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2驱后水气交替注入驱替特征及剩余油启动机制

2024-02-27孙成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4年1期
关键词:段塞气水采收率

孙成岩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0 引 言

CO2驱是目前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1-7],但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CO2驱开发中后期易产生气窜,导致注入气波及体积增长受限,在储层中形成大量剩余油,极大影响了CO2驱增油效果[8-11]。因此,对CO2驱过程中气窜控制机理及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水气交替注入(WAG)目前被证实是控制气窜的有效手段之一,且施工方便,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油田。其主要机理为改善流度比及稳定驱替前缘,从而抑制气窜并扩大波及体积[12-14]。有学者也指出WAG 能够引起孔隙介质中油水饱和度的循环变化从而提高采收率[15]。目前WAG 驱所采用气体类型主要为CO2、烃类气体以及氮气,相关研究侧重于开发技术政策的优化设计,包括段塞尺寸、水气注入比例、注入速度、注入周期及次数和井网等[16-17]。尽管WAG 驱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明显的机理优势,但目前现场应用效果参差不齐,主要原因是方案设计与油藏特征、驱替特征、剩余油分布和启动机制的匹配程度不足,尤其是针对CO2连续气驱后的油藏,在WAG驱替特征及微观剩余油启动机制还不明确。

设计适合特定油藏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的WAG 驱方案,对提高现场应用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海拉尔油田贝14 区块为研究对象,开展CO2驱后WAG 驱的相关实验研究。首先通过Micro-CT 微观实验分析目标区块岩心的孔径分布特征,结合岩心在线驱替实验分析了CO2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及WAG 驱剩余油启动机制。采用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CO2驱后水气交替注入的驱替特征,同时针对WAG 驱的段塞尺寸、气水比进行优化,以确定CO2驱后WAG 驱的重要注入参数,为油田现场施工提供支撑。

1 实验设计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1.1 实验材料

实验用岩心取自海拉尔油田贝14 区块,岩心基础物性参数如表1 所示,其中,1 号为标准岩心,用于微观剩余油分布及启动机制研究,2―10号为长岩心,用于WAG 驱替特征及驱替参数研究。

表1 实验用岩心的基础物性参数Table 1 Basic property parameters of experiment cores

实验用水取自目标区块的地层水,其水型为NaHCO3,矿化度为1 970.72 mg/L;实验用油为模拟油,室温下黏度为11.95 mPa·s。

1.1.2 实验仪器

Micro-CT 微观实验装置为MicroXCT-400 型三维重构成像X 射线显微镜,美国Xradia 公司;长岩心WAG 驱替实验采用了耐温耐压物理模拟装置开展实验,主要装置包含恒温箱、岩心夹持器、恒速恒压泵、压力传感器、流量计、中间容器等(图1)。

图1 水气交替注入驱替实验装置示意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WAG displacement experimental equipment

实验在地层温压条件下进行(温度为68 ℃,压力为17.6 MPa)。

1.2 实验方案

1.2.1 Micro-CT微观实验

(1)将1 号岩心洗净、烘干后,利用Micro-CT扫描成像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干岩心进行3D 重建,得到岩心模型,对孔隙数量和孔隙体积进行统计。

(2)对岩心进行抽真空、饱和地层水和模拟油,静置24 h 后对饱和油的数量和体积进行扫描,计算饱和油在孔隙体积中的比例。

(3)在地层温度68 ℃条件下,利用岩心夹持器开展CO2连续气驱至出口端不出油,取出岩心,利用实验仪器扫描剩余油分布。

(4)再次利用岩心夹持器开展水-CO2交替注入实验,段塞尺寸0.10 PV,气水比1∶1,交替5个段塞后取出岩心,利用实验仪器扫描剩余油分布。

1.2.2 长岩心WAG驱替实验

(1)将2 号长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中,置于68 ℃的恒温箱中,饱和地层水,以0.1 mL/min 流速饱和模拟油,直至岩心夹持器出口端不出水,将饱和油后的岩心在恒温箱中静置老化24 h。

(2)以0.125 mL/min 的注入速度开展CO2连续气驱,每间隔5 min 后记录产油量、产气量和驱替压差,直至出口端生产气油比大于5 000 m3/m3,计算CO2连续气驱的采收率、含水率和生产气油比。

(3)设定气水比为1∶1,注入段塞为0.10 PV,开展水-CO2交替注入共10 个轮次,每间隔5 min后记录产油量、产气量和驱替压差,实验结束后计算采收率、含水率和生产气油比,分析CO2驱后水气交替注入的驱替特征。

(4)更换岩心分别为3―10 号长岩心,重复步骤(1)―(3)。固定段塞尺寸0.10 PV,改变气水比分别为2∶1、1.5∶1、1∶1 和1∶2,开展4 组WAG 驱实验;同样固定水气比为1∶1,改变段塞尺寸分别为0.05、0.10、0.15 和0.20 PV,开展4 组WAG 驱实验。通过8 组实验,分析气水比和段塞尺寸对WAG 驱增油效果的影响。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CO2驱后WAG驱剩余油启动机制

图2 给出了Micro-CT 扫描后的岩心干样、饱和油岩样、CO2驱和后续WAG 驱的三维重建结果,岩心由孔隙、矿物和基质组成(图2(a)、(b)),去除基质和矿物,干样岩心的孔隙三维分布如图2(c)所示,其孔隙数量和孔隙体积的分析结果如图3 所示。干样岩心中孔隙直径分布范围较广,为(0,350]μm。从数量上看,(0,10]μm 孔径和(10,30]μm 孔径数量较多,比例分别为33.71%和33.58%,占总孔隙数量的2 3;然而,(180,350]和(100,180]μm 孔径的孔隙体积比例接近86%,说明岩心孔隙体积主要由大孔道贡献,这些大孔道也是CO2驱气窜的潜在通道。

图2 岩心Micro-CT三维重建图像Fig. 2 Micro-CT 3D reconstructed core images

图2(d)给出了岩样饱和油的三维分布,其中绿色部分被束缚水占据,不同孔径中岩心孔隙数量、体积及饱和油体积比例如图3 所示。模拟油在大孔径(180,350]μm 中的比例仅为32.89%,大部分被束缚水占据,说明岩心中的大孔喉呈现亲水特性;(100,180]和(80,100]μm 孔径区间内,模拟油比例分别为74.57%和84.04%,润湿性逐渐向中性润湿或油湿转变;在(60,80]、(40,60]和(30,40]μm 孔径内,模拟油比例达到了95%以上,其中(30,40]μm 孔径内更是达到了99.01%,说明此范围内的孔径完全被模拟油占据,中孔径偏油湿。在(10,30]和(0,10]μm 孔径内,模拟油比例分别降至84.97%和79.39%,分析可能由于模拟油分子较大,难以进入此区间的孔径内,部分小孔径被水分子占据。综合各区间孔径内模拟油的润湿性,先导试验区储层整体偏油湿。

图2(d)―(f)分别给出了初始模拟油分布、CO2驱以及后续WAG 驱后的剩余油三维分布,随着开发阶段的进行,岩样中含油饱和度逐渐降低。图4 定量给出了CO2驱和WAG 驱后不同孔径范围内剩余油所占的体积。

图4 CO2驱和WAG驱后剩余油体积分布jFig. 4 Volume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after CO2 flooding and WAG flooding

CO2连续气驱后,孔径为(180,350]μm 内的模拟油全部被采出,孔径为(100,180]μm 内的模拟油也被动用了63.54%,说明CO2驱主要动用了大孔隙中的模拟油。孔径为(80,100]、(60,80]、(40,60]和(30,40] μm 内的模拟油动用的比例分别为44.05%、45.45%、26.48%和12.14%,部分被动用;孔径为(10,30]和(0,10] μm 内的模拟油体积反而增加,分析可能由于CO2的抽提作用,将模拟油中的轻质组分带至小孔隙中。

WAG 驱阶段,各孔径区间内模拟油的体积进一步降低,其中,孔径为(100,180]μm 内的模拟油体积仅为初始体积的21.95%,(80,100]、(60,80]、(40,60]μm 等中孔径范围内的模拟油分别为初始体积的40.89%、38.70 和57.00%,较CO2驱后剩余油大幅度降低。(10,30] 和(0,10]μm 内模拟油的体积也较CO2驱后剩余油体积有所降低,说明WAG 驱不仅进一步启动了次级大孔隙(100~180 μm)中的剩余油,对中小孔隙中的剩余油也用不同程度的动用。

综合实验结果,认为WAG 驱对CO2驱后的剩余油启动机制有2 个方面:一是改善不利的油气流度比、稳定驱替前缘,即注入水延缓了CO2在大孔隙中的气窜,迫使CO2进一步驱扫大孔隙中的油膜、盲端油和孤岛油;二是注入水提高了大孔隙中流体的渗流阻力,对高渗带起到一定的封堵作用,迫使后续CO2段塞更多地进入中小孔隙中启动剩余油[18]。

2.2 CO2驱后WAG驱替特征

图5 和图6 给出2 号长岩心CO2驱和后续WAG驱的生产动态曲线。在CO2驱阶段,初期采收率和驱替压差随着注入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当注入量达到0.33 PV 时,CO2气体沿大孔道突破,气油比逐渐增加,采收率增幅放缓,驱替压差也逐渐下降;当气油比升至5 000 m3/m3以上时,CO2驱采收率为47.95%,驱替压差稳定在0.37 MPa。注入气体沿大孔道的窜流导致CO2无效循环,且采收率较低。

图5 采收率和驱替压差随注入量变化(气液比1∶1,段塞尺寸0.10 PV)Fig. 5 Variation of recovery and displacement pressure difference with injection PV(gas-liquid ratio = 1∶1, plug size = 0.10 PV)

在WAG 驱第1、2 轮次,采收率增幅较缓,水段塞注入时压力增加,气段塞注入时压力降低,生产气油比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此时注入的水段塞在大孔道内改善流度并逐渐封堵,为后续提高采收率作准备;第3 个轮次后,由于水段塞在大孔道内的流度改善和封堵作用起效,采收率增幅明显加大,驱替压差高于CO2连续气驱压差,生产气油比也降低至较低水平;第4 至第10 轮次内,水-气段塞的交替注入在大孔道中形成了稳定的液流转向作用,驱替压差始终高于CO2驱压差,气油比和含水率曲线呈周期性变化,采收率也逐渐增加。岩心最终采收率为66.63%,WAG 驱提高采收率18.68 百分点,增油效果显著。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在CO2驱后实施WAG驱,要至少经过2 个交替周期、总注入量0.4 PV 以后才能见到采收率的大幅度上升,第3、4 轮次是主要增产阶段,第5 轮次后,随着水-气段塞在出口端的突破,单轮次内采收率增幅下降,直至第9轮次后趋于平稳。

2.3 CO2驱后WAG驱参数优化

图7 和图8 分别给出了WAG 驱不同气水比和段塞尺寸条件下采收率随注入量的变化,可知在CO2驱后,WAG 驱初期采收率增加不明显,当注入量达到0.4 PV 左右时采收率才大幅增加,与驱替特征实验结果一致。也再次说明CO2驱后WAG驱提高采收率效果的体现存在“过渡期”,不宜在初期未见效果时判断措施无效而终止实施。

图7 不同气水比条件下采收率随注入量的变化Fig. 7 Variation of recovery with injection PV under different gas-water ratios

图8 不同段塞尺寸条件下采收率随注入量的变化Fig. 8 Variation of recovery with injection PV under different plug sizes

此外,由图7 可知,气水比增大,最终采收率先增后减,即气水比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WAG 驱增油效果的发挥,气水比大时气窜快,气水比小时CO2对中-小孔隙剩余油的动用有限,且会导致后期水窜现象加重。由图8 可知,WAG 驱也存在一个最优段塞尺寸,段塞尺寸过大,单周期内容易发生气窜或水窜,段塞尺寸过小,流度控制及动态封堵作用较弱,且CO2无法形成有效的气流通道[19]。

综上认为,当气水比为1∶1、段塞大小为0.10 PV 时,CO2驱后WAG 驱在目标区块的提高采收率效果最好。

3 结 论

(1)特低渗透油藏CO2驱主要动用大孔隙中的原油,中孔隙原油部分被动用;后续WAG 驱不仅可启动次级大孔隙中的剩余油,对中小孔隙的剩余油也有不同程度的动用。

(2)WAG 驱剩余油启动机制:一是改善流度比、稳定驱替前缘,迫使CO2驱扫大孔隙中的剩余油;二是注入水对高渗带的封堵作用迫使CO2进入中小孔隙中启动剩余油。

(3)WAG 驱过程中水-气段塞需要交替注入一定量后采收率才能大幅增加,气水比1∶1、交替段塞0.10 PV 的WAG 驱采收率增幅主要由第3、4轮次贡献。

(4)WAG 驱的气水比和段塞尺寸不宜过大或过小,对目标区块优化的气水比和段塞尺寸分别为1∶1 和0.10 PV,10 轮次WAG 驱可在CO2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8.68 百分点。

猜你喜欢

段塞气水采收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一种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油井堵水方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气水脉冲法在自来水非开挖管道中的应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组合段塞工艺解除凝析气井水锁伤害实验评价
海上油田二元复合驱末期段塞优化提效室内物理实验*
长岩心注CO2气水交替驱试验模拟研究
子洲气田气水分布主控因素分析