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化构建逻辑下的虚拟偶像设计研究
2024-02-28吕游陈楠
吕游,陈楠
人格化构建逻辑下的虚拟偶像设计研究
吕游,陈楠*
(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虚拟偶像作为重要的未来传播媒介,本文探究其人格化设计路径及构建逻辑。以媒介理论视角介入偶像崇拜演进过程,分析虚拟偶像崇拜的本质,以人格心理学中的需求层次论及情感化设计为框架进行理论拓展,对虚拟偶像人格要素展开剖析及模型构建。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市场中30位虚拟偶像为例,从偶像文化实践的动态过程切入对人格要素各维度的对比归纳,由此总结其人格化构建逻辑。提出了基于“形象人格-感知人格-精神人格”的虚拟偶像人格化构成模型,并从造型设计、展演叙事和文化衍生三个层级开展其设计规律的探索。虚拟偶像人格化实际是对“虚拟介质如何保持自我主体性”的关切,其设计需要考量文化、技术与情感的三方关系,不断塑造利于价值认同的偶像角色以期更好地发挥榜样精神。在构建良好偶像文化生态的同时,也为这一面向未来的虚拟文化创意产品提供设计参照与启示。
虚拟偶像;人格化;造型设计;展演叙事;文化衍生
数字技术使偶像文化进入了全民虚拟时代,偶像崇拜现象由实向虚。虚拟偶像作为一种自带关系的新型传播媒介,成为未来人类强关系的延伸[1]。以技术构建的拟真化数字身体,通过虚拟现实、动态捕捉、语音合成等多种技术游走于虚拟与现实之间,沉浸互动的偶像体验使其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长久以来,设计作为一种方法或策略在不断调和着技术与情感的关系。作为非物理世界角色,能够拥有真人偶像般强大的吸引力,绝非单纯的外观形象受人喜爱所致。在这背后,实际是通过设计勾勒出一种让技术与情感协调共生的形象构建路径。
随着虚拟偶像模式的发展,其文化实践更多地将“人”作为主体纳入设计考量标准,这也让研究者以往集中讨论数字技术影响的同时,产生了新的人文价值思考,即如何在虚拟主体中塑造真实人格。面对真人偶像人设的不断崩塌,由于元宇宙兴起为数字生命释放了更多应用空间。此外,由于国家政策对虚拟文化创意产业的层层加码,虚拟偶像设计被提上了更为重要的位置。本文根据人格心理学与情感化设计理论剖析虚拟偶像的人格构成要素,并结合30位虚拟偶像从造型设计、展演叙事及文化衍生三个层级讨论在虚拟偶像构建逻辑中,设计作为一种方法如何展现人格化特性,旨在探索未来数字形象的设计方法及人文价值意义,以期为我国的虚拟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参照。
1 关注自我人格展现——虚拟偶像崇拜的本质
偶像崇拜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是伴随意识决定和认识发展出现的社会心理,体现了人类对自我环境的理解和体验[2]。瑞安[3]曾将媒介划分为传输媒介(传递信息的渠道)与表达媒介(信息表现的形式)两个层级。在偶像崇拜中,传输媒介是偶像的塑造方式,表达媒介是偶像的表现形式,通过媒介环境、传输媒介、表达媒介等维度分析不同时代的偶像崇拜变化来把握虚拟偶像崇拜的本质,见图1。
偶像崇拜心理大致经历了“神—伟人—他人—自己”的变化过程。原始社会的人类偶像崇拜行为通过记录自然将崇拜心理建立在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敬畏之上,图腾不仅反映自然,也是避免近亲繁育的标记,传统偶像崇拜通过仪式活动将社会价值神圣化,用以规诫民众的行为意识,体现了一种对虚构性神格的集体崇拜心理。印刷术的出现让曾经被侍奉为“神”的偶像在工业文明下失语,个人崇拜取代集体崇拜,使偶像被小部分掌管文化权利的精英阶层所塑造,特别是印刷文本的不可更改性也表明他们被视为一种官方意识形态的存在,印刷媒介是对真理、严肃和伟大人格的崇拜。广播、电视等视听手段加速了消费型偶像的诞生,他们的盛行与采取视觉化的包装手段也有很强的关系[4],尤以日韩为主的流行文化利用唱片发行与音乐MV打造了风靡一代人的精神寄托。偶像崇拜由精英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明星偶像作为消费符号对“伟大”不断进行消解,特别以草根为典型的偶像标准逐渐呈现民主化趋势,偶像崇拜从公众的集体迷恋转向自我观照。
保罗·莱文森指出“随着技术传播媒介的发展,他们倾向于更多地复制真实世界中的‘前技术’或是人性化的传播环境[5]。”如果说先前时代的偶像崇拜是对理想他者的崇拜,而虚拟偶像崇拜则是一种体验式自我人格的展演过程。在偶像的塑造过程中,技术让虚拟偶像不断学习、模拟心智,从机械生硬到自然流程的逼真互动,使其成为真正具有智能性的数字形象。在偶像文化实践中,虚拟偶像作为一种开放性文本让人们拥有自我情感参与的条件,在技术协同下虚拟偶像可以按照自我意愿进行互动和演示。正是数字时代所创造的具身沉浸式传播环境,使公众不再成为偶像旁观者,而是成为偶像本身,对自我人格的展现是虚拟偶像崇拜的本质体现。
图1 偶像崇拜演进过程
2 虚拟偶像的人格要素分析
弗洛姆认为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行为模式, 是社会与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6]。人格作为一种在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特质表征,其强调了长期成长过程与后天实践的重要性。与真人偶像的单向崇拜关系不同,虚拟偶像是一个信息流动的集合体,不同的媒介形式在多个层次塑造着偶像的人格魅力,其注重体验交互与多维叙事的塑造方式决定了人格化塑造不仅存在于形象设计上,更通过受众和技术在交互环境中所引发的内在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来感知人格。因此,虚拟偶像的人格化构建本质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设计师以设计行为创造符合受众认同的偶像人格符号,受众则在互动中将其作为自我演绎的道具,从而完成情感移植与人格折射,两者共同推进虚拟偶像的人格构建,见图2。
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人格化是一种对非人类主体进行归纳推理的过程[7]。以积极人格为代表的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论,描述了人类从低到高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8]。这种需求是价值驱使人格在动态过程中得以形成的动机。人格化设计的目的是让人与虚拟偶像共情,将其感知为人并达到情感愉悦与精神契合。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以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9]的情感三层次强调在设计中通过添加有意识的元素来激发受众的情感,不但注重产品的物质属性,更要注重带给人的精神属性[10]。综上所述,基于需求层次与情感化设计相关理论,可以构建虚拟偶像人格要素构成模型。其中,需求层次是人格化生产动机,情感三层次为人格化提供有效的设计路径,构成了形象人格、感知人格与精神人格这三种形式,见图3。
图2 虚拟偶像文化实践中的人格构建过程
图3 虚拟偶像人格要素的构成关系
3 虚拟偶像的人格要素构成
虚拟偶像的人格要素构成以人的需求层次为基本框架,并结合情感化设计理论,从而能够划分偶像文化实践过程中不同维度的人格特质,让人格在彼此“对话”中逐渐显现,下文将对三种人格要素进行分述。
3.1 形象人格
受众对非人事物的人格化感知始于不同层次的需求,并以驱动力的方式逐渐产生影响。在虚拟偶像的人格要素构成关系中,形象人格是第一层人格,以包含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的个人需求为前提。这种生理需求源自于虚拟偶像外在形象的影响,形象设计会影响用户对交互过程中的真实感、在场感、信任度等方面的感知[11]。因此,对视觉造型的接纳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人格主体的基础认同。而在情感化设计中,本能层以视觉信息激发情感识别,设计师通过对虚拟偶像造型特征、审美,以及风格的把握让人的生理本能发挥主导作用,获取基础性人格认知。
3.2 感知人格
当受众在满足基础性的个人需求时,会产生相应的社交需求以期对周围的世界环境产生了解与判断。感知人格是第二层人格,是以归属需求与尊重需求为主的社会性需求所引发行为层的相关反映。行为层强调产品功能为用户带来的感知体验,具体是指虚拟偶像在互动时的行为方式、叙事情节、体验反馈等因素,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或表情的展现会促进受众将对象与人类相联系[12],受众与虚拟偶像本能地呈现出一种互文关系,感知人格便在多媒介的展演互动中得以构建。
3.2 精神人格
通过不断与虚拟偶像进行互动,受众根据外在形象与展演行为的双向驱动能够以个人经历与之产生共鸣,以此激发自身能动性的文化实践,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第三层人格,即精神人格。这一层人格构建体现的是受众深层次的思考。反思层注重的是价值判断,受众利用不同的创造行为来丰富和完善虚拟偶像的文化衍生,其背后是偶像与自身的关系映射,偶像成为自我内心的镜像,人在虚拟空间的主体性将发挥最大价值,完整人格得以充分展现。
4 人格化构建逻辑的虚拟偶像设计
针对虚拟偶像中人格要素的构成分析,本研究根据多份商业报告及网络数据分析并筛选出30位虚拟偶像作为案例载体,从造型设计、展演叙事及文化衍生三个维度切入,展开虚拟偶像三种人格构建路径的探究总结,旨在把握未来虚拟数字形象设计的逻辑与规律。
4.1 形象人格构建——文化主导的造型设计
视觉造型是虚拟偶像人格构建的前提,本能层是直接的感觉、初印象形成的基础[13]。良好的视觉造型通过恰当设计在满足受众个人需求的同时获得基础性认同,并催发与之互动的意愿。
4.1.1 承载亚文化的审美诉求
自虚拟偶像发展至今,其视觉造型涵盖了“2D动漫向3D超真实风格演变”和“单一向多元形象主题呈现”两条路径,以“设计主题”与“视觉风格”为轴建立坐标系(如图4所示),主题关键词提取为传统、生活、时尚、科技四个板块,视觉风格涵盖了2D动漫化、3D半真实化和3D超真实化三个阶段,按照30位案例的分布关系可以看出,虚拟偶像视觉造型展现出承载亚文化审美的以下特点。
1)半真实化3D风格特征明显。在虚拟偶像的视觉风格中,多集中在2D动漫化至3D半真实化内,3D半真实化是以2D动漫化为风格基础并向真实的过渡。根据《2019虚拟偶像观察报告》显示,“Z世代”为主的年轻一代占据消费者的40%[14],文化权利的交接与年龄下放,让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消费者成为文化实践的主体,其自身成长经历与动漫文化的发展轨迹相吻合。动漫风格不仅可以较好地展示角色的身份、外貌等特征,以半真实化的审美呈现还能够避免因数字人“恐怖谷效应”所引发的恐惧与不安,其背后承载的二次元文化与色彩温和的视觉特征给人以愉悦和慰藉,本能层的治愈性与亲近感体现出数字时代的人文关怀。
2)时尚与科技主题并置。“Z世代”注重个体的个性化表达,而网络自由、去中心化的媒介特性满足了他们多元的表达诉求[15]。设计主题在时尚、科技板块的集中呈现反映出受众对展现自我风格、个性与价值观表达的天然趋向(如图5所示),尤其以时尚美妆、赛博朋克等创意元素所进行的造型设计符合受众当下的本能需求和时代审美口味。它能够利用拟真的视觉效果将受众代入理想与现实并行的虚实混像世界,使其通过对人类图景的展望来获得人性中的满足感,也体现出后现代社会以“符号消费”来确立自我的追求。
4.1.2 注重文化认同的造型特征
从“五官形态”“服装造型”“视觉风格”“背景故事”“性格特征”五个维度归纳总结虚拟偶像的造型特征,见图6。
图4 30位虚拟偶像的审美表征分析
图5 时尚与科技主题的视觉造型
研究发现如下。
1)服装造型和五官形态是文化的直观体现,该维度值越高其文化意向越明显。例如,翎、花西子的五官呈现出的东方古典气质,以及Rich Boom通过身形与着装风格所凸显的嘻哈质感,都对不同文化的识别与表达具有指向性。
2)潮流时尚类虚拟偶像同质化现象严重,标志性造型符号有利于形象记忆度。例如,Reddi、川、Vince等因造型特色不明显,极易造成混淆;AYAYI等凭借鲜明的视觉风格而获得高度认知,特别是Shudu Gram以黑人为原型,承载了种族文化价值。
3)虚拟偶像人格化表现还需要综合其背景故事及世界观的考量。例如,无限王者团基于《王者荣耀》世界观体系呈现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等。
因此,在文化多元、需求各异的后技术时代,虚拟偶像造型设计应以符合时代语境的文化因素与技术表达相协调,文化价值认同感不仅能够使形象产生共鸣,亦能使其深入身心,从而得以保持延续性。
4.1.3 女性人格力量崛起
“性别”本身就是社会构建的产物[16]。面对女性身体长期遭受他者凝视而造成的本体价值忽略问题,技术赋权使女性意识在虚拟生命中逐渐觉醒。在30组虚拟偶像的性别比例中男性只占4组,不足总量的6分之1。实际上,女性角色设计占据了虚拟偶像的主要部分。一方面,以唱、跳为主要功能的虚拟偶像通过渲染技术所刻画的精致五官、身材、着装搭配不同媒介的展演形式,既满足了受众对美好女性的心理预期,更被广大女性受众视为理想自我的对象。无论是Imma等引领潮流的时尚形象,还是小诤、小漾等清新自然的职业角色,女性符号都更容易形塑出多面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女性在虚拟空间的形象构建也是自我观照与身份认同的新方式。Lil Miquela作为虚拟网红不仅在潮流时尚领域拥有较强的表现力,其还在社交账户上经常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为公共事情发表观点。她们将自己作为“意见领袖”,以拥有独立人格的智慧女性形象引领更多同胞走向自立自强的新女性主义道路[17]。基于性别文化的虚拟偶像形象人格是对消费时代“女性物化”的有力回击,其背后隐喻着对女性文化平等和崛起的召唤。
图6 虚拟偶像的视觉造型特征五维度分析
4.2 感知人格构建——技术驱动的展演叙事
展演叙事是虚拟偶像人格构建的延伸,行为层能够在交互体验中增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以满足归属与尊重的社会性需求,强化情感链接。
4.2.1 媒介补偿下的虚拟人格感知升维
媒介补偿理论认为新旧媒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旧媒介会在新媒介技术的辅助下继续演进以适应人类的信息需求[18]。就行为层来讲,技术媒介的补偿驱使着虚拟偶像人格化表现从外在拟像转化为内在沉浸,见图7。
从虚拟偶像的整体发展来看,依次产生了视觉、声觉、具身,以及智能四个补偿阶段。自计算机视觉的出现,2D平面形象成为早期虚拟偶像的展现形式,由于技术的限制其人格化特质较弱。语音合成技术填补了人的声觉系统,受众通过自主调制与编辑,创作出可以操纵虚拟偶像的演唱行为。初音未来的调教师所创作的众多出圈音乐作品就是一个例子。技术的开源性催生了一种全民制造式的偶像文化,受众的文化实践消解了传统意义的“在场”。同时,数字媒介技术让虚拟偶像走出“纸片人”的视觉成像,更加立体、逼真的3D影像强化了作为人的感知度。在多维技术的协助下虚拟偶像应用领域开始垂直细化,全息投影、动态捕捉与虚拟现实等技术提升了身体的联觉能力,人格感知逐渐迈向智能补偿的“具身虚拟在场”。美国哲学家唐·伊德将“具身”称为人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技术融入到自我经验中,借助技术来感知,并由此转化为知觉和身体感觉[19]。媒介补偿下的具身体验不仅调动了身体感官的参与,也体现在情感参与方面。通过与虚拟偶像的交互体验,衍生出一种想象关系而忽视了物理环境的客观存在性,人格便在这种想象中投置在数字身体上并显现。
4.2.2 “人性”体验——新型展演方式的叙事逻辑
虚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虚拟偶像文化实践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媒介表达形式。通过对其展演方式进行分析,大致分为音源制作、图像展示、动态视频和网络直播四种形式(如表1所示)。
图7 虚拟偶像的媒介补偿过程
表1 虚拟偶像的展演方式分析
Tab.1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way of virtual idols
在这其中,动态影像作为一以贯之的偶像展演方式,与数字技术融合呈现出新的媒介形态。一方面是虚拟特效技术通过对虚幻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等营造的视觉效果为剧情叙事增添色彩;另一方面,动态影像通过抖音等流行传播渠道衍生出全新的展演方式——微剧短视频,开创了一种新思路。而在近年推出的虚拟偶像中,柳夜熙与Aespa正是依托此类展演形式获得出圈,两者在展演的叙事逻辑与编排节奏中隐藏了对“人性”世界的思考,不仅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核心,也对其人格设计具有一定启发性。
1)“人性之思”的反问式叙事主题设计。举例而言,在柳夜熙的《地支迷阵》系列短剧中,通过以亲情、灾难、病症等多种现实性议题来架构叙事情节,引发了关于“虚拟人格对人的本体价值意义”的思考。而Aespa作为近年来韩国十分热门的女子偶像组织之一,利用虚拟孪生的设定通过四位真人成员所对应的虚拟生命体来展开世界观叙事,在其MV中与黑蟒蛇为代表的科技黑暗势力展开搏斗,其背后体现出“面对未来世界科技入侵后人类该何去何从”的问题。两者通过对现实人性进行反问的叙事结构设计来烘托出虚拟偶像的人格主体,并在后续的故事情节、舞蹈编排与妆造视觉中延续价值。
2)“科幻视觉”的联觉式节奏编排设计。从两者的视觉呈现来看,Aespa注重展现科技与未来,而柳夜熙则强调科技与传统。虽然时间维度不一致,但赛博文化与传统文化所打造的震撼视觉效果能够极大地对受众的注意力产生牵引作用,见图8。
相关学者认为这种节奏编排遵从了“受众注意力本身很难长时间维持”的条件,通过不断产生新的关注点来接续注意力,也被看作是一种商业策略[20]。编排结构和虚实交错的剧情线已脱离了传统原有的叙事框架,在不断变幻的场景中最大程度地使观者的感官联觉,并在剧情的一步步铺垫展演中与虚拟偶像产生共情,深刻体会其人格化表达的意味。
4.3 精神人格构建——能动实践的文化衍生
受众的文化实践是基于造型与展演所引发的深层次情感共鸣,以能动性文化衍生行为来实现精神人格的塑造,这既是一种反思层的实践方式,也是自我实现的价值需求体现。
4.3.1 仿造拼贴——受众想象性的自我构建
自我是一种想象性投射,是在主体与自己身体之间所建立的想象性关系上形成的[21]。数字媒介赋权的偶像文化是一种参与式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Web 2.0所形成的“用户生产”模式(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即一种由受众共同创造的网络资源与共享成果。由数据组成的虚拟偶像是一种开放性文本,作为虚拟偶像主要受众的亚文化人群,仿造与拼贴成为构建自我的“工具”。身处后现代社会的今天,人们更多地借用互联网平台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联动。例如,2020年5月,AYAYI入驻小红书的第一天便涨粉4万,内容阅读量达到近300万,因其时尚流行的发色妆容掀起了一股“仿妆”风潮,仿妆的还原度成为受众感受审美文化的标准,仿佛将自己置换成为AYAYI的虚拟本体。另外,各大社交平台上的潮流cos装扮、模仿,以及音乐、舞蹈、翻跳等都被视为对受众进行文化渗透的表现,见图9。面对无生命的数字形象,受众通过音频、图像等制作软件以仿造拼贴等形式对原始文本进行篡改。这一过程实则是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念与情感因素融入其中,既丰富了虚拟偶像的展演形式,又使观者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叠加而形成独有的个体认知,彼此在虚拟身体中达到精神契合与沉浸,使虚拟偶像的人格主体性得到凸显。
4.3.2 破壁赋能——文化衍生的边界拓展
二次元群体释放出的文化创造潜力体现在将精英文化元素重新塑造并演绎上,借助虚拟偶像的文化媒介作用实现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双向破壁[22]。2017年,共青团中央在B站发布了洛天依演唱的《天行健》,与真人偶像的人设崩塌相比,虚拟偶像因其稳定性优势被官方视为向社会推广传播主流文化的一种渠道,粉丝的积极回应是由“抵抗”向“融合”发展的一种正在生长的新文化形态。随后,洛天依陆续走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等官方舞台,而由粉丝自主创作的歌曲如《达拉崩吧》等也被真人歌手多次翻唱甚至同台合作,见图10。受众将虚拟偶像视为一种文化的投射界面,以能动性文化衍生弥补了主流文化与小众文化的间隙,拓展了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边界,由此营造了心灵沉浸的体验空间。在这种流动的空间中,受众的精神人格得以栖息,也为不同文化群体的互动共融提供精神场所。
图8 赛博与传统文化的视觉情景叙事
图9 虚拟偶像的文化衍生
图10 洛天依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5 结语
虚拟偶像作为一种数字时代的产物,历史性地凝结了文化、消费、审美等多种因素,这种新型虚拟文化的构建使人与媒介走向更为开放、自然的状态。本研究基于人格心理学理论构建了“形象-感知-精神”的人格模型,在这其中需要宏观考虑文化、技术与设计的三方关系,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得出:造型设计是人格构建的基础,符合时代审美的视觉风格和表达准确的造型元素能够满足受众的个人需求,使偶像角色深入人心。叙事展演是受众感知虚拟偶像人格的重要途径,技术补偿不仅使其具备类人特征的外在感官,更是对内在智能化的提升,注重微短剧视频等新兴多元的互动形式能对虚拟偶像的题材选取、情节叙事及视觉编排发挥重要作用,增加受众参与的沉浸感,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体验过程。文化衍生是对虚拟偶像人格的凝练升华,拼贴仿造的实践行为是将人体认知置于虚拟偶像的想象性自我构建,并在实践创造中拓展文化边界以展现更强大的文化感染力,从而完成价值认同的自我实现最高需求。因此,虚拟偶像的人格构建实际上是一种从“物-行为-关系”出发的设计逻辑延伸。
由于目前的虚拟偶像仍以娱乐性为主,其多元的人格化设计尚有进一步的实践空间。特别是面向我国本土化的虚拟偶像设计,要加强文化对积极人格的引导作用,只有在设计中不断挖掘符合主流价值的文化形态才能更好地实现虚拟偶像的人格塑造,从而有效发挥对受众的精神榜样作用,时刻保持自我理性,避免虚拟沉迷,构建健康理想的虚拟偶像文化生态。
[1] 喻国明, 杨明宜. 虚拟偶像:一种自带关系属性的新型传播媒介[J]. 新闻与写作, 2020(10): 68. YU G M,YANG M Y. Virtual Idol: A New Media with Relationship Attribute[J].News and Writing, 2020(10): 68.
[2] 郑欣. 平民偶像崇拜: 电视选秀节目的传播社会学研究[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ZHENG X.Common Idol Worship: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ommunication in TV Talent Shows[M]. Beiji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2008.
[3] 瑞安 M L. 故事的变身[M]. 张新军,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4: 16-17.RYAN M L. Avatars of Story[M]. ZHANG X J, translated. Nanjing:Yilin Press, 2014:16-17.
[4] 张慷. 消费时代下“偶像”符号的转型[J]. 新闻知识, 2010(6): 66. ZHANG K.The Transformation of "Idol" Symbol in the Consumption Era[J].News Research, 2010(6): 66.
[5] 莱文森 P.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论[M].邬建中, 译,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LEVINSON P. Human Replay: 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M]. WU J Z, translated. Chongqing: Sou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7.
[6] 宋剑祥, 何亚芸. 国外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述评[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29(4): 51. SONG J X, HE Y Y. On Main Schools of Personality Theory Researchs Abroad[J]. Journal of Kunming Metallurgy College, 2013, 29(4): 51.
[7] 何灿群, 肖维祯. 服务机器人中的拟人化设计研究[J]. 装饰, 2020(4): 27.HE C Q, XIAO W Z. Research on the Anthropomorphic Design of Service Robots[J]. ZHUANGSHI, 2020(4): 27.
[8] MASLOW.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M]. Beiji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2007.
[9] 诺曼. 情感化设计[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5.NORMAN. Emotional Design[M]. Beijing: Citic Press, 2015.
[10] 郭晓燕, 高锐涛, 汪隽, 等. 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 2016, 37(2): 38. GUO X Y, GAO R T,WANG J, et al. Emotional Design of Commodity Packaging[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6, 37(2): 38.
[11] LEE L H, BRAUD T, ZHOU P Y, et al. All One Needs to Know about Metaverse: Computer Survey on 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 Virtual Ecosystem,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Latex Files, 2021, 14(8): 1-66.
[12] BOGDAN F. Corroborating Emotion Theory with Role Theory and Agent Technology: A Framework for Desiging Emotional Agents as Tutoring Entities[J]. Journal of Networks, 2006, 1(4): 29-40.
[13] 钟纯, 许安娇, 蒋玉洁. 基于情感层级的儿童药品包装移情设计策略[J]. 包装工程, 2022, 43(6): 222. ZHONG C, XU A J, JIANG Y J. Empathy Design Strategy for Children’s Drug Packaging Base on Emotion Level[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2, 43(6): 222.
[14] 爱奇艺. 未来到来: 2019虚拟偶像观察报告[EB/OL]. (2020-03-06)[2022-12-12]. http://www.199it.com/archives/ 1004591.html.Iqiyi. Future: 2019 Virtual Idol Observation Report[EB/OL]. (2020-03-06)[2022-12-12]. http://www.199it.com/archives/ 1004591.html.
[15] 马颖寅. 元宇宙视阈下女性虚拟生命体的设计策略与审美表达: 以新综艺《2060》为例[J]. 装饰, 2022(7): 110. MA Y Y. Design Strategy and Aesthetic expression of Female Virtual-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verse: Taking the New Variety Show 2060 as an Example[J]. ZHUANGSHI, 2022(7): 110.
[16] 陈晓云, 王之若. 虚拟偶像: 数字时代的明星生产与文化实践[J]. 当代电影, 2021(9): 22. CHEN X Y, WANG Z R. Virtual Idol:Star Production and Cultural Practice of the Age of Digital[J]. Contemporary Cinema, 2021(9): 22.
[17] 季夫萍, 李艳华. 身份建构: 人格、欲望、物化—网络直播中女性形象的媒介表达[J]. 电影评介, 2017(20): 84. JI F P, LI Y H. Identity Construction: Personality, Desire, Materialization: Media Expression of Female Images in Webcast[J]. Movie Review, 2017(20): 84.
[18] 菲德勒 R.媒介形态变化: 认识新媒介[M]. 明安香, 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5-6. FIDLER R. Media Morphosis: Understanding New Media[M]. MING A X, translated.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2000: 5-6.
[19] 伊德D. 技术与生活世界: 从伊甸园到尘世[M]. 韩连庆,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78. IHDE D. Technology and Lifeworld: From Garden to Earth[M]. HAN L Q, translated.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78.
[20] 陈天琪, 魏梦雪. 虚构世界观的沉浸感设计: 女子组合Aespa个案研究[J]. 装饰, 2022(2): 98. CHEN T Q, WEI M X. Immersive Design for Alternative Worlds: A Case Study of Women’s Group-Aespa[J]. ZHUANGSHI, 2022(2): 98.
[21] 刘文.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建构[J]. 学术交流, 2006(7): 25. LIU W. Lacan's Mirror Image Theory and Self-construction[J]. Academic Exchange, 2006(7): 25.
[22] 解迎春. 虚拟偶像的文化赋能及其文化想象[J].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22, 75(2): 96. XIE Y C. Cultrual Empowerment of Virtual idol and Its Cultrual Imaginary[J].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Review, 2022, 75(2): 96.
Virtual Idol Design under the Logic of Personality Construction
LYU You, CHEN Na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Considering the virtual idol as an important media in the future, the work aims to explore the design path and construction logic of its personalization. The essence of virtual idol worship was analyzed by intervening in the evolution of idol wor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theory.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hierarchy of needs and emotional design i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heoretical expansion was carried out to analyze and model the elements of virtual idol personality. By using the case analysis method and taking 30 virtual idols in the market as examples, the various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elements were summarized and compared from the dynamic process of idol culture practice, and thus the logic of its personality construction was concluded. A personalized model of virtual idols based on "image personality - perception personality - spiritual personality" was proposed, and its design rules were explored from three levels of modeling design, performance narrative and cultural derivation. The personalization of virtual idols is actually a concern about "how to maintain the subjectivity of virtual media". Its design needs to consider the tripartit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emotion, and constantly shape the role of idols in favor of value identific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he spirit of example. While building a good cultural ecosystem of idols, it also provides design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is future-oriented virtual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
virtual idol; personalization; modeling design; performance narrative; cultural derivation
TB472
A
1001-3563(2024)04-0262-09
10.19554/j.cnki.1001-3563.2024.04.028
2023-09-04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201J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