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份真挚情感,一腔家国情怀

2024-02-29祝鸿霞

铁军 2024年2期
关键词:林颖彭雪枫家书

祝鸿霞

编者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从本期起,本刊将开设“铁军·家书”栏目,陆续刊登新四军将士在抗战时期的家书。通过一封封家书,感受他们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母的浓浓的亲情,感受他们为了民族存亡“舍小家为大家”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从而更加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彭雪枫1907年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历经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率军攻占娄山关,参加过遵义战役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中央指示到河南运筹中原抗战,后率部挺进豫东敌后,领导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担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等职。1944年9月,彭雪枫在一次战斗中亲临前线指挥,不幸牺牲,时年37岁。彭雪枫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彭雪枫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中共中央为彭雪枫烈士写的挽词为:“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林颖同志:

事情或者过于突然,但敌后两年我们是在相互了解着的,所以又不见得如何突然。由于子久(注:即刘子久,时任淮北区党委副书记)、瑞龙(注:即刘瑞龙,时任淮北区行政公署主任)两人的美意,使我们得有通信的机会。

我想,你对我也许比我对你了解的更多一些,因为那是党的生活使然,然也许双方了解得一样,那也是党的生活使然。

既然是“终身大事”,必然要格外慎重,正因为如此,我已经慎重了十年了。我心中的同志,她的党性,品格和才能,应当是纯洁,忠诚,坚定而又豪爽,军人究竟还是军人,我的军衣已经穿了十八年了。

我是一个十分平凡的共产党员,有许多缺点,很需要一位超过同志关系的同志,更多的了解我,才能更多的帮助我,也才能更多的相互帮助。

有时间,我们需要长谈,但为了先使我了解得更多一些,盼望你能抽暇写信给我。

要写的话很多,会晤时详谈吧。

此致敬礼!顺祝健康!

彭雪枫

1941年9月4日

解读:

这封信写于1941年9月,是彭雪枫写给林颖的第一封信。当年5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奉命率领部队来到了位于津浦路东段的淮北地区休整待命。中共淮北区党委书记刘子久和行署主任刘瑞龙,见彭雪枫都34岁了还是单身,便萌生了给他介绍对象的念头。“二刘”多方考察,终于发现一个合适的人选,那人就是林颖。

林颖当时21岁,眉清目秀、精干伶俐,担任淮宝县委妇女干部。当刘瑞龙找到林颖征求她的意见时,林颖既大方地表达了对彭雪枫的尊重和赞赏,又慎重地提出由于相互还不太了解,想先接触接触,看看彼此的感觉再说。

刘瑞龙把林颖的意思转述给彭雪枫,彭雪枫便提笔给林颖写了这封信。

彭雪枫是新四军中杰出的青年将领,他身材高大、长相俊逸,而且文武兼备,智勇双全,是革命年代我军不可多得的儒将。由于戎马倥偬无暇顾及儿女私情,当时远在重庆的邓颖超也曾给他写信,关心他的个人问题,表示要当红娘,为他找一位般配的姑娘。而林颖正是这样一位“纯洁、忠诚、坚定而又豪爽”又与他般配的姑娘。

其实,林颖和彭雪楓两年前就已经相识了。两年前,19岁的林颖刚刚从河南竹沟来到豫皖苏根据地,她同其他立志投身抗日洪流的热血青年们一道,受到了时任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彭雪枫的热情款待。彭雪枫和他们一起吃饭,席间,兴致勃勃地同青年们握手,询问了每个人的姓名。当彭雪枫走到林颖面前,看到这位身着灰布列宁装,大眼睛、俊俏而又爽快的姑娘时,他就记住了林颖的芳名。林颖也被彭雪枫英俊的相貌、脱俗的气质和出色的口才深深吸引。虽然第一次见面,彼此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两个人一个在津浦铁路以西的豫皖苏根据地,一个在津浦路以东的淮北地区,加上战局紧张,工作繁忙,林颖从来就没有想过,她会与彭雪枫结为终身伴侣。因此,当林颖得知刘瑞龙将自己介绍给彭雪枫时,心中既有欣喜,又有顾虑。彭雪枫是一位师长,她担心和一位负责同志结婚,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担心人们会对首长的伴侣过分挑剔……

但这位活泼、直爽的襄樊姑娘没有辜负彭雪枫的一片热情。她很快给彭雪枫回了信,爽快地说出了自己对彭雪枫的仰慕之情和顾虑之处,同时也表达了对两人感情的坚定信心。彭雪枫收到林颖的回信时,已是深夜了。他一口气读完了回信,特别是信中的“我们的爱情,要抱着坚定的胜利的信心”,这句话使他由衷地感动,心头顿时绽开了爱情的火花。

当天深夜,他又给林颖写了一封信:“9月,对我有特别的意义,我的生日是在9月;1926年9月2日,是我由当时的青年团转入党的日子;1930年9月,我们从长沙入江西开始建立苏维埃;而1941年9月,我的终身大事得以决定了,这叫作巧合吧。”

林颖与彭雪枫相爱了。对于相爱的过程,林颖多年后回忆说,他们的爱情极为简单又极为纯洁。当时,新四军四师师部在半城镇大王庄,由于两人工作都很繁忙,加之工作地相距较远,他们只能通过书信加深了解。

9月23日,彭雪枫让人给林颖捎去了一封信,信中写道:“邓政委(邓子恢)等强作主张,硬下决心,(让我们)在明天举行婚礼,而且多方面安排好了。他们的深情隆谊不可却,希望你明天更大方些,更镇静些,对每个同志的态度更和蔼些,更亲密些。”当天晚上,林颖便赶到新四军四师师部所在地半城镇大王庄,这是他们互相通信后的第一次约会。彭雪枫不无歉意地说:“战争还在进行,结婚也没有准备什么东西,连被子也是破旧的,真有点对不起你。”林颖说:“只要有你,还要什么呢?虽然没有东西,我心里却很充实。”

9月24日,彭雪枫和林颖在战火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这一天,距彭雪枫给林颖送去第一封信只有20天。婚后第三天,林颖即告别新婚爱人,返回到了淮宝县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半城到淮宝,隔一个洪泽湖,有10多个小时的水路,可是在蜜月中,这对新婚夫妻谁也没有过湖探望对方。

在此后的3年里,彭雪枫和林颖依然聚少离多,书信成为这对革命伴侣交流感情、互诉衷肠的唯一工具。短短三年中,他们写下了近300封书信。这些书信既是战地家书,也是烽火情书,记述、见证了他们在纷飞的抗战烽火中的革命豪情和相恋、相知的动人爱情。林颖悉心保存了彭雪枫写给她的约90封珍贵的书信。而彭雪枫写给她的这第一封信,虽然没有炽热的语言,没有长篇的抒情,却朴实、坚定,坦诚、热情,像开启这对恋人情感之门的第一把钥匙,成为他们之间革命爱情的最初见证,让人永远难以忘怀……

群:

我们于上月28日夜由山郭家经浮山镇渡河到泗南来,为的是更便于指挥部队。

昨天夜间,我们由峰山镇东之大王套,走了三十五里移来双沟东南之后店子,背溧河面淮水,风景清丽。

孩子应该生下来了?这是我最关怀的事!假如生产了,不论男孩或女孩,我提议起名字叫“流离”吧!这倒名副其实,一个很妙的纪念!不知道你赞成不?或者你会起一个更好的名字。

苏联红军于11月中旬大举反攻,一周之间消灭德军近二十万人。正是因为如此,国民党对我党态度已好转了。11月25日国民党十中全会特明白宣布,对共产党实行的一贯的“宽大政策”,只要共产党不违背法令,不扰乱社会秩序,不组织军队,不破坏统一,是可以一视同仁的。这个决定当然有些“阿Q精神”,但不能说不是时局好转。

明天派人到湖东去,连同上次未发的信,大概可以减少你的一点苦寂吧?好好地保重身体!不要多所忧虑!万千万千!

我仍健朗如常。今天照镜子,较昔略为消瘦些,许是战斗中精神时紧时弛的原故。

如精神许可,希望有長的回信,藉以明悉你最近的生活和心情。

祝福你!

寒霜丹叶

1942年12月3日20时半于淮河北岸之后店子

(此信由于篇幅过长,仅选部分内容)

解读:

“雪酿寒石苍皆白,枫竞霜后叶先红。”这是淮北名士李耀庭送给彭雪枫的对联。对联不仅把雪枫的名字嵌进了对联中,还暗喻了彭雪枫的性格。彭雪枫给林颖的家书也常爱用“白雪红叶”“寒霜丹叶”来署名,一如他的个性——就像经过风寒霜冻的白雪红枫,有白雪一样的纯净,有枫叶一样的火热。

这封署名为“寒霜丹叶”的家书是1942年12月彭雪枫写给林颖的。林颖原名周裕群,后改为周玉琼,彭雪枫在给她的信中,经常用“裕群”“群”“群弟”“玉琼”等昵称。虽然婚后团聚的时光屈指可数,但1年多频繁的书信往来、互诉情志,让他们夫妻间的情谊更加亲密。

1942年11月,日伪军集结重兵,分数路直扑淮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洪泽湖畔的半城一带,妄图歼灭新四军第四师及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机关。

在叙述完紧要的战事后,彭雪枫才向妻子询问自己最关心的事:“孩子应该生下来了?”此时,林颖正值第一次怀孕分娩,战时的生活颠沛流离,没有亲人的陪伴,林颖怀孕后身体不好,不断生病。彭雪枫心中牵挂,他常用自己的生活费、稿费买些水果、鸡蛋托人送给林颖,还不断写信鼓励、安慰。遗憾的是,彭雪枫和林颖的第一个女儿,生下后不久就夭折了。忙于战事的彭雪枫甚至连见都没有见到孩子一面。

在彭雪枫给林颖的信中,还有很多内容是谈革命者的自我修养,学习心得的交流。这封信也不例外。在反“扫荡”斗争中,肩负指挥任务的彭雪枫在和敌人的处处周旋中,以惊人的速度读完了10多本书,并写下了学习心得和笔记。正像他信中所说:“我恨不得将最著名作品于最短时间一齐装进头脑里去。越读书越感到自己的贫乏!”他还将自己这种求知若渴的精神传递给自己的爱人,“我希望我的最亲爱的人同样有此抱负!”

1942年12月的这封信是彭雪枫在反“扫荡”战斗间隙写给林颖的家书之一。信中没有过多深情的文字抒发个人的情感,却用一半的篇幅记录了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战局。抗战的硝烟里,多少像彭雪枫一样的英雄舍小家为国家,他们在抗日的战场上深埋下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而这些写在战场上的家书,忠实记录了英雄令人敬仰的家国情怀。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

(责任编辑周平)

猜你喜欢

林颖彭雪枫家书
清晨忆家书
养从口入,痒从身除
一封家书
转身遇到爱情
复婚
一封迟到15年的家书
《家书》
面具
一部颇具特色的将领传——《彭雪枫传》评介
彭雪枫智斗韩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