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平台构建关键问题及运营机制分析

2024-02-27景勇吉海涛郭晓亮张璐

关键词:服务平台科技期刊个性化

景勇,吉海涛,郭晓亮,张璐

(沈阳工业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 沈阳 110870)

近年来,媒体融合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推进为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知识服务已逐步成为学术研究热点,许多研究者将相关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对知识服务进行了相关研究:刘红霞等[1]指出了结构化数据、生产模式重构、集约化生产出版平台对于科技期刊探索知识服务的重要意义;王妍、陈晓峰等[2-5]指出学术期刊知识服务平台对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并探讨了相关学术期刊知识服务模式;许剑颖、沈锡宾等[6-8]提出了科技期刊实现知识服务的各种途径,参照出版业知识服务和知识付费成功案例探讨了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及付费模式。国际上出版商通过搭建数据平台探索实践知识服务:PLo S OAJ 服务平台提供了自助检索、个性化定制及媒体互动的知识服务,满足了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的知识需求[9];Spring‐er Nature则于2016年将旗下超过1 300种期刊全部纳入SharedIt 开放平台,允许已订购数据库服务的个人和机构用户自由分享知识内容[10]。

知识服务是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科技期刊充实资源的实践途径。但国内科技期刊大多以小、散、弱的单刊为主体,专业性强,受众面小,并且现有知识服务模式简单,平台建设及产品加工投入较低,上述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期刊知识服务的发展。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构建能够结合期刊工作实际情况的知识服务机制,通过更有效的媒介、技术手段丰富知识服务的形式与渠道势在必行。本文以产品思维和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科技期刊所掌握的大量资源,不仅指出了知识服务平台构建需注意的关键问题,而且结合期刊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定制化与个性化服务运营机制,以推动科技期刊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

一、知识服务内涵

知识服务广义定义为满足用户不同类型知识需求的服务过程,是提供者凭借自身具备的高度专业化信息,在充分挖掘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内外收集、整理的信息知识进行相关创新,并借助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在与客户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客户获取知识、提高客户解决问题的能力[11-12]。

本文试从实际应用与服务的角度给出现阶段知识服务内涵:以期刊群平台为基础,以知识成果为核心资源,以作者和专家为服务渠道,以数据优化加工为前提,以网络和软件为载体,以线下指导讲座服务为补充,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碎片化知识需求的一种服务模式。知识服务并不生产新的知识,而是根据用户的知识需求,将知识提取优化后采用更为有效的传播方式提供给需求者,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通过用户在知识平台中检索关键词后匹配并整合输出知识产品;二是用户通过平台与知识提供者进行交流互动进而获取权威专业的解答;三是调动编辑、专家及作者等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平台已有的知识进行提取、归纳,并结合专业背景进行提炼二次加工,而后为用户提供更为详细、全面的知识产品。

二、知识服务平台构建关键问题

本文从多渠道汇总资源、建设期刊集群平台、数字出版与媒体融合及知识服务生态构建四个方面探讨实现知识服务平台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多渠道汇总资源

汇总资源主要包括整合知识来源与知识数据加工两方面。科技期刊能够获取的数据渠道非常广泛,包括加盟期刊数据,兄弟院校可公开分享的数据,行业协会、学会的各种报告文件,行业学科相关网站、论坛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等,平台资源整合目标是尽可能收集更为丰富的知识数据,提供相对全面、一站式的服务。而知识数据加工首先需要将整合的数据进行有效筛选,并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分类,笔者设想是否可以归纳建立按学科或行业分类的专业词库,并结合排版实际情况给出标注规则,然后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转化为便于统一检索的格式(如html格式),这样即可利用词库中的关键词对论文段落内容进行标引,快速寻找到相关表述。按学科或行业分类对知识数据进行集成优化、再重组,为数据知识不断赋能。

2.建设期刊集群平台

科技期刊的核心资源是论文,将论文XML化加工标引成若干知识元,以供用户检索是知识服务的基本形式,故需要建立以海量论文为基础的数据库,科技期刊通过行业或学科建立的刊群平台是论文汇集共享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已建成数十个刊群,其中以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为代表的刊群数字出版平台搭建了论文库,提供加盟期刊论文下载。建设刊群平台是科技期刊整合资源、独立于数据商掌握知识服务主动权的重要起点。

3.实践数字出版与媒体融合

对于科技期刊而言,知识服务是经历数字出版转型和媒体融合实践后进一步发展的高级阶段。科技期刊探索知识服务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出版和媒体融合实践经验,借此培养编辑数字网络技能、培育互联网意识和产品意识、积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和运营经验。现阶段相当数量的科技期刊已经完成了官网和投审稿系统应用,并在官网实现论文OA(Office Automa‐tion),部分科技期刊通过运营官方微信公众号实现了移动出版,并且逐步推广使用H5 等多媒体技术实现增强出版。未来与论文有关的增强出版内容,特别是富媒体内容将可能成为科技期刊实现知识服务,甚至是知识付费的重要基础。

4.知识服务生态构建

科技期刊可以根据用户的知识需求,将需求公开展示在服务平台中,并鼓励入驻平台的相关行业专家、作者积极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积极参与知识分享。平台对于能够有效解决问题且获得好评的人员给予更多的知识服务权限,并在后期对于其知识需求给予更多关注。通过简洁高效的知识分享过程可以提升专家、作者的服务积极性,平台需营造构建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并不断培育知识需求者与提供者群体,在这个过程中构建并完善知识服务生态。

三、知识平台运营机制

1.定制化知识服务平台

定制化知识服务平台以刊群平台为基础搭建以论文库为核心的知识库,依托平台优势整合集中各类资源,为用户提供相对规模化、智能化的知识服务。本文从内部运行机制、专家智力支持、协同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方面探讨定制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基本运营机制。

(1)内部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科技期刊平台化知识内部运行主要包括4 个流程:①用户通过平台首页检索输入知识服务需求信息并选择相关知识服务输出形式。②后台在获取需求信息后,首先将其归纳提取为相关关键词,然后利用关键词在知识资源库中检索相关信息,并利用大数据算法将关键词进一步衍生匹配,以保证提供数据的全面性。③通过上述的智能检索和大数据关联,已经实现了根据用户需求将数据库和知识库中的相关数据和知识进行提取,数据范围被精准地缩小,此时通过算法进行更深一步的数据分析和挖掘[13]。④知识服务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关的知识产品形式,如解决方案、分析报告、产业情报、特色服务等,并进行知识服务输出,完成基本的知识服务流程。

图1 科技期刊定制化知识内部服务模式

(2)专家智力支持。专家智力支持是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平台的重要形式,可归纳为两种模式:①系统通过大数据和算法输出的知识产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但也存在逻辑性、条理性及可读性等方面的缺陷。而系统生成的知识产品经过专家的智力加工后,即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②在知识服务平台中依照学科建设专家库邀请有意愿的专家入驻平台,并展示专家个人简历、主要研究方向及近几年的学术成果,用户可委托期刊或自行邀请专家来解决相关知识服务问题。

(3)协同运行机制。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平台的可持续运行需要与其他加盟期刊、相关协会学会、科研机构等协同完成,需要相关的协同运营机制为知识服务平台的高效平稳运行提供必要保障,应包括:①标准流程机制。知识服务平台需要各科技期刊持续向平台提供论文,需要各协会学会和相关机构提供行业数据和材料等。对材料的标准和流程进行规范,如以科技期刊为例,需科技期刊统一提供PDF 格式论文,且论文文件名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命名;流程上科技期刊应在约定时间内将标准格式的论文传送给平台指定接收人,或自行上传至平台。②分成激励机制。为了保证知识服务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平台的创收应与期刊、数据提供单位等进行分成;同时为了能够不断获取和产出优秀的知识服务内容,应充分激励专家、作者、期刊编辑的参与积极性。

(4)可持续发展机制。知识服务平台通过将论文及相关行业数据加工成为知识产品或知识服务输出给行业用户,为用户的知识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依据。知识服务平台应跟踪相关用户的知识成果产出,并将成果录入到知识服务平台进行知识分解和加工,从而增加平台知识库的知识存量。同时需要增加知识服务平台对于用户的黏性,不能仅停留在审稿进度查询、目录浏览、期刊动态等简单功能上。知识服务平台需要增强读者与服务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仅要成为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还应着力促进科技成果分享和交流,提升整个行业的知识水平,营造知识分享和交流互动的良好氛围。

2.个性化知识服务

个性化知识服务旨在发挥编辑、专家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其知识服务潜力,并为用户提供更丰富、个性化的服务。基于此,笔者提出了部分可供科技期刊借鉴的个性化知识服务。

(1)论文数据提炼。论文是科技期刊所掌握的核心资源,所有的知识服务均以论文作为基础。虽然很多期刊均对论文进行XML 化,以实现相关内容的快速检索,但从知识服务的角度来说投入与产出比不高。XML 化仅仅是将论文的知识点进行分解,但是缺少进一步的提炼、汇总及标注。科技期刊可以将每期论文中有价值的图表、知识点进行提取并按照学科对知识点进行汇总分类,并实时补充。同时将提取出的知识和数据附带全文链接,方便用户根据提炼知识进行精准阅读。

(2)知识包。本文将知识包定义为:针对某个知识点将相关的概念理论、报告案例、动画视频及图表等内容进行汇总加工后的知识产品。用户通过知识包即可了解到与该知识有关的所有内容,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知识产品分享服务[14]。知识包是期刊能够实现个性化知识服务的重要方式,但在制作知识包时应注意如下问题:①知识包并不是相关数据的简单堆砌,需要对知识优选并实时更新,同时在归纳时要注意内容及逻辑关系;②知识包服务需保证版权人权益,免费获取知识包需标注内容来源,付费知识包需获得版权人的书面授权;③制定相关奖励措施,定制付费知识包的分成方案,调动相关人员参与制作知识包的积极性。

(3)用户画像机制。用户画像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发掘复杂信息间的关系,并依据画像结果对用户进行精细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15]。平台服务主要可以分为三类:①作者画像。通过获取作者职称、平台搜索关键词及已发表论文等标签构成画像,编辑可根据作者画像结果为约稿或选择审稿人提供依据。②用户画像。根据用户注册简历、高频历史浏览网页、关注公众号等标签构成用户画像,编辑可以由此判断用户当前的知识需求信息,为期刊的精准推送与个性化服务提供依据。③专家画像。提取专家科研经历、学术关系、发文被引频次及审稿周期等标签构成专家画像,通过专家画像期刊可以实现精准送审,同时用户可以根据画像结果更为准确地邀请到为其知识服务的专家。

(4)专家用户问答。长期以来科技期刊都会在论文中给出作者的通讯地址、Email、电话等联系方式方便读者、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高度发展和分享理念的深入人心,论文的社交化传播已成为重要传播方式,并且基于论文的交互需求日渐旺盛,其知识服务形式主要有两种:①用户直接针对论文中的问题向专家提问,如印有OSID 码的科技期刊论文,用户可直接用微信扫码后向专家提问,专家在个人微信中同步收到回答问题提示消息,点击即可直接针对问题进行语音和文字回复;②由编辑针对论文提炼若干技术问题或科普问题,邀请专家和鼓励作者进行针对性解答,或者鼓励作者自行提炼专业问题,并给予解答。这些问答可以按学科建设问题库和知识库供读者学习和参考。虽然该个性化服务机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对于加强科技成果分享、提高论文的传播效率及提升期刊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作用。科技期刊应调动相关人员对于知识二次服务的积极性,培养知识服务认同感。

(5)巧用知识付费平台和工具。科技期刊掌握大量知识资源,寻求知识变现是科技期刊的探索方向。现如今以荔枝微课、千聊、短书等为代表的知识付费软件和平台无论在产品还是运营方面都有较为成熟的模式,主要以语音、PPT 图文、视频等组合为表现形式的直播或录播课程为用户提供知识付费内容,直播还可以在线互动。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邀请行业专家设计课程,做好前期的宣传,邀请用户听取专家的精彩报告,并和专家进行交流互动;另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利用经常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在获得主办方认可和专家授权的前提下,对会议进行免费直播,并将专家的报告以录播的形式设计成知识付费课程,做专家的知识经纪人。通过巧用知识付费平台和工具,不仅可以扩大专家的影响力,提高专家参与知识服务的积极性,还可以实现知识变现,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期刊实现知识服务需要认识和解决资源汇总、期刊集群平台建设、数字出版与媒体融合实践及知识服务生态构建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平台化知识服务和个性化知识服务。虽然现阶段科技期刊实现知识服务的基础和条件尚且不足,但只要能够积极盘活资源、大胆创新实践,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探索知识服务。相信随着数字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类知识服务工具的丰富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可以参与和推动知识服务,实现新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科技期刊个性化
密码服务平台
科技期刊的分类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科技期刊的分类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