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洪:国企如何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2024-02-2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企业研究所原所长陈小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企业研究所原所长 陈小洪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国企特别是央企必须与各方合作创新引领发展”,陈小洪在2023(第九届)国企管理年会上作主旨演讲时表示。
理解创新引领的新意涵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确2024年的工作任务时,首先提出科技创新引领。我认为,这不仅是提出一项工作,而且有更深刻的含义,明确了基本的政策方针。
我的第一点理解是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创新引领,过去说创新驱动,两种说法本质一样,新的提法表明要更深刻地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科技创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只有与产业化结合才有更大的战略意义。
第二点理解是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必须做到新产业和已有产业转型升级两手抓。
发展新产业,一是要支持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继续发展已有新兴产业,还要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三是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有关部门提出要关注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9个未来产业及其技术的发展。
推进已有基础的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三是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第三点理解是要加大创新投资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中央工作会议特别指出,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研发工作,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企业创新需要整体战略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国企特别是央企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国企在创新发展方面有条件、也必须担当起“国家队、排头兵”的重任,与各方合作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优势。
这就需要全面理解企业的创新发展战略,但有些认识过于狭义,如讲创新战略只讲研发战略、技术战略。我认为企业以创新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重视技术和自主研发,这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第二是覆盖企业价值链整体的价值创新创造,不仅仅是研发创新,是整个价值链的创新,还包括延伸至产业链企业的合作创新创造;第三,企业创新战略与企业发展互动融合。美国3M公司要求各个事业部30%的收入要来源于4年之内的创新产品,这就是企业创新战略与业务战略结合。
企业创新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第一,目标远大。长远的目标决定企业发展的未来、阶段目标及其深度、发展边界和路径选择,影响企业发展的可能性。比亚迪、宁德时代敢于在新能源汽车很少时就坚决进入这个行业,这就是长远眼光、目标远大。
第二,发展创新特点不同的业务。企业的业务可以主要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巩固发展型业务,就是已有业务。这种业务要巩固发展做大做强,创新升级发展。第二类是扩展型业务,这种业务市场上已经存在,但对企业来讲是新的业务,可以按相关多元化策略创新发展。第三类是探索型业务。企业必须发展探索型业务。探索型业务着眼于未来,不仅对本企业,甚至对中国、对世界都是探索型的业务。为什么要发展探索型业务?因为只搞研发,没有商业实践,新业务是发展不起来的,创新本质上是商业实践的过程。企业不同类型的业务创新特点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允许有差异。
第三,多种创新模式并举,包括突破性创新、原始创新、持续性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这些创新模式往往互相结合。
第四,加强研发,补上短板。在研发方面,中国企业强在开发,弱在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弱,要持续研发投资,补上短板。企业研发要抓三个重点,新技术、技术融合和新产品。研发到了产品开发阶段,要学习华为的IPD模式,进行打通需求的研发。
第五,健全有效的组织。健全的组织能提供系统化的创新管理,能对创新与业务、财务有机结合进行系统管理,靠组织进行创新、放大创新成果及控制风险。在这方面这次参会的很多国企已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第六,人力资源和文化。华为能成功,选人、培养人,“不让雷峰吃亏”的政策很重要。企业要创新,要提倡行动、试错的文化,还要有必要的平衡观。
第七,重视组织学习及变革能力的形成,这种能力与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和领导力关系密切。
第八,领导力很重要。领导力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情况下,要求领导有很好的业务及知识、资产、团队的差异化管理的能力。
国有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有条件也必须担当起“国家队、排头兵”的重任,与各方合作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优势。
创新需要多种类型的投资
第一点认识是创新需要投资,创新投资是应对创新风险最重要的战略性措施。
第二点认识是要重视沿企业价值链、产业链进行创新投资。在企业研发阶段,在进入市场初期,甚至到后来的规模化发展,阻碍创新投资的主要因素都是不同的。因此,沿价值链进行创新投资重要,同时应有不同的模式。从价值链延伸出去就是产业链,沿产业链投资也很重要。
第三点认识是要在研发阶段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的投入,并对其作相应的部署。需要认识研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阶段研发投入成本及其机会价值分布的规律特点。开发前投资成本低,风险大,创新机会效益大;开发后投资成本大,风险小,创新机会效益小。因此,加大早期研发投资有战略意义。
第四点认识是创新进入市场后阶段投资的重点和难点,与企业发展总战略结合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两个重点,一是创新已经完成0到1,进入到2到5的阶段;二是基于结构调整升级和产业重组的投资。创新1到2,或者到5阶段可能做的是替代追赶型创新,别人的产品已经占领市场了,能否胜出风险还很大,或者是前沿技术创新市场还要培育,这两种情况下投资风险都较大,但因为它是技术创新产业化的早期阶段,投资战略意义更大。基于结构调整升级和产业重组需要的升级重组投资,很多产业都有这样的投资机会,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研发投资还是产能供应链投资,国企都要强化与民企合作、与各种金融机构合作。只有这样,投资才能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