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2024-02-28高静童佳婷周力力吴睿漪张鹏
高静 童佳婷 周力力 吴睿漪 张鹏
在“大健康”“大公共卫生”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无论是在传染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配置各方面,还是在实验室研究、实践抗击传染病一线,都起着穿针引线的关键作用。近年来,上海市公共卫生人员配置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社区依旧存在人力资源数量缺口。如今“健康中国”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均需要大量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仍无法满足民众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1]。尤其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十分吃力,而且各区发展不平衡,郊区专业人员配置不足问题更加严重。此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共卫生专业的人才也明显不足。以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2014—2020 年,到岗率仅为65.71%,平均每年离职近10 名,流失率呈波动上升趋势[2];表现出了“队伍不稳、人员流失”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疾病防控专业人员的力量,无法满足上海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所带来的大量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求,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应急救援中所反映出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之处,并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2 年7—9 月,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对象为上海市区及郊区公共卫生人员,回收有效问卷207 份。
1.2 方法
1.2.1 文献回顾
本研究中所用2015—2021 年全国专业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数、上海市专业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数及上海市年末人口数及其他人力资源数据来源于2016—2022 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3-9]、2016—2022 年《上海统计年鉴》[10-16]。
1.2.2 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问卷,研究对象为公共卫生人员,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人员,均采用方便抽样法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工龄、职称等基本情况,以及在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工作重点。
1.2.3 半结构式访谈
抽取并走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半结构访谈,与机构主管卫生应急工作管理人员共5 名专家进行面对面开放式访谈,并实地进行调研。访谈内容涉及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应急能力等。
1.3 统计学处理
问卷回收后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线图表示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207 份问卷,回收207 份,回收率为100%。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195名(94.20%)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人员12 名(5.80%);市区110 名(53.14%),郊区97 名(46.86%);无职称及初级职称127 名(61.35%),中级职称73 名(35.27%),高级职称7 名(3.38%);工作年限<6 年66 名(31.88%),6~10年55 名(26.57%),11~15 年45 名(21.74%),>15 年41 名(19.81%)。
2.2 上海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其名力资源配置现状
2015—2021 年,除公共卫生人员外,其他卫生人员数量增速明显。截至2021 年,全国专业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数958 156 名,人员数较2020 年环比增加3.59%,每万人口公共卫生数为6.78 名;上海市专业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数略有增加,2021 年为14 326 名,较2020 年环比增加5.38%,每万人口公共卫生数为5.76 名,较2020 年环比增加5.38%,每平方千米2.26 名,较2018 年环比增加5.38%,见图1、图2、表1。
表1 2015—2021 年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岗位人员资源配置变化情况
图1 2015—2021 年各类卫生人才数量变化趋势
图2 2015—2021 年公共卫生人才数量变化趋势
2.3 调查问卷结果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排在前3 位的是“工作量大、做不完、得加班,人手不够”“没有先前案例可供学习”和“物资紧张”,见表2。
表2 公共卫生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困难(n =207)
3 讨论
3.1 上海市公共卫生人才资源配置现状
《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及《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指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2020 年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83 人,各类各级公共卫生人才才能满足工作需求[17]。截至2021 年年底上海市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仅为0.576,低于全国0.640 的平均水平,并离预期目标均有较大差距,虽均有缓慢增长,但是补充不充分[18],其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流失现象严重,且人员流失的幅度不断增加[19],尚不能满足大量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求及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迫切需要扩大公共卫生队伍。
此次调查结果发现,调查对象的职称,中、高级职称仅占38.65%,低于2019 年全国平均水平,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中、高级职称为46.6%,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中、高级职称为56.6%。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经费投入、资源配置、体系建设激励机制等的“重临床轻预防”造成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人才大量流失,进而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出现人员不足等情况。以及公共卫生教育与疾控人才队伍存在定位不清、重视不够等问题,导致缺乏应用型、高素质专业公共卫生人才,大量非专业人员的涌入进一步拉低整体队伍的素质和能力[20-21]。
3.2 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社区公共卫生人员面临的问题是专业人员缺乏,人手分配不均,社区工作十分复杂琐碎,包括排摸易感人群、前往社区进行沟通和培训、道口执勤,配合疾控中心做流调工作;除此之外,还有本身的工作需要完成,各个岗位上的人员可能只有1~2 个,加上工作量巨大,导致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在工作中十分劳累,时常需要加班加点工作。此外,在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时没有可供参考的先例。政策的发行和实施都需要在实际中逐步完善,于是不可避免地会有所调整,需要所有的专业人员不断学习,甚至会有反复工作,重复劳动的可能,降低了工作效率,也会对群众产生一些困扰。
4 对我国未来公共卫生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是扩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招生规模,提升专业人才队伍储备,做到“开源”,培养懂预防、能应急、善指导、易沟通的具有大视野格局的复合型人才[22]。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建立合理的绩效增长机制,完善公共卫生人员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大力提高并持续保障公共卫生职业相关人群的待遇和地位,留住人才,做到“节流”[23]。
二是加强全科医学教育顶层设计[24],将公共卫生融入全科医学教育中,通过院校教育,使全科医生在定向培养过程中得以加强预防医学实践,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融入预防理念,通过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践,掌握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社区卫生、循证医学和临床科研等有关基础知识。提高全科医生公共卫生能力,通过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增加公共卫生类工作经验、全科医生团队建设等形式,打造一支既懂临床又懂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5 本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数据库的限制,有些数据未能查到,因此未能进行上海市专业公共卫生人员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此外,本次调查的抽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因此会存在一定的偏倚,对结果的代表性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上海社区公共卫生人员存在数量不足且流失严重、职业素质不高以及对医学教育不重视等问题。未来社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应“开源节流”,即扩大招生规模,增加专业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储备,提升专业人员待遇和地位,留住人才;将公共卫生融入全科医学教育中,打造复合型的公共卫生人才等多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