采购人员审核。
2.2 条码寄售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
whereandare the fractional-phase observables of the incoming carriers at frequencies f1and f2,respectively;N1and N2are carrier integer ambiguities at frequencies f1and f2,respectively.
第一,检验科各小组(实验室)提交采购需求订单,科室负责人审核。
接收机对回波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混频、滤波、放大即可得到差频fi+和fi-,然后根据式(3)即可得到目标距离R。
第四,耗材到医院后,医学装备科、检验科和供应商三方在检验科验货,验货包括:核对条码与订单、实物、质检报告是否一致,检查货物转运过程冷链温度是否符合要求。验收合格后,由医学装备科人员扫码进入医院一级备货库,然后根据采购订单直接转入检验科二级备货库,检验科申购小组确认后转入小组三级备货库。检验耗材入库流程见图4。
第三,供应商通过物流系统云平台收到订单(见图2)后,按订单品规数量备货;填写订单信息,包含批号、生产日期、效期;平台系统生成唯一条形码,供应商按一物一码贴好(见图3)[7-9];供应商把物资的质检资料,包含检验报告、报关单等通过系统云平台上传保存,与订单绑定,实现无纸化管理[10]。
根据作者高值耗材的管理经验,依托物资管理系统,对检验耗材的管理模式进行转换[4]。共梳理出342种品规的检验耗材,实行纵向三级备货库扫码管理,探索条码寄售管理模式的应用[5,6]。具体流程如下:
图2.供应商平台配送订单
图3.检验耗材条形码
但是虽然eFAST方案具有不错的诊断准确性和比较理想的效果,在我国进行推广仍旧存在一些困难和阻碍,比如对医师的培训和相关操作的规范制度还没有完整建立起来,我科在近期尝试开展急诊医师的床边超声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通过授课,讲座和专业人员亲身示范等方式增强医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为eFAST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图4.检验耗材入库流程
本院使用的是天津奥胜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的奥胜医院物资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有4个:供应商资质证件管理;物资字典;业务板块;数据报表。供应商资质证件管理模块需要供应商上传包括生产厂家、各级供应商的三证及授权,经医院审核通过后,才具有供货资格。物资字典用于维护各厂家的供货物资明细,包含名称、规格、价格、分类、生产厂家、供应商等具体信息。业务模块包括采购、供应、验收、备货、入库、出库等功能。数据报表是各种方便统计查询的表格,比如入库汇总表、出库汇总表、盘存表等。
表1.检验耗材正确扫码时出现相同品规的库存、效期、批次显示列表
表2.检验耗材错误扫码时出现相同品规的库存、效期、批次显示列表
第六,医学装备科每天定时依据物资管理系统上传的检验科使用出库单(见第5条),批量生成医院正规的入库、出库单据。各供应商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查看自己耗材的使用消耗量,按医院要求按时开具发票。这种寄售管理模式也实现了财务意义上的“零库存”,实现了实用实采。
第七,由医学装备科与检验科根据储存空间、周转率共同制定检验科耗材库存下限量和上限量。正常情况下,某耗材备货库库存量降到库存下限后,系统会自动生成采购订单,推送给当天值班人员,并提示检验科工作人员及时要货,工作人员只需要确认提交订单,减轻了检验科各小组的盘存要货工作。订单生成的采购数量=库存上限-库存下限。
2.3 条码寄售管理模式的优势
由于检验耗材不同于常规卫生耗材,常常需要冷藏,甚至冷冻存储,医院一级库房没有冰箱等冷藏设备,不具备存储检验耗材的条件。到货以后直接出库给检验科,以领代耗,无法真实反映检验科的耗材使用情况。无法精确计算各检验小组的百元耗占,耗材损耗等各项指标,无法达到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本院检验耗材采用条码寄售模式已经4个月,不仅做到耗材“实用实出”,用支相符,而且实现检验耗材入院后的全程监控。另外,检验耗材条码寄售模式还有以下优点:①一物一码,账物相符,方便检验耗材盘点库存。②同类耗材使用时,有批次、效期和库存显示,避免盲目使用,近效先用,实现智能化管理。③无纸化电子信息管理,方便查找,环保节约。④实用实出的寄售式管理方法,实现医院财务管理意义的“零库存”。⑤自动生成采购订单,减少检验科工作人员压力。⑥如果检验耗材未使用需要退换货,由于没有办理正式入库手续,只要检验科人员直接扫码退出备货库,即可完全退出医院。不需要在医院财务帐上退库,退发票,手续简便。
3.讨论
综上所述,检验耗材的条码寄售管理模式大大延伸了医院的管理深度,简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序,推进了检验耗材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为临床得到有效的检验结果提供物资保障。目前,由于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码尚未全面推行,本院采取自行编码赋码。未来,如果国家将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码推行到检验耗材,那就可以直接扫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码识别,流程会更简单,验收也更加方便。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码实施会实现检验耗材从生产到销售到医院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监控[11]。另外,还要继续探索冷链的全流程覆盖,依托专业的冷链传送平台,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监控检验耗材从出厂到供应商到医院使用的整个过程,不仅是有温度打印凭证,采点温度,冷链交接记录,还要实时监控各个网点温度记录,达到真正的“质”“量”控制,为临床一线提供更稳定、更精准的检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