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烽火玫瑰胡济邦:从红色特工到战地女记者

2024-02-28段雨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4年2期
关键词:苏联

段雨

二战中,在苏德战场上,盛放着一枝来自中国的铿锵玫瑰,她把最美好的青春热情,都挥洒在了莫斯科的风雪严寒中。那时,她的公开身份是国民政府驻苏联大使馆新闻专员、《中苏文化》驻苏记者。而她的另一个身份,则是一名红色特工。

她叫胡济邦。

从红色特工到战地记者,再到“新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胡济邦在峥嵘岁月里的飒爽英姿,已经和她采访过的风云人物一起,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从女大学生到红色情报员

1911年11月1日,胡济邦出生于浙江永康。受辛亥革命的风暴洗礼,父亲胡仁锲希望她将来能够济世兴邦,遂给她取名“济邦”。

六岁时,胡济邦进入小学,并很快显示出过人的聪慧。几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永康县初级女子师范学校。在那儿,她接受了一位孀居女校长的英语启蒙,语言天赋开始显露。毕业后,在二哥的资助下,她考取了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

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血雨腥风,胡济邦接受了进步思想,加入“反帝大同盟”,以出色的口才成为骨干。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各地学生纷纷上南京请愿,胡济邦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路过珍珠桥时,学生们遭到反动军警疯狂的镇压,短短十几分钟,伤者无数,被捕几十人,还有学生不幸遇难。目睹暴行,胡济邦义愤填膺。为了营救被捕的同学,她以老乡的身份,孤身去见国民党中央监狱监狱长胡逸民。

当身穿阴丹士林旗袍、长相俏丽的胡济邦用一口纯正的家乡话喊出“胡伯伯”时,胡逸民好感顿生。大批学生被捕,南京监狱人满为患,他正为此大伤脑筋。得知胡济邦的四哥就是兵工署的胡济时时,他做了个顺水人情,释放了一批中大学生。

胡济邦的勇气让老师何浩若非常欣赏。何浩若是留美博士,经常在杂志上发表反帝救国言论。他有种预感,这个得意门生将来必成大事。

谁料,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胡济邦被学校开除了。但她没有气馁,立刻北上,到北京大学做了旁听生。这期间,她掌握了日语、世界语,在参加革命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一名红色情报员。

半年后,胡济邦回到南京,加入中共地下党领导的读书会,并与创办人王昆仑成为好朋友。

为了生计,在四哥的介绍下,胡济邦走进国民党兵工署署长俞大维的深宅大院,做了俞家公子的家庭教师。虽从未出过国门,胡济邦的英文水平却让留洋归来的俞大維刮目相看。对这个优秀的姑娘,俞大维从不防范,逐渐把她当成家人,交谈的内容也从孩子的教育,延伸到了时事。他已经习惯了凡事听听胡济邦的看法。

1933年7月的一天,俞大维从庐山回到南京家中,他很随意地说:“蒋委员长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部署了进剿共军的详细计划……”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趁无人时,胡济邦迅速拍下了俞大维带回的绝密文件。通过王昆仑,这些文件以最快速度送到了中共代表的手中。当中共苏区的红色通讯社刊出国民党精心策划的“碉堡政策”时,蒋介石大惊失色,暴跳如雷。他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他口中的“高级共谍”,竟然是一位二十二岁的家庭女教师。

小试身手,胡济邦就立了大功。不久,二哥胡济川任职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在他的介绍下,凭借流利的英语,胡济邦进入外交部国际司工作。在地下党需要为出国的同志搞一批护照时,她机智地完成了任务。

那一天,她和王昆仑扮作情侣,以度假为由,轻松躲过特务,将护照送往上海。当时,周恩来总管特科,对这件事,他铭记于心。新中国成立后,他特意对胡济邦和王昆仑说:“多亏你们搞到了出国护照,保证了赴苏同志的安全!”

经历重重考验,1934年,胡济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苏德战场上的烽火玫瑰

有了组织,胡济邦热情高涨。得知国民政府驻苏使馆有一个空缺时,征得组织同意,她积极申请这个职位。苏联当时是革命者向往的热土,她要去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为党工作,锻炼自己。

1936年初,胡济邦登上轮船,到达海参崴后,又坐了九天九夜的火车,穿过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来到莫斯科。在驻苏大使馆,她担任新闻专员,兼《中苏文化》杂志驻苏记者。作为国民政府派出的第一位女外交官,国内媒体称她为“中国派往北国的首位杰出女性”。

这一年,胡济邦二十五岁。始料未及的是,在苏联,她一待就是漫漫十三年。

在莫斯科,胡济邦一边工作一边攻读研究生学位,期待将来更好地为祖国服务。不久,一场意外打乱了她的生活节奏——希特勒撕毁互不侵犯条约,闪电般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了。

在苏联人民还在享受假日时,德军的坦克和装甲车铺天盖地而来,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像冰雹一样密集。德军蓄谋已久,锐不可当;而苏军,毫无防备,措手不及。一时间,军队溃散,人民惨遭杀戮。

冷静之后,胡济邦做出重要决定:作为中国使馆唯一的记者,她必须立刻到前线去,用手中的笔记录战争实况,把德国法西斯的残暴罪行,把苏联人民的英勇反抗,真实地报道给抗战中的中国人民,以鼓舞斗志,增强信心。

胡济邦加入了战斗。飞机来了,她就迅速躲进地铁;空袭结束,她马上投入灭火战,还动员妇女们一起修筑防御工事,对侵略者顽强抵抗。在每一篇报道中,她都坚定地表达自己的信念:苏联必胜,德军必败。

过了最初的忙乱,斯大林镇定下来,指挥战斗。十月革命节到来时,他在红场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说:“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到入侵,全体苏维埃公民和军队,都要不惜用尽每一滴鲜血,来保卫苏维埃土地和村庄……”

台下,胡济邦热血沸腾。所见所感,她都写进了《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最终在莫斯科破灭了。

战争还在继续,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胡济邦不畏艰险,深入前线采访。在一个废墟中,她发现了一个本子,是一位姑娘的,上面写着:某月某日,我亲爱的祖母死了;某日,妈妈死了;某日,弟弟妹妹死了。日记在某一天终止了,很显然,这位姑娘也死了。

把悲愤化为力量,胡济邦穿戴好皮衣皮帽,全副武装,驾驶着军用吉普车,驰骋在茫茫雪原上。战士的英姿,激战的场面,被冻死的老人、儿童……她都以亲历者的身份,用照片和文字忠实记录,发表在《中苏文化》和英文版《自由论坛》上。

月光下,胡济邦和俄罗斯妇女在麦秆堆上过夜,听她们讲述丈夫、儿子怎样英勇赴死,和她们一样泪流满面。捷报传来时,她们又擦干眼泪,又唱又跳。后来,她撰写出脍炙人口的战地报道《列宁格勒的九百个日日夜夜》,描述了艰苦岁月中的同呼吸、共命运。

1943年2月6日,斯大林格勒大捷的第四天,胡济邦向国内发回洋洋万言的专电《解放后的斯大林格勒》。作为权威性的记录,这篇长篇通讯永久地留存史册。

“在苏德战场上,我带着爱,带着恨,真实地记录下许多战时的实况……”在长达四年的苏联卫国战争中,胡济邦以柔弱之躯全程参与,冒着炮火报道了苏联人民的坚贞不屈,法西斯军队的残暴,以及俄罗斯军民胜利的喜悦。在以史上最残酷著称的苏德战场上,她是唯一的中国女记者,她对苏联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屡次被斯大林称赞。

毛泽东称她是“人民的好记者”

抗战胜利后,胡济邦归心似箭。随着蒋介石下野,她迫不及待要回到中国。以赴欧学习为名,她向大使馆提出辞职,全身而退。

1949年4月1日,胡济邦离开苏联,在阔别十三年之后,取道欧洲回到祖国,参与外交部的筹建。

在外交部,她意外邂逅了在南京中央大学读书时的师弟毕季龙。二十年后,怀着对新中国的美好希冀,胡济邦和毕季龙走到一起,结为伴侣。

外交部初建,人才奇缺,有外交经验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在周恩来的安排下,胡济邦担任了“女教习”,教未来的大使夫人们学习外交礼仪。这些将军夫人,有的来自山沟沟,有的来自解放区,要让她们穿起高跟鞋、旗袍,习惯礼仪中的繁文缛节,简直就是“活受罪”。胡济邦是“老外交”,又在隐秘战线战斗了三十年,她耐心地开导她们,细细讲解,亲自示范,为外交部的初创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6年,胡济邦调任《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那年10月,“匈牙利十月事件”突发,二十万名大学生和群众举行游行示威,引发武装冲突。像当年在苏德战场上一样,胡济邦不顾安危,奔走在布达佩斯街头,采写了大量通讯报道。四十五岁的她,宝刀未老,风采依旧。《“安琪儿地”的艰辛斗争》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读者如身临其境。

后来,匈牙利劳动党總书记卡达尔来北京访问,他对毛泽东说:“你们派来的《人民日报》记者胡济邦很勇敢,工作表现特别出色,谢谢你们。”毛泽东微笑着说:“是的,我从她的报道里,晓得了你们的真实情况……”

既深情,又理智,毛泽东称胡济邦为“人民的好记者”。

1979年,毕季龙被派往联合国秘书处担任副秘书长,古稀之年的胡济邦随夫前往,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他们一同访问了六七十个国家,足迹遍布全球,被誉为“外交界最美好的一对”。胡济邦也曾重返莫斯科,在英雄碑前回首斑斓人生,激动地流下眼泪。

1995年2月7日,胡济邦先毕季龙一步离世,依她生前所愿,骨灰撒进了家乡的江河。

(摘自《名人传记》2022年第3期)

猜你喜欢

苏联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苏联联邦制的问题与缺陷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雾在做迷藏
秘密赴朝参战的苏联空军
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战略决策初探
苏联曾得到过中国的援助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在华军事顾问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